攝影好書|劉暢推薦《當代攝影新銳——17位影象新生代》

2020-12-14 澎湃新聞

【刊前語】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似乎還遠遠沒有盡頭。喧囂暫歇,個人時間在疫情面前仿佛「被拉長」,迫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也許是更具體瑣碎的規劃,也有可能是更具哲學意味的——人類如何看待自身,人與自然如何平衡發展……我們試圖從影像中——從影像的歷史中,從影像的細節中去尋找一些蛛絲馬跡;並邀請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影像從業人員、愛好者們為我們解讀觸動他們的那一本攝影書籍——是什麼原因、在什麼境況下被打動、受到啟發。

劉暢(媒體人,居住上海)

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天津上大學。因為是財經院校,學業的壓力不大,所以能夠盡情的施展我內心盼望已久的「自我教育」。

高中時代開始迷戀現代詩,也開始寫詩,大學時代則發現了美國詩歌。在拓展詩歌領地的同時,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都蜂擁進我的世界,因為我發現各種藝術都以隱秘的默契保持著相互的聯通。例如,詩歌、攝影都是一種「截取」的藝術。

1997年4月,大學畢業前夕,在學校門口一家小書店裡發現了一本讓我激動的攝影書:《當代攝影新銳——17位影象新生代》。這本書是中國臺灣人文攝影大師阮義忠所著,中國攝影出版社1996年第二次印刷(一版一印是1990年),居然能印2萬冊。

《當代攝影新銳——17位影象新生代》書影

值得一提的是定價——16元,而我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是150元。因此,這本書是我當時少有的幾本「高價書」。

要知道,那個時代,鄭小瑛率領的女子愛樂樂團在高校做巡演,5元就可以買到前排最好的位置。而當時《讀書》雜誌「萬聖書園」的廣告欄裡,常年可以買到三聯出版社的老版本圖書,通常2元左右一本。

儘管貴,還是買了。第一個吸引我的是美國攝影家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這一頁折了一角。他說,「我們的興趣在於拍攝有哲學和心理學暗示傾向的照片。我不理解照相機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東西的方式。」

本書內頁,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本書內頁,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本書內頁,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本書內頁,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瑞士攝影家克裡斯丁·俄克(Christion Vogt)和拉夫·吉卜生的風格很像,體現出一種寧靜,又具有某種思想性。他的攝影觀念是,「我不喜歡談論自己的作品,一旦我覺得了解一個系列,我就轉向其他東西,並且尋找一個新形象。」

本書內頁,克裡斯丁·俄克(Christion Vogt)作品。

還有捷克攝影家強·索德克(Jan Saudek)——主觀、夢幻,卻又無比地熱愛物質,使得這種「主觀、夢幻」變得那麼親切、動人。他說,「攝影的基本主題,說實在,是所有的東西;然而對我所言,絕大部分意味著『人』。」熱愛「人」,這一點和作家三毛很像。但是,極致的情感也會反射回來傷害自己。

本書內頁,強·索德克(Jan Saudek)作品。

本書內頁,強·索德克(Jan Saudek)作品。

本書內頁,強·索德克(Jan Saudek)作品。

此外,侯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有一種幽默感,讓人喜歡;布納德·弗孔 (Bernard Faucon)、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的擺拍作品都有很強的形式感,拍攝難度也好高,但始終覺得有些膚淺;而彼得·威金(Peter Witkin)雖然是位隱喻大師,但過於黑暗的風格至今也很難接受。

本書內頁,侯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書內頁,侯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書內頁,侯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書內頁,侯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書內頁,布納德·弗孔 (Bernard Faucon)的作品。

本書內頁,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的作品。

小學時候,家裡一個親戚送給我家一臺海鷗4B雙鏡頭相機。初中的時候(1987年左右),學校有個攝影興趣小組,正好有臺相機,就參加了。零零散散拍過一些黑白照片,老師還講過幾次暗房的知識。

但是,這個初步的經驗很短暫。很快,攝影興趣小組就名存實亡,大家要把時間花在備考重點中學上。攝影再次進入我的生活,就是因為發現了這本書。

1997年7月,大學畢業,各奔東西。我來到上海一家央企報到,那個夏天特別熱。在央企作一個小職員,生活凝滯又無趣。

本書內頁,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本書內頁,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本書內頁,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本書內頁,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在家裡人的資助下,我買了一架當時最便宜的尼康標準鏡頭相機(大約3000元),攝影成為一種寄託心靈的方式。

1998年的時候,中國出現了一股紀錄片浪潮,我對影像的興趣也日益增長。當時,我在上海經常參加《書城》的各種集體觀摩紀錄片的活動,老報人陳保平先生是最為積極的組織者。記得在《青年報》東湖路大樓底層看過賈樟柯的《小武》,還有日本紀錄片展映、法國人類學紀錄片展映……

巧的是,1999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計劃在2000年首次招收紀錄片專業的研究生。於是,我打算通過考研改變我的人生。但是,我和影像的職業緣分止步於十二個人面試的那天。

然而,命運沒有把我拋棄。因為在《書城》上發表過幾篇文章,2000年年底的時候,接到《青年報》的召喚,我成為一名記者。

2001年春節,剛進入《青年報》工作沒幾個月,對我來說終於擺脫了沉悶的國企日子、新生活開始了。所以決定呆在上海,一個人在這裡過年。

大年初一清晨,我用在城市中遊走的方式,宣布對這座城市新的發現,去了「自然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只有我一個人。那些孤零零的動物頭像和窗口的倒影十分生動,用報社的數位相機(當時像素還不到百萬)拍了不少照片,後來的若干年內用膠捲又陸續的拍過幾次,我稱之為「動物們的肖像」。

從此,拍照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項內容。用的還是《當代攝影新銳》那本書裡感動過我的主觀並且隱含一種思想的方式。

天津,回宿舍的大學生。 劉暢 圖

哈爾濱,為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拍下的照片。 劉暢 圖

騰衝,田間打牌的婦人。 劉暢 圖

在淮海路一個老式裡弄。 劉暢 圖

【長期徵稿】

邀請您就曾經或者正在閱讀的某一本攝影類圖書書寫一篇讀後感或推薦語。

欄目閱讀的對象有攝影類專業讀者,也有這方面完全沒有知識儲備的普通讀者,希望您撰寫的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潑有趣,讓閱讀書籍、閱讀攝影類書籍成為日常一種常態發生,並持續。

我們想強調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準地去解讀該書作者傳遞出來的觀點,無論旁人贊同與否;如果您是無意間邂逅該書,請將這份特別的緣分而帶來的觀後感與更多的讀者分享。「視界」欄目編輯們的初衷期望在龐雜的書海中,通過您,得以在更窄的範圍內分享給大眾一本攝影好書。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該書的版本,作者/譯者,購於何時何地等信息;

3,觸動您的重要語句或圖片內容;

4,本書相關圖片。

請發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推薦11本關於攝影的好書!
    我按攝影技巧,審美理論,攝影畫冊3個方面來分別,推薦幾本好書,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技巧入門類【攝影筆記】是寧思瀟瀟寫的攝影入門書,包括基本的器材使用,構圖,曝光,色彩和攝影后期等技巧。作為初學者入門很不錯。
  • 攝影圈那些事:新銳攝影拍照就比老法師好?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還是讓囧囧隊長直接推薦兩個典型例子來參考參考一下了:攝影老法師——大溼;新銳攝影師——JAckieRound One——PK氣場與裝備老法師「大溼」:  在外形上,「大溼」一件卡其色的國家攝影師協會訂製的攝影馬甲,佩戴上哪一顆閃亮亮的中國攝影家協會勳章,一雙海陸空通用的登山鞋,
  • 臺北攝影與數碼影像藝術博覽12月舉行
    PHOTO TAIPEI堅持創新的理想,持續舉辦第二屆新銳特展徵選,提供臺灣藝術家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一個想像不設限的藝術平臺,今年與TIVAC攝影新人獎共同推薦出年度新銳藝術家,經過專業評審團評選,期待更多資歷年輕但優秀的藝術家的展出。每年備受注目的臺灣攝影博物館展區,有請獨立策展人蔡文祥策劃臺灣當代肖像攝影展,探討肖像攝影伴隨著當代藝術轉向而發展出的新視覺美學。
  • [策展人]沈紹良:「再凝望—臺灣當代攝影新視野」將展出十位臺灣...
    11月19日晚,2016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在連州文化廣場開幕。本屆年展由清遠市人民政府、連州市人民政府、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共同主辦,由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總監段煜婷與法國尼埃普斯攝影博物館館長弗朗索·薩瓦爾、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王春辰等多位知名策展人共同策劃。展覽將持續至12月9日。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總監段煜婷在接受藝術中國採訪時談到:「連州攝影年展堅持了十二年,這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 6本書,帶你走進攝影的世界
    攝影表面上是反映現實,但實際上攝影影像自成一個世界,一個影像世界,企圖取代真實世界。推薦理由:《論攝影》出版於一九七七年,轟動一時,引起廣泛的討論,並榮獲當年的全國圖書批評界獎,至今仍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
  • 鍾維興「FACE TO FACE當代攝影大師肖像」展
    11月7日,中國攝影家鍾維興「FACE TO FACE當代攝影大師肖像」展覽在歐洲最重要的攝影博物館——巴黎歐洲攝影博物館(le MEP)隆重開幕。Zachmann)、喬治·魯斯(Georges Rousse)、弗朗索瓦·巴尼耶(Francois Marie Banier)、米莫·約迪齊(Mimmo Jodice)、克拉佛迪·斯魯班(Klavdij Sluban)、派屈克·託薩尼(Patrick Tosani)、謝裡耶(Martial Cherrier)、馬丁·哆傑瓦勒(Martin d'orgeval)、伊薩貝爾(Isabel Munoz)……等22位攝影大師紛紛親臨現場
  • 李公明︱一周書記:當代攝影的影像構建與……歷史圖像學研究
    然後在每章中都以圖文配合的方式呈現一系列新銳的和知名藝術家的作品, 文字內容包括了訪談、敘述和關於作品的討論。另外,與早期的攝影歸類和分類整理的狀況相比,當代攝影的歸類和分類整理在觀念上更為複雜,在依據上有更多的可能性,導致歷史圖像的研究者在當代攝影展圖像檢索和性質估計上產生更多困惑。當代攝影面向社會的最有效手段還是以展覽圖錄等攝影書為主的形式,但是「當代」與「攝影」的標籤容易使這些攝影書被局限在只是攝影界關注的語境中。
  • 2020藝術未來在臺北 當代新銳掀風潮
    2020 ART FUTURE藝術未來當代新銳藝術展區地點|富邦國際會議中心B2地址|105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108號B2預展|2020/1/1720:00酒會|2020/1/17(五)18:00–20:00公眾展期|2020/1/18(六)11:00–19:002020/1/19(日)11:00–19:00第二屆ART FUTURE藝術未來持續以亞洲當代新銳藝術為核心價值,結合海內外重要國際青年藝術博覽會與藝術平臺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第三期:當代藝術攝影的符號意欲如何?
    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有鑑於此,伺服器藝術基金會(籌)特別打造的線上藝術專欄 —— 有名堂 應運而生,近期專欄以《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為主題組織一系列講座,並特邀在符號學與當代藝術方面有獨到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策劃委員會。講座計劃每兩周推出一期,每期邀請一位主講嘉賓和兩到三位討論嘉賓在線直播。
  • 攝影好書|楊延康《神貧的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靈魂之樂
    攝影好書|楊延康《神貧的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靈魂之樂 楊婷婷 2020-11-17 10:24 來源:澎湃新聞
  • 關於攝影的凝視:界面影像2018推薦書單
    2018年,又有許多與攝影有關的書問世。我們邀請了行業內的六名推薦者,為我們推薦了十本與攝影有關的讀物。這六位推薦者包括攝影師、媒體工作者、攝影機構職員、策展人等。按照出版的時間順序排列,這些書籍將注視著攝影的視線延展到更廣闊的領域,展現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時代背景在當今所賦予攝影的含義。
  • 英國攝影學校推薦榜單
    近年來,隨著藝術留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同學會選擇出國深造,攝影專業作為一個藝術類專業,在英國發展得也是比較早的。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攝影學校推薦榜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英國攝影專業院校推薦:1.皇家藝術學院RCA皇家藝術學院坐落在倫敦,RCA的攝影專業攝影在當代藝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程講授者均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從業者和理論家。
  • 攝影教程 新手學攝影之相機檔位篇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林鷺丶學習攝影時需要學會靈活的運用相機5個小技巧那麼在學習相機時 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它的檔位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相機的使用方法拍照就好像是開車 當你擋位用的好很多事情都是事半功倍的建議點讚收藏1A+檔(簡稱自動擋)通過相機自動測光自動調整ISO (曝光)自動調整光圈
  • 攝影好書|《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生機勃勃的中國街拍
    攝影好書|《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生機勃勃的中國街拍 方勝 2020-03-20 09:44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10大你必須認識的新生代攝影藝術家
    當我們在看一幅攝影作品時,或許沒辦法立刻得知其中的意圖,但無疑任何作品都要傳遞某種信息。而其中嘗試表達的情感以及表現手法是隨著時代在不斷變化的,下面十位風格迥異的青年攝影藝術家,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譜寫攝影新風向。
  • 攝影夢!想去英國學攝影,十大名校推薦!
    每所學院都根據各自特點開設了不同的攝影課程,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廣告攝影,電視欄目製作,人像攝影,風光攝影,創意攝影等等。和美國攝影注重商業培養不同的是,英國的攝影更注重自然的攝影技術把自然的美呈現出來,所以去英國學習攝影技術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作為最早開設攝影的國家,英國有哪些院校值得推薦呢?今天糊塗魚小編就給大家列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十所院校,僅供參考。
  • vivo公布影像+手機攝影大賽2020年度攝影作品 以專業影像傳遞人文...
    發布會上,vivo還公布了由首屆「vivo影像+手機攝影大賽」評選的年度攝影作品,這也預示著歷時3個月的「vivo影像+手機攝影大賽」圓滿收官。攜手國家地理,探索手機影像的人文價值影像化表達的時代下,手機正在幫助更多人獲得影像創作的樂趣。
  • 成都適合拍攝旗袍的攝影地 成都攝影俱樂部給你這些推薦
    這也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拍攝的主題之一。成都攝影俱樂部每次的旗袍攝影活動,都是搶位的。在成都有哪些可以拍攝旗袍人像的地方呢?成都攝影俱樂部結合多次的活動經驗。給大家推薦這些景點,都非常適合旗袍拍攝。關鍵是,人少!推薦地點1:錦門錦門位於成都繞城新都出口處。交通是非常方便地,乘坐地鐵可以到。
  • 新手學攝影,有哪些攝影書籍推薦?
    剛開始學攝影的朋友們,一定要從基礎的理論知識開始學起,打牢基礎才能在實際操作中應對自如。之前很多攝友詢問我有沒有什麼攝影書籍可以推薦,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需要的可以來看看。1、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幾乎每個攝影人都會推薦這本書!分為上、下兩冊,這本書我看過,內容非常多,很適合攝影小白學習。雖然有的人認為裡面的內容有些過時了,比如說什麼膠片機、底片等等,但這並不影響它在攝影界的地位。喜歡書本質感,想要了解攝影的全部基礎理論知識的朋友,一定要買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