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大學生進行免費電子商務培訓,要求新辦並上交手機卡、銀行卡、支付寶帳號
■還要拍攝學生手持身份證的照片,與學生籤訂「電子商務帳戶使用免責協議」
■每個學生可以獲得600元補貼
■招聘地點設在居民小區,且不固定
近日,一些大學生兼職群流傳著一個「政府補貼項目兼職」的招聘信息,該項目聲稱給大學生進行電子商務培訓,參加該培訓需要學生新辦理手機卡、銀行卡(包括U盾)、證件照片以及支付寶帳號,只要交齊這些資料,學生就可以分批獲得600元補貼。業內人士表示,大學生將這些交給陌生人,可能會出現「被貸款」的情況。招聘人員
要大學生信息 主要是為套取政府補貼
小王是西安一所高校的學生,平時做一些勤工儉學工作。近日,他被同學拉進一個「政府補貼項目兼職」群,一招聘人員稱這個項目主要是要借用一些大學生身份信息套取政府補貼,有意向的學生只要提交相關信息參加大學生電子商務培訓課程,就可以分批獲得600元費用,還會得到一個市場價值5000元左右的電子商務證書。
據該招聘人員在群裡發布的名為「兼職流程以及工資結算」的文件顯示,本次兼職周期為六個月,審核大學生身份信息後,上交學生身份證正反面拍照、學生證所有頁數拍照和電子版照片。另外,學生要與招聘方見面,新辦一張手機卡並用該手機號註冊一個新的支付寶(需要實名認證、人臉識別),支付寶設置稱統一密碼,之後再新辦一張銀行卡(必須要有U盾)並綁定新辦手機號。學生將這些資料交給招聘方後,當場發放100元補助,10~15天後再發放100元,之後五個月基本每個月發放50元至100元。六個月後,參加兼職的學生還可獲得市值5000元的電子商務師證書。
另外,招聘人員還在該群裡發布了一份「電子商務課程表」,該課程表共15個階段,每個階段兩節課。
招聘人員稱,大學生電子商務培訓是政府補貼項目,培訓周期為六個月,補貼費用每個月撥款,因此六個月培訓周期內學生不能擅自註銷新辦理的手機卡、銀行卡、U盾以及支付寶帳號,否則後期補貼和電子商務證就會被撤銷,六個月培訓結束後,這些資料都會交還給學生,期間不需要學生去參加培訓。
根據招聘人員在微信群裡發布的電子商務證照片顯示,該證全稱為「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置業技能證書」,發證機關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以及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培訓考試認證管理辦公室。應聘學生
除了要交手機卡號碼等資料 還要拍攝手持身份證照片
據該微信群裡發布的參加周五報名兼職的登記表顯示,周五至少有60名學生登記報名。11月23日,華商報記者進入兩個微信群,其中一個名為「政府補貼項目兼職」群裡有240多人,另一個名為「培訓兼職」的群裡有82人。
11月23日下午,一招聘人員在「培訓兼職」群裡發布了集合地點的位置。群內信息顯示,下午2時許學生陸續到達該處。隨後,招聘人員在「政府補貼項目兼職」群裡發布數十名學生在一房間內聽相關人員講解規則的視頻。該視頻中,至少有二三十人,一男子要求每四人一組辦理手續。
下午3時30分許,招聘人員發布消息稱「大家先撤,這邊出了點問題」。據當時在場的一名學生稱,當日下午有人報了警,民警趕到現場,學生才陸續離開。
一名報名學生表示,對方要求參加這次培訓除了要新辦手機卡、銀行卡、U盾外,還需要拍攝學生手持身份證的照片,資料交給對方就可以領100元錢,但負責招聘的企業剛成立幾個月,對方解釋不清一些具體問題,另外還要籤訂一份「電子商務帳戶使用免責協議」,要求學生不能補辦、掛失銀行卡,他認為將自己的信息交給他們風險太大。
23日晚9時許,「培訓兼職」群裡再次發布學生可報名11月24日兼職登記,並稱每天只接受100人。另一個群的招聘人員也反覆強調「本次兼職安全可靠」。
一名報名參加的學生表示,報名地點仍然在盛龍廣場附近,上午下午都會有人去。招聘企業負責人
變換招聘地點是警方調查過 收學生資料是為幫他們開網店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與相關部門聯合轄區警方來到學生辦理手續的地點,該地點位於盛龍廣場小區1棟1單元12樓,是一家教育科技公司的辦公場所,警方傳喚該企業的負責人到場。
就在華商報記者一行到達該公司之前,一名學生告知記者,招聘方臨時將招聘地點改到會展中心附近一小區內。該企業負責人趙某表示,因為11月23日警方到公司調查,他就和合伙人商量改變招聘地點。
趙某稱,這家教育科技公司是他和朋友於今年10月成立的,本次招聘大學生兼職是和一家網絡平臺的合作項目。他承認要求兼職大學生提供新辦手機卡、銀行卡、U盾、新註冊支付寶以及相關身份信息,但這是為幫助他們開網店。另外,公司確實承諾幾個月後給學生電子商務證,但公司沒有資質發放,只能以後找有資質的企業幫學生申請。
趙某反覆強調,對於學生兼職,公司不會收取任何費用,還會給學生總共不低於600元的補貼,他說這筆費用是網絡平臺提供的。另外,對於公司如何盈利、其他合伙人信息等問題,趙某含糊其辭。
民警在趙某辦公室找到一份「合作培訓協議」,該協議的甲方是趙某,乙方是陳某(女)。從協議中可以看出,乙方負責提供大學生資料,並且專科所佔比例不能超過10%,要求學生本人新辦手機卡和甲方指定銀行卡,並且六個月內不得註銷、掛失,如學生掛失、註銷或將卡中錢轉走,乙方需協助找人。另外,還求學生提供身份證正反面、學生證正反面的電子照片以及本人實名認證的支付寶。學生培訓費用為1200元,先結算400元,以後每個月結算200元。
趙某稱,11月23日公司收到了四五名學生的相關資料,昨日又有部分學生交了資料,這些資料都在他的合伙人手中。隨後,民警致電趙某的合伙人張某,對方否認收了學生的資料。而此時,據被帶到會展中心一小區登記報名的學生反映,對方仍在收集學生資料。業內人士
學生相關資料交給陌生人 可能會「被貸款」
昨日,華商報記者分別從商務、人社部門了解到,目前兩部門均有針對大學生的電子商務類培訓,政府確實也給相關培訓機構一些補貼,但培訓均只需要學生登記姓名、電話、學校等信息就可以,從未要求辦理手機卡、銀行卡、支付寶等,並且補貼費用是政府經過招標流程後給中標培訓機構的,不是支付給參加培訓的學生的。另外,即便參加了電子商務類的培訓,也不會發放電子商務證。
其中,商務部門表示,發放補貼的標準每名學員不足100元。人社部門表示,電子商務類培訓從幾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針對大學生的名額很少,參加這類培訓只能是大四(畢業季)學生以及剛畢業的學生才能參加。
一位從事多年相關培訓的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根據該企業要求提供的具體資料來看,如果不法分子掌握了這些資料,是可以用這些資料實現網上貸款,尤其是培訓類貸款。
該負責人稱,對方掌握了學生的銀行卡、手機號、支付寶以及相關身份資料後,就可以自行申請貸款,驗證碼直接發到新手機上,學生會毫不知情,否則使用自己常用的手機號就行了,沒有必要新辦一張手機卡交給對方。另外,有些培訓類貸款前幾個月是不需要還款或只需少量還款,這段時間是貸款方給參加培訓學生的過渡期,幾個月過渡期後,才會正式還款,不少培訓機構都有這樣的業務。因此,將各種資料提供給對方的學生很可能幾個月後已經背上了貸款。他提醒廣大大學生,不要因一時小利將個人信息交給陌生人。
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華商報記者 張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