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假期,一波猝不及防的疫情來襲,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轟然打響。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無情肆虐下,華北理工大學的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積極投身於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確保本科教學工作有序、平穩、保質前行。
華北理工大學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向全體教師發布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一封信,號召學校教師堅定信念、共克時艱。第一時間組織各科室(中心)利用工作群學習上級有關部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並根據文件要求制定了《華北理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延期開學本科教學工作方案》、《華北理工大學關於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本科教學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細部署因疫情延遲開學的各項教學工作準備,減少延期開學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制定網絡教學培訓計劃
邀請學校具有豐富線上教學經驗的老師,結合自身課程建設體會,分別從醫學類課程、非醫學類課程角度對學校教師進行建課指導;依託超星教師發展平臺現有的線上課程資源與強大的專家團隊資源,組織教師參加線上教學培訓;每學院安排1-2名有在線教學經驗的教師,利用網絡組織開展在線教學示範課。以上三種培訓形式以學分制管理,實現教師網絡教學培訓全覆蓋,教師自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在線課程設計與運行能力有效提升,為開展線上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錄製視頻課件
鼓勵教師居家利用網絡開展教學資源建設,錄製視頻課件,增加優質課程資源,為教師改革教學方法,提供輔助教學資源做好準備。現代技術教育中心利用QQ群給予老師們在線技術指導,為錄製視頻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準備課程資源
倡導教師利用學校已建成的在線課程資源,或選用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等在線課程平臺的相關課程開展網絡教學;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超星(學習通)、清華在線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優慕課)等開展線上教學活動。
精心篩選,保障質量
公布延遲開學期間線上學習清單,以強化通識教育、強化公共基礎、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為主要目標。精心篩選課程,推薦由院士、名師大家主講的《美學原理》、《美學導論》、《美是如何誕生的》和《中華詩詞之美》等經典美育類網絡課程7門,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塑造美好心靈,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實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目標;以創新性高、趣味性強、實操性和理論一體化為主的《TRIZ創新方法》、《TRIZ實踐與應用》和《網絡創業理論與實踐》等創新創業類課程14門,強化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培育;以思想政治課、中華傳統文化、人文素養類課程為主的通識類網絡課程38門。提供超星(學習通)、中國大學MOOC等22個國內主流在線課程平臺供師生學習,各學院結合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教學任務提供優質專業課程學習資源200餘門。
畢業設計,靈活實施
指導教師按照畢業設計(論文)進度安排進行,充分利用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網絡視頻、音頻和電話等方式,在文獻資料收集、論文寫作、學術規範等方面開展遠程指導並確保指導質量,保證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時間。
落實責任,心系學子
落實學業導師責任,學業導師應主動關心學生,及時指導幫助學生在疫情期間合理制定學習、生活計劃,確保學習「不斷線」。提醒學生居家做好個人防護、適時向學生進行心理關愛並及時傳達學校工作安排,心系每一位華理學子。
加強服務,溝通無阻
利用微信公眾號、教務處主頁、教學院長微信工作群、各學院教秘教務工作群等信息平臺,加強與二級學院的信息溝通,確保各單位及時掌握教學動態,並第一時間協調解決教學方面問題。
眾志成城彰顯華理志,萬眾一心凝聚華理情。華北理工大學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用自己的方式在抗「疫」,同風雨、共追求,他們結合自身工作落實落細各項舉措,齊心協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通訊員: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