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迎來公眾開放日。上午9時,地鐵會展中心站B出口處已經聚集了很多觀展市民。今年會展中心不設現場購票點,市民需要掃碼登錄小程序進行購票。在會展中心入口,記者看到很多工作人員在有序地指導市民進行手機購票。在現場,記者還看到不少市民拿著小型行李箱,購物小推車準備進入場館。
首次參觀東博會 他們說「激動」
從湖南帶著老父親趕來觀展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昨天抵達南寧,就是衝著東博會來的。「南寧很漂亮,到處都是花圃,街道也很乾淨。」王老先生第一次來南寧,對南寧印象很好。
同樣第一次參觀東博會的還有從北京來到南寧出差的劉先生。劉先生對東博會「哪吒」新能源汽車頗感興趣。他表示,目前汽車是自己的剛需品,所以關注比較多。對於此時舉辦的東博會,劉先生很有感觸,他說,今年全球疫情都比較嚴重,但是能看到這個規模的國際博覽會的召開,覺得很不容易。「我是從事風電方面的工作,今天來到這裡,看到電力的這些企業都在,同時,看到大家非常支持環保和新能源這一方面,我覺得非常激動。」
東博會「老面孔」 她們說「值得」
每一年的公眾開放日,市民們選購東協國家商品必定是一火爆場面,今年也不例外。南寧的莫女士帶著小推車跟著姐姐興致勃勃地逛展會,她告訴記者,往年的公眾開放日都會和姐姐一起來逛一逛,買得最多的是東協國家的咖啡、餅乾、零食等小商品。
上午開展僅2個小時,市民李女士已經大豐收。面對記者的鏡頭,她高興地介紹起自己的「戰利品」,「我最喜歡這個鱷魚皮包包,商場售價估計要2-3千元,我800塊就買下來了!」除了包包,李女士還購買了海苔、咖啡、餅乾等商品。「以前在東博會買的小食品家人都喜歡吃,而且這裡比商場裡賣得都要便宜。買得很划算,超值!」李女士開心說。
同樣大豐收的還有市民敖阿姨。和其他人不同,敖阿姨在南寧生活了五年,也逛了五年東博會,今年她不僅準備了背包還帶上了小推車。剛過12時,她的「戰利品」已經放滿了購物車。「已經年底了,我要多買一些好吃的給老家寄去。」敖阿姨說,之所以每年都打卡東博會,是因為自己只花了100元門票錢就能領略東協那麼多國家的風採,見識不同國家的文化,買到各具特色的產品。「我覺得很值得!」
11月30日公眾開放日,會展中心迎來最大人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