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報告靠譜嗎—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將改變世界新能源汽車的格局?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近日,麥肯錫諮詢公司的一席預測滿布網絡。

其最新發布的《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顯示: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三大汽車巨頭的產能在2020年會翻一番,將生產超過100萬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70萬輛,超過中國。

《電動汽車指數》報告的出臺,是基於麥肯錫自行編制的一個指數,即「電動車指數」。這個指數設置了9個變量,由此對世界範圍內七大電動汽車生產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中國和韓國的產業狀況進行對比。

但凡一種新事物的出現,都會有各種評價,麥肯錫的「電動車指數」就是對新能源汽車這種新事物建立的一種評價體系。應該說作為諮詢公司,它的反應夠快,產品設計夠高端。但至於這種評價體系是否科學,預判是否準確,又當另說。

早在2010年,麥肯錫根據這個指數,將中國排在全球第三位。2012年調低到第五位,2014年再度調低到第六位。這幾年,麥肯錫還真沒少在新能源汽車評價方面做事情。比如出臺《中國電動汽車調研報告》,並對中國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做出評價。

德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將在2021年超過中國,麥肯錫的這一預判是否準確,現在對它做出評價肯定是為時尚早,且不妨對他們已經做出的判斷進行一下回顧。

2012年麥肯錫表示,中國規劃的2015年5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難以實現。 3年之後,根據當年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8.32萬輛。

2013年,麥肯錫又發表了一個報告稱,美國最有可能率先普及電動汽車。事到如今,6年過去,2019年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全年銷量大概在36.9萬輛左右,市場滲透率提升至2.2%。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381萬輛,當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市場滲透率為5%左右。經過10餘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佔全球銷量一半左右。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受制於多種因素。在目前新能源汽車成本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各國政府還在依靠補貼政策促其發展。同時,電池續航能力、安全性能,以及充電樁的配置等,也都會制約新能源汽車的最終消費。

國家剛剛公布的政策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將延長兩年。而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已經在陸續出臺各種促進汽車消費的補貼政策。在車牌鬆綁方面,以杭州最為開放,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萬個指標;而在補貼方面,廣州將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

隨著最新政策的出臺,各地必然還會出臺更為優惠的購車政策。而前幾天北京流出又撤回的關於釋放10萬個購車指標的消息,是否會正式公布,拭目以待。

2020年,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進展還包括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這種電池號稱「不怕穿刺和火燒」,在安全性和壽命方面領先於同類型電池。當然,它的最終性能,以及它為大眾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還需要量產化的數據出臺。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消息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顯然是一個利好。

另外,判斷新能源汽車的走向,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和傳統內燃機動力相比,新能源汽車在減少排放方面的功效不錯,各國也紛紛出臺各種燃油車的禁售時間。但這不等於說,今後的若干年就一定只有新能源汽車這一條路。

前兩年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曾經主辦了一場「傳統燃料車輛動力技術轉型升級國際研討會」,德國博世集團、德國道依茨集團、奧地利AVL公司、德國FEV公司、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日本日產公司、歐洲內燃機協會、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中國一汽集團等均到場參會,涉及行業領導、跨國公司、業內專家等。幾位海外專家均表示,國外的車企都是兩條路並行,既有內燃機,也有電動以及混動新動能。科技部部長萬鋼也在會上明確表示,內燃機在相當長時間內依然會是汽車市場的主力。

顯然,未來汽車動力的發展路徑,將是殊途同歸。哪種動力能為節能減排做貢獻,能為環境保護做貢獻,就走哪一條路。退一步說,即使是新能源汽車最後獨霸天下,也不排除仍然有內燃機動力的存在。世界永遠是一個百花齊放的世界,有需求就有存在。如果德國能夠生產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也是一件好事,那一定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以及整體經受住產品、技術、市場等多種考驗的結果。

(文章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麥肯錫預測:2021年德國電動汽車產量將超過中國
    在歐洲車企電氣化轉型如火如荼的時候,麥肯錫發布了《2020年電動車指數報告》,報告指出,德國電動汽車產量最快將在2021年超過中國。麥肯錫報告顯示,德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2021年趕超中國報告指出,2021年德國電動車產量可達170萬輛。
  • 麥肯錫發布《2020電動汽車指數》德國2021年電動汽車年產量要超中國?
    日前,國際諮詢公司麥肯錫最新發布了《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據統計,按照歐盟碳排放最新要求,2021年歐盟生產商必須銷售超過200萬輛電動汽車,才能避免支付罰。報告還預測,德國將有望在2021年就以超過170萬輛的電動汽車年產量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
  • 麥肯錫:德國2021年電動汽車產量或將達170萬輛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琳)3月6日,商業諮詢公司麥肯錫發布《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麥肯錫預測電動汽車行業將迎來一場洗牌,德國在電動車生產製造方面將超過中國,或成為電動汽車生產第一大國。麥肯錫在報告中稱,到2024年德國汽車製造商的電動汽車產量在全球的佔比或將提升至29%,從增長速率來看,德國或將在2021年就以超過170萬輛的電動汽車年產量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麥肯錫認為,未來歐洲將成為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地區之一。
  • 中國新能源汽車取得三大優勢
    全球知名戰略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前段時間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首次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排名中取得全球第一。  在業界專家看來,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發展已在技術、市場和「網聯」方面取得了優勢。
  • 麥肯錫報告解讀 | 軟體定義汽車的全球發展趨勢
    PPT來源:麥肯錫  在論壇上面我們做了一個調研,大家可以看這個數據,未來汽車企業面臨的三大趨勢你認為哪些是最重要的?      PPT來源:麥肯錫  那我們怎麼來看待這些問題呢?首先軟體定義汽車這個趨勢真的影響會這麼大嗎?
  • 德國汽車巨頭放眼中國時,眼睛都溼潤了
    【文/Focus(德國《焦點》雜誌)專欄作者SebastianViehmann,翻譯/觀察者網武守哲】當德國的汽車業巨頭們放眼中國時,他們的眼睛都溼潤了:這是多麼大的一塊潛力市場啊。未來幾年歐洲汽車市場最好的情況也就是停滯狀態;但在中國,哪怕出現這樣或那樣暫時的市場疲軟,對整個大勢也只有局部影響。
  • 工程機械巨頭和不鏽鋼巨頭聯手,55億入局新能源汽車
    國內工程機械巨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徐工集團),正在布局新能源汽車行業。1月3日,徐工集團官微發布消息稱,2020年12月30日,其與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山集團)舉行了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籤約儀式。
  •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數位化科技加速發展,汽車產業也進入「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相互賦能、系統變革的大變革時代。近日,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口舉行,圍繞新能源汽車可持續健康發展、跨產業協同、科技創新等議題,來自中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科學家、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展開研討。
  • 傾聽市場的變化,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需求趨勢洞察報告
    2017年7月,麥肯錫對5800多名去年購車的中國消費者展開了廣泛調查並形成報告。這些汽車消費者來自44個城市(從一線到四線)和7個縣,覆蓋中國19個關鍵城市群(佔全國90%的城市GDP,以及總人口的一半)。此外,本報告還選取了麥肯錫專有的中國新車銷售資料庫(M-view)的最新預測,並引用了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的洞見。
  • 許家印赴德為恆馳馬不停蹄 一天造訪兩家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
    近日,許家印再度現身汽車工業傲視全球的德國,為尋求世界最頂級的汽車零部件合作夥伴而輾轉奔波。德國時間10月23日,許家印一天內接連奔赴了兩個城市,深度考察了兩大世界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巴斯夫集團(BASF)、蒂森克虜伯集團(thyssenkrupp),同時還聽取了兩家公司的核心產品和前沿技術的詳細介紹,並重點了解了它們在中國的生產基地情況及產能。
  • 汽車行業進入大變局的時間節點,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換道超車?
    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能源汽車淘汰趨勢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則在政策的支持下進入發展快車道。根據天風證券研究報告,2017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逐步提升至4.35%,純燃油車佔比穩步下降。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純汽油動力的乘用車銷量佔比從98.8%下降到了93.8%。
  • 麥肯錫:2021年德國將成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國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商業諮詢公司麥肯錫在其發布的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中預計,電動汽車行業將迎來一場洗牌,德國在電動車製造方面將超過中國。 報告稱,到2024年,德國汽車製造商在全球電動汽車產能方面的市場份額將從去年的18%升至29%,憑藉超170萬輛的電動汽車產能,德國最早在2021年就可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略領先於中國。不過,麥肯錫的研究不包括特斯拉計劃在柏林附近開設的千兆工廠的潛在產量,也未考慮新冠病毒疫情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 新能源汽車熱泵空調行業專題報告
    新能源空調車製冷模式下,其工作原理與燃油車空調相似,主要區別在於製冷過程由電動壓縮機帶動。電動壓縮機將氣態冷媒進行高壓壓縮,高壓氣態冷媒經過四通換向閥後,流入車外換熱器液化放熱,液態製冷劑流經乾燥器過濾雜質,電子膨脹閥將製冷劑霧化,車內換熱器將霧化製冷劑吸熱蒸發,降低蒸發器周圍空氣溫度,鼓風機將蒸發器周圍冷氣吹入車內,製冷劑再次進入電動壓縮機循環以上過程。
  • 新能源汽車的 2014:從概念到現實
    各種各樣的技術在經過多年的積累之後在2014年爆發。從德國的寶馬、奧迪到日本的豐田、日產、從美國的通用、特斯拉到中國的比亞迪、榮威,各國汽車廠商都推出了一系列真正上市的新能源車型。在實驗室、車展、新聞報導中頻頻亮相的新能源汽車終於走進了4S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2014年也成了新能源汽車真正普及的元年。
  •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最有潛力成為世界產業化中心。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針對當前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發布重磅報告:藏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地圖...
    這份報告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的成果,專業而厚重,它從專利視角,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浩蕩格局和潛行態勢給出了系統而深刻的洞見,對於眼下如履薄冰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及其操盤手來說,可謂是一隻無比寶貴的「望遠鏡」。上述報告涵蓋了純電動、混動和燃料電池三大新能源領域,《新華電動網》重點遴選了其中關於純電動及充電技術部分進行了精編,以饗讀者。
  • 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召開 萬鋼出席並講話
    人民政協報訊(記者 王碩)9月28日至30日,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海口市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出席並做主旨報告。
  • 花生財經:恆大汽車上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玩家
    直到12月7日,恆大汽車第一款新車——恆馳1的實車路跑視頻流出,引發大量關注。與此同時,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親身體驗,再次將恆大汽車送上各大平臺熱搜。恆大汽車的誕生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新能源已成為大勢所趨,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技術革新,都為新能源的加速普及創造了條件,新能源汽車也勢必成為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今年以來,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傳來新政利好。11月2日,國家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佔比要達到汽車銷量總量的20%左右。
  • 新能源汽車哪個品牌好,新能源汽車十大品牌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製造新能源汽車了,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層出不窮,消費者們都挑花眼了,那到底哪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好呢?BMW寶馬(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BMW的藍白標誌寶馬總部所在地巴伐利亞州州旗的顏色。百年來,寶馬汽車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以高級轎車為主導,並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託車的企業集團,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列。寶馬也被譯為"巴依爾"。
  • 「綠牌」汽車如何影響新能源市場
    在首都北京,「綠牌」新能源汽車增長迅速,隨處可見,「一號難求」;在山西太原,昔日的「煤都」擁抱著綠色——4年前,太原成為國內首座將燃油、燃氣計程車更換為純電動計程車的城市;在海南海口,不時穿梭而過的新能源汽車也十分搶眼,到2030年,這個四周環海的島嶼或將成為我國首個停用內燃機燃油車的省份……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