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癲癇又稱「羊癲瘋」是更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致殘率高,臨床反覆發作,病程漫長,嚴重威脅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影響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加重經濟負擔。
癲癇又稱「羊癲瘋」是更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致殘率高,臨床反覆發作,病程漫長,嚴重威脅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影響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加重經濟負擔。那麼癲癇病是怎麼引起的呢,如果得了癲癇病應該怎麼治療呢?
癲癇是怎麼引起的?
1、遺傳因素:經譜系、雙生子及腦電圖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充分證明原發性癲癇有遺傳性,有的是單基因遺傳,有的是多基因遺傳,但不一定都有臨床發作。專家認為外傷、感染、中毒後引發的癲癇可能也有遺傳因素參與。
2、年齡因素:年齡對癲癇的發病率、發作類型、病因和預後均有一定的影響。癲癇的初發年齡60%~80%在20歲以前。新生兒正常呈移動性部分性發作,6個月到5歲以熱性驚厥為多見。兒童良性中央-顳棘波灶癲癇多在4~10歲開始,青春期後自己好。成年期多為部分性發作或繼發性全身性發作。
3、覺醒因素:有些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患者多在晨醒後及傍晚時發作,稱覺醒癲癇。有的則多在睡入後和覺醒前發作,稱睡眠癲癇。覺醒及睡眠時均有發作者稱不定期癲癇。後者多為症狀性癲癇。
4、誘發因素,環境因素:發熱、過量飲水、過度換氣、飲酒、缺眠、過勞和飢餓等均可誘發癲癇發作。某些藥物如美解眠、丙咪嗪、戊四氮或突然撤除抗癇藥物,亦可導致癲癇發作。感覺因素:某些患者對某些特定的感覺,如視、聽、嗅、味、前庭、軀體覺等較為敏感,當受刺激時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癲癇發作,稱反射性癲癇。精神因素:某些患者在強烈的情感活動、精神激動、受驚、計算、弈棋、玩牌等時可促發癲癇發作,稱精神反射性癲癇。
癲癇該怎麼治療?
1、定期服藥:癲癇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調整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原則上以較少的藥物、較小的劑量控制發作為前提,服藥時期應自發作控制後持續2-4年,然後在1-2年內逐漸減量、停藥,一定要堅持每日服藥,擅自停藥或減量常會引起發作。
2、心理維護:專家提示:癲癇醫院治療癲癇病需要進行心理維護。癲癇患者常常受到家長的過分照顧和重視,也有的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這兩種現象均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同學們要正確對待他們。
3、勞逸結合:癲癇的治療要注意勞逸結合。若癲癇患者智力正常,應上學讀書。平時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不良因素,如進水或進食過多、過度疲勞、異常興奮等,可以誘發癲癇發作。
4、定期隨訪:癲癇患者服藥期去醫院隨訪療效,觀察藥物的副反應及毒性作用。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身患有癲癇早期症狀,那麼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夠減輕疾病帶來的傷害,早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