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阿密熱火以最糟糕的運氣開始了他們的總決賽。雖然這是一支人手不少的球隊,但阿德巴約和德拉季奇依然是特別的兩個,在原本實力就落下風的對決中,你不能再失去兩個關鍵球員。
於是,G2的熱火把所有能做的調整拿了出來——更佳的輪換用人,更合適的防守選擇,更火燙的投籃手感,然後無情的被洛杉磯碾壓。如果你以125.3的進攻效率狂轟濫炸,最後依然輸了10分,這種局面通常意味著趕緊投。但系列賽至少要打滿4場,所以在G3開始前,總決賽最後的懸念似乎只剩下:
1.熱火的兩員悍將還有希望復出嗎;
2.FMVP是給詹姆斯還是給濃眉?
邁阿密想要扳回一城,談何容易,關鍵點又在哪呢?
在防守。
你不可能在一場交出球隊季後賽最高進攻效率的比賽後,繼續在這一端發掘潛力。如果湖人還是一直能懟穿籃下,一直能抓爆籃板,一直進攻流暢感受不到一點侵略性,那麼熱火在進攻端的努力也只是徒勞。
G3要如何限制湖人呢?
防湖人其實很「簡單」,有口訣可以背誦:
退防迅捷別猶豫,籃下回收卡籃板。別讓詹眉進禁區,祈禱三分張鐵林。
顯然,簡單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執行上是難題,也許盡了一切努力,還是會被一波快攻打穿,或者反覆看湖人大個補籃。
除了極少數回合,G3的熱火沒再讓湖人推起速度,雖然湖人還是贏了籃板,但G2那樣的籃板慘案也沒有發生——這一定程度歸功於濃眉犯規太多,以及霍華德因為防守被打爆,不敢多用,湖人這場大部分時間體型優勢有限。
限制湖人亂戰做到熱火G3的級別不容易,但效果能否維持還要再觀察。
熱火這場在防守端做得最好的,還是按住了濃眉。不談濃眉受限於犯規,只打不到33分鐘這件事,即便濃眉在場時,湖人進攻依然不好,熱火對付他,大體上是兩招:
第一,繞前,增加濃眉的接球成本。
第二,夾擊,考驗濃眉的處理。
這兩招當然都有風險。湖人不是76人或者雄鹿,有兩個傳球大師坐鎮,繞前濃眉一不留神就會變成濃眉轉身空接,這是一場博弈,能博贏也就意味著將來可能博輸。
夾擊濃眉則極好的體現了熱火的臨場執行,上面巴特勒的夾擊剛好選擇了濃眉後轉身走底線的瞬間,把濃眉處理球的空間限制到最小。但想要靠夾擊限制濃眉,還是有極大的風險,沒有被懲罰一定程度是因為:
濃眉這場處理球太猶豫了;
以及,湖人讓濃眉參與戰術偏少,如果多給濃眉做一切外拆或者無球掩護,熱火還是很難防他。
濃眉今年季後賽一路就沒拉胯過,出現一場起伏也算正常了。
熱火這場最應該被稱讚的防守表現,其實是他們的一個原則。G2聯防被打爆之後,熱火這場就放棄了這套對凱爾特人還挺有效的策略——湖人的確不吃這一套。熱火重拾盯人之後,把策略做得非常極端,他們決心在上線就堵死詹眉的攻筐路線,於是你會看到大量收45°堵中路的協防 :
熱火對持球人的協防上得非常早,收籃下護筐也非常早,這跟他們的陣容特點也是吻合的——缺少大體型護筐手,就需要讓小個子們把協防位置上提,協防時間提前,才有機會阻擋湖人的攻筐。
而在湖人打有明顯強弱側的低位時,還出現了弱側球員直接去強側夾擊的畫面——這極限考驗湖人的出球。
以及,竟然還有湖人季後賽慣用的「延時夾擊」。
在破解詹姆斯點名的時候,熱火的策略基本是大延誤或者換防,但詹姆斯的初始對位者還是會在點名過程中儘可能找回對位,或者夾擊。
總而言之,要給持球人足夠壓力,即使會被湖人其他各點懲罰。
熱火的防守是非常典型的小陣容激進防守,以局部人數優勢,儘可能的不讓湖人打到籃下。這種策略的代價必然是被湖人找到大量外線機會,湖人這場比賽竟然出手了42次三分,底角三分更是多達21次,但33.3%的命中率回應一般,這成為了熱火防守奏效的原因之一。
這還不是全部。製造湖人大量進攻犯規有隨機性,但製造湖人失誤和違例是熱火的防守收效,再配合湖人的迷之發揮,比如下面這兩次傳球簡直不知道在幹什麼,熱火就把湖人的進攻水準拉到了一個他們追得上的位置了。
好了,講到這裡,你們會說了:
哎呀, 整那麼多廢話幹嘛?今天這比賽還走啥程序,直接吹巴特勒啊!
我沒有在吹巴特勒嗎?
看看上面那些回合,巴特勒的防守存在感——他是熱火負責上線夾擊的主要協防人啊!並且不要忘了,在伊戈達拉不在場時,巴特勒是詹姆斯的對位人,以及,他還有這樣的籃下護筐表現。
一些球星的球迷,很喜歡提的一項巨星屬性就是「攻防一體」,毫無疑問,這場的巴特勒就符合這個屬性,在單防、夾擊和無球端協防上,你能看到一個無處不在的巴特勒,在我們讚揚他的40分三雙之前,不可忘了他在球場另一端也有卓越的貢獻。
面對湖人,儘管熱火的進攻是他們相對有底的一端,但有一個數據還是要提醒各位:
鄧肯-羅賓遜,總決賽三分命中率25%;
希羅,總決賽三分命中率27.8%;
即便缺陣的阿德巴約在面對湖人時未必是進攻強點,德拉季奇也一定是熱火最重要的擋拆手。
熱火的進攻,不是沒有麻煩。在G2賽後,如果你擔心熱火的進攻下滑是正確的。事實上,在鄧羅被追得難受,希羅狀態不佳,又沒有德拉季奇的情況下,熱火單靠無球沒法維持輸出,持球開發進攻的壓力非常大,需要一個人能把湖人防線打出缺口,讓熱火獲得穩定的輸出機會。
在總決賽之前,我不只一次的提到,巴特勒不是一個在產量上可以無限加球權的球員,他過往的生涯履歷都證明了這點。在今天這場巴特勒大爆發的比賽裡,他的回合佔有率也不過32.7%,這個數據放在一些以「掄」為主要打法的球星身上,並不算什麼。
難得的是,巴特勒同時保證了效率極為出色,支配球精湛,以及他實現高產的方式多樣化。你看到的不是一個把同一種姿勢回放無數遍的巴特勒,而是用多種方式肢解湖人防守的萬花筒,並且是把個人進攻與球隊體系完美融合的打法。
熱火難防在哪呢?
請你忘掉東部出線之旅那支熱火,在沒有阿德巴約後,他們是另一支球隊了——他們像獨行俠+勇士的結合體:
像獨行俠的地方在於,沒有阿德巴約,熱火讓奧利尼克+白倫納德吃5號位輪換時候,他們就基本實現了5-OUT站位的條件,幾乎所有球員都在三分線外,特別是中鋒在弧頂站位,幾乎把湖人最強的護筐力量完全牽制住了——這個環境比只能把對手中鋒牽制在底角的火箭好多了。並且熱火幾乎每個人都會處理球,都有參與戰術能力,也就是說,你不能把兵力都壓在主攻手身上;
像勇士是熱火之前進攻也體現出的素質,這個特點延續下來,就意味著熱火還有各種方式削弱對手的協防,或者冷不丁的偷襲身後,湖人每個回合可能都要面對不同方向的無球走位,不太容易預判。
環境給出來了,接下來就看巴特勒如何利用環境了:
與希羅的複合掩護,瓦解湖人上線防守,巴特勒殺入籃下,在濃眉協防之前完成扣籃——這是巴特勒與射手配合的起手式效果;
熱火把所有兵力牽扯到球場右側,假裝給巴特勒製造清空一側的單挑,鄧羅卻突然切入,巴特勒人到球到;
巴特勒與鄧羅手遞手配合順下,湖人上線防守被順下瓦解,庫茲馬協防,底角大空位漏給克勞德,手起刀落;
巴特勒與奧利尼克打假掩護擋拆,擊地做球細膩精準;
巴特勒與奧利尼克擋拆,吸引全部防守注意力,詹姆斯漏人,克勞德空切得手;
巴特勒這是什麼打法?
一會東契奇,一會追夢綠啊!
一個能傳球的核心配上會跑戰術的全射手陣容,不管哪個隊來防都會頭疼,最好的破解手段是無限換防,那麼陣容裡顯然就不能安排機動性差的大個子。
霍華德在被熱火搞得頭暈腦脹之後,這場比賽又只拿到了14分鐘,在濃眉受困犯規的情況下,沃格爾堅持多用小陣容,甚至出現了詹姆斯打中鋒的陣容,可見湖人對於熱火既有空間還能傳切的打法非常忌憚。甚至湖人第二節一度拿出死亡五小,詹姆斯,隆多,卡魯索,JR史密斯,波普,這陣容說是一皇四射也勉強。
要如何回應無限換防?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一對一幹爆所有錯位。
這是巴特勒這場最牛逼的地方,他讓湖人的所有對位者絕望了,而他打爆對手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勒布朗式一對一碾過;
科比式籃下虛晃後中距離後仰;
東契奇式籃下停頓打板;
硬上造犯規——這個是巴特勒本勒;
喬丹式近筐急停後仰;
德羅贊式急停轉身上籃;
放棄後轉身直切籃下,而是前轉身至罰球線高難度後仰——曼巴精神,沒毛病;
卡哇伊硬鑿低位前轉身硬解;
這一招......
這一招是弒君之刃,我命由我不由天!
巴特勒,你到底會多少東西啊......
各種姿勢,巴特勒用各種姿勢,一對一把湖人的防線撕成了碎片。
在一場瘋狂帶動球隊體系的比賽裡,用多種姿勢單挑瓦解了對手的防線,並貢獻了一場攻防一體的比賽——這就是2020年10月5日,邁阿密與湖人的比賽裡,吉米-巴特勒做到的事情。
還有什麼巨星該做的事情,巴特勒沒給你做到呢?
這一戰,他就是滿足了你對巨星的全部想像!
那麼,現在距離邁阿密熱火把系列賽打回懸念,還有多遠呢?
湖人有麻煩了嗎?
讓我們計算一下,熱火的贏球條件:
他們需要撐住一口氣,在退防和保護籃板上沒有一點鬆懈,這甚至需要一些運氣,因為籃板落點也可能不利於他們;
他們需要把協防積極性拉滿,不能讓湖人輕易踏入三秒區,為此他們要漏掉大量三分,他們不能接受湖人類似G1上半場那樣的三分準星。他們很依賴格林;
他們需要湖人內部出一點問題,比如濃眉的迷之狀態,湖人奇怪的失誤以及球權分配;
他們需要把今天這樣的進攻表現維持下去——的確有希望,但巴特勒不會每個夜晚都名宿附體,希羅和鄧羅要在後面的比賽裡強勢回暖。
到目前為止,湖人和熱火其實都沒有100%的拉滿功率。也許直到終結這個賽季,湖人也找不到一套完全滿意的輪換方式,所以也就不去糾結這個問題,湖人終歸是實力佔優的一方,他們需要找回的是核心狀態。
熱火還可以期待一下熱巴的回歸提升防守,但客觀的說,熱巴回歸也會有負面作用,他們的5-OUT陣容無法維持了,斯波還需要考慮好熱巴回歸後球員的時間分配,比如奧利尼克必須保證時間,伊戈達拉要減時間,希爾則不能再用了——伊戈達拉和希爾在場時,湖人防守變得容易太多。
不管這輪系列賽最終的結果如何,這一年的季後賽都讓球迷們再次認識了吉米-巴特勒,認識到他強硬外表下隱藏的細膩技術,以及他那不服輸,不認慫,不甘心,不低頭的頑強意志。
請為巴特勒豎起大拇指,這一戰,他做到了一個巨星能做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