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模擬出的宇宙中?聽聽科學家們怎麼說

2020-12-12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假設我們生活在模擬環境中,那麼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只是物理存在整體的很小部分,有一雙無形的手像擺弄提線木偶般控制著人類。相信模擬世界假說的人認為,我們的世界可能是由比人類擁有更高文明的生物創造的。

如果我們周遭的一起都是精心設計出的幻象:人類、天數的星星、我們腳下的土地、甚至是我們肉體和精神,我們該怎麼辦?如果我們的世界只是一個超現實的模擬世界,而我們都只是某種複雜的電子遊戲中的角色,那我們又該如實是好?

不錯,這是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常見的概念,包括1999年的大片《黑客帝國》。但有一些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認為,我們有可能真的生活在這樣一個模擬世界中,即便這將顛覆我們目前所有的認知,包括我們所知道(或自認為我們知道)的宇宙和我們在其中的定位。

牛津大學哲學家Nick Bostrom在2003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模擬世界中,那麼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只是物理存在整體的很小部分。」這引發了關於所謂模擬世界假設的討論。

模擬世界和生物

Rizwan Virk就是那些認真對待模擬世界假設的人之一,他是麻省理工學院「遊戲實驗室」項目的創始人和《模擬假設》的作者,他回憶說自己曾經玩過一款虛擬實境遊戲(VR遊戲),因為遊戲太過逼真,以至於他忘了自己戴著VR設備在一個空房間裡。這讓他不禁自問:「我們是否確信,我們並沒有置身於一個由比我們擁有更高文明的生物創造的世界的?」

遠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計算機科學家Rich Terrile認為這個疑問是有道理的。儘管今天最好的模擬程序已經很詳細了,但仍未能涉及到模擬思維。但Rich Terrile認為,人類很快就能掌握模擬眾生的技術。他說道:「我們和那些創造宇宙的神處於同一個時代。」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模擬世界的假說。2016年,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一場辯論賽中,哈佛大學物理學家Lisa Randall表示,模擬世界假設正確的機率實際上為零。她說:「首先,沒有證據能夠證明我們所處的世界並不是它看上去那樣由星群和星系組成。其次,我想知道為什麼高級生物會費盡心機來模擬智人?為什麼要模擬我們?我的意思是還有很多的事情需可以去模擬,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高文明生物會想模擬我們。」

《創世記》

另外,還有一個被人熟知的理念:有一個想模擬我們、關係我們的模擬器或創世者存在。例如《聖經舊約》中《創世記》裡講述的那樣,一個高級文明創造一個模擬宇宙的想法與一個神創造世界的想法是相似的。

包括Rich Terrile在內的一些思想家也更喜歡把模擬世界假設比喻成宗教。Rich Terrile說:「如果模擬世界假設是正確的,那麼確實存在一個造物主、一個建築師、一個設計我們世界的人存在。」這個古老的觀念改寫的不僅是信仰,還有數學和其他現有的科學。

但另一部分學者認為把模擬世界假設比擬成宗教信仰應該被我們重視,這是我們偏離正軌的預警,其中包括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Sylvester James Gates。他在一次電臺採訪中提到,是科學讓我們擺脫了我們被一個看不見的實體控制、我們是木偶這一觀念。他說:「模擬世界假設開始看起來像一種宗教,由程式設計師代替上帝。」

最有可能是誰(或者說是什麼)會像神一樣創造了一個模擬宇宙呢?模擬世界假說的支持者認為有可能是某種外星的高級生物種族。還有一種更讓人細思極恐的可能性:造物者是我們自己的後代。正如Rich Terrile口中說的「未來的我們」。也就是說,生活在未來幾百年或幾千年的人類可能會發展出不僅能模擬我們這樣的世界而且能模擬其中生物的身體和思維的技術。

相關的科學

問題:為什麼有一些科學技認為物理學家已經走偏了?

Nick Bostrom回答:「就像你可以模擬任何東西一樣,你也可以模擬大腦。確實我們現在還沒有掌握這項技術,但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一旦我們創造出「足夠詳細和準確」的大腦模擬器後,這些模擬程序就有可能出現自我的意識。」

尋找證據

問題:我們能否證明模擬世界假設是正確的?

Nick Bostrom回答:「你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在模擬過程中遇到一個信號故障,一個窗口突然出現在你面前,說:『你在模擬中,點擊這裡獲取更多信息。』這樣將能證明一切。」

空間

對稀有金屬小行星的探測可能引發太空採礦熱潮

更為現實的是,物理學家們提出的實驗可以證明我們的世界是模擬的。例如,有些人想知道世界是否天生「平滑」,或者,在最小的尺度上,它是否可能由離散的「塊」組成,有點像數字圖像中的像素。如果我們確定這個世界是以這種方式「像素化」的,這可能是它是人為創造的證據。一個由美國和德國物理學家組成的小組認為,仔細測量宇宙射線可以提供一個答案。

如果我們確認我們生活在一個模擬環境中,我們該如何是好?當人們得知我們的世界、思想和情感只不過是程式設計師敲出的0和1時,他們會作何反應?有些人認為這樣的探討會顛覆我們的目標感,擠壓我們的主動性,從而擾亂我們現在的生活。哈佛大學天文學家Abraham Loeb 認為這些探討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蕩。他認為:「如果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都不是自己的,就可以「免除我們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沒有什麼比這個觀念更能破壞我們的社會秩序了。」

另一些人則認為,支持模擬世界假設的證據可能會引發某種新的社會恐慌,即創造者可能會對模擬感到厭倦並將其關閉。但Nick Bostrom不這樣認為,他說:「你也可以這樣問『難道我們不應該對死亡永久存在恐懼嗎?』你可能在任何時候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或者屋頂可能倒塌。」

Nick Bostrom認為無論我們如何看待模擬世界假說,僅僅是思考它的這個過程就展現了值得讚美的謙遜。他引用了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對一位朋友的告誡:「霍雷肖,天地萬物比你的哲學中涉及的還要多。」

Nick Bostrom堅定的認為他是很認真對待模了擬假設,他說:「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智力遊戲,這是一種嘗試,我盡我所能去了解這個世界。」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Dan Falk- X-inG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有邊框嗎?如果有,宇宙的外面是什麼呢?來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來聽聽科學家怎麼說自從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後,人類就開始知道了自己是生活在怎樣的一種環境當中,也就對我們地球之外的環境愈發的感興趣了,比如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目前都在朝著太陽系的邊界飛去,但太陽系的邊界卻不是人們內心的邊界,即便人類目前沒喲飛去太陽系
  • 在平行時空內,是否真的有另一個自己?聽聽專家怎麼說
    在平行時空內,是否真的有另一個自己?聽聽專家怎麼說相信不少小夥伴們,每次再出門之前都有照鏡子的習慣,每次看到鏡子裡面的自己,可否會想到也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會不會有同樣的人呢?聽起來這是一個非常瘋狂的想法,但是卻很少有人去這樣想,不過我們的科學家們卻有過這樣的理論,那就是平行時空,在平行時空內,是否真的有另一個自己?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吧。對於世界上任何物體,我從來就是沒有一模一樣的狀態,即便是一樣的樹葉和植物都會出現細微的特徵,這都是生物的獨特性所表現出來的。
  • 馬斯克: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矩陣模擬」中
    「40年前,我們有《Pong》,就是兩個矩形和一個點。這就是遊戲的開始。40年後,我們有了3D模擬,以及幾百萬人的在線遊戲。而技術仍在發展,我們很快就會擁有VR和AR世界。」 雖然可以想像我們所有人都可能實際生活在一個巨大且先進的計算機遊戲中,但物理學家們的確被這樣的想法所吸引,並且從理論上講,它至少可以算是一種可能性。
  • 宇宙上並沒有重力,如何能讓宇宙飛船解決此難題?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相信知道一點科普常識的小夥伴們肯定都知道,太空之上是不存在有什麼重力的,太空人在太空中的任何動作都需要在宇宙中隨處翻轉,而且因為沒有了地球的吸引力,太空人們在空間站或者飛船裡面的活動都需用腳勾連在太空飛船上,這樣就能夠保證不會四處亂自動,有時候太空人吃飯的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咖啡等液體擠出一粒粒水珠以後,都能漂浮在空中,宇宙上並沒有重力
  • 網友對此爭論不休,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網友對此爭論不休,聽聽科學家怎麼說。黑洞是一種令人敬畏,並且令人望而生怯的神秘天體,因為黑洞有著強大的引力,可將周圍的一切物質吸引並且撕碎,就因為黑洞擁有這種別的天體所沒有的特殊能力,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探究黑洞對周圍物質帶來的影響和黑洞的本質。
  • 多元宇宙的簡要解釋,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宇宙一直是神秘莫測的,我們的宇宙如何誕生又將走向何方科學家對此有萬千猜想。大爆炸學說、弦理論就是目前科學界的精華。關於是否存在另一個宇宙,多元宇宙這個話題可謂爭執千年,有人認為神話故事可以很好的解決多元宇宙,老祖先將人分為天界、人界、魔界、妖界、獸界、鬼界!
  • 生命誕生純屬巧合,人類是宇宙中的唯一文明?來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人類對於未知的探索總是無窮無盡的,我們總是想弄明白身邊所遇到的一切,對於好奇心極強的人類來說,無垠宇宙中所存在的謎團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點;於是,懷著對宇宙未知的好奇,人類開始大規模地探索宇宙,其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在宇宙中證明人類並不孤獨,探尋除了人類文明以外宇宙中是否還有外星文明存在?
  • 馬斯克: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矩陣模擬」中!
    【新智元導讀】2018年,馬斯克就曾在節目中說,他相信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巨大且先進的計算機遊戲中。近日,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研究人員刊文稱,一個類似德雷克方程的公式,可以計算我們生存在模擬遊戲中的可能性。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地球的自轉」這一知識點,平常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卻無時無刻都存在自轉的現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當然,這個答案是非常經典的。這與牛頓在很早之前提出的萬有引力相關。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大家可能都有了解過,鳥類在飛行時一般都是利用地磁場來加給自己導航的。而且在自然世界當中也存在非常多關於磁感應的現象。生物所具有的磁感應能力被科學界規範稱為生物的"第六感"。或許這樣的解釋跟我們平常聽過的第六感有所差異,但是人類作為高級動物,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充足的數據表明人類可以感應磁場呢?不過現在對於人類的第六感,科學界有了這樣科學的解釋,我們一同了解一下吧!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否都發現了這樣一個事情呢?那就是當幾個人圍坐在一起時,其中有一人打哈欠,另外幾個人一定會接二連三的打哈欠,那麼為何別人打哈欠你也跟著打,難道打哈欠會傳染嗎?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人類是眾多生物中進化最為完美的智慧生命體,擁有獨一無二的大腦,創造出不少高科技,依靠科技的力量,做意想不到的事情。想當初,飛入外太空幾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自科技水平提升之後,各種望遠鏡、探測器的出現,人類終於不再局限於外太空,傳回更多有效的數據信息。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大腦,如果沒有大腦的幫助,人類文明不可能發展得如此迅速。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每個人對宇宙都有不同的看法,宇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我們很難找到它的邊界,它浩瀚無垠,就連科學家對它的了解也只是皮毛。地球處於宇宙中,是數以萬計星體中的其中一顆,曾在霍金生前,就已提醒過人類,要儘快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星球,地球有可能不是人類的唯一家園,在科學技術的提升下,人類已經實現進入外太空的夢想,可惜尚未找到溫度環境適宜的星球。
  • 宇宙只是一段電腦模擬程序!科學家:還有一種可能更令人恐懼!
    隨著意識逐漸浮出水面,你周遭的事物又恢復原狀,沉重的現實如令人窒息的空氣,重新籠罩一切。如果這時有人告訴你,那一刻的感覺暗示著一個令人恐懼的真相,即整個宇宙只是一段電腦模擬程序,現實世界完全由量子比特構成,你會怎麼想?你也許會大聲反駁,不可能!看看這雙手,紅潤而富有光澤,連上面細微的指紋和血管都一清二楚,怎麼可能是模擬的。
  • 地球在宇宙中很渺小,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在哪裡?聽聽專家怎麼說
    對於所有人類來說,地球很大,大到僅僅用了29%的地表面積,就容納了全球70多億人類以及無數的動植物,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地球又很小,小到在宇宙中就如同一粒微小的塵埃。
  • 整個宇宙有多重?有科學家給出一個數字,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
    而宇宙有無數像地球,太陽這樣的天體組成,那是否說明宇宙的質量大到不可思議,我們無法進行測量呢?可能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宇宙有無法統計數量的天體存在,這些天體集合起來的質量有多大,沒有辦法進行準確的測量。即使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測量,我們也無法做到,因為我們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天體存在。
  • 科學家通過宇宙起源,給出了最終答案
    就連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也在研究神學,這讓人們不得不懷疑,我們還有必要研究科學嗎?在此,小編想說:「科學的研究是很有必要,有助於我們看待事物,也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不管科學的盡頭的是不是神學,我們都不應該放棄科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2020-09-28 15:29:08   來源:中安視頻
  • 宇宙是什麼味道?來聽聽太空人怎麼說
    比如,有人曾經思考,宇宙聞起來是怎麼樣的呢?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是真空狀態的,並且還有很多有毒氣體,如果人們真的試圖在宇宙中聞一聞它的味道,最後只能不幸喪命。幸運的是,通過先進的科學儀器進行研究,人們發現宇宙中存在很多氣味分子,或許我們能夠在地球上對此進行模擬和復原。
  • 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生老病死一直是所有人都無法逃開的一個話題,哪怕這個人在生前非常的優秀,擁有很多財產,但是一旦疾病和死亡來臨的時候,也就只能靜靜的等候著,以至於很多人都非常忌憚談論死亡二字,因為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死亡就代表著離開,就再也不能和認識的交談,同時也要永遠的離開自己愛和愛自己的人了!那麼人死之後,究竟會去往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