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王曉然 趙述評)書籍在電商平臺一直有著可觀的銷量,新一代消費者崛起,也讓圖書消費呈現出新特點。4月23日,天貓發布《中國人比你想像中愛讀書:2019天貓讀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95後」及「00後」以近26%的人數佔比成為天貓紙質圖書主力購買者。此外,二手書市場的熱度也不甘示弱,一年內,閒魚圖書已經回收了約240萬本書。買書、讀書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生一代克服焦慮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天貓上總共售出超過10億冊圖書,人均在天貓一年購買7本書,其中,「95後」及「00後」以近26%的人數佔比成為天貓紙質圖書主力擁躉。尤其「95後」消費者特別上進,熱衷成功學數據,三年來,每年勵志、成功學增速都超過60%。除了成功學,教材教輔也受到消費者熱烈,考試類圖書在天貓銷量佔比高達35%,在體量巨大的情況下,考試書仍保持了高達40%的同比增長,成為最吸金的品類。
這些輔導教材在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同樣是寵兒。許多學生黨會通過閒魚來出清自己的閒置用書,並繼續在上面買下一學期或者考試所需要的教材和參考書,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從閒魚成交的書籍類型中能夠看到,考研、大學教材、公務員考試、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輔等最為熱門。同時,像兒童文學、繪本之類使用年齡段比較有局限性的圖書,也會有很多人選擇在閒魚上進行交易。
與此同時,眾多經典書籍依舊永流傳。紅了100年的魯迅仍然是嚴肅文學界的扛把子,以280萬冊銷量名列前茅,可見嚴肅文學魅力不減,經典的生命力經久不衰;緊隨其後的還有武俠泰鬥金庸、推理大師東野圭吾、先鋒作家餘華,以及以科幻作家劉慈欣。除了向經典致敬外,讀書買書也成為「95後」也為自己的明星「一擲千金」,王俊凱的《19歲的時差》、《非虛構成長》等作品在天貓年銷量達到56萬冊。
一首新書銷量不斷翻倍時,二手書市場也沒閒著。閒魚大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閒魚進行圖書回收和交易。3月,閒魚的日均收書量對比2月增長超過200%,平均每人回收25本圖書。
據了解,一年內閒魚圖書已經回收了約240萬本書。從用戶的地域分布上看,北上廣深杭位列閒魚圖書回收城市排行榜的前五位。《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夢的解析》等社會心理學書籍,以及《小王子》、《活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國內外小說,都在閒魚回收的熱門書單上。
每一本閒置書籍背後都蘊藏著巨大的自然資源。有數據顯示,印刷1本書籍需要消耗9升水資源、262.5g木材資源再加150g煤炭資源。而閒置圖書的回收則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部分回收後的書籍還會用來生產再生紙,有效緩解了資源浪費。據測算,閒魚圖書回收上線以來已經減少了約21噸碳排放。
在通過閒魚進行圖書交易的城市中,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南京市、深圳市的用戶最愛從閒魚上買書,而賣家分布城市的前五則分別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廣州市、南京市。其中,18-25歲的年輕用戶構成了閒魚圖書交易的主流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