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出金向來都是困擾外匯投資者的一大難題,自從賽雷真相欄目創辦以來,我們收到的投訴也大都和出金相關,畢竟對於黑經紀商來說,誘惑投資者入金,想辦法把資金吞進肚子裡才是常規操作。但我們近期收到的投訴,卻是投資者多次在IC Markets盈凱(網址:www.icmarkets-ch.com,以下簡稱「IC盈凱」)發生入金故障,致使其損失幾十萬,投訴至AFCA反被IC盈凱工作人員羞辱的案例。
開戶坑:拼音填寫個人資料 2分鐘內完成
據劉女士向賽雷真相講述,2018年她使用漢語拼音在IC盈凱的網站註冊了帳戶,「開戶的時候他(指工作人員)讓我們用拼音字母填寫個人資料」,劉女士稱。
(客服要求投資者用拼音填寫個人資料) 彼時IC盈凱的開戶頁面,大多是英文內容,尤其是開戶申明內容是英文,由於要求2分鐘內完成開戶,加之不懂英文,沒來得及看申明內容和開戶條款,劉女士快速完成了開戶。
(IC盈凱的開戶申請頁面) 這恰恰是IC盈凱給投資者挖的第一個坑,因為是用拼音填寫,後來發生資金糾紛,IC盈凱立即將責任推到開戶條款內容上,劉女士投訴到澳大利亞AFCA時,IC盈凱向AFCA辯解,「劉女士是用英文註冊的帳戶,所以IC盈凱相信投資者看懂英文。」
「大部分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就算再怎麼神通廣大,也不可能在兩分鐘內完成個人信息填寫,然後閱讀他們幾十頁英文版的法律條款,」對於註冊帳號在兩分鐘內完成一事,劉女士憤憤然。「所以希望你們告訴所有的中國投資者,按鍵點擊下去,就是跳入了他們設計好的坑。」
入金坑:多次發生入金故障 IC盈凱承諾賠償卻出爾反爾
剛開始交易時總是順風順水,劉女士也因為相信IC盈凱,介紹了十幾個朋友去該平臺開戶。
麻煩是從2019年5月份開始的,5月13日起,劉女士的帳戶頻頻發生入金關閉,入金延遲到帳,事故發生後,除了郵件聯繫外,她還多次撥打IC盈凱上海代表處的400客服電話,客服均承諾只要她在入金時正確填寫了備註碼,平臺一定會賠償劉女士因為入金不到帳引起的交易損失。
(投資者首次出現入金故障) IC盈凱承諾會賠償入金損失(1).mp300:0001:04IC盈凱承諾會賠償入金損失(2)00:0001:04(投資者與IC盈凱的通話錄音) 劉女士說她在IC盈凱出現幾十次入金延遲,早期基本上只要了提供轉帳成功的證明,工作人員就會幫助其手動入金,因為最後都沒有演變成大事故,所以她也就沒與平臺計較,鬧到AFCA去,是因為2019年10月發生的事情。2019年10月8日,劉女士帳戶的持倉是多空對鎖,因為判斷英鎊將會上漲,她準備提前入金處理帳戶中對衝的空單。當日下午,她開始入金,因為客服之前囑咐過她,每筆入金不能超過五萬,她分成了幾次入金,並填寫了正確的備註碼,但資金遲遲不到帳。
(投資者與其丈夫的聊天記錄)
(投資者的轉帳記錄) 因為如今故障非首次,劉女士按照慣例詢問客服,僅下午四點過五點不到,客服一反常態告訴劉女士財務下班,第二天再處理。「我多次請求她幫我處理,我很急,我需要處理帳戶持倉,錢不到帳,我就沒法處理單子,風險率就不夠了,他們若無其事回復我說,發郵件申請賠償吧。」
(投資者與客服的聊天記錄)
(投資者發送郵件詢問原因) 當天晚上,鎊/日鬼使神差地單邊上漲,行情走完,劉女士的鎊/日空單也被套著了,據劉女士所說,她當晚虧損了7萬多美金,她按照客服的說法,發郵件申請賠償,沒想到平臺出爾反爾,「他們說,入金不到帳的風險由我自己承擔,說我籤署了法律條款,說我開戶的時候就同意了他們的條款。」劉女士這才知道自己開戶時客服要求2分鐘完成註冊的意義,但劉女士依舊在該平臺入金交易。
交易坑:虛構金融事件針對性發郵件 投資者再次虧損
據劉女士描述,去年12月12日,她收到IC盈凱的一封郵件,郵件中說12月16日英鎊市場會有大的波動,平臺不用事先通知她,隨時可以調整保證金比例。「我不是之前因為空單沒有能夠出去,我就想著在12月13日把多單處理了,然後空單持有到差不多就全出來了。」劉女士說到。
劉女士再次虧損幾萬美元,後來她才知道,市場大波動是12月13日凌晨,當日英國大選結果出爐,更令她驚訝的是,她問了朋友才知道,朋友當日並未收到IC盈凱發出的那封郵件,只有她收到了郵件。IC盈凱虛構了12月16日的大事件,目的是可以隨時調整保證金比例,讓劉女士的資金灰飛煙滅。
「那時候代理吹,說他們在新加坡多有實力,我覺得資金安全沒問題」,劉女士說到,「沒有料到他們會這樣做。」
投訴之路:多次投訴無果反被羞辱
今年1月,劉女士再次遭遇入金故障,前後虧損了12.5萬美元,實在忍無可忍,2月初,她開始了投訴之路,她向AFCA發郵件投訴,要求賠償。
(投資者與AFCA的郵件往來) AFCA與IC盈凱溝通後,IC盈凱曾在4月15日打電話與劉女士和解,平臺讓劉女士撤訴再商議,「AFCA告訴我如果我那天撤訴了,之後我再投訴就得重頭再開始經歷一遍。」劉女士說到。撤訴不成,IC盈凱開始答應賠償劉女士,「第一次他們法務部故意羞辱我,提出賠償我200美元。」劉女士氣憤。第二次IC劉女士協商自然不答應。看賠償協商也不成,IC盈凱開始大肆推卸責任,他在給AFCA的郵件中,稱開戶條款中寫明了入金不到帳的風險由投資者自己承擔;入金未到帳是因為投資者沒寫備註碼;並且稱是銀聯叫投資者把錢存進IC盈凱的幾十個銀行帳號裡的……
(IC盈凱發給AFCA的郵件部分內容) 多次投訴、協商無果,劉女士的賠償要求也一直被拖延著,在ASIC明確規定IC盈凱必須要以清晰,有效的方式告知客戶產品說明後,現如今,IC盈凱開戶的很多位置都變成了中文,劉女士說:「如果她當時開戶要有個中文提示我,也不至於被坑。」期間劉女士也曾到上海、深圳、長沙多地報案,但除了知曉資金的大概流向,她至今未得到任何賠償。劉女士向賽雷真相描述,IC盈凱包裝得極其高大上,還有所謂的中國駐雪梨領事館證明,但其實是雪梨律師的公證文件,與領事館沒有一點兒關係。
(劉女士詢問領事館關於IC盈凱領事館證明一事) 劉女士笑稱,「2018年那時候不懂得用翻譯軟體,現在和AFCA打了五個多月交道,幾百封郵件,提交證據,熟悉掌握了各大翻譯軟體。」
(投資者與AFCA已發了30多封郵件) 她的投訴之路,將會艱辛而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