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一下,我們馬上就到水上移動醫院!」在上海崇明的明珠湖水面上,一艘快艇飛馳而過。快艇上,醫護人員正在安慰頭部有明顯外傷的傷員。
這一幕發生在今天的一場洪澇災害應急演練中。現場模擬的是崇明發生洪澇災害,鄉村自建房被洪水衝塌,房屋內有兩名傷員被落下的房梁砸傷。
為充分發揮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在防汛救災中的作用,8月2日下午,以此次演練為開端,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牽頭髮起的「水上移動醫院聯合研發項目」在上海崇明明珠湖啟動並完成揭牌。
在今天的應急演練中,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第一時間來到現場,因陸地地面被淹,迅速在當地建立水上救援移動醫院。接到指令,救援隊得知2公裡處水域有2名傷員,遂派出2名隊員乘坐快艇前往救治。
「傷員A頭部明顯受傷,主訴有重物撞擊頭及頸部,將儘快返回水上移動醫院。」「傷員B左上肢有明顯外傷出血,馬上轉運!」兩位到達現場的醫護人員一邊轉運傷員,一邊用通訊工具與水上移動醫院大本營溝通。
很快,兩位傷員被轉運至水上移動醫院,在帳篷前的浮動平臺上進行頸託固定及止血處理後,送入帳篷中的監護室。
什麼是「水上移動醫院」?據項目負責人、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劉中民介紹:
『水上移動醫院』是一個可以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和城市內澇水域上可移動的可攜式漂浮醫院,適用於複雜的水上救援,特別是城市內澇和狹窄河道,以及水位高低變化的水域。
這次演習中使用的水上移動醫院由浮動平臺和2個可拆卸式醫療帳篷組成,配備有監護室與負壓病房,作為演練演示使用,也是此次研發項目的初始模型。浮動平臺和帳篷醫院搭建3小時左右可完成,浮臺可抗15級颱風。伴隨「水上移動醫院聯合研發項目」的啟動,後期還將進一步設計優化。
據悉,此次研發項目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領銜發起。武漢抗疫期間,這支隊伍支援東西湖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其車載移動醫院和帳篷移動醫院在方艙醫院的救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此次,東方醫院聯合上海旗華水上工程公司、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單位一起,將工程研究,材料研究和醫學研究相結合,形成一個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攻關團隊,力爭將移動醫院的成功經驗複製推廣到未來可能的水上醫學救援中。
劉中民表示,目前隨著水上救災援助需求的不斷增長,對水上浮動醫院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作為水上浮動醫院的醫學救援船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由於救援船噸位大,對水域要求高,移動不便,在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理速度較慢,使得水上醫療救護系統的應用範圍受到限制,這在城市內澇的救援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本研發項目將致力於打造一種用於救援的便捷式水上移動醫院,實現浮動平臺和可拆卸式醫療帳篷的有機結合,突出便捷性,安全性和機動性的統一。
作為此次項目的領銜發起隊伍,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隊員來自醫院各科室,2016年成為首支WHO認證的國際應急醫療隊。成立以來,先後參加過玉樹地震、崑山大爆炸、鹽城龍捲風等重大自然、人為災難的應急救援。
2017年11月,救援隊與金匯通航籤署合作協議,由東方醫院指導金匯通航組建航空救援隊,並作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航空救援分隊。此次水上移動醫院研發項目的揭牌及後續推進,將進一步填補災難應急救援在水路上的空白,真正實現災難醫學「水陸空」立體體系模式。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