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裡
本文原創,抄襲必究
都說:「婆媳同住是非多」。一開始,阿龍還不信這話,直到他把母親接到家裡同住後,他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因為他的婚姻,差點就被母親直接毀掉了。
阿龍說,他是家裡的長子,還有一個小他三歲的弟弟,因為父親走得早,母親又沒什麼掙錢的能力,所以他在16歲那年,就擔起了家裡的一切責任,早早輟學外出打工供弟弟讀書。
阿龍說,也許是他懂事早,所以母親非常的偏心弟弟,結婚分房沒他的份,弟弟讀書結婚的全部費用,都是他承擔的,因為他母親說了「長兄如父」,這是他的責任,阿龍沒有逃避,而是獨自扛起了這一切,哪怕他有自己的家庭壓力,有妻子和孩子,可他還是扛起了一切。
弟弟結婚後,做了培訓老師,母親那時是跟著弟弟的,一旦弟弟有什麼,她都會找阿龍,因為母親怕他小兒子壓力大。再後來,弟弟失業了,母親怕他扛不住,所以就跑到了阿龍家裡住,不僅跟著阿龍家吃喝,還要阿龍每月給她生活費,一旦阿龍不給,她就是各種撒潑打渾。
阿龍說,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他身上的壓力特別大,因為自己一兒一女都要讀書生活,每月還要答應給母親1500塊的生活費。也是因為這事,妻子總是和他吵架,妻子罵他是傻子,說他總是逞能,所以才會被他母親和弟弟各種欺負。
阿龍說,其實他明白,母親要的這些錢,都給了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弟弟,因為他好吃懶做,不務正業,所以他母親才操碎了心。阿龍說,其實他並不怨母親,哪怕母親偏心弟弟,家裡的一切都留給了弟弟,他也不怨,因為母親雖然對他不好,可還是把他養大了,僅憑這事,他就該幫。
雖然妻子不同意這事,可阿龍還是獨自承擔了一切,可哪知道,即便阿龍如此付出,他那個母親還是不懂滿足,不僅要錢,還偷錢,阿龍說,因為家裡的錢,都是妻子再管,所以那天偷錢的母親,就被他妻子逮了一個正著。
那天婆媳之間吵得很厲害,阿龍本來不想管這事,因為母親也沒拿多少錢,可妻子卻說,他母親這不是第一次偷錢了了,她已經容忍了幾次了,甚至妻子差點直接離了婚。
也是在妻子的威脅下,阿龍害怕了,不得已只能嚴肅對母親說:「媽,你再偷我老婆的錢,就給我搬出去住,你已經影響到我的婚姻了」!那時阿龍以為自己的母親會反省,因為她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他妻子提出離婚了,可哪知道,他母親卻沒當回事,而是找藉口對阿龍說:「你弟弟病了,所以他需要錢,你這個哥哥應該給」。後來阿龍仔細去了解了一下,自己的弟弟並沒有生病,這只不過是母親的謊話罷了。
也是因為母親這事,所以阿龍對母親特別的失望,所以才會在母親再次因為偷錢和妻子爭吵時,強硬的把母親趕出了家裡。因為妻子已經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場,如果阿龍不趕走自己的母親,那麼她就會直接離婚,因為她確實是受夠了。
阿龍說,也是因為他趕走了母親,每月只答應給母親500元的生活費後。所以母親和他弟弟到處去抹黑他,說他忘恩負義,有了媳婦忘了娘,就是個無情無義的白眼狼。
阿龍說,在他母親眼裡,他就這一個弟弟,所以他必須幫他弟弟付出,因為長兄如父,這是阿龍的義務,在阿龍弟弟眼裡,阿龍比他有錢,所以養育母親的責任,自然就得阿龍去承擔,不然他就不孝。
對此,阿龍特別的苦惱,也覺得自己特別的委屈,因為在他看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沒有任何錯誤,因為他真的扛不起這麼大的責任和壓力。
十裡有話說:
在我看來,阿龍的做法沒有任何的錯誤,問心無愧,不是他無情無義,而是別人忘恩負義不懂知足。因為真正忘恩負義的人,不是阿龍,而是阿龍那個不成器的弟弟,因為他不僅不懂得感激阿龍對他的付出,甚至還處處抹黑阿龍,你說他這不是忘恩負義是什麼?
對阿龍而言,他沒有任何的義務去管自己的弟弟,因為他弟弟是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而不是處處去要求阿龍。他願意幫自己的弟弟是情分,不願意幫自己的弟弟,也是本分,因為他只有贍養自己母親的義務,為沒有養育弟弟的義務,所以阿龍降低對母親的生活費補償,也是情理之中,對於一個被偏心對待的兒子而言,阿龍的所作所為,已經盡職盡責了。
正所謂,「盡不盡孝是一回事,贍不贍養是另一回事,盡孝是感情,贍養是責任」。所以我非常認同阿龍對母親的贍養義務。
都說「升米恩,鬥米仇」,阿龍的母親和弟弟,之所以會這樣不知廉恥和忘恩負義,其實還是阿龍自己慣出來的,因為阿龍做事沒有原則和底線,總是無條件的無償付出,所以才會讓他的母親和弟弟,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然後認為這一切都是阿龍的義務。
在我看來,做人得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因為一味的退讓和妥協,不僅換不來對方的感激,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正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心理學家說:「把夫妻關係放在首位,是幸福婚姻的關鍵」。
所以阿龍的選擇,就是正確的,他必須先考慮自己的家庭,先考慮自己的妻兒,然後再趕走自己的母親,不然就是害人害己,因為他那個母親,遲早會有一天,會因為他弟弟而拖垮他的家庭。這絕不是阿龍自私,而是阿龍理智,因為他不是救世主,沒有拯救蒼生的能力和責任,他只是一個平凡人,而讓自己家庭幸福,就已經是一件難事了。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