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珠海橫琴IFC項目 工地長出智慧大腦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工地長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看得到違規、聽得到噪音、聞得到粉塵、嘗得出汙水;在建大樓頂著「金鐘罩」,工人置身其中如履平地,可同時進行3層核心筒立體施工;無人機高空「巡邏」,將建築工地的蛛絲馬跡盡收眼底……

  3月17日,在華發集團投資建設、中建三局施工總承包的珠海第一高樓——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大廈項目,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建築業協會全國「智慧工地」現場觀摩會吸引了近千名行業專家及媒體人士點讚。

  工地長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觀摩現場,一群觀摩人員正圍觀圍擋上的一個白色匣子。項目經理朱詞恩告訴記者:「匣子裡裝的就是『智能揚塵監測儀及自動噴淋系統』,監測儀就像人的『鼻子』,可以實時『聞到』空氣中的揚塵含量。」工作人員揚起一些塵土,不一會兒,圍擋上方的一溜噴淋頭齊刷刷吐出了水霧。

  項目總工程源告訴記者,項目還安裝有視頻監控系統、噪聲監測儀和汙水排放監測儀,像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樣,時時刻刻感知項目情況,讓汙染源「無處可藏」。

  跟隨程源登上項目正在施工的第29層施工平臺,135米高的空中,巨大的施工平臺仿佛一個藍色「金鐘罩」,100多名工人就在這裡面施工。程源告訴記者,這就是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標準貝雷架裝配式頂升模架系統」,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跟著高樓一起爬升的「移動施工平臺」,將傳統施工中「各自為政」的模板、防護架、材料堆場、布料機等集合在一起,進行整體提升。這個「龐然大物」重800噸,頂升力可以達到1000噸,相當於託起170頭大象,每3天就可以頂升一層樓。

  這麼重、這麼高,怎麼保證安全?程源帶領記者走進平臺控制室,只見控制臺上密密麻麻地顯示著上百個不斷變動的數據。程源告訴記者,頂模平臺四處遍布著100多個傳感器,就像人的「皮膚」一樣,實時監測著動力油壓和平臺位移的變化情況。一旦某個數據出現異常,系統就會自動發出警報。

  「智慧大腦」在「雲端」

  工地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膚」,那麼「大腦」在哪兒呢?程源笑著說:「『大腦』就在『雲端』,就在我們的手機和電腦裡。」他介紹,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建築面積近22萬平方米,地下4層,地上69層,高337米。這麼大的工程,如果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要在3年內完成施工任務,至少需要80名管理人員,而現在項目只要40名管理人員就可以完成任務。這除了歸功於「智能揚塵監測系統」等各類物聯網應用外,還與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施工項目現場管理系統」分不開。

  「施工項目現場管理系統」到底有多神奇?項目工長王金海有話說。他拿出手機,打開「施工項目現場管理系統」APP說:「你看,施工員屈勇勇剛剛向我推送了一個消息。」原來,屈勇勇剛剛發現15層的牆面出現空鼓,便將牆體照片和問題描述發送給了王金海,提醒他前去整改。10 分鐘後,王金海到達15層,指揮工人切除空鼓部位進行修補。兩小時後整改完畢,王金海對新的牆體拍照,發送給問題發起人屈勇勇,得到確認後,問題銷項,王金海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笑著說:「整改不確認,手機待辦就一直銷不了項,我今晚都睡不好覺了。」 王金海介紹,目前「施工項目現場管理系統」已經開發50個板塊,涉及到現場、安全、質量、技術、試驗、材料,通過雲伺服器使所有現場管理人員實現實時聯動,責任不清、質量返修、管理延遲等問題迎刃而解,管理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BIM技術大顯神威

  來到觀摩會VR技術體驗區,一個頭戴VR眼鏡的觀摩人員體驗後發出連連驚嘆:「哎呀,真清楚!牆都能看透,裡面的管線一根是一根!連管道、電路的開關都能控制。」旁邊的人圍上來、好奇地詢問「能看出是什麼構造嗎?」「會不會頭暈啊?」

  中建三局工程管理部高級業務經理林建南告訴記者,早在工程投標和深化設計階段,項目就採用BIM 技術建立起了系統精細的工程模型和進度計劃,並採用VR技術讓施工、業主、設計、分包各方的溝通交流從對著平面圖紙「紙上談兵」,轉變為對著BIM模型「指點江山」。而在施工開始後,項目又對比BIM進度模型,結合雷射掃描、無人機巡航和「施工項目現場管理系統」大數據等技術,實時了解項目施工進度,保證施工工期。

  不僅如此,項目還結合BIM模型,在所有項目人員的安全帽裡裝上包含身份信息的無線射頻UHF RFID晶片,在施工現場布設感應器、傳感器和視頻監控系統,將數據自動上傳至智能雲平臺,每個區域有多少工人,工人姓名是什麼、工種是什麼,甚至實時動態視頻都可以隨時查看,不但提高了管理效率,更為每個項目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護傘」。廣東省工業工會副主席傅培德盛讚:「用『智慧工地』技術保障項目人員特別是勞務工人的人身安全,中建三局的做法值得推廣!」

  看了一圈,記者不禁驚嘆「智慧工地」的神奇。華發集團城市運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張宏勇表示:「我們一直致力於藉助科技的力量實現精益施工、提升效率,未來將不斷拓展物聯網應用點,做好經驗總結和推廣應用,為促進城市的智慧建設、加強社會的文明和諧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建總公司企劃部李君說:「BIM+物聯網+『施工項目現場管理系統』客戶端+雲,使我們的工地成為了「生命體」,隨著「智慧工地」的穩步推進,它定當徹底顛覆傳統的現場作業管理模式,成為實現建築產業現代化軟實力的重要支撐。」

  1、 BIM深化設計

  建立各專業模型,以三維的角度對二維設計的空間結構、複雜節點等進行管線綜合設計,優化空間淨高,解決錯漏碰缺,避免現場返工,達到提高效率、節省成本的目的。

  2、雷射掃描實測實量

  雷射掃描技術,通過高速雷射掃描測量的方法,大面積高解析度地快速獲取被測對象表面的三維坐標數據,快速、大量的採集空間點位信息,生成精確的點雲數據,用於測量、深化設計驗證、翻新改造。

  3、測量機器人

  測量機器人又稱自動全站儀,是一種集自動目標識別、自動照準、自動測角與測距、自動目標跟蹤、自動記錄於一體的測量平臺。利用測量機器人可實現施工現場的精確高效定位放樣,解放勞動力。

  4、無人機航測建模

  通過無人機建立模型,可直接進行場地測量,方便項目進行場地布置。在組織施工設計時,容易擇選出較好的設計方案:通過對地、物的判釋,為擬訂施工運輸方案提供依據。

  5、3D列印

  項目採用BIM三維場地布置代替二維總平面布置圖,利用BIM軟體建立項目各施工階段的三維場地布置BIM模型,進行項目的整體施工部署,可形象直觀、動態反映各施工階段的三維場地布置狀態。

  6、施工現場管理系統

  系統按照「管理流程化、標準信息化、信息集成化」的思路,以計劃管理為主線、以績效考核為抓手,通過信息化手段,固化各項管理要求和工作標準,實現現場數據實時採集,達到項目管理行為統一、管理記錄完整、管理過程可控、現場履約能力提升的效果。

  7、RFID人員監控

  採用無線射頻UHF RFID技術,在作業人員安全帽內加裝預載人員身份信息的RFID晶片,在施工現場布設感應器及傳感器,並與現場虹膜系統進行聯動,對進場作業人員進行進退場考勤登記及資質認證,自動統計區域作業工種及人數上傳至智能雲平臺系統。

  8、 環境監測及能耗管理

  綜合應用智能監測設備、傳感器、無線傳感網等物聯網技術,對施工現場的PM2.5、噪音及能耗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統一接入智慧工地物聯網平臺,構建建築工地現場環境監測和用水用電管理體系,實現施工現場噪音監測、揚塵監測自動噴淋、汙水監測、用水用電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9、 智能地磅

  為工地地磅稱重系統加裝傳感器及攝像機,在材料車輛進出場稱重時,對稱重數據進行自動記錄、拍照、數據掛鈎及上傳,在智能雲平臺中自動形成材料進場報表,在材料淨重數據出現異常時自動報警。

  10、 AR

  AR是Augmented Reality的縮寫,中文的意思就是增強現實。它能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把模型模擬仿真後再疊加,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帶上AR眼鏡,工程師就能以真實的比例對建築模型進行觀察。

相關焦點

  •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無人機 海綿工地 虛擬實境VR 高科技智慧工地...
    10月21日,陝西省第二十次文明施工現場觀摩會召開,由中建三局西北公司承建的保利心語花園項目迎來了包括省市區領導、行業內外專家代表2000餘人的觀摩學習,工地中的開心農場、無人機實時監控、全鋼整體爬架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
  • 中建五局三公司珠海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局和公司高瞻遠矚,決定成立中建五局三公司珠海公司,並於1月9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揭牌儀式。中建五局副總經理兼華南分局總經理陳壽陽,中建五局三公司華南區域全體領導班子,以及局和公司兄弟單位代表一同參加此次揭牌儀式。會議一開始,主持人首先介紹了三公司華南區域的基本發展狀況。
  • 【重磅】中建三局再添33個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項目!
    【重磅】中建三局再添33個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學習交流項目名單的通知》中建三局33個項目榜上有名榮膺「2020年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工地安全生產標準化學習交流項目」稱號
  • ...家伴2000一線建設者歡樂跨年——中國文聯等藝術家到中建二局...
    12月29日,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活動,來到中建二局橫琴口岸項目,為現場兩千餘名建設者送去新年祝福,與大家一起歡度元旦,放歌新時代,築夢新徵程。  在整齊嘹亮的《咱們工人有力量》歌聲中,慰問活動正式開始。姜昆、江濤、劉大成、莫華倫等20多位文藝名家紛紛登臺獻藝,不時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和喝彩。
  • 珠海大橫琴集團、澳門商報一行參觀考察橫琴重點項目
    IFC是珠澳第一高度地標,樓高339米,項目包含甲級寫字樓、體驗式商業配套、高端商務公寓和會展中心四大部分。項目為橫琴首條地鐵橫琴北站上蓋(珠機城軌、接駁廣州、拱北、澳門、珠海機場等,約十分鐘1趟),近距離接駁港珠澳大橋、珠澳高速等,立體交通配套便捷通達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橫琴IFC是世界級灣區CBD金融島首排地標物業珠澳門廊地標之一,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入駐。
  • 中建四局三公司:防城港市重點文旅項目復工
    近日,記者從防城港市住建系統委獲悉,該市住建系統管理的建築企業和報備的建築工地陸續開始復工復產。 2月27日,記者來到防城港市重點文化旅遊景區項目——白浪灘·航洋都市裡項目時看到,雖然剛剛進入復工期,該項目工作人員卻已經早早地來到現場,開始了塔吊、升降機的調試工作。
  • 中建工地上的三樣「電工神器」!長見識了!
    源自丨中建三局標題丨工地「尋寶」,看看三局精益建造的「毫末技藝」!小編帶你走進中建三局一公司武漢中建·鉑公館項目工地「尋寶」深入感受精益建造的「毫末技藝」(一)管道測堵器毫米級鎖定堵點「嘀,嘀嘀……」一名頭戴安全帽、身穿黃馬甲的技術員小李,手持一柄紅色探頭,在混凝土牆上不停掃動。
  • 中建二局與您「鼠鼠」新一年
    中建二局與您「鼠鼠」新一年 2020-01-26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建三局一公司請工地工人吃餃子
    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12月20日,50多民在中建三局一公司栢悅公館89#樓施工的一線工人感受到了濃濃關愛。中建三局一公司項目部與共建單位凱旋門社區為工地工人包餃子。當天,工地舉辦了『巧婦齊上陣,溫暖送一線』包餃子活動,20多位愛心志願者一大早就在工地食堂開始和面、剁餡。在包餃子現場,5張面案旁,20多位社區巧婦動作嫻熟包餃子,50多名工人陸續趕到工地食堂享用熱氣騰騰的餃子。
  • [分享]中建三局施工方案模板資料下載
    每加工1506噸鋼筋,只產生了8.9噸廢料,整體利用率為99.41%,與傳統加工按綜合單價包給勞務隊相比,共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91237元——這是中建三局首個BIM數控加工車間在武漢天河機場三期項目試點區域鋼筋加工中給出的靚麗數據。  想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中建三局該車間鋼筋工程採用「BIM翻樣+數控加工」模式:6個步驟環環相扣、全程精細管控,具有翻樣更省心、加工更省事、耗料更省錢3大優點。
  • 中建三局一公司阿里健康項目開展父親節主題活動
    濃情六月,「父」出真愛。6月19日,在父親節、端午節來臨之際,中建三局一公司杭州公司阿里健康項目於「工地微笑亭」開展「端午邂逅父親節、遇愛灑滿微笑亭」活動。活動現場,小雨紛紛,絲毫擋不住中建三局一公司杭州公司阿里健康項目爭先青年志願者的志願精神,為項目工地的農民工父親「真愛連線」子女、為端午回家的工友代購回家車票、為因工作而回不了家的工友完成「微心願」、拍藝術寫真,活動最後,還為現場來的工友準備了端午節「小禮物」。
  • 橫琴口岸20日全面具備通關條件,1分鐘從珠海到澳門
    新橫琴口岸何時通關?琴澳兩地「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通關模式是什麼體驗?  11日上午,記者探訪了即將建成開通的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項目(下稱「橫琴口岸項目」),實地體驗了「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便捷通關模式。橫琴新區相關負責人透露,預計本月20日,口岸將全面具備通關條件。
  • 橫琴口岸20日全面具備通關條件,從珠海到澳門僅1分鐘
    新橫琴口岸何時通關?琴澳兩地「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通關模式是什麼體驗? 11日上午,記者探訪了即將建成開通的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項目(下稱「橫琴口岸項目」),實地體驗了「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便捷通關模式。橫琴新區相關負責人透露,預計本月20日,口岸將全面具備通關條件。
  • 【聚焦】中建三局主導編制英國智慧社區標準!
    【聚焦】中建三局主導編制英國智慧社區標準!《規範》英文版」該《規範》由中建三局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主導編制座談會,就武漢市智慧城市示範項目東湖明珠智慧社區及智慧城市建設情況進行交流2016年4月,隨武漢市赴英國曼徹斯特參加中歐智慧城市合作交流,為參加交流的三家企業之一。
  • 新橫琴口岸即將通關,不到60s珠海到澳門自助通道!
    今天,小編來到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下稱「新橫琴口岸」)項目現場,看到口岸旅檢大樓正在進行音視頻設備調試、通關關卡電子門試運行、硬裝檢查、軟裝搶工等收尾工作,也實地體驗了「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通關模式。預計本月20日,新橫琴口岸將全面具備旅檢通關條件。
  • 珠海長隆三大新項目全力助推橫琴建設國際休閒旅遊島
    建設中的珠海長隆劇院(長隆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近日經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要求將橫琴建設成為面向未來、國際品質、生態優先、協同發展、智慧支撐的國際休閒旅遊島
  • 中建三局用正向激勵推進行為安全 只要夠安全,塔吊也可獲獎
    大力開展「紅旗設備」評選活動,是中建三局在安全生產中的創新舉措。大型設備在建築工地一旦發生意外,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中建三局通過正向激勵促進設備班組履職到位,提升大型設備安全服務效能。屏幕上顯示有項目的安全檢查、風險管控、危險作業等八個板塊,這是中建三局自行研發的安全風險隱患雙重預防信息化管理平臺。周茂茂說:「藉助信息化技術,推動了項目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並切實促進了一崗雙責責任落地。」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開工 預計3年後建成
    鍾南山表示,今年是珠海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40 年來,珠海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同時高度重視健康生態和人民健康,正重點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在擁有獨特區位優勢和豐富資源的橫琴新區,設立橫琴新區中心醫院和橫琴至和國際生命科學中心,充分利用了珠海毗鄰港澳優勢,項目將努力打造成為服務珠海、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中心,早日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學科服務
  • 匠心傾注·喜封金頂 | 東西匯項目D1棟封頂儀式圓滿舉行
    11月26日,東西匯項目D1棟封頂儀式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澳馬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有禮,珠海市委副書記趙建國,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高磊,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委員會委員、新栢嘉(橫琴)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志毅,澳門全國人大代表林笑雲,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局長黃宇傑,明德慈善會理事長顏婉明,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劉晨光,廣東省政協委員、澳門商報社長朱海生,橫琴新區建設環保局副局長鄭慧仙
  • 【直擊】中建三局召開2020年精益建造勞動競賽總結交流會
    目標任務不減發展質量不降自今年5月以來中建三局國內外1500多個工地同步開展勞動競賽三局人爭先實幹、克難攻堅擼起袖子加油幹12月22日,中建三局2020年精益建造勞動競賽總結交流會在漢召開。本次勞動競賽活動按「啟動、實施、總結」三個階段穩步推進、貫穿全年,覆蓋全局1500餘個項目,此次成果交流暨總結表彰大會,是競賽活動最後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