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大堡礁,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參加出海一日遊,到固定的海上平臺,吃吃自助,曬曬太陽,看看顏色不再鮮豔的珊瑚,找找數量不再多的魚。然而作為綿延2600公裡,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是不是有更好的探索方法呢?今天包包就給大家帶來一個你『沒去過』的大堡礁!——
在大堡礁的南部有一座伊列特夫人島(Lady Elliot Island),據說因為島實在太小,所以上島只能乘坐輕型的小飛機。
話說,這小飛機也太接地氣了……雖然飛行員上身穿了制服,但下面的牛仔短褲還是暴露了他的狂野與不羈……(背景音樂響起: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往島上飛的時候整架飛機一共就五個人:四個乘客一個飛行員。Check-in簡單到只是把行李給了地面工作人員,然後就直接坐著等登機了,注意:這中間並沒有任何換機票的過程……要登機了,大家跟著飛行員走到停機坪附近一架跟卡車大小差不多的螺旋槳飛機旁,他轉身開始給大家做安全示範。
基本就是說了一下救生衣的位置,以及讓大家前後左右均勻地分開坐,不要都坐在飛機的一側。得知我準備最後一個上飛機,他還特別交代我,需要在他關完艙門後幫著從飛機內側把艙門鎖上——那個門鎖居然是手動的,跟老式金杯的後備箱一樣=_=一上飛機我就驚呆了,要不是因為前面酷炫的儀錶盤,這些毛茸茸的座椅還真讓我晃然感覺自己坐進了一輛內飾豪華的麵包車裡……還是金杯=_=飛行員用對講機跟塔臺做了簡短的溝通就準備起飛了,此時我真心感覺他手裡那對講機更像是裝滿了熱茶的保溫杯,然後他起飛前最後一個動作應該是把窗戶搖上……
終於起飛了,剛一升空,馬上就看到了大陸與弗雷澤島之間的海峽。所以當我說島上的沙都是從南極那邊吹過來的時候,估計誰也沒有直觀的印象,現在低頭看看下面的大海,這些白沙,竟然在海底形成了如此壯觀的奇景!如果不是從飛機上看到,根本無法想像,弗雷澤島上的沙子到底從何而來。所以說火車不是推的,沙丘不是堆的,弗雷澤島上這沙,真心是吹的!如此奇異而又超級龐大的海底沙丘景觀,從大陸一直延伸到外海。說實話看著都有點慎得慌。
比如這一塊,像不像一隻超級大水母,如果從左上角的陸地上隨便找個參照物就不難對比出,這傢伙最少得有幾公裡長!想像一下,如果海裡真的出來這麼大個的水母……我後背滲出一股涼氣。又飛了大概半小時的樣子,遠處已經可以見到伊列特夫人島了。
伊列特夫人島並不大,於是挑了全島中心線——最長的一條直線劃成了飛機跑道,而且也只是規劃成了跑道,為了環保,並沒有特別的鋪設瀝青等東西。
小飛機在繞著島飛了幾圈後搖搖晃晃的降落在了沙草混合的地面上。
上島有個簡單的講解,工作人員帶著到各處講一下餐廳在哪房間在哪之類,感覺這個小島很神奇,從島這頭走到那頭只需要10分鐘。等辦理完手續回到房間時,行李已經送到屋裡了。值得一提的是島上現在90%的能源已經全部是太陽能了。他們的目標是100%,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無汙染。所以房間裡沒有空調只有吊扇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房頂上裝了一堆太陽能板以後,屋裡真的不熱,門窗都打開的時候,就算正午過堂風也十分涼爽。
和很多海島的傳統一樣,這裡的毛巾也被疊成了動物的形狀。
就是這個魔鬼魚的造型有些牽強……和飛行員屬於一個風格的——都有些狂放不羈。不過疊成一個巨大的魔鬼魚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因為太簡單之外),這個小島可是有「魔鬼魚之家」的稱號。這的魔鬼魚種類叫Manta Ray,是世界最大的魔鬼魚種,翼展大高能達到7米多長。在伊列特島全年都可以看到巨大的魔鬼魚,尤其到冬天的時候,更是經常可以見它們在小島周圍遊來遊去。
雖然都是島,但這伊列特夫人島可跟弗雷澤島不太一樣,前面那個是純沙子形成的島,而這個島,準確來說應該是個珊瑚島。不過就像沙島上的沙丘不能固化一樣,光是死珊瑚露出水面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島。
原來是在很久以前,當珊瑚露出水面的時候,便有很多很多的海鳥在死珊瑚上棲息,有生活,就有便便。
於是越來越多的島糞堆在這塊高出海平面的珊瑚架上,與珊瑚礁和貝殼的風化物混合,就成了鳥糞土。這種鳥糞土含有豐富的磷、鈣和氮等元素,對於化學不好的同學這種土就是傳說中很肥沃很肥沃的那種「沃土」啦。後面只要鳥糞裡有一些未經消化的種子,這裡便會長出一些植物,植物的生長讓這「鳥糞土」更加固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個伊列特夫人島。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就是站在一坨巨大無比的鳥糞上。
島上有各種活動可以參加,還能免費借用浴巾、浮潛裝備和潛水鞋,前兩種可以不要,潛水鞋必須要有,要記得這是珊瑚島,到處都是鈣化了的珊瑚,就連海灘也不例外,光腳踩上去比指壓板還要痛苦一萬倍……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安頓好之後,看看時間正好參加小島遊覽團。其實說是遊覽團,就是工作人員帶著島上這一二十口子人圍著度假村轉轉,基本就能把小島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動植物介紹全了……
這裡叫「中國墓」,但其實並不是真的有中國人被埋在下面,而是因為很多年前,有一群中國人專門來這一帶島嶼採集海參和鳥糞(Guano),收集鳥糞的主要目的是製作火藥。聽起來怎麼那麼像哈利波特魔法裡面的配方,總之,他們把這附近大小島嶼上的鳥糞都收集得差不多了,連帶著上面的樹木也都連根拔除(過去人真不懂得環保唉)。等他們最後來到伊列特夫人島上的時候,發現這裡晚上會出現「嬰兒啼哭的聲音」,可是他們白天來這裡尋找,卻根本沒有發現任何嬰兒,也沒有任何動物的痕跡。這畢竟還是18叉叉兒年的事兒,如果一到晚上有哭聲,一到白天卻什麼也找不到,那只有一個靠譜的解釋——鬧鬼哇快跑哇!!所以,當年的中國勞工直接被嚇得魂飛魄散,哪還敢採集什麼鳥糞,這裡說不定以前是什麼亂墳崗子之類的,要不怎麼會如此邪門兒,於是收拾東西趕緊閃人了。
其實後來發現,這夜裡的「嬰兒啼哭」實際是來自一種鳥,這種鳥每天晚上鑽進樹洞休息,白天則一直在海上捕魚。而且人家正經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每天天黑以後才鑽樹洞,第二天天不亮就飛走了。所以以前的中國勞工才沒見過它們的真身,這種鳥叫做「羊肉鳥」(Mutton Bird),在紐西蘭南島一些小的餐館是可以吃得到的,這種鳥類我雖然沒有親見過,但還是親自……品嘗過的,味道並不十分像羊肉哈。好像也有一種稱呼為海雁。也正因為這些羊肉鳥的亂入,嚇跑了當年在島上的中國工人,所以這裡才保留了附近一帶所有島嶼上唯一的原生Pisonia樹種,只剩下8棵。而「中國墓」的名字,也就隨之保留了下來。除了Pisonia樹,這種名叫章魚樹(OctopusBush)的植物也很神奇。
顧名思義,叫做「章魚」主要因為它的造型……還真不是一般的形象!更有意思的是,這裡畢竟還是珊瑚島,雖然不是直接泡在水水裡,但這沙土裡的水份也含有太多的鹽分。
所以每株植物裡面,都有會一片葉子發黃。這是因為黃葉子吸收了所有水份裡的鹽,這樣其他葉子就可以正常生長。發黃的葉子被「齁兒」死以後,會再重新選擇一片葉子吸收鹽分,正所謂「犧牲這一個,幸福千萬家」啊!不知為什麼,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吃飯睡覺打豆豆」的故事……島上的鳥,像這種最常見的白頂燕鷗(White-capped Noddy)完全不怕人,經常一群臥在路中間,一副我就不動你就得繞著走的樣子。
除此之外最常見的就是樹蛙,這些傢伙最初到底是如何來到這座小島上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樣他們居然就這樣頑強地活下來了,而且又肥又健康……
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覺得它的眼睛裡透著一種「迷之蔑視」……
島上的海龜大概每年12月左右生蛋,轉年3月小海龜破殼而出遊向大海。使它們破殼的徵兆是氣溫突變,通常到了晚上氣溫變低就鑽出來了,然後會向著海上明亮的月光方向爬。然而一切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有的時候如果白天下雨氣溫驟降的話小海龜也會出來,但是白天到處都很亮,而且鳥類活動也頻繁,所以很容易被鳥吃掉。因此工作人員如果發現小海龜就會趕緊把它們保護起來護送到海裡。既使是晚上爬出來,也不一定就能順利到達海裡,這裡還曾經出現過因為海龜窩附近的房間燈光明亮,結果小海龜以為亮燈的方向是月光,爬到房間門口的事情……
我來的這個時間稍微晚了一些,大部分小海龜們都爬出來了,不過據說還有五六個沒有破殼出來,晚上的時候可以去碰碰運氣。海龜巢穴離屋子只有幾十米的距離,而且都立了牌子標註不要踩到……晚飯前先去看了下,整個地面還是完好的。然而飯後再去看,竟然其中有一個出現了空空的洞口,趁我吃飯的時候小海龜爬出去了!
小島的西部和東部都有適合潛水的地方,西部沿海一帶叫珊瑚花園,可以順著洋流的方向順流而下。
島的東南方向是一片非常大的瀉湖,昨天下午退潮不能浮潛,現在漲潮了,陽光正好,水溫也正好,於是打算去浮潛探索一番。
跟大堡礁其他的海島相比,這裡的珊瑚礁基本沒有被破壞,海水的能見度也非常高,清澈的從水面上就可以直接看到海底的珊瑚,而且魚的種類真的非!常!多!經常是一回頭就發現一群魚把我包圍了……再一回頭就發現另一種魚群把我包圍了……
看到這些魚,我的反應是:就算那些小海龜們,好不容易晚上爬出來沒有被鳥吃掉,並且沒有被島上的燈光誤導成功爬進了大海,那也很難逃脫被這些魚吃掉的厄運……怪不得每1000個蛋裡面只有1隻能活下來。作為一班長期、正常運營的商業航線,從島上飛走的時候我終於見到了登機牌……
然而拿在手裡還沒捂熱乎呢,就又被收走了——感情人家這還是重複利用的……好環保啊=_=
要登機了,我發現,竟然還是同一個飛行員!(真心不是只有一位,每天島上往來的飛機也好幾架呢好不)而且坐得也還是那輛金杯啊不對,那架小飛機。因為……我又在飛行員的囑託下,幫他從機艙裡面鎖了一下艙門。一回生二回熟,好歹我們也算是一起飛過的「飛友兒」,所以這次他熱情地邀請我坐在副駕駛的座位~
從副駕的位置看景色就清楚多啦!臨走前最後再看一眼這個神奇的珊瑚島。
飛回去的過程我就各種好奇這些BlingBling的儀錶盤,飛行員前面的操縱杆跟我面前的是聯動的,當我把手輕輕的放在上面拍照時他也並沒有制止,這是有多隨意……來的時候沒有注意,這次我才發現,其實全程他基本只是在座位上坐著而已,一切都是自動駕駛的,並不需要做什麼過多的操作,全程他除了起飛降落比較忙活之外,飛行途中看著比我還無聊,填完一個表格就好像沒什么正事了,之後他喝了N次水吃了倆香蕉還玩了會兒手機……
讓我更加驚喜的是,來的時候35分鐘的航程這次居然還要先「經停」——因為同飛機的一家四口和我要降落的機場不一樣。飛機先把他們先送到了Bundaburg機場,飛機就降落後就直接開到旁邊一個不阻礙跑道的空地上停下,整個機場倒是也沒見有其他的什麼航班。本來我以為在飛機上坐著等那一家子下去就可以起飛了,結果機長說飛機還得加個油,出於安全因素可能還需要我先下去一會兒。於是我下了飛機蹲在機屁股旁邊,這時候開過來一輛油罐車,開始給飛機加油,左翅膀加完右翅膀加……整個場面實在太接地氣,我一直有種衝動想問那個加油師傅一會兒加完油上哪取報紙。
終於,倆油箱都加滿了,我就再一次上了飛機——這回可是包機了,哈哈!我們的飛機就這樣重回跑道,加速,一個拉升就又衝上了藍天,這天空,這大地,這陽光,這包機!這一切,簡直太美了!升空大約5分鐘以後,飛機緩緩下降……到了#_#
到達目的地後我們下了飛機就隨意的站在旁邊聊了起來,地面工作人員從飛機裡把唯一的一件「託運行李」從後艙取出來,看見我就站在旁邊,乾脆直接把包遞給我——我就這樣「取」了託運行李,然後走出了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