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中不止一個銀河系?120億光年處,出現銀河系的「雙胞胎」
如果說人類哪方面的事業是沒有發展空間的限制,那應該是太空探索了,因為宇宙是浩瀚無窮的。人類現在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範圍大約是930億光年,然而我們並非對這個範圍內的宇宙完全了解,還有許多前所未見的天文現象在不斷地刷新人類的認知,挑戰現有的理論體系,比如說接下來要講到的類銀河系。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是啥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幾萬億光年嗎?
一,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和目前的大小題目中說的整個宇宙的直徑930億光年,實際上這只能叫「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觀測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包括目前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所有物質,因為沒有任何物質傳播的比光快,所以在宇宙年齡範圍內,任何距離我們比光傳播的更遠的物體都不能被探測到,因為它們發出的光還沒有到達我們的探測器,一句話,可觀測宇宙就是由於光速限制而目前能看到的範圍相對應的現在的宇宙區域。因此可觀測宇宙的大小與宇宙年齡有關,隨著宇宙年齡的增大,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還會增大。
-
如果4光年外的恆星發生爆炸,地球會怎樣?
恆星遍布宇宙,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存在1000多億顆恆星,它們之間平均相隔4光年。如果4光年外的恆星發生爆炸,是否會波及到地球?地球上的生命還能倖存嗎?恆星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氫彈」,它們的內部時刻在進行氫核聚變,四個氫原子核通過質子-質子鏈反應或者碳氮氧循環,結合成一個氦原子核。
-
宇宙最大的結構:寬度100億光年,是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
宇宙中最大的物體宇宙中存在著很大的事物或者結構,它們的尺寸遠遠大於地球,也遠遠大於太陽。因為它們實在太大了,用公裡來表示它們的尺寸顯得很不方便,這就需要用到光年。一光年,即光在一年內傳播的距離,大約為9.5萬億公裡。比鄰星距離我們4.2光年,即40萬億公裡,音速飛機飛完這段距離需要370萬年的時間。如果覺得這個距離很遠,那來看看銀河系的大小,銀河系的寬度達到了10萬光年。然而,銀河系的寬度僅僅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物體寬度的0.001%。
-
宇宙起源於宇宙大爆炸,無窮小的奇點為何會爆炸出如此浩瀚的宇宙?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又是廣闊宇宙中的一員,但對於宇宙我們了解的知之甚少,關於宇宙的起源,至今還沒有誰能準確地解釋,只能說宇宙起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宇宙是一個物質世界,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目前最主流的理論是宇宙來自大爆炸,但為什麼能爆炸出這麼大的宇宙呢?
-
宇宙直徑長達930億光年,人類如何定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宇宙中確定位置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和地球不一樣,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宇宙中既沒有上下左右可以讓人類來表示方向,沒有東南西北可以讓人類表示方向,那麼在宇宙中我們究竟該使用怎樣的方法來定位呢?或者簡單一點,我們如何確定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間位置。根據現有的技術和理論,從太陽系來說,我們認為地球是太陽系內側第三軌道上的一顆行星。
-
光速既然是最快的速度,但為何還能觀測到137億光年外的空間?
137億光年是距離,是光走了137億年才到地球。如果宇宙尺度在1000億光年,地球上至少能測到500億年前的光!光年是以光速運行一年時間的距離定義宇宙中的距離單位,即以時間表示距離,即光傳播了多少時間,就是多少距離。因為距離遙遠,所以就以光年表示。宇宙137億年的歷史是缺乏基本邏輯常識的。
-
與地球相距130億光年!有史以來最遙遠星系被發現,宇宙初期誕生
趣味探索訊 MAMBO-9,光從字面看,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熱門英文歌「Mambo No. 5」的後續歌曲,事實上它是一個與地球相隔130億年遠的星系,它成為了有史以來最遙遠恆星系。科學家觀察到,MAMBO-9星系中恆星形成速率非常快,一年形成的星系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千倍。科學家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成像進行一系列探索後,驚訝地發現了它的年齡,它是在大爆炸之後的9.7億年形成,這意味著它誕生於宇宙初期。
-
奇怪的「宇宙空洞」,直徑10億光年,可能是平行宇宙存在的證據
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的科學家,並且直到今天都沒一個確切的答案,宇宙的本質對於人類來說十分重要,甚至宇宙的形狀和誕生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必須探索的關鍵問題,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一場巨大的爆炸製造出了我們的宇宙,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也是在這次爆炸中出現的。
-
在距離地球130億光年外,科學家發現一古老星系,和宇宙同屆的
MAMBO-9,光從字面瞅,大概許多人會誤認為是熱門英文歌「Mambo No. 5」的後續歌曲,究竟上它是一個與地球相隔130億年遠的星系,它成為了有史此後最邊遠恆星系。這個星系被科學家認為是一個宏大的恆星託兒所,裡面布滿了塵埃,這是產生恆星所需的物質因素。
-
科學家提出永恆暴漲說,認為宇宙發生多次大爆炸,宇宙外還有宇宙
據科學家分析,人類目前所發出的光線最多能延伸到約138億光年。換言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最遠可以看到距離發射點,也就是距離地球約138億光年之內的事物。對於光年,很多人或許會以為它是一個時間單位,但其實這是個距離單位,一單位光年也就是物體以光速運動一年所走過的路程。也許你會覺得1光年很遙遠,138億光年更是遙不可及。的確,對於地球上的事物而言,138億光年確實是一個十分遙遠的距離,但對於宇宙來說卻是個微不足道的距離。
-
宇宙年齡138億年,直徑卻達到920億光年,難道不是前後矛盾嗎?
光年只是一個距離單位,但因為由光速和時間來定義,所以經常有人把它與時間概念混淆。「光年,指光跑一年的距離。」這句話沒錯但沒說完,少說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在靜止的平直空間前提下。忽略了這個的前提,才會有題主的疑問。在膨脹的宇宙中,光跑一年的距離遠不只一光年。所以在138億年的時間中,光可以達到460億光年(可視宇宙半徑)之遠,並不是什麼悖論問題。
-
220億光年,一光年94607.3億公裡,難以想像
今天(8月1日)看到一篇有關黑洞的文章:Universe's Largest Black Hole May Have An Explanation At Last(宇宙中最大的黑洞,也許終於有了個說法)。看到最大的黑洞這詞,我立馬關注了起來。因為我青少年時一度對天文有強烈興趣,還讀了一陣法國人Flammarion的天文學,那時還不通法語,讀的是中文版。
-
它就在130億光年外!
隨著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有些類星體看起來特別明亮,這是因為它們的噴流是指向地球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光束追蹤到它的所在。1978年,天文學家Edward Speigel創造了「blazar」(布拉扎,音譯)一詞來描述這類特殊的天體。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到底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多大?有幾萬億光年嗎?
雖然宇宙非常大,大的超出我們的想像,但也不能隨意說它有幾萬億光年,這需要觀測和計算。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和目前的大小「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觀測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包括目前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所有物質,因為自宇宙開始膨脹,這些物體能夠產生電磁輻射以來,這些電磁輻射就有機會到達我們地球,也就是說物體發出的光有足夠的時間到達觀測者。
-
加拿大收到15億光年外無線電信號
原標題:加拿大收到15億光年外無線電信號,扯到外星人就聳人聽聞了加拿大氫強度繪圖實驗望遠鏡(CHIME)取得了自2017年9月落成以來的第一個重量級成果:探測到13個全新的快速射電暴,其中1個為重複信號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如何探測數千光年以外的系外行星?
儘管哈勃望遠鏡在1995年拍下了這張照片,相關專家卻堅信,創生之柱早已被6000年前的一場超新星爆炸的衝擊波摧毀殆盡。 我們拍攝到了其實早在6000年前就已被覆滅的震撼景象。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大到什麼程度?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的體積遠遠大於地球,一個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然而,如果放眼宇宙,太陽的大小不算什麼,宇宙中存在一些尺寸極其巨大的恆星。
-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擁有上萬億個星系,是否有外星人存在?
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但是在浩瀚的宇宙裡,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那麼究竟是否有外星生命存在呢?2009年3月6號,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探索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叫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
細思極恐: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地球,我們真的被「隔離」了?
人類發展到今天,伴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已經對宇宙有了很多的了解,特別是在上個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之後,其實一直到今天,很多宇宙研究領域中的探測項目,也都是在不斷去驗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今,人們知道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是有一個問題卻困擾著很多人:為何科學家說地球的半徑是465億光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