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吉祥的民間盛會——妙峰山廟會(一)

2021-01-17 漢聲文化講義


農曆四月初一是妙峰山娘娘廟會第一天,由民間自發形成的香會組織上山進香,表演祈福。



妙峰山廟會始於明朝中後期,清代香火最盛,香客數十萬。每年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和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為碧霞元君舉辦春香和秋香各一次,有數百檔香會參加,包括各種民俗表演和慈善服務,熱鬧非凡。



▲早7點,山上停車場已停滿,香會步行上山。



進香香會都是自發前來,其中分為文會和武會。「錢糧自備、分文不取。」是香會進香的原則。文會負責設點服務,如沿途的粥棚、茶棚、饅頭棚等,免費向香客們舍粥、舍茶、舍饅頭、舍鹹菜,還包括修理道路、清掃衛生等。

 


▲領到饅頭的香客

 


茶棚



武會負責技藝表演,酬神娛人,來自北京各處的民間花會組織在這裡表演開路叉、五虎棍、高蹺、中幡、舞獅、小車、旱船、秧歌、花鈸、挎鼓等各種精彩的傳統民俗節目,也都是義務表演。上妙峰山的表演是給神看的,各香會都極謹慎,必須獻上「拿得出手」的表演。

 


中幡

 


舞獅

 


高蹺秧歌

 


竹馬

 


太平鼓

 


小車

 

旱船由行進路線組成各種圖案



武會進香獻檔由會首、都管帶領,手持三角撥旗,敲鑼打鼓,到了山頂,要先到廟中「參駕」。會頭於香爐前高頌進香表文,問候四方,說明來歷,祝禱平安。之後號令全會三參(拜)娘娘廟,並進行簡單獻檔表演。再到廟前的塔、碑前進行「拜塔」、「拜碑」。遇到路邊擺棚設點的坐棚文會,參拜棚中神佛,再次進行表演獻藝。隨後再回香、下山。

 


參駕:香會先至山頂廟中參拜娘娘駕。


山頂廟門正對一塔,原為宗鏡法師1935年建。

 


準備參塔的隊伍


碑林位於廟門西側的小廣場,過去一檔會連續十年登頂進香,才可在妙峰山立本會石碑。

 


參碑



香會進香有很多講究,必須參知、參駕,就是兩會相遇打招呼,交換名片。上山進香的香會遇到下山的香會時,「回香讓保香,就是上完香的要讓進香的」。

 


兩會相遇都管各持撥旗互相拜知 



文會桌案收到的拜貼



明末,從京城來妙峰山拜娘娘的香客越來越多,大多是「借佛遊春」。到娘娘廟上香為主,附帶遊仰山寺。外地香客進香一般選擇四月初一至十八,相傳此時的妙峰山娘娘是「照遠不照近」,當地鄉民並不參加。

 


妙峰山香火旺盛



老會是指立會已過百年的香會。聖會在京西山鄉又名盛會,起會歷史較短。皇會是經「御賞」或「御賜」過的香會,在會名前加上「萬壽」、「萬壽無疆」等字樣,會旗也由藍色改為黃色,可以繡龍,箱籠上可以畫龍。

 


西北旺高蹺秧歌會的「樵夫」已年逾古稀



 西北旺五虎棍的表演者都是小學生



1925年,北大對妙峰山廟會進行了專門調查,出版了《妙峰山進香專號》,開創了我國民俗學田野調查的先河,妙峰山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發祥地。

 


進山門可見緣源大石,背後刻記此事


這裡延續了華北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以香會形態保存的各種民間組織,還保留和傳承了許多的漢族民間藝術、體育競技活動,是群眾自娛自樂的活動,也是中國民間祈福禳災、公議助善、謙和互助的古老傳統。








①https://bj-hansheng.taobao.comhttp://hanshenggifts.com.cn

---

臺灣漢聲出版社自197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民間傳統文化和地方風物的搶救、保護和傳揚,四十多年來親力奔走於民間,完成大量民間文化的收集和整理,拯救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

出版了系列雜誌書200多期,內容涉及民間文化、民間生活、民間信仰、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等方面,建立起一座「中華傳統民間文化基因庫」,享譽全球文化界。

《漢聲》雜誌多次被選為亞洲好書,2006年5月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最佳行家出版物」。

相關焦點

  • 古代這裡專治「不孕不育」眾多紫禁城娘娘來此「拴娃娃」妙峰山
    我想很多人都聽過郭德綱的相聲《拴娃娃》,相聲中提及的妙峰山,作為北京及周邊居住的人來說,大多都非常熟悉。以往春節時期,在北京城中有好幾處都會見到廟會的影子,如白雲觀廟會、長甸廟會、龍潭湖廟會等等。但是論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妙峰山廟會是絕對要提及一筆的地方。
  • 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大年初二北京火熱開啟
    一年一度的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將於大年初二(1月26日)在北京市琺瑯廠正式拉開帷幕。在本次廟會上,喜愛景泰藍、愛淘老北京傳統物件的市民不僅可以參觀和選購景泰藍、內畫鼻煙壺、核雕等北京非遺技藝「特產」,還能現場體驗景泰藍製作工藝。
  • 老北京耍貨絨布唐首亮相 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大年初二火熱開啟
    值得一提的是,被譽為北京近代民間玩具「活化石」的絨布唐技藝將首次亮相廟會。亮點一:來買景泰藍精品限量福「器」第七屆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上自然少不了景泰藍。繼金狗、福豬之後,北京琺瑯廠今年推出了全新的《福「器」》景泰藍系列作品——《鼠運福來》和《鼠你福多》。
  • 賞民間民俗藝術 享傳統文化盛宴 2020年方巖廟會熱鬧開場
    10月10日上午,為期五天的「民間民俗·多彩浙江」2020年永康方巖廟會熱鬧開場。原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省慈善聯合總會會長陳加元;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樓炳文;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峻;金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偉亞和永康市領導章旭升、張群環、程學軍、胡天忠、盧軼、黃瑞燕、胡濰偉參加開幕式。
  • 春節廟會排行榜,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廟會呢?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知道廟會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是中華大地上為老百姓點染著斑斕色彩的一隻萬花筒。那麼在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廟會呢?一起來看看這十大著名的大型廟會都位於何處吧!4,中嶽廟會中嶽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屬於民間宗教信仰的延續。中嶽廟會源於古代統治者對山嶽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嶽廟會進入鼎盛期,中嶽廟會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商品交易場所。中嶽廟會會期長達10天,人數最多達每天達20萬人次。
  • 北京門頭溝區歷史文化縮寫·有靈山·妙峰山·舉人村·亞洲第一...
    早在一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東胡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設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今區境分屬上谷、漁陽二郡。此後,區境的隸屬行政建制屢經變遷,直到1958年5月定名為門頭溝區至今。風景名勝靈山位於北京市門頭溝清水鎮。主峰海拔2303米。
  • 沒有廟會的北京,我格外想念麵茶
    轉圈吸溜的喝法,也由此而生:碗端到嘴邊微斜,先吸下面的麵糊,一圈一圈地吸,到最後一口都有芝麻醬,碗底都是熱的。麵茶是窮苦人的暖心飯,也是老北京的身份證。據說,真會喝的人,能吸到碗底一點不剩。這不容易。我跟大興胡同麵茶老闆聊天時,想請他示範一下,大叔果斷拒絕了:「首先,咱這碗就不對。」
  • 正月,大伾山下趕廟會
    四方遊人、八方香客逐漸增多,香火旺盛,行人接踵,廟會由此而生。千百年來,廟會起時,方圓百裡的群眾猶如潮汐一般湧向大伾山。古廟會潮起潮落,綿延不絕。    濬縣正月古廟會(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北京妙峰山廟會(每年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山東泰山東嶽廟會(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至四月十八)、陝西白雲山廟會(每年農曆四月初一至初八)通稱為華北四大廟會。
  • 2019年門頭溝區旅遊文化節啟動:一路騎遊妙峰山玫瑰花海活動成功舉辦
    「2019年門頭溝區旅遊文化節——一路騎遊妙峰山玫瑰花海」啟動儀式現場,騎遊出發前與嘉賓合影「2019年門頭溝區旅遊文化節——一路騎遊妙峰山玫瑰花海」騎友到達山頂妙峰山玫瑰谷合影【環球網報導】6月28日
  • 第五屆八大處新春祈福廟會大年初一迎客
    本屆新春祈福廟會將緊緊圍繞迎新年、進福門、走福路、點福燭、敲吉祥鍾、擊太平鼓、上平安香、帶吉祥之聖物回家轉的活動主線,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遊客在這裡可體驗到百年前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廟會文化。1.開門迎客送福萬家戶。
  • 三月三,上獨山,南陽中心城區周邊最熱鬧的廟會
    獨山廟會是由民眾自發形成的傳統民俗文化盛會,集休閒、娛樂、朝拜、郊遊為一體,沿襲了千百年。今年的獨山廟會更適逢清明小長假,前來踏春尋青、燒香祈福的遊客數以萬計,不少市民也是成群結伴、扶老攜幼而來。入口處的數條道路上,各種民間工藝品、土特產、風味小吃遍布兩側,滿是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好不熱鬧。關於獨山廟會,還有一段貞妹與石哥的悽美動人的愛情傳說呢。民間流傳歌謠:「三月三,洗獨山。貞妹忠貞心一片,石哥悔淚流萬年。」
  • 楊慶堃 | 民間信仰的公眾性
    因而,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們可以在共同立場上,接受同樣的民間信仰。無論是什麼樣的公共宗教儀式場合,也無論是舉行廟會、求雨或是慶祝某一公眾的節日,宗教都起到了共同信仰象徵的作用。在宗教的引導下,人們打破了平日各自不同的生活界限,完全投入到社區活動中。作為宗教功能的一種,每一地區主要寺廟的多神信仰屬性的發展可能就是為了適應社區整合的要求。
  • 【新春走基層】昆明老街2020新春廟會開街
    紅紅的燈籠掛起來,鮮豔的花朵擺出來,豐富的年貨賣起來……1月10日,昆明老街2020新春廟會正式開街。即日起至2月9日,昆明老街街區範圍的甬道花市一條街、民俗年貨街、老字號-美食一條街將帶你感受昆明的年味兒。
  • 瀏陽官渡古鎮舉辦新春民俗廟會 民間絕技驚豔亮相
    紅網時刻長沙2月14日訊(通訊員 張義 記者 袁思蕾)近日,長沙瀏陽首屆大型民俗廟會在瀏陽市官渡古鎮大圍山狂野水世界舉行,來自「中國雜技之鄉」河北滄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橋雜技」驚豔亮相,各類民間絕技「你方唱罷我登場」,給聞訊趕來的遊客獻上了一份狗年春節的精神文化大餐。
  • 過年必去逛廟會 2019年北京各大廟會攻略
    活動亮點廟會上將為遊客呈現出一臺豐富多彩、年味十足、獨具特色、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文化盛會。包括仿清祭地表演、民間花會、歡歌笑語、吉舞祥歌、河北雜技;還有七組圖片展,展出京城的變遷,展出京城新風貌。兩項公益活動,郵政愛心包裹和兒童基金會愛心助學,溫暖滿滿。
  • 東陽萬人齊聚「愛情聖山」 共賞七夕廟會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佳節,有著「愛情聖山」美譽的東白山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東陽及省內遊人結伴登頂露營野餐,觀牛郎織女星,看日出雲海,祭拜七仙女,共賞七夕廟會,場面蔚為壯觀。東白山海拔1194.6米,主峰位於東陽市虎鹿鎮境內,為浙中名山之首,是浙江地理上的「屋脊」,東晉葛洪《抱樸子》一書中將東白山列為「全國十大名山」。自明朝開始這裡就廣泛流傳著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形成了在農曆七月七祭拜七仙女的民俗傳統,時人留下不少詩文吟詠。「每年七夕節,僅農曆七月初六這一天,東白山遊客就多達1萬多人次。」
  • 2020年京津冀中華大廟會再度來襲!今年的大廟會「不一樣」!
    2020年京津冀中華大廟會再度來襲!今年的大廟會「不一樣」!怎麼不一樣?下面小編就為您揭開這屆大廟會的神秘面紗!地道的年味地道的年味一直是京津冀中華大廟會的招牌特色!今年我們再一次升級了年味體驗!同時,搭配《迎賓盛典》《百官朝拜》等一系列特色節目。整個系列表演以「展演+互動」內容為主線,其中各種形式的快閃內容是整場實景秀亮點,秀場區域內不間斷的人員流動效果是整場實景演出成功關鍵所在。吸引了大批遊客駐足觀看,讓觀眾一飽眼福、盡情歡樂。非遺民俗表演傳統民俗表演,匯聚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展現了民間傳統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 我走遍山西專逛廟會,鏡頭捕捉最美民間表情,尋訪傳統文化的魂
    鄉村廟會是最典型、最能集中地展現這些民間民俗風情的地方啊,在許許多多神秘的、奇特的、甚至有些盲從的表象下所蘊含的那種人心向善、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山西故事」裡最動人的篇章。圖為襄汾縣尉村鼓車會。廟會是人們聚集在寺廟當中,祭拜神靈、獻供演戲、娛神娛人的一系列活動。如今,民間文化娛樂,集市物資交易等活動成為廟會的重要內容。
  • 2020北京春節活動全攻略(廟會+燈會+冰雪節)
    2017北京春節元宵節期間活動大全(廟會+展覽+公益+冰雪節+公園遊園活動)大地春回暖,金鳳迎新年。在元旦佳節來臨之際,為使北京市民更好的享受元旦假期,感受熱烈的節日氣氛,全市公園風景區共推出38項精品文化活動,包括體驗冰雪項目、感受傳統文化、參與休閒娛樂、遊園賞景賞2019北京寒假帶孩子去哪玩?五大好玩親子地推薦寒假帶孩子去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