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學生正在參加模擬面試的分組群面。 餘敏健 攝
「小升初」面試形式或與高校自主招生相似
上萬學生參加模擬面試熱身
今年廣州「小升初」公辦外國語學校考試將打破以往「筆試加面試」的模式,改而採用「推薦加面談」。與此同時,不少民辦初中在今年增加面談環節,為明年取消筆試作探索。新考試形式的出現讓不少家長和考生大呼「折騰」。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家長和考生已未雨綢繆,紛紛投身各大教育機構的模擬面試中。從部分學校公布的面試形式和教育機構的面試流程來看,與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試形式都頗為類似,均設置了群面和單面的形式,部分題目更要求小學生用英語作答。
模擬面試▶▶用英文看圖說話現場推理數列題
記者在卓越杯小升初終極面試賽的現場了解到,廣州10區有上萬考生參加了此次賽事,經過初賽、決賽的篩選,最終只有前300名考生獲得終極面試資格。
終面現場,每名學生被要求提交一式三份的簡歷,每組4—7人進入面試教室,按照「先單面後群面」的流程進行,其中,單面由3名考官對1名學生提問。記者看到,進入考室的學生面對面圍坐成一個小組,雖只是模擬面試比賽,但不少六年級的孩子很緊張,全身繃直挺坐。
考官首先要求孩子作30秒的自我介紹,對部分學生還提出了用英語表達的要求。不過,孩子們顯然有備而來,他們不僅都能用英文流利地介紹自己的姓名、學校、特長愛好等,有的還運用了一些中學的句式。隨後,考官向每一名孩子單獨提問,題目頗「刁鑽」,如讓學生思考3分鐘後用英文看圖說話,描述自己的夢想;要求學生描述一堂印象深刻的數學課並講出數學的原理;現場推理數列題……
單面結束後,考官又放出了一道群面考題:「魯濱遜在大海漂流,手裡只剩下且僅有的幾樣物品——火柴、帆布、鏡子、食物、水、指南針,但因為各種原因,需要把這些物品一一拋棄。假如你是魯濱遜,你會按什麼順序扔掉這些東西?原因是什麼?」
「鏡子沒有用啊!指南針定好方向後也能扔。」經過幾分鐘的沉默後,幾個孩子便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8分鐘後,由孩子推選出一名代表闡述小組意見:「我們認為先扔鏡子、然後是火柴、指南針、帆布、食物,水能維持生命,應最後捨棄……」回答完畢後,每名學生還需要逐一對小組的表現作總結分享。
老師建議▶▶針對英語自我介紹作準備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