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第六醫院院長:新冠持續影響心理健康 建議對康復者心理評估

2020-12-14 同花順

  未來3年左右,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心理健康情況需要得到關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明天(10月10日)是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近日在首都科學講堂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世衛組織的評估,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能會在1年或2年內得到緩解,但是,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持續10年-20年。對此,他建議社區醫院不僅要對康復者健康狀況進行複查,也要對其心理健康進行評估,降低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

  未來三年 需關注康復者心理健康

  據陸林介紹,一項全國範圍內的線上調查顯示,今年2月疫情最嚴重時,我國普通人群中有約三成出現了抑鬱、焦慮、失眠以及急性應激症狀。6月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肺炎感染者中,這些精神心理症狀的發生率高達70%。另外,一些醫護人員看著病人去世無能為力,也會對其造成衝擊,進而引發心理問題。

  以SARS後的情況作為參考,調查顯示,SARS發生後3年,有一半的康復患者罹患抑鬱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一般而言,PTSD發作的高峰期為創傷後的2年-3年。陸林認為,未來3年左右,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心理健康情況需要得到關注。

  「我們在武漢調研時,發現了一些康復者出現了心理症狀的案例。」陸林舉例說,一位曾在醫院工作的康復者,總覺得身邊人歧視她。比如邀請親戚吃飯親戚沒有來,會讓她對社會和親情感到失望,同事在她面前洗手也讓她覺得不安,覺得自己被嫌棄。

  社區應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開展長期隨訪

  陸林認為,針對這種情況,要加強科學知識的傳播,讓公眾了解新冠疫情相關知識,避免公眾因恐懼而盲目排斥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醫務工作者。社會要給予新冠肺炎康復者關愛,另外,相關人員遇到精神心理問題要及時尋求專業治療。

  9月,「陸林院士疫後症候群工作室」在武漢武昌醫院成立。陸林告訴新京報記者,工作室以武昌醫院為點位,依託當地醫生和護士,並與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合作,開展因疫情導致的精神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和研究工作。工作室將開展社區醫生培訓,「每個社區都應該有懂得心理知識的醫生」。

  陸林說,醫院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隨訪,除了針對生理指標的檢查外,應新增對心理健康的評估和篩查。在心理評估中發現問題的患者,將由社區的「心理志願者」精準幹預,並對患者、患者家屬等重點人群進行長期隨訪。他同時提出,對疫情期間滯留武漢的大學生,也應進行心理關注。

  此次首都科學講堂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學中心承辦。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北大第六醫院院長:新冠持續影響心理健康,建議對康復者心理評估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近日在首都科學講堂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世衛組織的評估,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能會在1年或2年內得到緩解,但是,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持續10年-20年。對此,他建議社區醫院不僅要對康復者健康狀況進行複查,也要對其心理健康進行評估,降低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院正式啟用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1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麥洛)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主辦、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承辦的「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活動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院啟用儀式」於10日上午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院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弘揚攻堅克難的偉大抗疫精神,凝聚中國新時代精神,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有效紓解新冠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和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探索創新工作理念,提升心理服務質量——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與長春市第六醫院 合作共建心理援助基地
    探索創新工作理念,提升心理服務質量——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與長春市第六醫院,持續關注高危高壓職業環境下森林消防指戰員心理健康評估,有效提升隊伍心理工作精準服務質量,10月20日上午,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與長春市第六醫院(長春市心理醫院)在總隊機關舉行共建心理援助基地合作籤約儀式。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合京東健康 為「抗疫」醫務人員開通心理援助...
    為響應國家號召,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獨特優勢,近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合京東健康開通「抗擊疫情 在線保障」專區,為疫情期間產生焦慮、抑鬱等精神心理問題的廣大民眾提供專業、科學的在線精神心理諮詢服務,方便因疫情期間交通不便而不能到醫院就醫的群眾,營造平和的社會心態。
  • 疫情後的創傷心理障礙如何克服?分類分級評估篩查 確定心理疏導方案
    新冠肺炎病人特別是重症患者大部分有創傷後心理障礙,同時,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問題也需重視,心理疏導成為康復工作的重要任務,如何進行心理疏導?在11日的《新聞1+1》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北大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對此作出會解答。
  • 心理測評系統:心理健康至上,關注抑鬱症的篩查和評估
    精神疾病是全球範圍內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新冠疫情的暴發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負面影響。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形勢下,焦慮、抑鬱等常見精神心理問題備受關注。作為「健康中國2030」行動中規定的15個專項行動之一,「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全社會要提高對抑鬱症、焦慮症的認識和理解,促進疾病篩查、評估並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疾病幹預。
  • 力薦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竭誠為您服務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依託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的科學研究及醫療服務綜合優勢平臺,從臨床、教學、培訓、科研及社會服務等多角度、全方位促進學科發展與專業人才培養,提高社會公眾的心理健康水平。一、項目簡介心理諮詢與治療是一門高度注重臨床實踐的應用性學科。
  • 談「新冠」色變造成二次傷害,院士呼籲為康復者營造包容環境
    談「新冠」色變造成二次傷害,院士呼籲為康復者營造包容環境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消息,「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可能在一至兩年內得到緩解,但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持續十年,甚至更久。」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評估中心主任:過分關注負面信息是一種...
    對此,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評估中心主任石川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若干條化解之策。一、關注疫情信息是一種很自然的反應,有利於我們保持一定的警惕,加強自我防護。但是選擇性地關注負面信息,尤其是過分關注負面信息,是一種病態的表現。其中,老年人心理彈性下降,這種情況尤為突出。
  • 構建教育領域心理健康預警幹預體系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精神衛生被稱為國家的「櫥窗」,精神衛生領域的發展水平考量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記者就精神心理衛生等問題專訪了我國精神衛生領域首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教育家》:陸老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精神科醫生要帶頭用科學方法解決心理...
    國慶節過後的一個上班日,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門診樓的五樓報告廳座無虛席。由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婚姻與家庭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親子和諧 健康心情」世界精神衛生日公益科普活動,吸引了一眾「粉絲」,不少人甚至從外地慕名而來。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專科醫院管理與發展培訓班舉行
    北大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院士指出,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先後印發了《關於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等推動精神心理發展的文件。北大六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託自身在醫療、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突出優勢,大力開展對口支援、幫扶等工作,並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來推動全國精神衛生工作的發展。
  • 寧波人心理健康意識增強 心理門診火了
    浙江在線10月11日訊 昨天一早,張女士陪著兒子去看心理門診。「這孩子最近老是感覺自己學習學不進,成績下滑,還是請心理醫生幫忙給疏導一下。」  昨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寧波康寧醫院院長胡珍玉告訴記者,與幾年前相比,寧波人的心理健康意識大大增強,在很多人眼裡,看心理門診,就如同感冒了看醫生,不再需要遮遮掩掩。
  • 凝心聚力 砥礪前行 打造高品質精神心理專科醫院
    從床位550張,使用率不足60%,全院業務收入不足3000萬元的落後醫院,發展成為床位900張,業務收入、固定資產雙超兩億元的精神專科三甲醫院。一組組數據見證了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10年來的跨越式發展。連續10年,醫院業務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3年、2017年業務收入分別突破1億元、2億元大關。
  • 早發現、早幹預,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早發現、早幹預,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新華社記者趙琬微、林苗苗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人類生長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屬於心理最脆弱的人群之一。
  • 打贏疫情防控心理戰——北大六院馬弘完成援鄂心理危機幹預工作
    3月24日,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委派,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馬弘主任醫師趕赴武漢執行心理危機幹預任務,院長陸林、黨委書記王向群、副院長孫洪強、公共衛生事業部主任馬寧等為其送行。4月27日,駐紮武漢35天的馬弘在圓滿完成馳援任務後平安返京,是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最美逆行者。
  • 北大六院專家林凱來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開展教學工作
    在這個收穫碩果的季節,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絡會診科主任林凱來到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開展為期三天的教學工作。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交流活動被迫延遲。林凱主任作為本年度首位來院的北六專家,其在精神檢查、疑難病例分析領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此次,他攜前沿的精神病學知識和專業的診療技術而來,讓心康的醫務人員學思學用,收穫「乾貨」滿滿。
  • 北大六院原綜合三科主任張大榮任怡寧醫院院長
    2016年4月11日,健康界從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關係總監張錫林處獲悉,北大六院原綜合三科主任、我國治療「厭食症」首批頂級專家張大榮教授正式擔任北京怡寧醫院院長一職。據悉,北京怡寧醫院是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創辦的高端心理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張錫林表示,正式任命於今年3月12日起生效。
  • 築牢「心理堤壩」!武大人民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籤署院校心理健康...
    「心理堤壩」,為公眾提供心理評估和專業治療建議,有效緩解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長期以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國內多所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並取得卓越成效,同時,醫院和精神衛生中心與高校廣泛合作培養大批心理諮詢和心理援助人才,在湖北省內鋪就了一張密植高效的心理服務和診療網絡。醫院本次與國科大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合作,堪稱「強強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