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能量:中國乳業薪酬排行榜

2020-12-22 網易財經

乳業高管年薪過1000萬的共6人,其中飛鶴就佔了4個。而飛鶴老闆冷友斌更以5702萬的年薪問鼎中國乳業薪酬榜第一人。

專欄|網易號外

作者|陳俊宏 鄭皓元

主編|戴鷺

十年來中國乳業風雲變幻,十年來中國乳業鳳凰涅槃,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引下,近兩年全國各地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的步伐,有力地支持奶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有關健康中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減稅降費等系列關注民生、促進消費的政策實施落地,也進一步推動了國內需求潛力釋放,為國內乳品消費提供了新的增長動力。中國乳品行業目前保持穩步發展態勢,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繼續提升。

市場變革之際,正是中國乳製品企業奮發作為之時。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和責任感的門戶網站,網易財經於2020年6月啟動「網易·新能量——乳製品行業榜單評選」徵集活動,尋找中國乳製品行業的榜樣力量,致敬時代驅動力。

藉此活動,網易財經整理並發布上市乳企各掌舵及高管年新排行,全文將以公司業績規模、平臺大小以及老闆薪酬進行多層次深度解讀。由於部分高管同時也是其公司股東,涉及分紅,文中將刨除此類因素,僅就年報中披露的薪酬總額(稅前)進行分析對比。

6位年薪過千萬 飛鶴包攬前三甲

相比金融和科技行業中層年薪隨隨便便破百萬,中國乳製品行業整體薪酬水平偏低,其中,21家上市公司2019年年薪破百萬的僅有39人,超超200萬的21人,年薪超1000萬的上市乳企共計6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薪超1000萬的6人中,排名前三的並非是中國絕對的乳製品龍頭企業伊利蒙牛,而是剛剛經歷業績造假質疑的飛鶴乳業,其董事長冷友斌,年薪5702.8萬元排名第一;飛鶴IPO負責人、CFO劉華年薪4318.2萬元排名第二,而剛剛經歷做空後因身體原因辭職的財務副總裁劉聖慧則以4196.3萬元獲得2019年中國乳業薪酬榜「探花」。而伊利董事長潘剛和蒙牛總裁盧敏放則分別以年薪1934.47萬元和年薪1151.1萬元排名第四名和第六名。

更有意思的是,飛鶴執行董事劉華和劉聖慧2018年的年薪分別為307.4萬元及404.3萬元,而2019年兩人薪水飛速上漲至超4000萬,同時,飛鶴年報顯示,公司其他高管的薪資也都呈現高歌猛進的態勢。

據網易財經此前報導,2019年淨利潤與增速方面除蒙牛和伊利外,在21家上市中國乳企中,飛鶴排行第三,總營收排行第四。總營收不到140億的飛鶴淨利潤卻高達39.35億,其3年內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113.18%。同時,飛鶴市值超越了蒙牛排名第二位1331.2億元。

而2010年從雅士利跳槽來飛鶴的蔡方良薪酬也在2019年實現了翻番,財報顯示,相比三位飛鶴創始元老,蔡方良2019年年薪為1311.3萬元,相比2018年的697萬元同比增長了61.43%。同時,蔡方良持有飛鶴1.14%的股權,在飛鶴上市後其收益其實十分可觀。

相比之下,同樣承擔總裁職位的蒙牛總裁盧敏放則薪酬上漲幅度較小,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盧敏放剛上任,蒙牛乳業淨虧損7.51億,隨後,盧敏放對蒙牛的戰略、組織架構進行調整,2017年成功扭虧為盈年收入破600億,2019年,盧敏放帶領蒙牛突破了800億大關,「世界牛」格局已方興未艾。

6名飛鶴高管收入總額超1.6億元 問鼎乳企最高薪酬

財報顯示,2019年中國乳製品行業薪酬整體最高的企業也要數飛鶴乳業,除去所持股票期權等其他因素,6名飛鶴高管2019年總薪酬1.62億元.

作為目前最具戲劇性的乳企,飛鶴的成長軌跡可謂是此起彼伏。2019年11月和2020年7月,飛鶴乳業(06186.HK)兩度成為做空報告的主角,讓外界開始關注起這家東北奶粉企業的崛起路徑。

第一家做空機構GMT Research質疑飛鶴沒有令人信服的高增長理由,上市籌集資金為還債;最新的做空者Blue Orca Capital則質疑飛鶴虛增收入,低估廣告和人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飛鶴財務副總裁劉聖慧於2020年7月30日辭職。

兩次做空、兩次澄清、兩次曬巨額銀行存款,目前看來,飛鶴均平穩的度過了做空危機。從首次被做空至今(8月21日),飛鶴股價從6.28港元漲至15.78港元,市值從561億港元升至1410億港元。

總被做空盯上的飛鶴看似委屈,上市又退市,然後又重新上市,確實存在著做空機構喜歡的造謠土壤,但其實,在美股上市的十年,對於飛鶴來說,並不算愉快。

回顧2009年,本該是飛鶴的高光時刻:2008年銷售額8億,在央視豪擲3億多廣告費後,2009年增長到接近20億。這樣的成績引來的不僅僅是做空機構,資本也開始注意到這個東北的乳企。2009年8月,風頭正盛的飛鶴與紅杉中國籤訂對賭協議。紅杉中國注資6300萬美元獲得飛鶴210萬股(佔比10.5%)。但如果飛鶴股價持續低迷,將觸發對賭協議中的贖回條款。

但結果是,飛鶴、投資方、市場挫折三敗。究其原因不難看出,飛鶴的基因市場在北方,而拿到投資的高管似乎以為可以用資金撬開全國市場,並沒有採取穩中求勝的方法,最終換來的是,長江以南市場怎麼來怎麼回,無奈退回北方二三線城市。

股價方面,自紅杉入局後的飛鶴,股份一路狂跌,最低跌到過2美元,紅杉資本果斷剎車,提前終止對賭協議,最終換了個平價退場。

而2013年的飛鶴,真正意義上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機會,當年工信部特別提出了《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同年9月,由乳製品工業協會出面,召開了一次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發布會。但其實會上發布的奶粉都不算是新品,私下裡,它們被叫做「奶粉國家隊」。獲得行業協會背書的共有六家企業: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高原之寶。

在此背景下,飛鶴開始起飛,除將廣告口號從「一貫好奶粉」改為曾一度備受媒體行業質疑的「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外,飛鶴開始猛攻外資品牌軟肋,在強調價格高端化的同時深耕中國低線城市市場。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曾指出,「飛鶴髮展藉助了三種力量,第一是奶粉新政力量,第二是藉助三四線以下地區,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趨勢)力量,第三藉助了線下專業的地推能力。

年報顯示,飛鶴也是中國增速最快的奶粉企業,營收由2016年的37.24億增至2018年的103.92億,年複合增速約67.05%;歸母淨利潤由2016年的4.17億增至2018年的22.42億,年複合增速約131.87%。而2019年飛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2%;實現淨利潤39.35億元,同比增長75.5%。即使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幾乎所有行業都遭遇新冠疫情重創的2020年上半年,飛鶴實現營收87.07億元,同比增長47.78%;淨利潤27.53億元,同比增長57.25%;

從收入結構來看,飛鶴乳業88.5%的收入來自於奶粉業務,而奶粉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高端及超高端奶粉,其中超高端品牌「星飛帆」,銷量從2016年的2791噸增長至2018年的20263噸,收入從7.1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1.1億元,佔到飛鶴銷售總收入近一半。年報顯示,2019年飛鶴的銷售成本增長到41.12億元,其中,銷售及經銷開支為38.48億元,2018年的這一項開支也花費了36.6億元。

而高額的營銷費用加上高額的研發費用,正是此次Blue Orca(業內稱「殺人鯨」)拋出質疑的重要基石。冷友斌正在一檔節目中表示飛鶴的研發費用投入絕對全世界第一,但是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2019年,飛鶴的研發費用分別是0.14億元、0.15億元和1.09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為0.3億元。以最新的營業收入計算,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的研發投入佔經營收入比例分別只有1.05%和1.09%。

從國內綜合乳企來看,伊利最高,達到5.42億元,蒙牛為2.05億元,因此從絕對值看,飛鶴投入並非第一;而從全球看,雀巢2019年的研發投入為124.1億元。飛鶴研發投入仍非第一。

但不論如何,飛鶴6位高管薪酬總和破1.6億元的背後是無法忽略的飛鶴在市場上的實際表現,其高於中國乳製品行業平均增速數倍的業績,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堵住很多質疑的聲音,但前提是飛鶴在未來能同樣抗住一次次外界的做空和財務調查,因為畢竟飛鶴的財務結算是賣了多少奶粉給經銷商而不是消費者。

中國乳製品行業9位乳企高管年薪破500萬

2019年,年薪在500-1000萬之間的上市乳企高管共計9人,其中,三人年薪在800萬以上,分別為貝因美總經理包秀飛,年薪903.15萬元;伊利副總裁趙成霞,年薪877.45萬元;伊利副總裁劉春海,年薪876.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包秀飛於2018年7月1日加盟貝因美,成為了繼貝因美創始人謝宏復出之後的得力幹將,為重振貝因美業績做出了卓著貢獻。同時,包秀飛也是公司的「小股東」,說明貝因美給他了部分股權激勵,因此,包秀飛的年薪也應在千萬級別。

據網易財經了解,包秀飛加入貝因美前曾任職菲仕蘭,主管菲仕蘭中國銷售不到四年時間內,菲仕蘭中國業績也進入了前四強。其中,在2017年,菲仕蘭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6.0億歐元(約47億元人民幣)。另據尼爾森數據顯示,在單一奶粉品牌銷售中,2017年美素佳兒品牌(不包括皇家美素佳兒)在中國銷量排名第一。

(「2019年21家上市乳企90位高管薪酬榜」年薪100-500萬排名按總人數計算)

24位乳企高管年薪過百萬 區域乳企「掉隊」

2019年,年薪在100-500萬間的高管共24位,其中排行第22的張建設作為中地乳業的總裁、實際控制人及大股東,其在公司也是象徵性領取薪酬,作為現代畜牧企業,198.01萬元年薪符合其整體水平。

另外,妙可藍多董事長柴秀作為大股東,主要收益也來源於股權分紅。

數據顯示,澳優、健合、貝因美、中地乳業、三元、新乳業。光明等上市乳企的高管平均收入在百萬以上。

此外,區域乳企掌門人基本年薪都低於100萬,收益重心依舊是股權。作為公司董事長,科迪乳業董事長張海青未從上市公司領取薪酬。其中,天潤乳業,莊園牧場、燕塘乳業、皇氏集團、中國聖牧、新乳業、科迪乳業、西部牧業、原生態牧業等區域乳企高管平均收入都在100萬元以下。

14位乳企女高管「金榜題名」

在90位乳企高管中,薪酬可查的共計14位為女性。其中,伊利副總裁趙成霞以877.45萬元的年薪位列女性高管第一,總排行第八。趙成霞位列伊利十大股東之一,持有1.38%的股權,2019年10月,49歲的趙成霞以26億元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472位。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以684.9萬元的年薪排名女性高管薪酬榜第二,位居總排名第10。

網易財經了解到,現代牧業2016-2018年連續虧損,上遊乳企普遍陷入低谷期。2017年1月,蒙牛以19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約16%股權,出發強制性現金要約,最終增持至約61%成其第一大股東。2019上半年現代牧業扭虧為盈,結束了連續三年的虧損期。財報顯示,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至25.70億元;歸母淨利潤1.25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1.40億元。同年9月,新希望乳業認購現代牧業9.28%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而在14名上榜女性高管中,只有貝因美有兩人上榜。財報顯示,2018年貝因美實現營收24.9億元,淨利潤4111萬元,同比增長103.9%,現金流為2.91億元。這是貝因美經歷兩年虧損後,首次實現盈利狀況。

據悉在創始人謝宏隱退的三年裡,貝因美連續虧損,於是在外創業的謝宏又不得不回到貝因美。謝宏回歸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組自己的管理層,而這第一斧頭,就揮來了包秀飛和王雲芳。作為年薪高達190.14億上榜的女高管,王雲芳的簡歷也可謂是十分亮眼。

網易財經了解到,王雲芳在進入貝因美之前,曾就任於達能食品、美國強生、拜耳醫藥等,也幾乎都是知名企業。在這之後的貝因美,在市場營銷、終端執行和管理模式上的轉變也十分迅速。

總體來說,年薪收入在100萬以下的女性高管,大都來自區域性乳企。目前,中國區域性乳企也發生了一些積極的變化,隨著近兩年乳企市佔率定調,區域性企業之間的合作開始變得更加密切。大多區域性的乳企在併購、渠道問題、引入資本三方面均存在問題,若未來能夠著手解決上述問題,那區域性乳企的發展同樣態勢迅猛。

外資人才「倒戈」國產陣營

縱觀2019年中國乳製品行業薪酬榜,行業內部人士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年間上述上市乳企高管中有2位奶粉行業職業經理人從外資「倒戈」進入國產陣營。

2019年,張國華從老東家惠氏跳槽到勁敵飛鶴。飛鶴招股書顯示,當時54歲(現55歲)的張國華現任飛鶴執行董事,負責飛鶴海外嬰幼兒營養市場發展。在「2019年21家上市乳企90位高管薪酬榜」中排名14,年薪595.2萬元。

加入飛鶴前,張國華曾在2012年12月—2018年3月期間在雀巢集團內擔任多個高職。其中2012—2014年間其出任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的區域總裁;2014—2016年間出任雀巢大中華區主席兼執行長;2016—2018年間擔任惠氏嬰幼兒營養品的全球業務主管。張國華的此番「倒戈」或從側面反映出目前中國奶粉市場上的格局變化,資源、政策和勢能正向國產奶粉傾斜,外資一家獨大或成往昔。

第二位經理人是2018年7月從菲仕蘭美素佳兒跳槽到貝因美出任其總經理的包秀飛。從外資空降而來擁有豐富奶粉行業經驗的包秀飛僅用一年時間便帶領貝因美整體業績復甦增長。

從全行業來看,除上述兩位從外資跳槽進國產陣營的高管外,近年內已有不少外資人才選擇進入國產陣營或中資陣營。越來越多國產乳企陸續上市,引進更多外資人才進行革新、創新將成為一種潮流趨勢。

網易財經後續還將繼續推出中國乳企研發投入榜、廣告收入榜、政府補貼榜等多個榜單,全方面為您解讀目前中國乳製品企業的經營狀況,敬請關注。

2020網易·新能量商業峰會&乳製品行業榜單評選歡迎您的加入。

點擊參與報名>> 

2020網易·新能量商業峰會主頁面>>

後附總榜單:

本文來源:網易號外 責任編輯:楊倩_NF4425

相關焦點

  • 2020網易新能量·乳製品年度超級單品榜
    網易新能量·乳製品行業峰會通過多個維度評選出2020年度最佳單品獎,意在記錄中國乳製品發展中裡程碑級別單品,致敬時代驅動力。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責任感的門戶網站,網易財經始終保持獨立、專業、權威的評審精神和立場,評選出年度最佳單品。
  • 後疫情時代乳業大咖談破局路徑 網易乳製品行業峰會為行業賦能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侯雋)2020年11月19日,由網易財經主辦的「網易新能量·乳製品行業峰會」在北京舉行。網易新能量峰會,是網易傳媒打造的行業性頂級財經峰會,聚焦巔峰視野,探索創新能量,共同為行業賦能,是網易新能量系列峰會的願景。
  • 【中國大學薪酬排行榜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100已公布
    關於【中國大學薪酬排行榜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100已公布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中國大學薪酬排行榜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100已公布,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
  • 2020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平均薪酬排行榜,不得不看
    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堅果張老師,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中國大學薪酬排行榜的那些事。最近這兩三天是大家填報高考志願的最關鍵時間,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很擔心填報志願的專業或者大學是沒有前途(錢途)的,希望能填報的專業或者大學以後是找工作不愁的,最好薪水又高的,因此,小編特別整理了2020年中國各個大學畢業生薪酬指數和平均薪水排行榜,供大家參考。
  • 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 清華大學薪酬指數最高
    又是一年畢業季,高考結束,中考落幕,對於大學生來說出來工作,薪酬方面是最重要的。那麼,哪個學校的畢業生薪酬高呢?關於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出爐了!根據排行榜顯示,清華大學薪酬指數最高的,畢業生平均工資是10818元。
  • 熱點|2018年中國薪酬網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分析
    近日,中國薪酬網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這份榜單通過對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內的近百所高校
  • 中國乳業的「洋流效應」
    對於歷史並不長的中國乳業來說,同樣如此。以伊利為代表的大型乳製品企業,通過不斷創新提升品牌影響力,正在逐漸成為中國乳業的慢變量,由此形成強大的「洋流效應」,推動中國乳業迎來新生。三條線層層把關Brand Finance是世界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權威機構之一,每年都會編制發布「全球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排行榜,全球企業都以登上此榜為榮。2017年,伊利成為第一家入榜的中國食品企業。
  • iPIN發布2016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
    在高考結束不久、考生即將面臨填志願的背景下,國內人工智慧公司iPIN發布2016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排行榜顯示,排名第一的清華大學畢業生月均工資
  • 我國畢業生平均「薪酬」排行榜,榜首備受「爭議」,清華僅排第3
    」排行榜都有哪些高校。  我國畢業生平均「薪酬」排行榜  在2020年我國畢業生平均「薪酬」排行榜當中,我國的「對外貿易大學」的畢業生管平均薪酬位居榜首,該校的平均薪酬可以達到11028元,>我國「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薪酬」可達到10922元,該校的平均薪酬位居排行榜中的第二位。
  • 2020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清華大學最高,24所大學月薪過萬
    最近,中國薪酬網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這次排行榜按照各大高校的工資水平、就業率、人才成長率、薪酬增長率四個要素來進行綜合評估,最後排出了薪酬指數最高的100所高校,具體排行榜情況我們來看看。
  • 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清華屈居第三!3所華五跌出前10
    近日,中國薪酬網正式發布了《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家長更好地掌握各個大學最新畢業生薪酬情況,胡侃教育第一時間對榜單進行了整理。但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中,仍然有4所雙非大學強勢躋身前20行列,其中有著「中國外交官搖籃」之稱的外交學院畢業生平均薪酬10688元,排名第五!是前10唯一的一所雙非高校。
  • 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這幾個專業亮了
    中國薪酬網曾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80,主要以學校和學科類型為劃分依據,羅列了兩百個薪資最高的學校專業。除此之外,榜單裡還整理了我國各大學專業畢業生薪資水平排行榜TOP20。可以看出,理學類和工學類專業薪資水平比較高,有軟體工程、材料物理、汽車類綜合、應用化學、生物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石油工程等。語言類綜合、臨床醫學、應用生物科學等非理工類專業的上榜也讓人驚喜。
  • 2019年中國高校崗位薪酬排行榜發布,本科和博士相差近萬元
    科技時代,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有幾個富豪不是畢業於名校,擁有令人豔羨的高學歷?近日,2019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崗位薪酬排行榜發布,在這份榜單中,2019屆43.29%的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區間在5000——7000元,30.64%的畢業生薪酬區間在3000——5000元。崗位薪酬超過11K的人數只佔到了5.08%,薪酬超過7K的人數佔到了18.53%。那麼,擁有高薪酬的都是哪些畢業生呢?
  • 中國內地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清華大學人均9065元高居榜首
    要聞 中國內地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清華大學人均9065元高居榜首 2019年3月2日 14:19:11
  • 「2018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發布,滬深高校領跑」8月27日
    日前,中國薪酬網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這份榜單通過對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內的近百所高校2017屆、2015屆、2013屆本科畢業生進行調研,調研樣本數量達到281萬人。
  • 中國高校薪酬排行榜100強出爐:24所高校畢業生工資過萬元
    近日,相關研究機構發布2020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行榜,其中就薪酬指數前100名高校畢業生畢業一年的平均薪酬進行了量化排行,其中24所高校畢業生畢業一年的平均薪資超過萬元。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份最新的高校薪酬排行榜:數據來源於網絡
  • 中國發行商出海收入排行榜:網易第一,騰訊第四
    首頁 > 數說 > 關鍵詞 > 網易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發行商出海收入排行榜:網易第一,騰訊第四
  • 2018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發布!這些專業工資最高
    最近#2018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衝上話題熱搜榜閱讀量達3.3億更掀起4萬多網友參與話題討論中國薪酬網公布的這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通過對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內的近百所高校中
  • 2018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發布!高分子、化學、材料專業亮了!
    中國薪酬網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清華大學畢業生平均薪酬最高達9065元。從專業上看,理學和工學類專業薪酬水平較高;農學、法學和管理學較低,大多數專業平均薪酬不到3000元。
  • 2020年中國高校薪酬排行榜100強出爐:24所高校畢業生工資過萬元
    近日,相關研究機構發布2020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行榜,其中就薪酬指數前100名高校畢業生畢業一年的平均薪酬進行了量化排行,其中24所高校畢業生畢業一年的平均薪資超過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