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貪玩,深夜翻牆差點把右手臂弄殘,多虧醫生和消防隊員寒夜救人,我非常感謝他們!」至今還趟在床上休養的湖南某大學17歲學生小新(化名),回想起兩天前的經歷,既心有餘悸又感激地說。
他怎麼也想不到,凌晨翻越圍牆時被鐵圍欄刺穿手腕,被掛在兩米多高的門上兩個多小時,寒風中又冷又怕,是湖南航天醫院的醫護人員一直陪著他、鼓勵他,給了他最大的溫暖和支持。
凌晨被鐵圍欄刺穿手腕的傷者掛在鐵門上。本文圖片均為湖南航天醫院提供
求助
小夥深夜翻牆
手腕被鐵器刺穿掛在門上
12月21日零時58分
「叮鈴鈴,叮鈴鈴……」醫療求助電話鈴聲寒夜響起。湖南航天醫院院前急救站接到一名學生警報,有名男子在翻越學校圍牆大門時,右手手腕不小心被大門上的鐵刺尖端刺穿,請趕快救人!
「刺傷部位具體在哪裡、出血量大嗎?傷者清醒嗎?」「千萬不要挪動他,我們馬上就到!」在電話中初步了解情況後,該院當班的急診醫生譚橋梁、護士周敏,叮囑在傷者旁邊警報的學生。
21日1時20分
譚橋梁、周敏等人趕到現場。
眼前,只見一名青年趴在兩米多高的鐵門上,手腕被鐵器戳傷,傷者表情痛苦,寒風中衣著單薄且搖搖欲墜的樣子。一了解,學生受傷有一會兒了,周敏趕緊從現場找到一塊長木板,頂在傷者身下,防止其乏力墜落造成二次損傷。冬夜的溫度1℃,周敏請求在旁邊的同學找來棉衣,他隨後給受傷的小新披上保暖。譚橋梁爬上梯子查詢傷者傷情後,發現尖尖的倒鉤樣鐵器,從小夥右前臂下端刺入,從手腕關節處貫穿,傷口有滲血。譚橋梁判斷,戳傷的位置在右手尺橈骨正側,傷者手指麻木,恐影響日後運動功能,絲毫不能移動傷者,需求助消防隊員配合解救。
守護
寒風中醫生爬上梯子
託住傷者的手
「經過目前評估,你的情況不算太差,現要等消防隊員來共商處理方案,放心,我會一直陪著你!」譚橋梁為儘快讓傷者情緒穩定下來,他爬在梯子上一直緊託著傷者的手,堅定而自信地鼓勵傷者說。同時,他隨時監控傷者的溫度、脈搏,跟傷者聊些輕鬆的話題,以緩解緊張氣氛。
刺骨的冷風吹來,寒夜裡大家在焦急地等待。
1時35分
就近的消防隊員趕到。
大家商量了第一方案,直接鋸掉刺入手腕的鐵器,但工具太大、作業面太小,被否定了。第二方案,連同鐵器和周邊柵欄一起鋸掉,會不會因導熱而影響患肢?會不會產生震動移位造成二次傷害?消防隊員與醫護人員反覆商議後,決定從鐵門另外一端著手。醫護人員繼續託住小新手腕,遮閉其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頓時火光四射,消防隊員開始鋸鐵圍欄……
歷時兩小時,傷者終於被成功解救下來,並迅速送往湖南航天醫院就診。
救治
鐵器刺入手腕3小時後
手術成功取出
3時42分,在湖南航天醫院,小新由急診科轉入創傷骨科。醫生診斷:傷者右前臂開放性傷口,小指屈肌腱斷裂,正中神經挫傷,右前臂軟組織異物殘留,沒有傷到關鍵部位,經精心治療後能恢復正常。
據創傷骨科醫生唐思懷介紹,鐵器距離傷者的橈動脈較近一點,剛好從上面戳過去,沒損傷到橈動脈,上肢主要是靠尺橈動脈供血的。正中神經在前臂及腕關節的正中,它支配橈側手指的感覺和活動,鐵器剛好從那穿過。鐵器刺入傷者手臂近3小時,疼痛流血,手指麻木,X線檢查發現,鐵器留存在傷者手臂內,軟組織腫脹、積氣。「需立即手術取出異物,緩解病人痛苦。」麻醉後,醫生小心取出鐵器異物,對傷口進行清創、縫合,手術成功。
目前傷者病情穩定,兩至三天換一次藥,術後14天視傷口癒合情況拆線。
醫生提醒:
異物刺入體內時不要用蠻力拔出,否則極易傷及重要血管、神經,影響肢體功能,若損傷到大血管還可能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是,應妥善保護受傷區域、確保異物不被觸碰或移動。如果受傷部位出血量大,需馬上壓迫止血、減少出血,同時撥打120救助,送就近醫院搶救。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