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隨身攜帶的負離子淨化器中,有類似項鍊可掛於胸前的,也有像帽子一樣由帽簷處產生負離子的,還有佩戴於書包上的。商家聲稱,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無論何時何地均可釋放出大量負離子,能夠有效分解和祛除空氣中各種細菌和PM2.5。
那麼,這些可攜式的空氣淨化器能否讓自身免於PM2.5的侵襲?
在物理學中,原子或原子團失去或獲得電子後所形成的帶電粒子叫離子,而負離子是指帶一個或多個負電荷的離子。自然產生的情況有多種,比如,打雷時會產生火花和聲音,負離子就在這種反應中產生;在下雨時以及瀑布旁邊,水分子在這種物理運動中裂解進而產生負離子。
若要人工產生負離子,原理與自然界產生負離子相似,即通過模擬雷電高壓電離空氣產生負離子。市場上出售的負離子空氣淨化器大多源自這一原理。
而商家宣傳的負離子淨化器的功效主要建立在霧霾中可吸入顆粒物攜帶正電荷的基礎上,即PM2.5本身攜帶正電荷。如此一來,負離子淨化器釋放出的負離子,與正電荷結合後,可將其聚合。直徑增加的可吸入顆粒物更容易給濾網吸附,過濾效果更好。那麼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在霧霾天,空中飄浮大量正電荷汙染物時,有人隨身攜帶一臺負離子淨化器出現,此時大量的可吸入顆粒物可能會因為負離子的牽引而聚集。即便直徑增加,但依然為可吸入顆粒物。因此,並不建議在霧霾天攜帶負離子空氣淨化器出門。如果一定要攜帶,最好配合口罩,效果更佳。
(《中國科學報》2.10 袁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