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大家覺得只要是人參就是同一種類型,可是這其中的價格、功效、來源和區別還是不同的,關於太子參、花旗參、西洋參很多人都會把它們混淆,接下來譚中醫如何分辨這三者。
1、來源和性狀
太子參
太子參又叫孩兒參、童參、雙批七、四葉參、米參等。
來自於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塊根。生於林下富腐殖質的深厚土壤中。分布華東、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主產於江蘇、山東。此外,安徽等地亦產。
太子參乾燥塊根呈細長條形或長紡錘形,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鬚根痕,根頭鈍圓,其上常有殘存的莖痕,下端漸細如鼠尾。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而亮,直接曬乾的斷面為白色,有粉性。以肥潤、黃白色、無鬚根者為佳。
西洋參
花旗參是西洋參的別稱,除此之外,西洋參還被稱為西洋人參、廣東人參。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於秋季挖採,除去分枝、須尾,曬乾。
西洋參也有兩種,一種是噴水溼潤,撞去外皮,再用硫黃燻之,曬乾後,其色白起粉者,稱為"粉光西洋參"。一種是挖起後即連皮曬乾或烘乾者,稱為"原皮西洋參"。
西洋參原產於北美,在我國東北及北京、西安均有栽培。
2、功效和禁忌
西洋參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胃心腎經。化學成分主要含人參皂苷、揮髮油。
功效:益氣補明,治療少氣、口乾、乏力、咽幹聲音嘶啞,乾咳等症;養陰清熱,治療午後或熱、乾咳、咯血等症。本品對肺結核、冠心病熱病後氣陰傷均可使用。
注意和禁忌:注意辨別藥品的真偽:真品其質輕,切片內層有微細菊花形紋路,味清香;偽品其質重,切片內層多實心,無菊花心紋路,無清香味。禁忌:西洋參性寒涼,中陽衰微,胃有溼寒者忌服。
太子參味甘苦,微溫,成分主要含有果糖、澱粉和皂苷,入心脾肺三經。
功效:補益脾肺,益氣生津。主要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乾咳痰少、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後期氣虛津傷、內熱口渴、或神經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等等。可與烏梅、甘草和冰糖共用,補氣養陰,生津止渴適用於炎熱季節汗出口渴的飲湯,酸甜可口。但要注意表實邪盛者不宜用。
太子參和西洋參都是參類的一種,但太子參重在補氣,西洋參重在滋陰,還是有區別的,在所使用的時候最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