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一鎮變「猛將」,由3個區「合併」而來,號稱「沙漠第一鎮」

2020-12-20 溫溫愛旅行

內蒙古是中國中北部的省份,由於特殊的氣候和水草,形成了獨特的大草原風光,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生活的地域。在內陸誕生了輝煌的農耕文明,在草原誕生了特殊的遊牧文明。兩種文明在歷史上一直摩擦不斷,直到近代才實現了和平的共同發展。兩種文明相互影響,構成了華夏文明的豐富性。內蒙一鎮變「猛將」,由3個區「合併」而來,號稱「沙漠第一鎮」!

內蒙古的許多人們,應該比較嚮往著草原的發展還相對比較不均衡,部分地方還相對落後,但部分地區已經先富裕起來,因此,其發展還非常激烈。這裡介紹的巴丹吉林鎮是內蒙古的「生猛」小鎮,小鎮的很多情況都可以用「生猛」來形容,首先是巴丹吉林鎮的經濟發展。

巴丹吉林鎮是全國前1000強鎮,不僅經濟綜合實力在內蒙古突出,在全國也得到認可,所以這裡的經濟發展「生猛」。然後鎮域的面積也非常的「生猛」,充分有6640平方公裡,一般1個小町也吧,內蒙古100平方公裡左右的小町的面積是有點大,6640平方公裡也太誇張了吧。

另外,巴丹吉林鎮是一個以沙漠的名字命名的小鎮,同時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被稱為「沙漠第一個鎮」,非常「生猛」。2018年,這個小鎮的戶籍人口為12361人,雖然不算多,但這樣的少數人口卻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鎮上只有4家工業企業,但4家都是規模以上的大企業。

當然,巴丹吉林鎮的發展,除了工業企業的帶動,還有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的支持。這裡主要是鐵礦儲量較少,金、金紅石、鉑金等貴金屬也有開發價值,還有特殊的礦瑪瑙、水晶石、冰州石等。煤炭儲量約為3517萬噸。農業和畜牧業也佔了小鎮經濟的很大比重,特別是羊和駱駝的飼養,屬於當地的特色產業。

最初沒有巴丹吉林鎮,隨著牧民移居而逐漸形成規模,再由額健呼都格鎮、巴音溫都爾蘇木、額日布蓋蘇木3個地區合併而成。另外,由於這裡靠近巴丹吉林沙漠,2011年改名為巴丹吉林鎮並沿用至今。小鎮逐漸興起,更被列入全國千強鎮,有「沙漠第一鎮」的美譽。

相關焦點

  • 蘇州市「第一鎮」,由4鄉鎮合併而來,有望「撤鎮設區」
    在該市的管轄下,境內的很多地區同樣的優秀,今天我們說到的這個小鎮就非常的厲害,其曾經經過數次的合併,才形成了今天的地域範圍,該鎮就是盛澤鎮。該鎮在其歷史上經歷過數次合併,在1988年的時候,由當時的盛澤鎮以及盛澤向合併,在2000年又將壇丘鎮併入其中,在2003年的時候,又與南麻鎮合併,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 合肥又添一員「猛將」,由4個鎮合併而來,或將「撤鎮設縣」
    (文:旅行日記官,歡迎轉載與分享,創作不易,請註明出處)在剛剛發布的2020年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中,合肥就位列八十四個城市之中,說明合肥不僅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城市,也是一個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城市。截至2019年,合肥有四個區、四個縣、一個代管的縣級市,城鎮化率超過百分之七十六。
  • 上海繼靜安區後,有望再增一大新區,可能是由這兩個區合併而來
    不斷的發展也使得上海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行政區劃,靜安區、黃埔區都是在最近幾年裡經過合併而來的新區。其中靜安區是在2015年由原本的靜安區和閘北區合併形成的一個新區,除了實現「撤縣設區」而形成的崇明區,靜安區可以說是上海區域合併的最新成果了,而到今年,也有5年的時間了。
  • 吉林「第一鎮」,被稱為「長春金鳳凰」,正在實現「合村並鎮」
    如今,長春有七個區、一個縣以及三個代管縣,在長春的帶領之下,這些區域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在長春的周邊,就有著這麼一個實力強勁的鎮,被稱為是吉林「第一鎮」,它就是米沙子鎮,位於長春市的寬城區,由德惠市代管。但是它離長春市區的距離只有22公裡,離德惠市的距離為50公裡。它是長春周邊最大的鄉鎮,也是德惠市最大的鄉鎮。
  • 長沙或將新添「猛將」,由5個園區合併而來,有望入圍「新一線」
    現如今,在長沙境內有望新添一員猛將,且它的存在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地促進長沙的經濟發展,也許還有可能使其在未來的發展中入圍新一線。該地區就是坐落於長沙境內的湘江新區,且它在長沙的輻射影響下,整體的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變化,再加上該地區在自身的發展上更是存在著巨大的潛力,且該地區還是由5個園區合併而來,且這5個園區各自的發展就是比較強勢的,都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 河北有望「合併」的城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下一個「新一線」
    這裡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而且地名從未變過,歷史上也是多個王朝的都城。豐厚的歷史底蘊孕育了一個有著獨特魅力的城市。邯鄲也一直都在進行著區域的規劃和調整,「撤縣設區」,區域合併也一直都在進行。如今的邯鄲一共有六個區、十一個縣、兩個開發區以及一個縣級市。區域面積為12073.8平方千米。2019年,邯鄲的常住人口超過九百五十萬,人均GDP達到了36546元。
  • 內蒙一小鎮「強勢來襲」,由三個地方合併而成
    其實這個鎮可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這個鎮子足足有6640平方公裡,就拿今天最繁榮的深圳來比,他可是深圳的三倍,大家肯定會感覺到非常的誇張,其實,早在2018的時候,這裡的人口只有12361人。就是在這樣一個人口不怎麼多的城市裡,工業實力卻是非常的強勁,這個小鎮靠著幾個規模級別的企業一直持續發展。經濟發展一直超前,工業實力不停的帶動小鎮的發展。
  • 湖州市的「第一鎮」,有5個鄉鎮合併而成,20個國家政要曾來參觀
    該鎮的發展是非常不錯的,在1999年的時候,將原先的晟舍、軋村、漾西以及太湖、織裡5個鄉鎮進行了合併,形成了今天的織裡鎮,織裡鎮「鎮如其名」,境內發展的行業與「織」非常相關,鎮內主要做童裝產業,被稱為「中國童裝之都」,這裡有著很多有名的品牌,最有名氣的就是米皇、珍貝以及帕羅這三個品牌了。
  • 昆明繼晉寧區之後,有望新增一大區,可能由這兩個縣市合併而來
    昆明目前有7個區,3個縣,1個縣級市和3個自治縣。其中的晉寧區就是在2016年實現「撤縣設市」的區域。如今的晉寧區是昆明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在昆明的所有區中排名第二。很多人都在猜測,昆明繼晉寧區之後,如果再增加一大新區,可能會是什麼呢?
  • 重慶璧山區一個街道,曾由3個鎮合併而來,擁有青龍湖景區
    重慶市三角山區有六條街, 其中位於最北的是街道, 今天讓我們簡單地理解一下,重慶璧山區一個街道,曾由3個鎮合併而來,擁有青龍湖景區。大路街道是三角山町的一部分,從大路到三角山的「主城」約有20公裡,是郊外的街道, 大街離重慶大學城只有15公裡,離重慶主要城市約26公裡,區位優越,大街小巷交通便利,渝過高速公路,設有出入口,將大街小巷融入全國高速公路網絡,大路町的前身是大路町,2010年撤回町設立了街道, 大路町的前身是2003年合併的大路町、保家町、六塘鎮三個町, 因此,現在的街道境內主要有三個城市
  • 蘇州一「王牌」鎮,由3個鎮合併而來,未來有望「撤鎮設縣」
    中國的快速崛起,得益於各城市之間的發展,魔都上海、鵬城深圳是我國崛起的城市,尤其是上海,今年GDP突破3萬億,還超過了北京,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第一呢!人生在世至少應該有兩次衝動,一是為了奮鬥的愛情,一是為了說走就走的旅行。談起蘇州,相信每個人都不會陌生,作為江蘇的地級市,同時也是全省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蘇州的繁榮可以說已貫穿古今,在古代,蘇州已同揚州、杭州、淮安等城市合稱為我國的「四大都市」,如今更是名列新一線,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 青島繼即墨區之後,有望「撤市設區」,可能由這兩個縣市合併而來
    目前,青島市有七個下轄區和三個縣級市。其中,即墨區的發展在青島的各個強區中也是十分亮眼的那一個。即墨區可以說是青島在近年來出現的一匹最為強勢的「黑馬」。在1983年,即墨實現「撤縣設市」,2017年,即墨實現「撤市設區」,正式成為青島的一個市區。
  • 兩個區有望「合併」,或將成濱海新區後又一新區
    天津目前下轄有16個區,這幾大區之間不管是從發展還是人口以及城市規模上來說都有著很大的差距,特別是遠離城區的郊區和靠近市區的城市,這兩種區之間的差距最為明顯。這個新區是由很多個區合併來的,現在已經成為了天津重點發展的一個區域,這裡的城區規模達到了2270平方公裡,現如今區內的人口達到了299萬,這樣的人口規模對於新區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勞動力,而且這個區的產業結構規劃的都非常的完善,顯然,合併成立新區的好處是非常大的。
  • 浙江這個鎮「來頭不小」,由三鎮「合併」而來,當地人都跟著沾光
    浙江這個鎮「來頭不小」,由三鎮「合併」而來,當地人都跟著沾光!紹興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名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國內有多個著名的文物古蹟,深受中外眾多遊客的喜愛。 2018年,這裡是我國大陸各地級市的第七位,也是中國創新能力最強的30個城市之一。
  • 寧波一「吃香」小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
    臨山鎮由它原先的城鎮加上臨海鄉、蘭海鄉等合併成為了今天的這個樣子,靠著當地富有江南特色的古蹟,再加上杭州灣的海鮮、餘姚的楊梅、螺螄等等,這些因素既吸引了遊客,又吸引了大量的公司、企業來這裡投資、入駐,是城鎮經濟發展的重要典範。大家對寧波一「吃香」小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 天津有望「合併」的兩個區,一旦成功,未來或將領跑天津
    全市有16個轄區,除了大家熟知的實力強勁的濱海新區之外,還有很多區域都有著很高的發展水平。作為一個在近代就首先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中心城區就是它的發源地,也是如今的天津的政治、文化、經濟、教育等領域的中心。其中的河北區的定位為創意,河東區的定位為金茂。這兩個區的經濟實力都很強勁,也是近年來有望合併的兩個區域,一旦成功,未來或將領跑天津。
  • 江蘇城鎮中的「小霸王」,由4大鄉「合併」,經濟迎來新轉折
    江蘇城鎮中的「小霸王」,由4大鄉「合併」,經濟迎來新轉折江蘇不僅經濟發展水平居全國首位,而且各城市市民的生活指數和幸福指數也令人羨慕,在江蘇省眾多城市中,揚州也是許多人嚮往的城市,2018年,揚州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
  • 四川省「合村並鎮」正在實施,多地正在「合併」,有你的家鄉嗎?
    ,在我國的四川,目前已經按照相關規定將原本的371個村委會減少至312個,都是按照流程跟法律程序辦下來的。有了這個成功的案例,目前國家也是非常支持這種做法,不少地方也是開始推行「合村並鎮」,當然也不是隨便地方就會並的,還是要看這個村莊的發展等方面,現在四川全省的第一批「並鎮」已經完成,甚至掛牌開始運行,這次的改革也是給其餘省份開了個好頭,打破村與村之間的地域限制,將相似產業或是同類型的村莊「合村並鎮」,整體進行優化調整。
  • 瀋陽繼遼中區後,有望新增一大新區,可能是由這兩個區合併而來
    在2006年,瀋北新區設立,2016年,遼中縣實現「撤縣設區」,成為了瀋陽市內最年輕的區。遼中區與鞍山市和遼陽市相鄰,在劃歸成為瀋陽的市區後,不僅自身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也為瀋陽和周邊市區的交往開闢了一個更快速的通道。繼遼中區,瀋陽有望新增一大新區,可能就是由瀋北新區和大東區合併而來。
  • 由一個區與一個鎮合併,黑龍江最年輕的縣之一,伊春市大箐山縣
    8個縣區;其中大箐山縣是新設立的8個區縣之一,由原帶嶺區和原屬鐵力市的朗鄉鎮合併而來,祝福大青山縣明天更好。1938年3月修築綏佳鐵路時,根據達裡帶嶺山脈,命名帶嶺停車場,次年命名為帶嶺車站;1953年設置帶嶺鎮,鎮襲站名;達裡帶嶺是滿語磐石之意。朗鄉鎮有翠花之鄉的別稱,鎮名源於火車站,原名183,因綏佳線鐵從綏化至此為183公裡,故名;1945年改名為撈絞,譯過來是朗鄉,後改為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