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5月18日李朔編譯】隨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國正集中精力恢復經濟,義大利也逐步進入疫情「第二階段」,中國義大利商會新任會長保羅·巴佐尼(Paolo Bazzoni)近日接受義大利《24小時太陽報》採訪時指出,中國市場對於義大利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相關合作交流不能因為本次疫情衝擊而中斷。他表示,在中國義大利商會換屆之際,諸如Snam、Fincantieri、Bonfiglioli、Bracco、Modula、Piaggio、Nordica、Goldengoose等義大利企業或關聯企業已經步入正軌。在後疫情時期,中國義大利商會將秉承為企業服務的方針,促進相關企業在中國更好地開展業務。
保羅·巴佐尼表示,中國義大利商會董事會經過調整之後,充分整合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義大利企業資源,這有助於相關企業更好地分享信息,推動在中國的業務發展,並且相關企業在中國市場尋找機遇的同時,也能有效地推動義大利第二階段的經濟復甦。
為實現這一目標,保羅·巴佐尼表示,商會將專注於中國地區業務,商會會員將著力擴大在中國地區的業務覆蓋面,在各地建立分支機構,並推出符合當地需求的定製服務,為義大利企業與中國機構及企業合作提供支持。此外,商會還將通過與相關機構協同合作,進一步提升商會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並提高知名度。最後,商會將與義大利和中國的相關行業協會進一步溝通並加深合作關係。
5月8日,虹橋品匯國別文化節雲遊義大利主題展在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舉行。圖為嘉賓在一家義大利酒類企業的展臺前駐足觀看。(圖片來源:新華社)
保羅·巴佐尼表示,隨著疫情的發展,商會通過大使館的協調與相關企業及機構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以便整個系統能夠及時響應並協同行動。受本次疫情的影響,中國經濟在一季度遭受了極大的打擊,這無可避免地對GDP產生了影響。但自4月以來,由於中國政府的政策推動,中國國有和私營企業逐漸步入正軌,對工業品、零部件以及機械設備的需求不斷加大,相關基礎設施以及可再生能源項目也已經逐步恢復。這為義大利相關企業帶來了機遇,可有效促進相關企業儘快恢復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進出口貿易無疑是受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對於如何促進義大利出口的復甦,保羅·巴佐尼指出,在這一特殊時期,如何有效並廣泛地推廣數位化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出口來說,數位化適用於幾乎所有的行業和產品,甚至有些通常情況下難以數位化的產品,如投資品和B2B也不例外。如今,中國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熱衷於上網,對於義大利企業來說,需要儘快適應這些方面的改變。
保羅·巴佐尼認為,本次疫情無疑將改變2020年全球經濟走勢以及行業發展,而商會將通過數位化平臺,與中國各級政府機構密切合作,並推出相關舉措,促進中國和義大利企業在兩國發展業務。
最後保羅·巴佐尼指出,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際,中國將舉辦一系列重要貿易展覽會,例如11月將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些都將為中意兩國企業加深交流合作提供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