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則新聞霸佔熱搜,遲遲不見熱度消退,一個北大的高材生,同學眼中溫文爾雅的少年,親戚眼中仁孝禮貌的好孩子,母親心心念念的驕傲,為什麼以如此殘忍的手段結束自己母親的生命,並且並沒有急著逃走,而是不可思議的留戀於風塵之所,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必然?
回顧整個案件,不得不說吳謝宇的作案手法可以算得上是比較完美的,可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首先他在網上提前一個月買好了防油布,活性炭以及他覺得所能用到的殺人工具,然後還非常細心的編制了一大串理由,甚至看日記偽造辭職信這種事情都能夠做出來,幫母親辭職以後,還非常容易地從親戚那裡要來了好多錢,謊稱出國留學。
這麼一來,如果吳謝宇殺了母親,並且能夠順利分屍,或者是能夠逃到國外,那麼這個案子估計就不會這麼早就被破解了,甚至無從得知,國外危險重重,就算是吳謝宇謊稱母親在國外出了意外,這誰也不會懷疑,吳謝宇也自然而然地鬼不覺,但法網難逃,吳謝宇在浪蕩風月區一年以後被警方控制。
時隔一年,這個案也漸漸沒了聲音,取而代之的又是此起彼伏的倫理殺人案,最近的杭州殺妻都讓人們漸漸忘記了這個殺害生母的高材生,其實在吳謝宇被逮捕的時候,吳謝宇的舅舅是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相信眼前的這個事實,好好的孩子怎麼能做出這種事情來。
但是面對死去的姐姐,吳謝宇的舅舅又不能沒一個交代,兩邊都是至親至愛,諷刺地是謝天琴僅剩的最後一個能替她當原告的人竟然還是殺害自己的人,除了吳謝宇也只剩下他的舅舅,最後吳謝宇的舅舅還是籤了諒解書,等待吳謝宇的有可能是無期徒刑,也有可能是有期徒刑10年,這其中的區別就是吳謝宇在牢獄中的表現。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吳謝宇在沒有任何自首行為下,竟然沒有以故意殺人罪宣判死刑,僅僅因為舅舅的一張諒解書就逃過一命,難道吳謝宇和母親的生活真的能夠讓法律網開一面嗎?
其實就讓一個普通人平心而論,一個正常有禮貌的好孩子,怎麼可能會殺人,還是自己的親生母親,用一個正常人的思維來說,這難以想像,但是就算沒有親耳聽到吳謝宇的作案動機,從他的從小到大的經歷,以及他令人可怕的聽話這一情況考慮,吳謝宇的罪惡根源很明顯,並且這幾點在國內很多家庭都能見到。
首先,吳謝宇是一個非常乖的孩子,他出生在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可是在吳謝宇上高中的時候,他父親去世了,他的母親謝天琴獨自撫養孩子,吳謝宇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好孩子,甚至要比一般同齡人的孩子早熟》。
謝天琴經常在同事面前誇讚,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教書這麼多年以來,最滿意的作品,因為謝天琴以為,跳過了童年那段無知的幼稚,進入成年世界,這種孩子就是成功的。但是人內心深處缺失的東西,只會隱藏,不會填滿。
再者,我們也注意到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吳謝宇從小到大沒有談過戀愛,而謝天琴在丈夫死後也沒有繼續再找一個男人,我們可以猜測一下,一個喪夫的女人,現如今身邊有一個自己畢生心血培養出來的孩子,所以對於孩子的控制欲一定很強,而吳謝宇是一個內心正常需要的成年男子。
從小他的母親讓他做一個謙謙君子,讓他不能隨便越線,他內心既有需求,又有限制,這種無比矛盾的想法讓他只能自尋方法,欲望是一輩子也沒有體會過的,他渴望的,也是糾結的源頭,唯一可以解決的就是那個給自己制定規則,塑造自己的人,沒了她,他就不用如此糾結了。
最後,不得不說,早期吳謝宇的一言一行其實都是母親的一個復刻,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彬彬有禮地,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知道克制自己哭泣的,除非有外界不可抗拒的因素,吳謝宇的母親謝天琴,她從事教育,更懂得如何用自己職業的手段和孩子溝通,於是謝天琴沒有等吳謝宇進入自己的人生,就如同給電腦設置程序一樣,把吳謝宇的程序設定好了。
吳謝宇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家裡,上了大學以後的他更懂得什麼才是做自己,他會恨母親為什麼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自己的生活,他會覺得做自己的時候時間好少,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再來反觀我們的萬千家庭,有多少父母是將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來看待,的確,孩子的誕生是來自於二人的傑作,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靈魂,靈魂並不是父母給的,而是自然界的,更是屬於靈魂本身的,或許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總覺得自己這一輩子遇到過的坑坑窪窪,沒必要再給孩子承受一下,但正恰恰是這種應為,才奪走了孩子的一生,一生當中跌倒也罷,成名也罷,都是人生的一個部分。
就好比人的每一個器官一樣,如同吳謝宇,他沒有孩子的任性階段,那他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父母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奪走了他的那一部分,他就會在某個階段奪回來,這也是為什麼越是早早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就越難相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