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olus BA300S便攜耳放評測:不只是ZX300的「配角」

2020-12-20 ZAEKE知客

「捆綁」這個能夠引起較多聯想的詞,在耳機玩家眼裡則意味著可能是最「硬核」、最「HIFI」的一種便攜玩法:便攜音樂播放器外接解碼器/耳放,兩層起步,上不封頂。只要你有想法、有決心、有臂力,比體積重量,讓「索六萬」甘拜下風也不是難事。曾經便攜音樂播放器選擇較少且水平有限的年代,「捆綁」是包括我在內的每一個追求「極致」的便攜玩家的必由之路。

不過這種玩法在近幾年內迅速地從發燒友圈子中過時、邊緣化掉,便攜解碼器/耳放也鮮見新品。原因很簡單,便攜音樂播放器日益強大的解碼與放大性能令便攜解碼器/耳放不再具備顯著的音質優勢,付出高昂的便攜性代價不能獲得與之相匹配的音質回報。不客氣地說,便攜解碼器/耳放已經是「半截身子入土」了的落後產品形態。

然而並非所有便攜音樂播放器的驅動力都能令人滿意,比如(尤其是)WALKMAN。從ZX1開始,堅持使用S-MASTER全數字放大器的WALKMAN就一直因為「又不是不能聽」的驅動力被玩家詬病。即便到了相比前作們驅動力有了明顯加強的ZX300這一代,仍然不能滿足多數頭戴耳機與部分比較難推的耳塞的需求。

BA300S的厚度比ZX300稍高一些,兩條鋁錠疊在一起的厚度當然會超過絕大多數主流便攜音樂播放器,不過總體積與重量控制得還好,在旗艦產品動不動400g+的今天,ZX300+BA300S仍算得上「輕量級」選手。

BA300S的充電接口為正被主流安卓手機所迅速淘汰的Micro USB接口,即便作為一臺耳機放大器的BA300S無需考慮數據傳輸,Type-C接口在便利性與可靠性方面的優勢也會令我感到有一點點惋惜。以我個人為例,手上的設備除了iPhone外全部都使用Type-C接口,BA300S採用過時的Micro USB接口意味著我要多準備至少一條Micro USB充電線(至於為什麼要強調至少,當然是因為Micro USB插頭太容易壞了啊)。

哦,對了,你還得為ZX300單獨準備一條WALMAN線。想像一下一大團數據線凌亂如麻地糾纏在一起,本強迫症患者已經開始揪頭髮了。

輸入/輸出均為4.4mm平衡口,並標配一條4.4mm to 4.4mm對錄線用以連接ZX300的平衡接口,官方也有推出3.5mm與2.5mm的對錄線供其他設備使用,不過需要用戶額外購買。僅有4.4mm平衡輸出意味著3.5mm單端/平衡或2.5mm平衡線的用戶需要搭配轉接頭才能使用。

BA300S正面開了一小扇玻璃窗,透過小窗可以看到內置的電子管以及他們工作時亮起的紅色輝光。蓋板拆卸起來也很輕鬆,方便你仔細觀察這兩支用於前級放大的6N16B-Q電子管。

既然是電子管,工作起來當然會產生較大的熱量,尤其是同採用純數字放大器幾乎不會發熱的ZX300相比,其發熱量就更加明顯。發熱量較大的BA300S的續航表現自然也不是很理想,充電3小時約可以使用7小時,雖然作為便攜耳放來說是比較中庸的成績,但在能夠連續播放二三十個小時的ZX300面前就顯得有些可憐了。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已經選擇了「捆綁」這種更加「HIFI」的玩兒法,我想BA300S的用戶們對發熱與續航問題也不會特別敏感。

評價便攜耳放這種功能非常單純的產品,音質表現當然是壓倒一切的要素。但是在這之前,有必要強調一個事實:ZX300沒有line out接口。這意味著ZX300本身性能較為平庸的模擬放大部分仍然被完全保留下來工作著,而不能像擁有lineout接口的設備連接耳放那樣由耳放至少部分替代掉前端的放大電路工作。簡言之,即便BA300S的性能顯著優於ZX300本身的放大電路,二者的失真最終仍然會疊加在一起——也就是BA300S並不能提高ZX300的保真度的意思。

那麼BA300S能夠為ZX300帶來的變化就只有兩方面:增加推力與改變音色。使用同一副耳機對比BA300S與ZX300的4.4mm平衡口的聲壓差只有5-10格音量,單從聲壓的角度看提升相當小,驅動興戈ET1000的話流行曲目尚且沒問題,錄音電平低的古典曲目就顯得不太夠響了。

當然,推力的強弱並不能僅以最高聲壓的大小評判,同樣聲壓下的表現差異更有參考意義。測試山靈ME100、FINAL LABII和興戈ET1000三副耳機並搭配平衡線,對比BA300S與ZX300的4.4mm平衡口,在相同的聲壓下前者都能夠提供更紮實清晰的結象力與稍好的動態。所以說ZX300連接BA300S後驅動力的提升是有的,但不能算特別大,ZX300本就可以推到能聽的耳塞加上BA300S以後表現會更好一些,而ZX300原本就完全搞不定的耳機接上BA300S仍是枉然。

不過說到底,推力提升不太大這口鍋還是得ZX300自己背好,即便同樣使用耳機口連接BA300S,其它便攜播放器如山靈M5S、Astell&Kern SP1000就沒有這個問題。

所以ZX300接BA300S意義不大咯?並不。BA300S這款便攜耳放在我看來,其主要價值在於比ZX300更加細膩考究的音色。與黑黃鸝等Oriolus產品類似,BA300S的音色尤其人聲部分精緻甜美具有一定的識別度,人聲和樂器結象對比ZX300均要清晰不少,高低頻更凝練乾淨,整體顯得通透清澈卻仍然飽滿流暢,有那麼一些「膽味兒」的意思在。

而ZX300自身的音色就非常有近兩年WALKMAN產品的特點,低頻偏肥厚鬆散拖沓,這樣的聲音倒是很容易討得到普通用戶的青睞。但是更「HIFI」也更有修養的BA300S音色顯然更受大多數發燒友的歡迎。

繼續嘗試搭配山靈M5S和Astell&KernSP1000,因為本身的素質和音色都較ZX300出彩,連接這兩臺機器的BA300S能夠更明顯地發揮出前述的音色特點。

也就是說,儘管BA300S是一款為ZX300量身打造的便攜耳放,但如果你持有比ZX300更加優秀的便攜播放器,BA300S便能夠給出再上一階的表現。不過要提醒的是,BA300S本身不能調節音量,而絕大多數的便攜播放器並不能自由調節line out輸出電壓,仍要採用與ZX300相同的方法由耳機輸出口連接BA300S。

並非發燒友的普通ZX300用戶不大可能選擇BA300S這麼一款發熱明顯、續航不長、體積增倍而且價格跟ZX300差不多的配件。而對於發燒友,又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如果你並沒有ZX300,打算入手ZX300+BA300S這一套,說實話因為BA300S身為純耳放並不能在硬素質方面給ZX300帶來太大的改善,價位相當的便攜播放器如Astell&Kern SR15、樂彼L4等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你已經持有ZX300,那麼BA300S帶來的提升是能夠值回票價的,音色倍顯「貴氣」的同時,對不同風格耳機的搭配性與多樣音樂類型的適應性都更加友好。只不過要說清楚,那些原本在ZX300上就推不響的耳機,在BA300S上仍然好不到哪裡去。

然而我並不想僅以「WALKMAN配件」的身份給BA300S蓋棺定論。將BA300S同手上的播放器搭配一圈下來,無一例外都能迴避ZX300上存在的問題並不同程度地更加凸顯BA300S的水準與特色。放下對身份的成見,僅把BA300S視為一臺普通的便攜耳放,2380元的價格其實挺美好。

至少對我而言,如果ZX300與BA300S只能保留一臺,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相關焦點

  • 藝多不壓身 飛傲Q5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藝多不壓身 飛傲Q5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這其實不能算飛傲的風格,按照以往的情況,飛傲的新品發布後基本都能做到按時上市;Q5雖然被網友們戲稱為飛傲的「跳票王」,其實也就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一個多月    如果你看了Q5的官方介紹,你應該能理解它為什麼會推遲與發燒友見面,因為這款產品的功能實在是太豐富了,可以說是目前便攜解碼耳放裡集大成的一款產品,研發難度自然要大。筆者在拿到實物後把玩了好幾天,把它的各種功能都試了一遍,得出的結論是,Q5已經非常接近便攜解碼耳放的終極形態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下文。
  • 電腦HiFi不是夢 飛傲K3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電腦HiFi不是夢 飛傲K3便攜解碼耳放評測飛傲K3搭載Xmos USB接收晶片,支持PCM384k/32bit解碼以及原生DSD256;搭載雙晶振時鐘管理系統,確保每一種採樣都能實現準確的運算處理。飛傲K3便攜數字解碼耳放飛傲K3便攜數字解碼耳放飛傲K3正面為2.5平衡輸出*1、3.5mm單端輸出*1、一個電平調節撥鈕、一個BASS增益撥鈕以及音量控制旋鈕。
  • 索尼耳放多少錢 索尼耳放評測介紹
    大概有很多朋友並不了解耳放是什麼,畢竟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屬於比較小眾的產品,使用率不是很高。耳放主要應用於耳機和音頻播放器之間,起到放大聲音的作用,市面上的耳放普遍價格較為高昂,銷售定位人群也只是專業人士或者對音質音色要求比較高的發燒友。
  • 樂語評測 窮燒評測:關於飛傲A5耳放的測評
    2, 本文只是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個人參考,別說我槍文什麼的,我只是說說自己的感受而已3,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其中涉及到他人看法我會註明。4, 本人非專業評測,歡迎大家交流。 -先說說本人的價值觀,為什麼呢?
  • 追求純粹之選 飛傲A5可攜式耳放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9月在廣州開完新品發布會之後,飛傲的新品陸續抵達我們的評測室。繼上次X1二代令人驚豔了一把後,接踵而至的A5可攜式耳放又吊起了我們的胃口。廣州發布會上其實本來想聽一耳朵來著,但是飛傲的展位人太多,就沒去湊熱鬧。靜候一月,評測機寄過來我自己慢慢聽,沒人跟我搶。
  • 索尼ZX300音質不好怎麼辦 索尼ZX300音質差解決辦法匯總
    音質部分,從官網 ZX300A 介紹能看出,大法此次想著力突出在音質方面的進步,然而相對 ZX100 僅 9mW+9mW 的孱弱推力而言,ZX300 的音質提升似乎欠缺說服力,燒友們也毫不留情地提出了質疑:  作為 ZX 系的主力產品,ZX300 相對合適的定位,應該是綜合顏值、手感、操作、便攜、音質的平衡之選,如果是對音質更加在意的發燒友
  • 2019年最火便攜耳放,1000mW大功率背後的執著
    如果說乂度XD05 PLUS是目前最火的便攜耳放之一,應該不會有太大質疑。 乂度這兩年堅持做耳放算是開花結果了,既有XD05這樣的經典老款又有POKE這樣的爆款,還有好幾款膽石耳放。在國磚一波比一波兇猛的浪潮之下,乂度另闢蹊徑把耳放做出口碑也算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了。
  • 參考級調音,無限潛力 樂圖S1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隨著隨身HiFi產品越來越便攜化,越來越多的人在出街HiFi聽音都選擇了更加輕量化的藍牙耳機、藍牙解碼耳放、可攜式解碼耳放等。當然,前兩者一直以來都因為藍牙連接的音質問題一直難以被追求極端的HiFi玩家所接受。因此,通過手機供電驅動的可攜式解碼耳放一直是這類人最為關注、也是最希望其能在音質上有所突破的產品。
  • 手機秒變HiFi播放器 飛傲 Q5s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今天,距離飛傲上一代旗艦便攜解碼耳放Q5的上市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國內隨身HiFi市場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音頻品牌開始將一部分重心投入到隨身HiFi市場,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飛傲。於是在今年3月的新品發布會上,我們看到了飛傲 Q5的升級版便攜解碼耳放——飛傲 Q5s。
  • 便攜HiFi神器——TempoTac 奏鳴曲iDSD PLUS便攜解碼耳放
    TempoTac 節奏音頻,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於在便攜和桌面級推出超性價比的HiFi器材,從最早的【小夜曲PCI-E】到如今的臺式解碼耳放數播一體機【圓舞曲】,憑藉著豐富的產品製造經驗與積澱,TempoTac節奏音頻在各類HiFi產品類別中都有了不俗的市場佔有率,例如便攜解碼耳放轉接線市場在處於混沌未開的時期之時
  • 手機要不要配便攜耳放? 看老司機怎麼說
    而對於發燒友和一些重度音樂愛好者而言,隨身播放器+便攜耳放的組合才是聆聽高音質的最佳選擇。也正是因為一部分用戶有這樣的需求,HiFi播放器、便攜耳放每年都有新品發布。各大音頻廠商自然也看到這個趨勢,並陸續推出適配智慧型手機的便攜耳放產品,例如飛傲的A系列/K系列、創新的Sound Blaster E系列、索尼的PHA系列、凱音的C系列等等,可見便攜耳放並不只屬於發燒器材。那麼對於目前的智慧型手機用戶來說,到底有沒有必要選購便攜耳放呢?首先我們要清楚,手機配便攜耳放的意義在於:    一、提升手機的推力(驅動耳機的能力)。
  • 極致便攜HiFi設備的音質裡程碑 樂圖S1解碼耳放評測
    對於小尾巴,我只是有些好奇,因為我更關注樂圖將來會不會出一款四千到六千元價位的產品,把鐵菊花到小墨菊之間的這個空白填補起來。至於小尾巴這樣的便攜解碼耳放,我更多地是把它看做一個點綴的小玩具。 然而收到小尾巴實物,在聽了20分鐘之後,我被這款小產品深深吸引了,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震驚。我必須承認之前嚴重低估了S1這款產品,而現在有必要對其進行重新審視。
  • 手機加耳放提升音質也是有講究的,森韻TAKTC評測
    前端時間先是華為的便攜耳放火過一陣,然後魅族再來一陣,霎時間好像人人都知道便攜耳放是提升手機音質的秘笈。其實早在TYPEC接口出來之前就有類似產品,TYPEC出來之後更是有不少廠商參與進來,當然這些都是小眾品牌在做。
  • 魅力金絲雀 DAART Canary解碼耳放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上次評測鈺龍的產品還是在2015年,轉眼已經快兩年了。這近兩年的時間裡鈺龍的動作不大,鮮見新品。然而在去年下半年,鈺龍推出了一款小型桌面解碼耳放一體機DAART Canary,在入門級桌面HiFi產品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 索尼PHA-1解碼耳放評測
    【PConline 評測】哪怕是今時今日,與一些人談到蘋果設備(iPhone、iPod等)的音質的時候,對方往往都會拋出一系列「蘋果音質渣」的觀點出來,甚至許多年前的小編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刻板成見,不過蘋果的音質事實上真的那麼不堪嗎?雖然蘋果的播放器音質並不是非常出類拔萃,但也並沒有大家口中所說的那麼糟糕。
  • XD05 Plus(新款)外置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
    XD05外置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算是品牌旗下最為人熟知的產品,並且衍生和更新換代了好幾款產品。這次菠蘿拿到試聽的是他們在今年下半年展會才開始展示的新版XD05 Plus,因為還沒正式上市的關係,所以最終能買到的可能會跟我手上的這臺有區別。
  • 耳放攻略2020版|提升耳機音質,怎麼買才不坑?手把手教你買
    大多數人選購耳放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前端(手機、電腦、播放器)增加推力,來更好的驅動耳機或者去掉諸如電腦帶來的電流聲,但是這只是耳放的功能之一。對於玩了十多年的老燒來說,耳放的作用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給耳機調音。
  • 飛傲uBTR便攜藍牙耳放體驗,手機沒有3.5耳機接口的有救了
    部分發燒友同學出門在外只能將有線Hi-Fi耳機束之高閣,或者轉投無線藍牙耳機陣營,但是藍牙耳機的音質效果就差了很多了,許多廠商說目前藍牙耳機完全能達到有線耳機的音質效果,這純粹是忽悠,至少同價位上目前是不可能的。在加上手機一般是推不動Hi-Fi耳機的,這時,你就需要一個耳放了。
  • 都以為是便攜最大推力讓此耳放爆火,其實並不如此
    昨天介紹了乂度的網紅級耳放poke,咱也說了,擁有索尼walkman氣質的poke很適合日系冷聲或者德系直白的動圈耳塞,除此之外其體積大小也足以稱之為優秀級別的便攜。作為乂度xd05的升級版,好像咱也說不出為何它就火了,但能肯定的是馬太效應足以解釋一切,實在不懂就當是乂度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有了一定量級的關注度,火也就是只是個程度副詞。
  • 德國Violectric V281耳放評測(headfonia網站)
    http://www.headfonia.com/violectric-v281-masterpiece/這個連結是國外的德國Violectric V281耳放的評測,由headfonia網站發布,作者是網站的專業全職寫手Li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