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癌症越來越高發的年代,雖然很多癌症依然很難徹底治癒,但是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已經有很多癌症患者的症狀得到改善,病情進展得到控制。
在臨床上,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中藥治療。其中,中藥治療癌症已經逐漸被西醫和腫瘤患者所認可,也有了許多豐富的臨床數據。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說說10種適合胃癌患者的中藥。
一、白朮
白朮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中藥,很多患者對於白朮都不陌生。現代研究發現,生白朮中的丙酮提取物灌胃給藥,對鹽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損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經十二指腸給藥,對幽門結紮大鼠胃液分泌量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胃液酸度,減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排出量。
二、半夏
半夏中提取的多糖,具有較強的網狀內皮系統激活活性,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分泌作用,可以抑制腫瘤的發生和增殖。在臨床上,半夏治療胃癌取得較好療效的報導有許多。半夏的主要功效治溼痰冷飲,嘔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脹滿,痰厥頭痛,頭暈不眠。如治胃寒嘔吐,可配合生薑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熱嘔吐可配合黃連、竹茹等藥。
三、紅景天
紅景天補氣清肺、健脾益氣,活血化瘀、益智養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紅景天可以通過對人體代謝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進行自我調節,增強免疫力,抑制腫瘤生長,使白血球升高,並對癌症患者放療後及其它病後體虛者的康復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四、全蠍
全蠍,中藥名,為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蠍的乾燥體,俗稱「蠍子」,為 「五毒」之首,是癌症治療的臨床中的常用藥物。全蠍的藥用歷史悠久,入藥有1100多年的歷史,食後可溫腎補精,益氣養血,養顏健體,其藥用價值已為我國中醫實踐所證實,具有祛風、解毒、止痛、通絡等功效。
五、蜀羊泉
蜀羊泉,又稱羊泉、漆姑草。味苦,微寒,無毒,含蜀羊泉鹼、澳洲茄胺、苦茄鹼及茄解鹼等成分,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有增強機體防禦機能的作用。蜀羊泉在臨床多被應用於治胃癌,對胃脹、反胃等症狀有緩解作用,使飲食好轉。注意,大劑量的蜀羊泉有毒性作用,能引起燒灼感及噁心、嘔吐、眩暈、瞳孔散大,甚至驚厥。
六、太子參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四葉參、米參等,其味甘、微苦,平。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生津潤肺,扶正抗癌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太子參具有解細胞毒作用、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抗腫瘤轉移、逆轉化療藥物的耐藥等藥理作用。太子參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其常用於胃癌等消化系統腫瘤,對於其他體質虛弱的癌症患者也有很好的療效。
七、藤梨根
藤梨根又名藤梨、陽桃、木子、獼猴桃根,具有清清熱解毒,利尿,活血,消腫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藤梨根具有解細胞毒作用、誘導癌細胞凋亡、避免正常細胞突變、抗腫瘤轉移、調理人體免疫等作用,因此在臨床上,藤梨根常被用於治療胃癌等消化道腫瘤。
八、玉竹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乾燥根莖,歸肺、胃經,有潤肺滋陰、養胃生津之功效,可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幹口渴、內熱消渴。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竹中含有多種甙類和胺基酸、鋅、錳等營養物質,具有保護心臟和血管的功效,而且玉竹中還含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可調節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的生長。
九、莪朮
莪朮入肝、脾經,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的功效,故可用治氣滯血瘀之心腹脅下脹痛、腹中包塊、飲食積滯、胸腹脹滿作痛、嘔吐酸水等症狀。胃癌早期患者使用莪朮,會增進飲食,增強體質,促使病情穩定;胃癌晚期使用莪朮,能夠明顯減輕疼痛,改善機體「中毒」的症狀。
十、柘木
柘木又名桑柘木,屬於桑科植物,具有滋養血脈,調益脾胃之功效,能夠扶助人體的正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柘木具有解細胞毒作用、誘導癌細胞凋亡、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等抗癌藥理作用,可有效改善手術合併症、放化療後副作用,同時對於晚期胃癌患者出現的面色蒼白、精神不振、全身無力症狀有緩解作用。早在20世紀70年代,柘木就作為抗腫瘤的輔助用藥被廣泛應用於臨床。
以上這些適合胃癌患者的中草藥,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溫馨提示:
在臨床中,中藥的藥方中常常有二三十種藥材,即用藥講究配伍,大夫也不會單開一種中草藥給病人吃。即使民間有某些人因吃了某種單方把病治好了,那也只是個例。更何況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不同的人體質不同,適宜的藥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時期也可能要用到不同的藥。所以,請勿私自服用以上中草藥,建議前往正規的中醫院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