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 #張嘉益# #閆妮#
電視劇《裝臺》如此得民心,張嘉益、閆妮、陳小藝、秦海璐、宋丹丹這些老戲骨在劇中之外,再就是這部劇太貼近百姓生活的真實感受了。
一個張嘉益扮演的順子就夠大家愛看的不要不要的了,總想儘快知道他未來的命運是咋樣的呢?
張嘉益把個靠一輛破舊三輪車養活一大家子生活的順子詮釋的淋漓盡致,在菊花和蔡少芬面前慫得六神無主。
在鐵扣子面前慫得點頭哈腰,在他那幫兄弟面前才活得像個人樣,對兄弟平等相待,不多拿一分錢,還倒貼不少錢。
順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百姓身邊的常事,作為一個演員,如果沒有超強的演技是絕對做不到這麼真實感受的,這也證明了張嘉益體驗生活中所做出的努力有多認真。
體會角色本身的意義再加上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程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這麼感同身受,還把觀眾帶入其中的絕佳演技,不得不讓人折服。
特別是最後時刻,看到蔡素芬又回來了,站到他身邊的那刻,心中的五味雜陳、悲喜交集、不知所措的複雜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當時的情景中真是無聲勝有聲,只有把戒指戴在蔡素芬手上,才足以證明順子多麼珍惜有蔡素芬陪伴的日子。
張嘉益把順子這個人物的真實經歷加上藝術加工,體現了順子活著的意義與人生價值,順子這樣一位普通百姓也讓張嘉益,在演藝事業上取得了又一次的巨大成就。
也更好的告訴世人,付出沒有白費的功夫,只會讓你獲得更多的驚喜,如果你還沒有看到收穫,那只是你的努力還不夠。
閆妮這次一改往日扮演活潑開朗性格的角色,演繹的蔡素芬這個角色有些抑鬱內向、不愛說話,有著內心沉重負擔的人物,對她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不愧是影視界獲獎大滿貫得主,任何角色在閆妮的演繹中都會讓人感覺就像給她量身定做的一樣貼切,詮釋的每一個人物故事都是那麼有血有肉,與她感同身受的演技是分不開的。
在電視劇《裝臺》中,無論是對菊花的包容與無奈、還是對三皮的幼稚行為表現出來的憐憫與大度、還是與順子之間的感情不舍以及對生活壓力的狀態,都在閆妮的演繹中體會著蔡素芬的不容易。
在整部劇中蔡素芬語言不多,多的是用行動來展示這個人物的真實想法,她可以一個人騎三輪車去大棚基地買菜,她知道那兒最便宜;她可以從水井裡拽上來一大桶水;她可以為那麼多學生做飯、輔導作業等等,這些都體現了一個農村女人所能付出的辛苦,以及任勞任怨、不計回報的生活態度。
最後是三皮把蔡素芬找回來還給順子,其實還是蔡素芬放不下順子以及菊花一次一次得去看她,不就是要挽留她嗎?
她如果不想回來,誰也留不住,真要那麼絕情就不是蔡素芬了。
我說《裝臺》大結局還算圓滿,滿足了大眾心裡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主要還是覺得大雀沒的太讓人心疼了,那麼一個為了給女兒做植皮手術,捨不得吃捨不得喝的一個硬漢子說沒就沒了太讓人不捨得了。
最後留下孤兒寡母,雖然有順子幫襯著,也是寄人籬下的感覺,以後的日子不好過這是一定的了。
所以,大雀的離世,也更好地驚醒那些拼命努力工作的人們,生活不易,但也要勞逸結合,不能為了掙錢,連命都不顧啊。
人生很長,很多困難都是暫時的,就像我們農村老家有句俗語說:人勤地不懶,就是說只要人勤快,地裡就會有好收成。
人也是一樣,只要不是懶人,不會偷監耍滑,哪怕生活在社會底層,靠力氣吃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事,好日子也會有奔頭。
特別是家裡的頂梁柱,為了愛家人,就要先好好的愛自己,只有你好了,才能保證家人的幸福。
不要像大雀那樣,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無依無靠。
電視劇《裝臺》中,除了大雀是我們心頭的遺憾,劇中所有人都有了一個好的歸宿,這就是生活,不可能事事順心如意。
就像主題曲裡唱的那樣,雖然生活虐我千百遍、我還是要對生活如初戀,在生活的磨練中,我們誰也做不到對生活如初戀,但是,嚮往美好的生活,的確是我們每一個有夢想的人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