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美國在馬紹爾群島核試驗「後遺症」

2020-12-22 新華社

新華社洛杉磯12月25日電記者手記:美國在馬紹爾群島核試驗「後遺症」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近日,美國媒體報導了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的核試驗給當地帶來的災難。居民輻射中毒、海洋生物汙染、核廢料填埋場面臨洩漏危機、太平洋海域環境遭到永久性破壞……美國核試驗「後遺症」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美國的核災害處置方式也受到各方質疑。

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由12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人口約5.4萬。1947年,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交由美國託管。1986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美國託管期間,由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和埃尼威託克環礁最為開闊平坦,而且居民較少,美國最終選擇了這兩個環礁作為核試驗場。

據《洛杉磯時報》近日報導,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及其上空和海底進行了67次核試驗,很多居民被迫背井離鄉。

暴露在核輻射下的島民,出現了嚴重的輻射中毒症狀:頭髮脫落、皮膚灼傷、持續嘔吐、腹瀉……核爆後,數十名周邊島礁居民在短時間內因癌症、白血病等疾病喪生。

直到1958年,美國才迫於國際壓力叫停了在馬紹爾群島的核試驗。然而,此後美國還在埃尼威託克環礁上進行了數十次生物武器試驗,並將內華達州核試驗場的130多噸被輻射的土壤傾倒在馬紹爾群島。

對於核試驗給馬紹爾群島帶來的永久災難,美國的應對措施卻遲遲沒有到位。直到1977年,在核試驗結束近20年後,美國才開始清理遺留在埃尼威託克環礁上的核殘留物。據美媒近日報導,從1977年到1980年,約4000名美國軍人被派去清理核試驗場,其中數百人此後出現嚴重健康問題,包括癌症、骨骼問題、孩子先天缺陷等。

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核試驗給這個平靜秀麗的島國留下巨大創傷,自然生態環境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壞:大量魚類死亡、珊瑚褪色、藻類大量繁殖……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的測定,馬紹爾群島一些島嶼的累積輻射劑量已經超過了發生核洩漏事故的車諾比和日本福島。

更讓人憂慮的是,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留下的「傷口」如今正在「滲血」。馬紹爾群島的核廢料填埋場,被當地居民稱作「墳墓」。最近,受氣候變化的影響,經過混凝土密封的填埋場建築開始出現裂縫和缺口。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建築裂口可能進一步增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今年5月訪問南太島國時,把這個高危建築稱作「棺材」,對放射性廢料排入太平洋的風險深表擔憂。

對於核試驗種種「後遺症」,美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卻沒有為這些後果「埋單」。美媒報導說,1988年,國際法庭曾判美國向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支付23億美元,但美國國會和美國法院均拒絕這項判決。《洛杉磯時報》報導的證據文件顯示,美國僅支付了400萬美元。面對核廢料填埋場穹頂洩漏的風險,馬紹爾群島官員曾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但遭到了拒絕,美方稱該填埋場位於馬紹爾群島的土地上,因此是馬紹爾群島政府的責任。

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馬紹爾群島這個小島國,也不清楚美國在這裡進行的核試驗和造成的災難。這筆歷史舊帳,直到今天都未能得到公正的解決。不難看出,美國對待自己國民和別國國民的基本生存權,標準是不一樣的。華盛頓對於核試驗相關判決的執行和殘留物的處理,並沒有遵照國際規則。就像美國一些核歷史學家所說,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沒有政治誠意來正確對待一個貧弱的、為美國國家安全做出過重大犧牲的國家。(完)

相關焦點

  •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當作核試驗場67次,為何終成美國棄子?
    ▲比基尼環礁上至今能看到核試驗的相關設施比這段命名歷史更荒誕的是,美國曾在二戰後的幾十年時間內託管比基尼灣所在的馬紹爾群島,並在短短20年內在此地做了67次核爆炸試驗,但此後,美國開始支持馬紹爾群島獨立,甚至不惜付出巨額補助與其劃清界限,棄之仿如敝履。
  • 美麗的馬紹爾群島,在美國的60餘次核試驗下,簡直如同人間煉獄
    馬紹爾群島,是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的國家,其陸地面積僅有181.3平方公裡,人口僅有5.43萬(2017年)。二戰時期,馬紹爾群島被日軍佔領,日本戰敗之後這裡則受美國管轄,而僅僅在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便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多達67次核試驗,這無疑給該地居民帶來了無邊災難。
  • 馬紹爾群島在哪,美國為何在這裡進行60多次核爆?
    菲律賓以東有個北馬裡亞納群島(關島),再往東就是世界上已知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馬裡亞納海溝以東數百公裡就是馬紹爾群島。美國唯一的海島州——夏威夷州就位於馬紹爾群島東北方向。馬紹爾群島是個陸地小國,面積只有181.3平方公裡,不過馬紹爾群島的海洋專屬經濟面積區達到213.1萬平方公裡。
  •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核爆67次的島國,如今比基尼島成不毛之地
    位於太平洋中部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由29個環礁島群和5個小島共1225個大小島嶼組成。其陸地總面積只有181.3平方公裡的小國,但其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達213.1萬平方公裡。然而在美國託管期間,在這裡進行了67次核試驗,導致馬紹爾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地方」。
  •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一個被美國核爆了67次的國家
    二戰結束後,蘇聯在1949年也研製成功了原子彈,此後在美蘇冷戰時代,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開始瘋狂的軍備競賽,兩國大大加強了核武器的研製力度,不斷的進行大量的核爆試驗,蘇聯國土廣大,自然不缺核武器試驗場,而美國則選擇了其控制下的遠離其本土的一個太平洋島國為自己的核爆試驗基地,1946-1958年間在這個太平洋上島國上,瘋狂的試爆核試驗67次,對這個國家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這個國家就是太平洋上的島國馬紹爾共和國
  • 美蘇冷戰期間,馬紹爾群島被美國核爆了67次,該島現在情況如何?
    但是有一個地方,那裡的核輻射比車諾比還要高,那就是在馬紹爾群島中,曾經被美國用來做核試驗的幾座島嶼。美國的核試驗二戰過後,美國和蘇聯進入了冷戰時期,雙方不管在什麼領域都要一爭高下,其中在核武器方面,美國也瘋狂地進行了核彈試驗。
  • 馬紹爾群島|旖旎夢幻的海島風光
    馬紹爾群島是美國的「託管地」,整個國家是由多個「環礁島嶼」組成,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環礁名叫「比基尼」(Bikini),現在泳灘上見到的比基尼泳裝,原產自這裡,因當地人穿的一種服飾而得名。馬紹爾群島自然環境優美,有南太平洋上的黑珍珠之稱。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嚷,沒有任何工業汙染,空氣清新,令人身心舒暢。
  • 核爆試驗的馬紹爾群島,為何最後成功獨立?美國「良心發現」
    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核武領域的軍事競賽從未停止過,但要承認的是美國最開始是掌握核武的專利權,然而蘇聯的第一次成功試爆後卻觸動了美國神經。但不斷的核試驗總需要有一個場所,蘇聯選擇烏拉爾山脈北部延伸的新地島,在五十五年間進行過132次核爆試驗。
  • 馬紹爾群島明天將舉行大選
    報導指出,明日(18日)大選即使只是國會席次的小變化,也可能會使馬紹爾群島與臺灣的「邦交」生變。馬紹爾群島全國約有4.4萬名選民,但據估計有1.5萬名住在美國。此前該國有一項法律禁止郵寄投票,因此住在美國的選民無法參與投票。儘管上個月,馬紹爾群島最高法院宣布這項法律違憲,但本次大選中,最高法院的違憲裁決不會生效。
  •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發現兩例病例
    據英國BBC10月29日報導,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全球為數不多未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地區之一,現在首次記錄到兩例新冠病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簡稱馬紹爾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人口只有5.5萬。馬紹爾群島是一個自治國家,但美國控制著它的安全和防衛,並且每年提供數百萬美元的援助。美國還租下該國誇賈林環礁作為軍事基地和飛彈試驗場。1946年到1958年間,馬紹爾群島遭受了多達67次的美國核試驗。
  • 白宮指責中俄開展低當量核試驗,外交部:美國才是開展核試驗次數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是開展核試驗次數最多的國家,在本土和境外進行過千餘次的核試驗,對別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有記者提問,7月16日,美國白宮以總統川普名義發文,紀念首次核試驗75周年。發文稱美國的核力量在二戰後有效維護了全球的安全與穩定,為美及其盟友提供了安全保障。美方已於1992年暫停核試驗,但中俄兩國卻開展低當量核試驗,再次呼籲舉行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避免新的軍備競賽。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美國專屬核武器「實驗室」,被轟炸67次,馬紹爾群島如今怎樣?
    馬紹爾群島,全名為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一千多個島嶼組成,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島國,陸地面積約181.3平方公裡,總人口甚至不到6萬人,馬紹爾群島是與美國結為自由聯盟的主權共和國,在二戰後成為美國的核武器實驗基地,從1946年到1958年,馬紹爾群島就遭受了多達67次的核武器轟炸。
  • 馬紹爾群島等國否認賣「捕鯨票」
    新華網6月17日專電 馬紹爾群島等國家16日否認有「支持捕鯨換援助」行為。  出面否認緣自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一則報導。報導說,它的記者喬裝成所謂瑞士億萬富翁的代表,佯稱以提供援助為條件,換取一些國家在下周國際捕鯨委員會年會上支持捕鯨陣營。
  • 馬紹爾群島風景優美,原來留下如此簡單
    馬紹爾群島風景優美成為太平洋的明珠,並且也是美國的海外領土。 為了保證對馬紹爾人民補償的有效性,1983年6月25日馬紹爾與美國籤署了《 自由聯繫條約》(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
  • 俄羅斯警告美國勿在俄家門口核試驗
    距離美國上一次核試驗已有近30年,種種跡象顯示美國計劃重啟中斷已久的核試驗,以便在軍控談判中對俄羅斯進行施壓,那麼美國的下一次核試驗會在哪裡進行呢?美國於1945年至1992年的1054次核試驗,試驗場包括美國本土的內華達武器試驗場、新墨西哥州核武器試驗場、密西西比州核武器試驗場、太平洋上的夏威夷核武器試驗場、馬紹爾群島核武器試驗基地、大西洋上的水下核武器試驗場、阿拉斯加州的阿姆奇特卡島核試驗基地,其中90%以上的核試驗均在內華達武器試驗場進行,80%均為地下核試驗。
  • 兩年了,IMF依舊反對馬紹爾群島國家加密貨幣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比推原文標題:兩年了,IMF依舊反對馬紹爾群島國家加密貨幣圖片來源:flickr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位於北太平洋,由一千多座島嶼組成,1979年從美國獨立至今一直使用美元作為法幣2018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通過《主權貨幣法》,表示要使用區塊鏈技術發布加密貨幣,馬紹爾主權SOV(Sovereign),來和美元一同在該國流通。
  • 馬紹爾群島海戰——美軍對珍珠港事件的反擊
    圖: 太平洋戰場——馬紹爾戰役 位置及意義 馬紹爾群島位於夏威夷島西南、馬裡亞納和加羅琳群島以東的地區是美軍進入馬裡亞納群島和羅琳群島的必經之地,因此,馬紹爾群島戰役影響著美軍的戰略部署。 過程
  • 馬紹爾護照能直接定居美國是真的嗎?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arshall Island),位於中太平洋,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島國,面積181平方公裡,在夏威夷西南約3200公裡和關島東南約2100公裡處,西面為群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幽靈販毒船」在馬紹爾群島被衝上岸,發現1000多磅毒品!
    「幽靈販毒船」在馬紹爾群島被衝上岸,發現1000多磅毒品!據國外媒體報導:一艘載有1000多磅古柯鹼和少量其他物質的船在馬紹爾群島被衝毀,這是該國歷史上最大的反毒品行動。由於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在海上航行數月或數年後,洋流經常將船隻和其他物體衝入該島。調查人員認為這艘船就是這樣。希克森談到這艘船時說:「它可能漂流了一兩年,」他認為這艘船起源於中美洲或南美洲。其起源的唯一線索來自用於容納古柯鹼磚的包裝紙。它們用字母「 KW」標記。其中兩塊磚塊已被送到美國藥物管理局進行分析。
  • 馬紹爾群島與臺當局關係被曝可能生變,港媒:臺又一「邦交國」拉警報?
    【環球網報導】香港中評社17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馬紹爾群島18日將舉行大選,這恐使馬紹爾群島與臺當局的「邦交」生變。中評社以「再拉警報?」形容馬紹爾群島此次大選對其與臺當局關係的影響。報導稱,馬紹爾群島是臺當局「邦交國」,其目前的總統傾向美國及臺當局,而其反對陣營領袖則傾向接受中國大陸所支持的投資案,雙方去年底起形成僵局,而雙方在國會各有16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