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廣州市2017文明交通行動」——「文明交通、禮行天下」廣場活動在南沙舉行,現場首次展示了廣州市文明交通樣板路,並發布廣州市文明交通主題公益宣傳廣告、文明出行手勢等一系列交通文明行動。
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創建辦、廣州市直機關工委、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公安局、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廣州市交委、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聯合主辦。活動的現場位於廣州市南沙區的樣板路上,沿路不僅精心設置了「禮讓行人」和彩虹斑馬線的醒目標識,還有生機勃勃的垂直綠化牆和綠色大草坪,智能燈杆設有wifi熱點,海濱綠道也成為了南沙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規範道路,無疑是創建文明交通的重要基礎。據悉,廣州市已確定24條貫穿城市走向、具有代表性意義的道路作為「廣州文明交通」的樣板路,其中市級樣板路7條,區級樣板路17條。下一步,廣州市文明辦、市住建委、市交警等部門會聯合打造,完善樣板路硬體設施建設,使樣板路成為「文明交通」的示範路,逐步向其它道路延伸輻射,為建設「文明交通」打好堅實基礎。
24條文明交通樣板路
市級樣板路7條:
東風路、新港路、會展東路、天河路、花城大道、同泰路、華南快速路
區級樣板路17條:
越秀區:沿江路、小北路
海珠區:濱江西路、閱江路
荔灣區:長堤街、康王路
天河區:馬場路、黃埔大道
白雲區:機場路、白雲大道
黃埔區:開泰大道、香雪三路
花都區:公益路
番禺區:福德路
南沙區:海濱路
從化區:青雲路
增城區:府佑路
文明交通樣板路長啥樣?
活動的現場位於南沙區文明交通樣板路海濱路一旁。文明交通樣板路到底長什麼樣,與普通城市道路有何不同呢?
昨日,記者走訪海濱路發現驚喜多多,沿路不僅設置「禮讓行人」和彩虹斑馬線的醒目標識,還有生機勃勃的垂直綠化牆,智能燈杆也自帶WiFi熱點,海濱綠道儼然成為一道具有文藝範、科技範的風景線。
斑馬線身披「彩虹衣」
記者注意到,海濱路的人行橫道斑馬線按照規範規定保留白色標線,在白色標線之間增設彩色標線,與白色標線一起組成色彩斑斕的彩色斑馬線,如一道彩虹划過天邊,為城市增加活力,既滿足規範要求,又使其變得更加親民和多彩,提高人行橫道的識別度,提示司機自覺在經過斑馬線前減慢車速,對「低頭族」行人也能起到提醒作用。
智能燈杆帶WiFi熱點
「這裡的路燈可不是普通的路燈,而是智能路燈!」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海濱路上的路燈都配置了後臺管理軟體,管理人員通過PC和移動端可以對路燈進行遠程調控。晚上10時和12時之後,道路上車流人流明顯下降,路燈可自動降低照明強度。
此外,位於市民廣場旁的兩支智能一體化燈杆則更強大,除了實現路燈智能控制,還集成了視頻監控功能、戶外廣播、PM2.5 監測、新能源汽車充電、戶外WiFi等諸多智慧功能。記者注意到,站在該路燈附近,選擇「南沙智慧城建」字樣的WiFi 選項,經過簡單認證,無需任何密碼便可以連接上免費WiFi網絡。據介紹,目前每天免費的接入用戶量達到了近百個。
垂直綠化牆會「呼吸」
海濱路一段圍牆設置了長近150米、高約3米、面積達450平方米垂直生態綠化牆,使用了10多個花卉品種、種植了22400棵植物,具有吸塵、降噪、美化環境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這小小一面垂直綠化牆裡面卻藏著高精尖施工工藝。這面垂直綠化牆應用了歐美、新加坡等地區都在採用的高科技模塊化組合式種植容器,該種植容器能抗紫外線,並且防火等級高標準,在-40℃至80℃範圍均可使用。此外,每個單元格內都有排水口,既能排除多餘的水分,又能促進根部呼吸作用;而且該模塊固定到牆體後,基質不會流失,植物仍能按照其自然生長規律向上生長,全自動定時澆灌系統不僅解決了綠牆養護問題,又能讓植物生長更茁壯。
噴繪讓公共設施變靚
記者注意到,專業團隊用塗鴉、噴繪等藝術化的處理手法,將海濱路沿路的電箱、井蓋、橋底空間等進行美化,圖案切合南沙特色,完成後塗鴉與周邊環境完美融合,成為城市公共藝術的一部分,增加藝術氣息。
此外,道路兩旁利用退縮空間及公共設施服務帶,設置藝術化的市民休息坐椅,根據不同路段特色,設置造型自然的特色城市公共家具,既可以供人休憩使用,也提升城市藝術氣息。
(以上內容整理自廣州日報、央廣網)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