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常使用的滴血認親,為什麼現代人說不可靠?

2020-12-10 勇哥讀史

在由王晶執導,周星馳、吳孟達、張敏、徐錦江等人主演的香港喜劇電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的最後,有一幕很精彩的「滴血認親」。

周星馳用「滴血認親」的辦法,成功地忽悠了常威,迫使他暴露自己精通武功的事實,從而使得戚家13口滅門案真相大白。

「滴血認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發明,分為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觀察是否滲入,如果滲入就表示兩者有血統關係,此為「滴骨法」;第二種是兩個活人的血滴都裝在一個器皿裡,觀察是否凝為一體,如果凝為一體就表示兩者有血統關係,此為「合血法」。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中,周星馳採用的是第二種方法。

從時間上來看,「滴骨法」出現得較早。《南史》就記載了一個用「滴骨法」來判定血統關係的事例。

501年,南齊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攻入建康(今南京),掠走了東昏侯蕭寶卷的皇妃吳淑媛,佔為己有。當時,吳淑媛已有身孕,蕭衍卻不知道。後來,蕭衍建立了梁朝後,吳淑媛生下了蕭綜。蕭衍非常高興,將他封為豫章王。

蕭綜長大後,獲悉了真實身世。為了判定自己到底是不是蕭寶卷的兒子,蕭綜先後做了兩個實驗。一是悄悄打開蕭寶卷的墳墓,將自己的血滴在蕭寶卷的遺骸上。二是將自己的一個兒子殺死,再將自己的血滴在兒子的骨骸。

兩個實驗的結果究竟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後來蕭綜投奔北魏,並改名為蕭纘。

「合血法」出現得比較晚,大約出現於明朝時期。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甄嬛傳》《大宋提刑官》等影視劇裡,經常會看到用「合血法」來判定血統關係的情節。

不過,不管是「滴骨法」還是「合血法」,都缺乏科學依據。

首先來看「滴骨法」。

當死者的骨頭沒徹底乾枯前,表面還有軟組織,活人的血滴就不會滲透進骨頭裡;而當過了較長一段時間,死者骨頭表面上的軟組織腐敗後,骨頭裡的無機質會逐漸風化,形成一些細微的裂縫,這時候活人的血滴是很容易滲透進骨頭裡去的。

這時候,活人的血滴是否滲透進在死人的骨頭上,取決於死亡的時間,而非血統關係。

接著來看「合血法」。

「合血法」看起來「技術含量」高一些。實際上,兩個活人的血滴裝在一個器皿裡後,時間稍長,就一定會融合在一起的。事實上,就是拿雞血、狗血、鴨血來與活人的血滴做實驗,最終的結果也是凝為一體。難道雞、鴨、狗也與這個活人存在血緣關係?

所以,「合血法」也是極不靠譜。

正因為「滴血認親」的不靠譜,進入近現代社會後,人們首先採用紅細胞血型來鑑定血緣關係。這就有了一定的科學依據。因為從理論上來說,當父母親都是O型血時,子女不可能是A、B、AB型血;當父母都是B型血時,子女不可能是A、AB型血。以此類推,是能夠排除血緣關係的。

不過,採用紅細胞血型來鑑定血緣關係的辦法只能用於否定,不能用於肯定,而且準確率不高,後來,人們發明了準確度更高的白細胞血型(抗原)親子鑑定、染色體親子鑑定等辦法,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1985年,美國人莫裡斯等人使用DNA技術來判定血緣關係,準確率達到了近100%,是目前最準確的鑑定方法,而且方便快捷,因此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推廣使用。

相關焦點

  • 古代「滴血認親」,到底準不準?影視劇裡這麼「演」,靠譜嗎?
    提起親子鑑定,對於現代人來說太容易了。只需要一滴血,藉助現代醫學技術,分分鐘就能得出結果。但是對於古人來講,著實不易。但是聰明的古人,絕不會因此止步,他們經過研判和發現,提出了「滴血認親」的理論。另外,在古裝影視劇裡我們常常也會看到「滴血認親」的場景。尤其是《甄嬛傳》,皇后咬定六阿哥是甄嬛和太醫溫實初所生,一場「滴血認親」的大戲將整部劇推到了高潮,也成為深深印在每個人心底的場景。那麼,在古代這種「滴血認親」的親子鑑定,到底準不準?靠譜嗎?
  • 古代滴血認親真的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嗎?
    古代滴血認親真的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嗎?在很多的電視劇中,通常會看到有滴血認親的情節。懷疑父子關係的兩個人會把自己的血滴在碗裡,如果兩滴血相融了,證明有血緣關係,如果不能相容,就證明沒有血緣關係。那麼滴血認親這種做法究竟靠不靠譜呢?其實古代關於認親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滴骨法,另一種叫做合血法。
  • 古代的「滴血認親」科學嗎,如果不科學,DNA親子鑑定為何也不準
    「滴血認親」,這在我國是個很熟悉的詞,在一些中國戲曲和小說裡,常提及一種檢測親子關係的方式便是「滴血認親」,但這類方式確實能認證父子倆,或是父女關係嗎?滴血認親,以前的美女都是耍大牌的,她們住在洞穴裡,把男人趕走,晚上就得把壯漢叫進去,天明再踢出去。所以,孩子們對母親和父親是什麼的認識也就不那麼清楚了。父親一出現,父權社會就產生了,因為父親從此以後越來越重要,必須要有一種認父親的方式,也要用來歸入父親的一大家子。
  • 古代滴血認親,血液融合即為骨肉至親,真的具備科學依據嗎?
    電視劇《甄嬛傳》中曾經有讓甄嬛的六阿哥與溫實初滴血認親的鏡頭,而在當時兩人的血液確實也是融合在了一起,但是甄嬛卻拉著蘇培盛也進行了滴血認親,力證自己的清白。足以證明其實並不是血液相融就一定會是有血緣關係,只是這種說法在古代的時候被人們信奉為真理一直流傳罷了。
  • 影視劇裡常見的「滴血認親」真的靠譜嗎?
    我們常常能在影視劇裡看到這樣一個場景,要證明兩個人之間是否有血緣關係,一碗水加兩滴血足以。將兩個人的血分別滴入盛滿清水的器皿中,若血液相融則有血緣關係,若不相融則否,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滴血認親」。那麼,滴血認親這一招,真的靠譜嗎?有科學依據嗎?
  • 影視劇中「銀針試毒」、「滴血認親」的橋段都是真的嗎!
    在每部這類「盪氣迴腸」的古裝劇中都少不了一些情節,比如什麼「銀針試毒」、什麼「滴血認親」之類的場景,看的大家是緊張萬分!那麼這些場景是編劇編出來的橋段?還是真的有事實根據哪?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嘮嘮!周星馳經典表情學過化學都知道銀金屬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通常的條件下是不會與砒霜起反應的,那為什麼銀針試毒的說法在古代和民間廣為流傳哪?
  • 古代冷知識:除了「滴血認親」之外,古人還有3種方法做親子鑑定
    說到親子鑑定,很多人就會想到「又有人被綠了」。但是DNA親子鑑定的初衷其實為了幫助那些「失散」的親人重聚,驗明正身。那麼古代人連DNA都不知道,又是怎麼做親子鑑定的呢?很多人會以為,不是還有「滴血認親」嗎?
  • 電視上的「滴血認親」有沒有科學依據?親子鑑定究竟靠不靠譜?
    在古代,科學技術還不發達,沒有現在的 DNA 檢測技術,所以假如想驗證一下孩子是不是自己親生的,一般會選擇用滴血認親。假如兩個人的鮮血能夠融合,說明有血緣關係,就是親生的,到底方法科不科學,今天為大家普及一下。
  • 古裝片裡的滴血認親,認真你就輸了
    ——滴血認親!小U只想說,認真你就輸了!靠滴血認親?那豈止是不靠譜,那是相當非常十分地不靠譜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八卦一下吧~滴血認親為啥不靠譜?這得從血型說起目前已經發現紅細胞血型有幾十種,最廣為人知的就是ABO血型系統。ABO血型就是根據紅細胞表面存在的不同抗原進行分類的。A型:紅細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體。
  • 滴血認親靠譜嗎?一不小心「喜當爹」RH熊貓血真的很少見嗎?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血型,甚至還停留在影視劇中的滴血認親等沒有科學依據的想法中!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滴血認親到底靠不靠譜以及大家一直都普遍嚮往的RH熊貓血。滴血認親到底靠譜嗎?在我國古代民間滴血認親一事確實是被奉為唯一證明血緣關係的依據,當時是沒有人懷疑的,但是就我個人想法應該會有少數人持懷疑態度的,一般來說在古代滴血認親主要有兩種方式: 1、主要是將甲的血滴到乙的骨頭上面,如果血滲透到骨頭裡代表有血緣關係。
  • 「滴血認親」為什麼總是在電視劇中出現?|百家故事
    不論看古裝劇還是近現代劇,總是會看到「滴血認親」的戲碼。當這種愚昧的行為造成悲劇時,你會感到憤怒;但是當這種歪打正著時,你有沒有感到疑惑呢?為什麼電視劇總是會用這個戲碼?滴血認親分為兩種,一種是滴骨法;一種是合血法。
  • 滴血認親?盤點那些電視劇裡騙了你很多年的醫學常識
    滴血認親★ 滴血認親才是名符其實的「坑爹」現在的電影電視中經常出現的滴血認親的橋段,源自古代滴血認親的方法之一的合血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其實根據相似相溶原理,任何兩個人甚至人與豬的血都會互溶。都有滴血認親的橋段呢。你還記得哪些劇裡有滴血認親麼?反正我可是被這些電視劇騙了很多年呢!
  • 甄嬛傳:滴血認親的白礬真是皇后加的?誰注意槿汐的小動作了?
    甄嬛懷著雙生子回宮,宮中一直流言不斷,皇后祺貴人等人更是盯著甄嬛,生怕找不出一點破綻,終於被祺貴人逮到了機會,說甄嬛與溫太醫有私情,於是便有了滴血認親這場戲,滴血認親的那段可謂是驚心動魄,一波未平一波一起,懸念疊生看的讓人大呼精彩!
  • 電視劇中「滴血」真的能認親嗎,滴血法如何操作
    我們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常常看到電視劇上為了證明兩個人是否有血緣關係就割破手指來個滴血認親。血融在一起就是有親屬關係,不融合的話就是沒有關係。《洗冤錄》上就詳細地記載了滴血認親的方法。甲有父母的骸骨,想要知道這個甲是不是這對父母的親生孩子,就用甲身上的一兩滴血,滴到骸骨上,如果是親生的,血會滲入骨頭裡面。如果不是就不會進入骨頭。那個時候每次都用這個方法進行驗證。滴血認親的方法其實由來已久。《太平廣記》記載漢代的時候就有滴血認親的說法了。
  • 甄嬛傳:甄嬛不明白,滴血認親時,為啥敬妃和端妃都幫著自己?
    甄嬛傳:甄嬛不明白,滴血認親時,為啥敬妃和端妃都幫著自己?對於甄嬛來說,如果在剛進宮的時候對皇上充滿了敬畏和傾慕,那麼在她從甘露寺回宮以後,除了恨,就沒有其他的感情了,皇上做了很多讓她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她有這種情緒其實也實屬正常,當初,為了讓自己腹中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去處,甄嬛不惜和蘇培盛裡應外合,將皇上騙到了凌雲峰寵幸了自己,便推說孩子是皇上的順利的回了宮,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其實她腹中孩子的親生父親是果郡王
  • 盤點那些影視劇裡常見的錯誤,滴血認親竟然欺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文/拓荒客節日的氣憤正在進入尾聲,各大院線酒店餐館都在忙碌著收尾工作,今晚肯定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大事故,野外樹林裡的情侶要小心被毒蛇咬傷,河邊浪漫的男女小心溺水,諸多不確定因素一定要謹慎行事。醫生說了:「如毒蛇咬傷,千萬不能用嘴巴去吸,否則毒素很快經舌下靜脈進入心臟,對施救者產生生命危險,如果施救者口腔有點問題或者有潰瘍等症狀的那就更加糟糕了!」
  • 甄嬛傳:滴血認親結束,誰注意皇上瞪向了哪?原來他早知事情真相
    滴血認親這一片段在《甄嬛傳》中可是非常經典的一個場景,幾位老師在中的演技都是非常不錯的。不管小編看過多少次滴血認親的畫面,小編都會被孫儷和陳建斌等幾位優秀的演技派給帶到劇情當中。相信大多數網友和小編一樣,都會被這個片段搞得很緊張吧。
  • 為認生父,滴血認親,結果成為史上最大的笑話
    和電視劇裡演的一樣,在沒有DNA技術的古代,想要證明對方是否有血緣關係,就會採取滴血或滴骨認親的方式,也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其中魏晉南北朝的一則滴血認親事件,可謂是滑天下之大稽,最讓人啼笑皆非的。若是他不去滴骨認親,不自認為是蕭寶卷的遺腹子,或許依著蕭衍的寵愛能在亂世之中有一番大作為。
  • 揭秘《甄嬛傳》另類中醫 專家:滴血驗親不靠譜
    《甄嬛傳》正在衛視熱播,劇中後宮嬪妃們明爭暗鬥,各類香料、中藥也成了嬪妃們常用的爭寵利器,薰香催情、滴血驗親等手段可謂步步驚心。  據悉,原著作者流瀲紫的丈夫是一名中醫,在醫藥方面為該劇提供了很多指導,雖然流瀲紫表示這些橋段只是借鑑前人加上自己的想像,未經過專家驗證,不過這足以激起觀眾的興趣,並吸引到醫學界的注意。
  • 衰漫畫:小衰被衰奶奶「玩壞」,大臉妹懷疑身份,上演滴血認親戲碼
    阿衰身高並不高,喜歡打CS、看漫畫怕踢、愛吃油炸臭豆腐,愛放臭P,經常被大臉妹虐待,特長是睡覺、惡作劇等一些中學生經常做的事,讓人能回憶起初中時候的美好。快來看看今天又有什麼歡樂故事吧,看完記得點點讚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