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石,法號:印池,潢泰山人,字,為君,乃芝,永旭,齊白石門人,珍石山房,鏤雲書屋,冀中河北安國人,清代皇族後裔,乾隆皇帝的八世孫,幼年拜於齊白石門下,與李可染、李苦禪、婁師白並稱「齊派四大弟子」,中國著名國畫藝術家、書法藝術家和篆刻藝術家。壽石先生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出版獲獎,並有作品納入精裱、碑刻、珍藏之列。 其印作和書法作品遍跡世界各地,並廣為名士流傳。
場景展示圖
壽石先生對鐘鼎文、棉帛、三石,漢、魏、草、行、楷、隸兼書法、篆刻、非常大寫意畫均有較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無不做到了學識上中通、修養上的橫通、形成獨特的鮮明藝術個性,達到了風格上的極致。其在點、線、面的並用,蒼、雄、秀兼顧,陰、陽、剛、柔具備,構取物象,總體精盈、兼採眾法、融會貫通,突出了『厚』的刀筆之意和自成一體的法度,均運用到書法、畫、篆刻之中。
壽石先生自七十年代其起,得到董壽平、齊良遲、邵宇、王學仲、徐柏濤、婁師白、李鐸、範曾、楊力舟、韓美林等書畫大家的首肯,對他的藝術有較高的評價與讚揚。由中國書協副主席王學仲先生題寫的「壽石藝苑」已成立,壽石數年為海內外眾多知名人士、書畫家制印數萬餘方,均得讚譽,並題字贈詞作序予贊之。
其作品多次選入藝術大典。
藝術簡介: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籤約書畫名家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理事
世界藝術家協會副會長
中國王羲之藝術研究會研究員
中國故宮博物院紫禁城書畫協會理事
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學會理事
中國榮寶齋推薦書畫家
中國炎黃社社長
當代肖形印社副社長
中華湖社畫會常務理事、藝委會主任
東方詩、書、畫印函研究學會理事
中國國家畫院特聘書法篆刻師
國際書畫協會學術委員
世界藝術家聯合會理事
臺灣紅田山房石刻展示中心特聘書畫篆刻家等國際藝術團體職務
2006年書畫作品《鴻喜雲集中堂》,被臺灣藏家王度以40萬元高價賣走
2009年書法作品《寧靜致遠》,在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拍出了32.8萬元
2013年篆書作品楹聯,在中國嘉德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拍得180萬元
2016年中堂書畫《壽域宏開》拍出了800萬元高價,刷新個人最高拍賣紀錄。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物寶庫,是中國的文化藝術的象徵和名片,張壽石先生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是中國第一位且唯一一位被國家授權使用「故宮博物院」落款的頂級藝術大師,這相當於他的作品從問世那一刻起就已經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國寶品級,代表了當代藝術最高榮譽,就連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黃賓虹這樣的一代宗師都望塵莫及。
壽石老師的藝術,不僅繼承和發揚了書畫藝術傳統,而且積極反映現代生活的真善美,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無論在題材的開拓或是藝術形式的表現上,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運用。華夏文化光耀全球,一個民族的發展壯大,其文化影響, 具有更廣泛、更深層次的作用。
社會評價:
提起張壽石,中國書畫藝術界,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詩文書畫印五絕自成一家,尤其是一手氣勢磅礴的篆體書法享譽藝壇。齊白石先生一生弟子無數,王雪濤,李苦禪,李可染,婁師白都已成為一代巨匠,但是其篆書傳人只有張壽石一人。
齊白石的篆書堪稱書壇一絕,以筆如刀契、墨如凝漆、力透紙背、愈古愈妍而著稱,極其難以學習模仿,張壽石先生30餘年筆耕不輟終得真傳,形成了行筆雄健、精緻蒼勁的獨特風格,被當代書畫界譽為「壽石書體」「當世第一大篆」。啟功大師評價說:「張君的篆書,字勢開張、左右橫突、筋骨強勁,有一種長槍大戟的灑脫和沉著舒張的寬博、深厚,筆中出象,字中有象,出乎天然,不由人不為震。」
精美的書畫作品是藝術家心靈的體現和文化底蘊的表露,是對生活和書畫藝術美的理解和再現,也是對生活美感的探索和追求。
其作品多次在中國各大美術館展出,並參加中國美術館合作主辦的全國性書畫邀請展,捐贈多幅作品贊助社會慈善公益活動。近年來潛心研究書畫創作,遍習百家,在作品中注入自已的哲學,文化思維,深得業內好評。
【 復聖軒字畫網 】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