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官至副廳,最終毀在婚外情:他的錯,給多少人上了一課

2020-12-20 文字控制部落

●●●

作為情感作者,看見和情感有關的話題,總要多看兩眼。

昨天看新聞時,看到一個貪官的情感故事,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後,又扒拉了一堆和他有關的資料。

話說雲南省地質調查局原黨委書記蔣錚(1962年出生,副廳級幹部),大好的人生,因婚外情敲響喪鐘。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莫著急,聽我細細給大家捋捋。

1.

一路開掛的學霸

蔣錚出生在雲南省鶴慶縣的一個書香之家,父母都是教師。他自小品學兼優,聰明絕頂,真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1980年高考時,蔣錚以當地高考狀元的身份,考上大學,一時轟動小城,燦若明星,讓父母臉上甚是榮光。

大學畢業後,他到雲南省地質礦產開發局工作,當上國家幹部,還入了黨,深受領導和同事信賴,順風順水,志得意滿。

如果說,這個狀元學霸+年輕幹部,人生有啥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他和髮妻唯一的女兒,出生後患上了小兒麻痺症——上世紀八十代,脊髓灰質炎疫苗不夠普及,不少孩子得病後,成為殘疾。

按常理,越是這樣的孩子,越需要父母和睦,家庭有愛。

身為人父的蔣錚,在有錢有勢後,卻走向了另外一條路。

2.

手握實權的處長

大家都知道,各個省市的地礦局,都經常和礦產老闆打交道。

作為中國西南邊陲的門戶,群山綿延的雲南,礦產資源極為豐富,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是我們國家極為重要的礦產資源寶地。

礦多,地礦局的實權就大,公權在身的人地位就重。

學霸蔣錚到地礦局後,憑著踏實能幹和八面玲瓏,從1984年到2000年16年間,從一個奔走深山老林的測量員,一步步當上了組長、科長、副處長、處長。

權勢的袈裟,吸引來獻媚的人群,也吸引來各懷鬼胎的誘惑。

面對手握大權的蔣處長,有錢的礦老闆們,投其所好,想到的一個千古難拒的誘餌:

英雄難過美人關。

3.

四處留情的丈夫

工作8小時之外,礦老闆們排隊請蔣錚吃飯喝酒,唱歌跳舞,遊山玩水,把一個個姿色不錯的女人,推到他的懷裡。

蔣錚自己坦白,當上領導後,曾和多名社會女子發生過不正當關係。

紙裡包不住火,帶著病女的妻子,非常生氣,覺得他在玩火,多次和他發生爭吵。

蔣錚卻將這視為妻子的無理取鬧和蠻纏妒忌:

自己手裡有那麼大權,身邊有求於他的人那麼多,人世間還有那麼多嬌媚的女子自己沒抱過,吃醋的老婆管得住麼?!

他飄起來了,膽子變大了,身邊有求於他的人就樂了。

和他原本是露水情緣的女子,也從一夜情人,發展成固定情婦。

婚外生子的幹部

2005年,蔣錚通過礦老闆的飯局,認識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未婚女子陸某。

彼時,43歲的蔣錚,已官至雲南省國土資源廳礦產開發管理處處長,正值盛年,大權在握。

沒多久後,陸某就成了他包養的情人。

4.

蔣錚瞞著妻子,經常借下班或出差的時機,和陸某共度二人世界。為了仕途和名聲,他在單位又表現得愛家愛女、勤儉節約。

如此分裂,著實難為人,好在他自幼聰明,擅揣人心,天生就是影帝。

但不願再看他表演的妻子,一氣之下,和他離了婚。

髮妻可能懾於蔣錚的權勢,還可能是綜合利益的考慮,最終和蔣錚離婚不離家,倆人對外依然扮演恩愛夫妻。

2006年,蔣錚和情婦的女兒出生。

按理說,蔣錚已和髮妻離婚,和情婦也有了孩子,即便他是國家幹部,光明正大和情婦扯證結婚,生活在一起,也未嘗不可。

但,他有一個身有殘缺的女兒。

如果他和髮妻離婚,站在雞蛋這邊的輿論,難免會對大權在握的他,多有微詞。

這個遊走體制、不斷獲利的男人,深諳名聲和私德,是考量一個幹部的重要指標。

他若想往上走,就必須把好丈夫、好爸爸的人設立穩、立牢、立得深入人心。

於是,他又做了另一個看起來讓人費解的選擇。

5.

離婚復婚的把戲

2006年8月,和情婦的女兒出生5個月後,蔣錚又偷偷和髮妻復了婚。

他的髮妻,竟然也選擇同意。

向組織懺悔時,蔣錚說,和髮妻復婚,是因為考慮到患病的大女兒,還有身邊親屬的感受。

但我從他案件的另一個細節,發現他在撒謊:

不管是之前離婚,還是後來復婚,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和情婦陸某說過。

這就意味著,儘管,情婦為他生下了孩子,他也從未想過要給她未來。

他籌劃自己的每一步時,男歡女愛都是棋子:

不管是和原配離婚復婚,還是和情婦同居生子,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滿足自己的私慾。

前者,是立個深情的人設,登上更高平臺,掌握更大權勢。

後者,是以愛情的名義,控制住一個女人,給自己繁衍子嗣。

6.

平步青雲的仕途

蔣錚的任職履歷表中,這樣一個信息,也證實了上面的結論——

2008年6月,蔣錚從雲南省國土資源廳礦產開發管理處處長,榮升雲南省地質調查局黨委書記。

而2008年5月9日,作為試點,礦產豐富的雲南,在全國率先成立首支省級地方公益性質調查隊伍——雲南地質調查局(副廳級)

這,從一個視角,註解了蔣錚離婚後又復婚的這波操作。

和前妻復婚,不過是蔣錚聞聽風聲後,未雨綢繆的一步棋。

下好了這步棋,他才能在激烈的官場競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

那麼,被他藏起來的那個情婦和孩子呢?

7.

家外之家的供養

在地質調查局黨委書記的位置上,穩定下來後,蔣錚如魚得水,左右逢源,2013年又和情婦陸某,生下第二個孩子。

那時,他已經51歲,離退休只有9年。

他一旦大權旁落,退隱江湖,就沒有人再認他是誰。所以,他開始瘋狂斂財。

但認罪時,他將自己的貪汙,歸結於要在兩個家庭、兩個女人和三個孩子之間平衡,就必須有錢。

為了給情婦和兩個私生子,提供優渥的家庭條件,他開始瘋狂貪汙受賄。

從2002年到2019年,17年間,蔣錚共收受他人禮金303.3萬元

相比陝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受賄的7.17億,不算多。

但對於媒體報導,蔣錚因為婚外情和私生子,才走向貪腐之路的論斷,我並不認同:

禍水的女人和無辜的孩子,並非不是原因,但更像是某種擋槍的藉口。

8.

案件之下的情感

復盤蔣錚的人生,昔日高考狀元,昨日權貴高官,若能善始善終,留下身後名,也算美談一樁。

他出身書香門第,曾為昔日學霸,最終栽在私德上,讓人唏噓不已。

蔣錚的落馬,讓身居要職、手握公器的人,內心一驚,也讓不少身陷婚外情,輾轉騰挪,不得解脫的男女,看見這4個問題:

①婚外情,是不是原罪?

有媒體將蔣錚的出事,歸結於婚外情:

要不是為了彌補情婦和私生子,他何至於東窗事發,淪落至此?

對此,我是一萬個不同意。

婚外情只是導火索,根本原因,是位置高了,權勢大了,欲望多了,人也飄了。

中紀委研究室原副主任劉春錦曾說過一個數據:

廳局級落馬官員,90%都包養情婦,甚至有多個高官共用一個情婦的現象。

婚外情是不道德的,但對於出事兒的權貴來說,婚外情不過是墮落的附屬品,卻不是事件的根本原因。

因為,不管體制內外,光談道德都沒用。

道德只有關進規則的籠子裡,手握大印的男人,才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下半身。

②離婚不離家,到底為了啥?

這樁事件中,髮妻的角色,挺耐人尋味的。

她和蔣錚早已沒有了感情,男人包養情人後,她忍無可忍選擇離婚。

可能是考慮到臉面,可能還愛著男人,還可能是男人的仕途關乎她和殘疾女兒的生活,她最終選擇離婚不離家。

後來,在男人已有私生子的情況下,她竟然和他復了婚。如今,男人落馬,她錢沒落著,夢也醒了。

現實中,還真有不少離婚不離家的人。

需要看見的是,不管保持這種關係的大人,有什麼樣的藉口,這種猥瑣的關係,對三觀未定型的孩子,都是極大的傷害——

貌合神離的關係,虛假維持的完整,裝模作樣的父母,會讓分裂衝突的孩子,早早喪失對愛情和婚姻的嚮往。

離婚就是離婚,清清白白,利利亮亮。復婚就是復婚,不降低門檻,不為利益苟且。

如此,才有善終可言,才配教育孩子。

③被包養的女人,後來怎麼樣了?

多年前,我被叫去給紀委專案組整理材料,接觸過幾個落馬官員的案卷。這些官員中,有不少人,和情婦生了私生子。

我很好奇,給他們生下私生子的女人,都是怎樣的人。

看完案卷後發現,這些年輕的女孩子,要麼是賓館服務員,要麼是辦公室臨時工(沒有歧視的意思,只是說所見),都是底層打拼又容易控制的女孩子。

她們以情婦的名義,給男人生下一個或兩三個孩子,但自始至終都活在不見光的角落裡。

男人直到出事,也沒有想過給她們一個名分——相比仕途和前程,她們不過是陪襯。

加上案發後,錢財和房屋都被沒收拍賣,這些情婦,有的被連帶判了刑,有的在大樹倒後,一個人帶著孩子過餘生。

活該嗎?活該。

但可憐的,是那些被稱為私生子的孩子。

現實中,有不少女孩子,至今仍在這條捷徑上無法停下。

只是,所有的捷徑,最後都要以數倍的尊嚴和血淚,乃至終生的自由去償還。

④所有的因果,訴說著什麼?

從副廳級官員蔣錚,到淘寶總裁出軌門,不管是官家幹部,還是私企高官,這一樁樁的醜聞,都說明了一個道理:

8小時之內的才華和能力,決定你能站多高。

8小時之外的德行和修為,決定你能走多遠。

耀眼的才華只有配上豐盛的靈魂,才能長出穿山越嶺的翅膀。

那些走得遠的人,都懂得給膨脹的思想減減肥。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能走多遠的路,往往取決於修為抵達的深度。

文章的最後,還想再說一個細節:

蔣錚在懺悔中,向他兩個家庭的三個孩子說:

爸爸對不起你們,你們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一定要好好學習。

這話貌似真誠正確。

而我覺得,身為昔日學霸,今日鋃鐺入獄的蔣錚,這麼說,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如果他真的看清了自己,應該對孩子們說——

爸爸對不起你們!記住爸爸的教訓。

考上名校,當上高官,都不是最終的歸宿。

好好做人,做個清白端正的人,才是一生。

不是嗎?

耐不住寂寞,就守不住繁華。

相關焦點

  • 他是湖北高考狀元,從年級100名逆襲成狀元,光數學就有7本錯題集
    龔曉曦,湖北襄州區人,出生在湖北省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在清河口經營種子農藥生意,龔曉曦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父母沒有為孩子的學業操過心,從小學開始,龔曉曦在班上的成績就經常名列前茅。到了高一第一學期,龔曉曦全年級排名100名,然而,龔曉曦沒有氣餒,他認真上課,聽老師安排,按時完成作業,並總結了大量題型,經過刻苦努力,龔曉曦的成績突飛猛進,到了高三他一躍成績提高到了年級前十名。龔曉曦十分注重編寫錯題本,整個高中三年,他編寫的錯題本就有14本,光數學就有7本錯題集,由此可見龔曉曦對錯題本的重視程度。
  • 他是江西高考狀元,父女倆都是狀元,最終選擇北大經管學院
    李逸,江西省信豐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李逸的父親是信豐三中的老師,母親沒有工作,一直在家操持家務,李逸的父親十分重視女兒的教育,從小就培養她熱愛閱讀,李逸從上小學開始,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
  • 他是江西高考狀元,語數英都考143,中狀元後學校直接拿錢到他家
    尹天驥,江西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尹天驥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尹天驥初中就讀於南昌心遠中學,高中就讀於南昌二中蘇蒲路小區,因為上學以來在卷面字跡上面吃過虧,為了能夠在高考中能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水平,他決心苦練書法,立志要寫一手工工整整的漢字,從高二開始,他就利用每周一中午的十二點半至午後一點10分這段時間練字,堅持半年之後,他終於能達到一分鐘寫23個楷體字,而且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少有塗改。
  • 她是吉林高考狀元,中考居然也是狀元,最終選擇北大光華管理
    宋雨泓,吉林省吉林市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宋雨泓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2018年高考,宋雨泓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99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8年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其中宋雨泓的語文考了123分、數學考了147分、英語考了144分、理綜考了285分。
  • 他是江西高考狀元,語數英都考143,中狀元學校直接拿錢到他家
    尹天驥,江西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尹天驥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尹天驥初中就讀於南昌心遠中學,高中就讀於南昌二中蘇蒲路小區,因為上學以來在卷面字跡上面吃過虧,為了能夠在高考中能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水平,他決心苦練書法,立志要寫一手工工整整的漢字,從高二開始,他就利用每周一中午的十二點半至午後一點10分這段時間練字,堅持半年之後,他終於能達到一分鐘寫23個楷體字,而且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少有塗改。
  • 他是遼寧高考狀元,數學、英語都超過140,最終選擇清華大學
    王治同,遼寧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父母親都有穩定的工作,從來沒有為他的學業操過心。王治同的母親是一名老師,工作忙的時候沒時間照看他,就將他帶到學習,陪自己備課、自習。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拿到高分,王治同也給廣大學子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說:我要提醒考生們不要完全相信備考前的押題,應該要更全面系統性地進行複習,以不變應萬變來對待高考,學習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借鑑優秀生學習的方法,但絕對不要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
  • 他是江西高考狀元,語數英都考143,中狀元後學校直接拿錢到他家
    尹天驥,江西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尹天驥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尹天驥初中就讀於南昌心遠中學,高中就讀於南昌二中蘇蒲路小區,因為上學以來在卷面字跡上面吃過虧,為了能夠在高考中能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水平,他決心苦練書法,立志要寫一手工工整整的漢字,從高二開始,他就利用每周一中午的十二點半至午後一點10分這段時間練字,堅持半年之後,他終於能達到一分鐘寫23個楷體字,而且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少有塗改。
  • 他是福建高考狀元,一直用99元的手機,最終選擇清華新雅書院
    溫晉,福建廈門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溫晉的母親是一位教師,從小溫晉的成績就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溫晉在班上的成績就經常名列前茅,常常包攬年級前三,父母從來沒有操心過他的學業。溫晉的興趣愛好廣泛,除了日常的學習生活之外,他還喜歡參加各種各樣團體活動,例如學校組織的「模擬聯合國大會」等,他愛讀報、愛看新聞、愛踢足球,尤其喜歡看書,上小學的時候,只要和父母經過新華書店,溫晉總是會央求父母帶他進書店裡看書,一待就是半天。
  • 他曾是高考狀元,讀大學後卻走上歪路,原因何在?
    大學是所有學生夢寐以求的地方,從我們讀書開始,老師和父母就給我們描繪大學的美好,大學不用做作業,大學很自由,大學是很多人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夢破碎的地方,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高考狀元的真實夢碎路!
  • 高考那一年,父親給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可我知道是他錯了
    但隨著時光推移,青澀退去,成熟取代,曾經的目標逐漸黯淡,想要做到的樣子也變得模糊,很多人將此稱之為成熟,甚至是人生重要的一課,而我的這一課發生在高考那一年。高二那年我進了全校的重點班,學年前三十,一多半都在這個班級,前十更是被包攬。
  • 他是貴州高考狀元,高中三年從來沒考過年級第一,高考逆襲成狀元
    查致遠,貴州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查致遠從小成績就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他在班上的成績就常常名列前茅,父母從來沒有操心過他的學業。查致遠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他從不熬夜,堅持每天晚上10點鐘就睡覺了,據查致遠的父母反映,查致遠平時就很喜歡研究錯題,他跟同學們、老師們相處得很好,只有有空就會跟同學們一起討論問題,大家還會一起分享經驗。
  • 他是北京高考狀元,高中三年從沒考過第一,高考逆襲成理科狀元
    梁思齊,北京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梁思齊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他在班上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常常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梁思齊的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兒子的學業。梁思齊會說很多門語文,他所在在人大附中副校長是這樣評價他的:出了成績,是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的,他不拿狀元和榜眼,還有其他的同學,整體水平的先是有大的團隊在這裡,就是學生高分層,綜合素質上來了,就沒有必要天天練高考的事情,梁思齊綜合素質很強,鋼琴九級,又是足球協會的,又是藝術方面的,還搞音樂創作,還有小語種,不是很精
  • 他是貴州高考狀元,高三還排年級100名,結果高考考出個狀元
    潘丹陽,貴州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工作穩定,潘丹陽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學業從來就不需要父母為他操心,從小學開始,他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潘丹陽在高三時期曾經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導致自己的成績突然出現滑坡,一度從年級前十名掉到年級100名,然而在高考即將到來之際,他漸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成績才漸漸恢復原來的狀態。潘丹陽平時興趣愛好廣泛,除了日常學習之外,潘丹陽還喜歡踢足球、下圍棋,他喜歡閱讀,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會將時間都花在閱讀上。
  • 他是寧夏高考狀元,年級第2保送5人沒他份,背水一戰最後中了狀元
    範海霆,寧夏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學歷不高的職工,家庭狀況一般,範海霆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範海霆的成績一直很穩定,從高一開始,他的成績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十水平左右,到了高三,他更是一直維持年級第二的水平,高考前,範海霆曾參加清華的保送競賽,結果排名年級第二的他沒上,比他成績差的有4人被選上了,一共選了5人,身為年級第二卻沒有被選上保送名額,這對他的打擊很大。
  • 一段不堪的「婚外情」不僅毀了我10年婚姻,也讓我付出了慘重代價
    西巴伊婚外情本來就是自私的產物,當你沉迷於此時,必定會失去家庭的重心,婚姻失衡是遲早的事情。有時候明知道前面是刀山火海,還義無反顧的去前行,最終清醒後才發現,受傷的不僅是自己,還有愛你的人。直到31歲那年,我懷孕了,全家人都為之高興,只有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眼看幸福的三口之家馬上就來了,開銷隨之變大,丈夫為了給我們更好的生活,主動申請了出差工作,就這樣我們一個月才見一次面,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直到孩子出生後,我們的溝通與交流變得越來越少,而他也越來越忙。孩子上幼兒園以後,白天徹底閒下來的我甚至感到孤獨。
  • 他是廣西高考狀元,成績從沒掉出年級前3,最終選擇清華化工系
    黃崇俊,廣西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黃崇俊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母親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家境頗為殷實,黃崇俊從小成績就一直很優異,從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而他的班主任則是這樣評價他:黃崇俊同學在班上是年齡比較小的學生,平時比較內向,但對班級工作認真負責。從高三下學期開始就保持著優秀的考試成績,最差也是年級前三,還獲得自治區級三好學生獎勵。
  • 他是四川高考狀元,直言中狀元並不意外,清華北大直接到學校搶他
    卓汐聰,四川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卓汐聰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其實選文理科的時候,卓汐聰的理科並不差,甚至還要比文科還有好,不過最後他還是選了文科,原來卓汐聰非常喜歡歷史,為了能學習歷史,於是才選了文科。
  • 妻子婚外情以此為榮:「愛一個人怎麼了,我們真心相愛有錯嗎?」
    人的一生中很複雜,擁有許多感情,就算對於愛情,不妨也在不斷變化,在結婚前和結婚後對於伴侶的態度也大有不同,而一個人在結婚前和結婚後的變化,對愛情能夠從始至終保持一致的人已經不多了,即使現在結婚,對於情侶來說是一個門檻,但是進到這個門檻之後,有多少人能關住這個大門相守一生呢?所以各種離婚結婚結婚外情的發生層出不斷。
  • 此人原是不入流的小官,兩次上疏要求參加科舉,最終成為狀元
    明朝前期的科舉制度較為嚴格,官方對應試者的身份、職業等均會進行審核,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應試,如罷閒官吏、娼優之家、學官(教官)等均不得參加科舉。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規定罷閒人吏及娼優之家不許應試;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認為胥吏心術已壞,規定這類人也不許應試;洪武十七年(1384),又規定學官、罷閒官吏、娼優之家吏卒與居父母之喪者不許應試;洪武二十三年(1390),朝廷再次重申胥吏不許應試。直到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朝廷才有條件地準許教官應試。
  • 科舉狀元的巨大成就與高考狀元的堙沒無聞
    一、現在的高考狀元們,中了狀元等於人生失敗現代的我們,從三歲開始接受學前教育,六歲上小學六年,13歲上初高中學六年,19歲考大學一般是四年本科23歲畢業,現在大部分人都想讀研三年(同上頁)進一步的分析統計說明以下事實:事實一:1977年以來,全國34年的高考狀元(高考分省計分,3300名÷30個省市區÷34年≈3.2名,應該一個沒漏啦),都沒成為社會活動家、或企業家、或藝術家,也沒在任何一個行業成為領軍人物。事實二:不知科學家的工作屬不屬於一個行業?如果屬於,那就意味著:高考狀元們也沒成為一流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