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2月22日電 只要補繳幾萬至十幾萬元,就能通過特殊渠道在社保局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還能提前按月領取養老金,補繳費用比正常途徑便宜,而且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比普通標準高,這樣的「好事」你聽說過嗎?如果遇見,千萬別信。
重慶長壽警方在「2020淨網」專項行動中,破獲一起特大社保詐騙案,犯罪團夥以特殊渠道幫忙辦理社保為由,詐騙群眾錢財3000餘萬元,受騙群眾多達300餘人。
貪便宜!夫妻特殊渠道買到「假社保」
2018年10月初,家住長壽區的杜某通過某微信群得知,一名楊姓男子處可以低價辦理社保,而且可以提前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
為了獲取群眾信任,楊姓男子宣稱自己可以通過一些特殊關係,在社保局內部辦理特殊工種的城鎮職工社保和醫保,只需提供辦理人的戶口本、身份證等材料,再繳納一定手續費,就能幫忙辦理社保補繳手續,比通過正常途徑購買便宜且收益更高。
看到可提前退休,而且收費便宜,杜某有些心動,便回家告訴其丈夫。得知楊某有特殊渠道,杜某的丈夫不假思索向楊某轉帳14.5萬元,為妻子杜某購買了「社保」。
從2019年3月起,杜某的銀行卡內每月都能收到1790元錢的「退休金」,雖然遲遲未拿到社保卡,但看到「退休金」每月按時到帳,夫妻二人更加深信撿了大便宜。直到2020年6月,杜某的丈夫在社保所查詢妻子的社保信息時,發現杜某無任何相關登記信息,也從未在社保局辦理過社保,這才發現受騙,向長壽區公安局報警。
不要信!按月打「養老金」實為製造陷阱
2020年7月15日,長壽區公安局成功破獲這起特大社保詐騙案,犯罪嫌疑人黃某、楊某、周某被抓獲歸案,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於2020年7月17日向長壽區公安局投案自首。通過偵查和審問,長壽警方起底了詐騙團夥的作案手法。
原來,犯罪嫌疑人黃某自2015年1月以來,多次聯合其下家楊某、王某等人,聲稱自己有特殊渠道,以「代辦社保補繳」的名義,向群眾收取幾萬至十幾萬元不等「社保補繳費用」。
為了製造成功辦理社保的假象,黃某將部分資金通過自己和下家周某的銀行帳戶,按月向被害人發放930元至2000元不等的「退休金」,以此吸引更多群眾找上門購買「社保」。通過此種方式,300多名群眾先後受騙,涉案金額高達3000餘萬元。
莫大意!被騙群眾多為農村中年群體
長壽警方在查案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黃某及團夥用於使用和轉移贓款的銀行帳戶多達40餘個,詐騙所得大部分資金被黃某團夥據為己有。而犯罪嫌疑人楊某、王某在明知黃某在實施詐騙行為,仍介紹多名被害人找黃某辦理社保業務,並分別使用各自的銀行帳戶收取被害人錢財,從中截留部分資金獲利。
2020年7月,楊某在收取一名被害人17萬元的「社保費」後,將其中13萬元交給黃某,自己光是這一筆就截留4萬元作為「辛苦費」。
警方表示,該社保詐騙案中,大部分受騙者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且多為農村戶口,有的家庭被騙金額超過30萬元。犯罪嫌疑人正是抓住受騙群眾法律法規意識淡薄,且心存僥倖心理,以此設置陷阱,殊不知通過「特殊渠道」不僅沒能為自己的後半生買一份「保障」,更是讓自己的半生積蓄雙手拱讓給了犯罪分子。
犯罪嫌疑人黃某、楊某、王某的行為已經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涉嫌詐騙罪。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長壽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警方提醒:辦理社保是公民享受相應保障的前提,國家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和規範的辦理程序,人社局等國家行政機關各項事務都有正規辦理流程與規章制度可供查詢,社會公眾應嚴格依照法定流程到社保部門,通過正規渠道辦理,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熟人關係、內部政策」,以免上當受騙。(常碧羅、劉政寧、徐強、江安哲)
(責編:劉政寧、張禕)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