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 日期:2020-12-15 來源:南昌新聞網
以典型引路,以榜樣育人
為進一步全面推進「三風」示範點建設工作,推動「三風」活動再上新臺階、再出新成效,11日下午,市政協「三風」調研組赴青山湖區開展2020年「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示範點建設專項視察工作。今年以來,青山湖區把「三風」活動與市域社會治理、服務群眾、文明提升等工作相結合,打造了15個各具特色的「三風」主題文化展覽館、文化街、校園等精品示範點位。
點點滴滴積累真善美
11日13時30分許,市政協「三風」調研組先後來到青山湖區文廣新旅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青山湖區疾控中心、丹石社區愛心順風車隊服務中心、湖坊鎮宏利社區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基地等「三風」精品示範點及周邊沿線查看「三風」氛圍營造情況。
「『美滴』諧音『美的』,聯想到空調、風扇,也就是颳起最美的『三風』。滴有滴水成河,積少成多的意思,美是由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青山湖區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據了解,青山湖區疾控中心以「興家風——美德、美麗」、「淳民風——美名、美談」、「正社風——美業、美聲」將疾控中心的「三風」工作分為三大塊、六個版面,打造出融入傳統文化、寓教於樂、簡明扼要的「三風」示範教育基地。
義務搭載居民6700餘人次
「明天早上我要去秋水廣場,請問有沒有順風車?」在丹石社區愛心順風車隊服務中心的顯示屏上,記者看到一個不斷發布車輛行程、詢問有無順風車的微信群。「三風」榜樣人物團體青山湖區丹石社區愛心車隊隊長萬輝鵬說,因為綠都丹石街區地處城鄉交會處,交通較為不便,兩年前小區居民自發組建了一支愛心順風車隊,免費搭乘小區居民。
據了解,自2018年1月1日正式註冊成立至今,丹石社區愛心車隊現有43名註冊隊員,其中25名隊員每天都將行程發布在微信群裡,累計發布公益順風車信息13200餘條,義務搭載居民6700餘人次,沒有發生過任何糾紛、誤會、意外和安全問題,實現了「零投訴」「零事故」。同時,針對不會使用微信的老人,丹石社區在門口設置愛心順風車等候點,平時,居民在路邊看到貼有「愛心順風車」標誌的車,也可招手示意、尋求幫助。
按照「四德」標準培樹一批先進典型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今年以來,青山湖區積極探索「三風+」工作模式,做好創新融合「兩篇文章」,把「三風」活動與市域社會治理、服務群眾、文明提升等工作相結合,打造了15個各具特色的「三風」主題文化展覽館、文化街、村社、校園、工廠等精品示範點位,以市場化方式組織全區政協委員遊覽「三風」文化精品旅遊風景線,開展了700餘場次「委員進社區」、惠民服務、志願服務等「三風」主題活動,推動了「三風」活動向廣度拓展,向深度延伸。
「我們將要深入總結『三風』活動經驗成效,著力加強平臺創新、載體創新、活動創新。」市政協副主席陳匡輝說,堅持以崇尚真善美為主基調,不斷引領良好社會風尚,注重將「三風」活動與各項工作相結合,推動落細落小落實,打造一批叫得響、效果好、認可度高的實踐品牌,推進「三風」活動成效再上新臺階;堅持以選樹先進典型為榜樣,持續弘揚良好社會風尚,把選樹典型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按照「四德」標準培樹一批不同層次的先進典型,以典型引路、以榜樣育人。(熊希銳 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記者 李海燕 實習生 孫小英)
[責任編輯:孫益君]
1、本網轉載文字、圖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並且不以盈利為目的,轉載稿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註明「來源:南昌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南昌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南昌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採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果本網所轉載稿件的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ncnews@ncnews.com.cn)或電話(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網,本網將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對於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