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青年教師信息技術與生本課堂融合大比武」活動落下帷幕,參加本次比賽的語數英三科共14位教師都是35周歲以下的年輕教師,比賽內容包括教學設計(硬筆書寫能力)、講課、說課、板書設計(粉筆字書寫能力)、信息技術運用等方面,這次活動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教師的努力配合下,在參賽教師積極參與、認真準備下,取得圓滿成功。
所有參賽教師對此次比賽高度重視,認真備課、講課,為我們展現出一節節風格迥異,可圈可點的精彩課堂,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備課充分、設計用心。
老師們在備課過程中,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導語、創設有效學習情景並高質量製作學習研究單,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欲望,能夠把知識深入淺出、扎紮實實地傳授給學生,又能藉助豐富多樣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能力。每一節課都樸實無華,每一節課都獨具匠心。
2.教學紮實有效,注重基礎訓練。
老師們能夠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語文老師對於主問題的設計精益求精;數學老師們十分注重知識點講解後的訓練;英語老師則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結合,學以致用,增加了學生深入學習的動力。
3.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老師們在教學中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民主、和諧、溫馨的教學氛圍,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學習,同時在教學中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
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本次賽課教師都製作了精美的多媒體白板課件和與之搭配的PPT課件,追求既生動形象又快捷高效的教學效果。語文學科還恰到好處地插入一些音頻視頻輔助理解文本。
5.青年教師專業知識紮實,個人素養良好。
通過本次比賽,欣喜地看到所有參賽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師基本素質。他們態度大方得體,語言清晰,因學生年級不同而親和力也隨之變化,同時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
當然了,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我們只有看到不足才能不斷進步,發現這些問題,正視這些問題,是我們落實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下面給老師們提出以下建議,供老師們參考:
1.在教學中,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用小組合作學習得來的優秀成果來激發更主動的合作探究。
2.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夠豐富精準,教師要注意平時多訓練、糾正、點撥。
3.教師課堂留有討論問題環節時,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
4.根據學科特點,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比如數學老師要做到精煉準確,切記羅嗦重複;英語老師要放緩語速,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發音;語文老師則要少說話,把話語權更多地交給學生,
5.提倡把課堂還給孩子們,教師們不要講的過多,跟孩子們搶話,耐心聽完學生的回答,並作出合理評價,善於抓住課堂生成靈活駕馭課堂。
總之,本次比賽是對我校青年老師常規教學的一次檢驗,是教師教學水平的一次展示。通過這個小小舞臺,能夠鍛鍊年輕教師儘快成長起來。比賽給予我們的啟示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節高水平的課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是不斷學習積累的結果;上一節好課相對容易,上好所有課卻不容易;一個優秀的教師必然是善於學習、反思的人,只有不斷的學習、反思才能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能力的提升。
語文組李珍老師深入小組交流活動中。
語文組李娜老師大方得體授課中。
語文組項周婷教師走進孩子身邊了解學情。
語文組蘇瑞老師在課堂中巡視學生課外閱讀情況。
語文組孟麗老師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
語文組劉高媛老師授課現場。
語文組方圓老師授課現場。
數學組白欣豔老師授課現場。
數學組王偉世老師授課現場。
數學組孟慧老師授課現場。
數學組侯敏丹老師授課現場。
數學組烏雅恆老師授課現場。
英語組楊歡歡老師創設情境精彩展演。
英語組王慧老師課上的遊戲深深吸引了學生。
供稿:李歡歡
排版:孫 軍
審核:張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