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在影視劇中的化身以女性居多,男狐大多只是陪襯,而最近上映的國產片《赤狐書生》則開創了國內男主為狐妖的先河。
電影《赤狐書生》是一部講述狐妖白十三(李現飾)陪人類書生王子進(陳立農飾)進京趕考的影片。
白十三接近王子進的目的是要拿到他體內的白丹,助自己飛升成仙,但經過途中一系列險阻後,他捨棄夢想,並自願被打回原形,最終和王子進成為真正好朋友共同生活。
這是李現第一次與陳立農搭檔,一開始他對陳立農的理解還是《偶像練習生》出身的愛豆,但是在合作過程中,他對陳立農有了新的認知。
「他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願意交流,然後特別nice的人,他跟我一樣是天秤座,所以當時在現場的時候互動也很多,我們一起打遊戲,一起打撞球,整個相處下來狀態就很舒服。」
這也是李現第一次出演商業片男主,但他對Ifeng電影說自己壓力並不大,「我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把角色演好。」
只是拍攝中因為首次接觸綠幕並有大量喜劇表演,感到有些困難。「我也不知道自己這種喜劇表演對不對,但是我希望大家在看完片子的時候,可以提出寶貴意見。」
不想塑造重複的角色
看視頻了解狐狸生活方式
2018年底,李現接到了《赤狐書生》製片人江志強遞過來的劇本,當時給的角色就是白十三。
李現看完劇本後被故事深深吸引,奇幻、動作、喜劇、商業片,每一個元素都是他過往不曾接觸過的。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白十三是一隻狐妖,無論是人設還是經歷都和李現過往的角色差異甚大,「我是一個不喜歡塑造重複角色的人,所以我看到這個的時候靈光一閃,覺得還不錯。」
為了演好這隻國產片中罕見的男狐妖,他看了大量講述狐狸的視頻,觀察它們走路、進食、睡覺等日常的生活方式。
「然後我會把這個東西通過擬人化的一些方式,賦予在角色身上,希望它可以更加生動。雖然說是動物,但其實最後還是通過人來呈現,還是得想想怎麼去融合。」
狐狸在生活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標籤就是愛吃雞,《赤狐書生》中也有大量白十三吃雞的片段,這幾段表演也是李現觀察之後的結果。
「像動物它在進食的時候相對比較兇殘,我們希望把它賦予到吃雞這些東西上來體現。」
儘管燒雞很油膩,李現在片場也吃了很多,但這種進食方式對身為健身達人的他來說並不算為角色犧牲。
「我們健身不是雕刻身材的,就吃這件事情其實還好,生活中我也是正常健身,正常飲食。那天就只是說吃完了燒雞之後,就不吃午飯,也不吃晚飯了,因為確實吃飽了。」
表演誇張是動作指導的要求
每天都在承受威亞戲帶來的衝擊
真正讓李現覺得有表演難度的,是特效和喜劇部分。他對特效的拍攝方式知之甚少,第一次站到綠布前有些無所適從。
「我也不知道在綠布裡頭我會怎麼打,會怎麼飛,會怎麼跟鬼魂撕來撕去,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空間想像的全新的開始。」
影片中有一段他和陳立農與蛙妖的長舌頭作鬥爭的情節,拍攝時他們拿的是一塊海綿。
「我們基本上都是自己去感受,假裝。導演說一會兒這過去有個東西,你要跳過去,走到那個地方,有這個東西,你還得越過去,然後趴著彎過去,你就得自己想像。」
動作指導希望他們呈現出來的動作幅度更大一些,「因為都是變身之後妖狐之類地打鬥,他希望動作幅度能更誇張一些。我自己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會被威亞吊得飛來飛去,你看到的吊起來、揣著臉摔在地上,都是在現場一點點拍出來的,所以每天承受的都是威亞戲帶來的這種衝擊。
李現曾經因為拍攝太多動作戲身體一度損傷嚴重,現在身體雖然恢復到了正常狀態,但一些損害也是不可逆的。
「還是會有一些後遺症,比如像半月板受傷,這個是不可逆的,就是這輩子它不可能再好了,但是腰肌勞損的東西,能做的就是在鍛鍊的時候練背,把自己背部的肌肉增強,這是方法。」
《赤狐書生》片場,他覺得有一場特別好玩的戲是白十三靈魂出竅,這是李現第一次想像自己作為一個人靈魂出竅會是什麼感受,「那場演了20多條,因為一直在試,你靈魂出竅下意識反應會是什麼樣子,這些是我們在拍攝過程中一個很好的經驗。」
李現在片場試戲的自由度得益於導演的寬容。「導演給了我非常大的表演空間,我說我想怎麼怎麼樣,導演都是沒有問題的,都是一起想出來的更有趣的一些設計,是加分的。」
參考《火影忍者》《灌籃高手》演白十三
白十三和郭得友都有自己的性格投射
在喜劇層面的表演上,李現說是之前看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片子後,再想著把它們在腦海中的印象調動出來賦予角色。
「甚至包括我看《火影忍者》或者日本動漫裡那些比較誇張的表演方式,我都賦予了白十三這個角色,都是希望它能極端一點。」
比如《火影忍者》中的漩渦鳴人和《灌籃高手》中的櫻木花道,「都是這種有點鐵憨憨的角色。」
同時,白十三的整個人設和鳴人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供李現做參考。
「白十三是一個雜尾野狐,被師父撿回來後一直被純正血統的狐狸瞧不起,它人生的夢想是取丹成仙,鳴人的夢想是成為火影忍者。大家都是無父無母,被別人瞧不起,俗稱吊車尾的情況下,一路為了自己的理想堅持下去,也願意為了朋友犧牲自己,所以我就覺得很有共鳴感。」
在所有角色上,李現都會賦予他們25%到30%個人的東西,「就是我會把性格魅力通過角色呈現出來。」但他並不願意讓觀眾感覺這個人就是李現,「我更希望他們感受的是角色。」
《赤狐書生》裡,白十三的愛打岔、愛調侃、說話沒正形,就是李現本人的性格。
「這些東西賦予了郭得友,我也賦予了白十三,韓商言也有一些愛開玩笑的狀態,其實都是我自己。」
但李現透露,這種性格不會在《人生若如初見》裡展示,「這個劇的類型不太一樣,而且劇本太工整,讓我們覺得更願意去完成劇本呈現出來的東西,而不是我們有一些改變。」
李現在接戲上有兩大標準,一是不接重複類型的角色,二是不希望大家看到李現的影子。「更多的是相信角色,這樣我可以在每個項目當中把角色拉開一下,要不然大家總覺得是在看李現,這就不好了。」
至於《赤狐書生》中李現表演如何,有沒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很「李現」的地方,他謙虛表示「我自己看完成片之後覺得還可以,但是我是一個很喜歡聽別人意見的人,我希望能得到很多反饋,所以到時候電影上映之後,我自己感受一下。」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Feng向標」投票發表你對《赤狐書生》的看法~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Ifeng電影。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