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奕媽,原創文章,且看且珍惜。歡迎關注和轉載!
關於給0-3歲的低幼寶寶選擇書籍,
要根據寶寶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水平等發展規律來選擇。
1歲左右的寶寶語言發展剛剛萌發,一般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等較為簡單的詞語,
同時,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也慢慢提升,探索欲和好奇心也很強烈。
此時他們對書籍也會產生好奇心,所以他們會對各種各樣的書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
什麼都想去翻翻,摸摸,想去探索。
所以,這個階段父母會選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隨著父母的教育水平越來越高,他們也會更注重對孩子的教育。
所以,很多父母從孩子剛出生就會買一些黑白認知卡片,機關書,布書、洞洞書、洗澡書等等。
但市面上的繪本琳琅滿目,許多父母都挑花了眼,也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選書。
有的甚至買了很多繪本,回來後才發現孩子根本不感興趣。
所以,這就需要父母在給孩子挑書選書上多下點功夫了。
對於1歲寶寶,父母選擇繪本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寶寶的興趣。
對於閱讀,任何年齡段的寶寶都應該以興趣為前提。興趣才是閱讀的根本。
就像玩具一樣,如果寶寶不喜歡這個玩具,你買來他也不會去玩。
如果你寶寶喜歡車,比如平常在馬路上看到車輛駛過的時候,
他會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指著車叫你說出車的牌子,或者見到車他會兩眼發光,
這就說明你寶寶對車比較敏感,那父母選繪本的時候,就可以選跟車有關的繪本。
比如,我兒子就比較喜歡《小豬佩奇》,所以我特地買了一套小豬佩奇系列的繪本,
他每次都要求看這套繪本,也會自己拿著繪本,翻給我們看,指著裡面的動物,叫我們陪他讀。
寶寶的個性。
每個寶寶的成長規律都不太一致,會存在著個體差異。
所以,這就要根據寶寶適合和個性來選擇繪本了。
簡單來講,就是根據你家寶寶的認知水平和發展規律來選擇。
比如你家寶寶拿到一本繪本,他會主動去翻頁,或者他會主動拿繪本讓你讀給他聽。
這種前提就是要父母早期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了。
我家兒子就這樣的,同樣一歲多,我拿一本繪本給孩子讀,
我兒子會自己翻頁,但是如果是我閨蜜的兒子,他不會去翻,有時候甚至跑開,連看都不看。
所以,父母平時的引導和培養很關鍵,家庭有那種讀書的氛圍,寶寶自然而然也會對讀書感興趣。
繪本的特點。
繪本的特點,也是給寶寶選書的重要原則之一。
主要是關於繪本的材質、內容屬性、圖畫色彩和風格以及主題類型等。
寶寶的繪本就像飲食一樣,是多樣化的。但並不是說,父母要給寶寶買很多繪本,
這裡建議父母同類型,比如說同類材質或者題材的繪本,可以選一種買。
比如說關於車的繪本,如果已經購買了紙板書,可以選機關書,洞洞書等。
根據寶寶的閱讀能力不同,遵循分級兼容分齡的原則。
就如上文提到的寶寶的個性這一原則一樣, 即使同樣一歲的寶寶,
他們對繪本的興趣以及理解能力都是有差異的,所以,讀繪本的起點也是會不一樣的。
①第一階段閱讀分級:
如果你寶寶處在初步接觸繪本階段,他會把繪本當玩具一樣來探索。
那麼這個階段父母可能就要考慮給寶寶提供不同材質和形態的繪本了,
通過觸覺,視覺,聽覺等,儘可能去調動寶寶的全感官。像一些觸摸書、發聲書、布書、洗澡書等都可以考慮。
②第二階段閱讀分級:
如果你的寶寶此時正處於能主動翻書,並且也會指著繪本裡的內容,叫你讀給他聽,
能聽得懂簡單的故事情節。這就是屬於閱讀分級的第二個階段。
這個階段父母選書要注意繪本題材內容要有吸引力,圖片相對也要色彩鮮明,
相對於第一階段更好玩的書籍,比如說立體機關書,讓讓寶寶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
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③第三階段閱讀分級:
處於這個閱讀階段的寶寶,不僅能模仿繪本裡的內容,學小動物的發聲和動作,
還會將繪本裡的故事情節和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家寶寶會模仿繪本裡的小青蛙蹦蹦跳跳的,
或者學著繪本裡的小鴨子「嘎嘎嘎」地叫,這說明他能將繪本裡的故事與現實聯繫起來了,
能理解繪本的內容了,並且還能經過大腦模仿輸出,找到共鳴。
【奕媽說】
總的來說,給寶寶選擇合適的書籍可是個既費腦力又費神的技術活兒,
這不僅要求父母要了解孩子,懂孩子,還要求父母要懂繪本。
所以,父母在給孩子選購繪本前,最好在繪本和孩子身上多下功夫,多學習,
慢慢觀察孩子,賺取經驗,自然而然在繪本的選擇上也會得心應手,
這也是和寶寶共同學習和成長的一個過程。
作者:奕媽,新媒體撰稿人,家有一枚可愛小暖男,專注寶寶護理、教育、成長知識分享,育兒路上,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