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康輝《平均分》中不為人知的主播「歷史」經歷

2020-12-17 兆嘉讀書吧

再一次讀康輝的《平均分》這本書,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康輝作為央視主播的「歷史」人生。他不一樣的經歷,帶給我們的思考,從日常生活到思維的成長、內心的蛻變,啟示我們在人生的路上一步步成長。

我們看到的新聞聯播,背後往往充滿了艱辛與不易,新聞聯播結尾的那句「我們明天再見」,就是他們新一天工作開始的徵兆。有句話說,「地球不爆照,我們不休息」這似乎是對新聞聯播最真實的寫照。

那麼,在康輝的生活、職業中,貫穿著的是心懷熱忱的主播的「歷史」人生,更是著祖國繁榮發展、日益強大的歷史寫照。

一、個人的成長:成為職業主播的「前夜」

康輝的老家在河北,他也是平常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從小就學習好,在高考的時候嶄露頭角,在藝考中幾乎是省裡狀元的排名。

康輝的大學時代,是在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廣院」度過的。那個時代,新媒體尚未進擊,傳統媒體是主流。當時的康輝,以傳統媒體作為平臺,不斷鍛鍊自己。

「廣院」有個舞臺,幾乎每個上去表演的人,都會遭受到惡言惡語、感受到像是被扔「臭雞蛋」一樣的對待。不過,這是他們學校的一個特色,上大學幾年,如果能夠敢於在這樣苛刻的舞臺上表演,那麼在未來人生的舞臺上,你就更有勇氣來面對別人的指責與謾罵。

康輝也上過這樣的舞臺。面對這樣的舞臺,膽怯是正常的,康輝也是邊膽怯邊給自己鼓勁兒,登上了這樣「恐怖」的舞臺。

不過,在人生的舞臺上,如果遭受到了這樣的待遇,誰都不好受,只有提前適應了,才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成長。

康輝的成長步伐從來沒有停止,在大學裡他學習到了專業的培訓,雖然沒有豐富的經歷,但是專業素養造就了他的職業化。

在現在的大學裡,認真積累職業化、專業化的同學是鳳毛麟角的,大多過著沒有明確目的的生活。四年下來,帶來的當然就是選擇未來發展方向中難以選擇,甚至是「畢業就是失業」。

試想,如果我們都經歷過像廣電一樣的「批評式」成長,那麼我們在面對風風雨雨的時候,就會多一份淡然,多一份自知,更多一份努力。

個人的成長,是我們職業發展的沉澱。

康輝的成長,是在實戰中形成的,所以一畢業,他才能夠進入電視臺工作,受到大家的認可。而我們在大學期間,要摒棄有偏見的「怎麼大學還努力」,踏踏實實行動,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二、新媒體的發展:主播時代下的康輝「職業精神」

書本《娛樂至死》中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概念:媒介即隱喻,媒介即認識。在媒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作為認識的主體,不斷受到客體的影響,而媒介客體同樣影響著我們的環境。

從電視的右上角標註「現場直播」開始,媒體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大門,影響著作為認識主體的主人公康輝。第一次作為現場直播的主播,康輝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職業經歷。

現場直播是十分嚴苛的,更能考驗一個主播隨機應變的能力。如果沒有豐厚的知識儲備、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專業的主播素養,這份工作是做不好的。

而康輝用他的能力證明了自己可以做好這份工作。「披星戴月」是職業生活的常態,「緊急工作」來了,有召必回。經歷一次次主播,一次次成長,康輝的直播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而媒體在進一步發展中,出現了更多樣化的內容、更加豐富的展現形式。其中,「主播」成為了社會中火熱的名詞。

央視也隨著時代而進步,推出了親民的「主播說聯播」節目檔。雖然只是以短視頻的形式來展現,但是卻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一改平時嚴肅的風格,「主播說聯播」時而幽默、時而鏗鏘有力,展現了不一樣的主播風採。

就在不久前,「康輝喊話」還上了熱搜榜,這是令人感到新奇的。在《平均分》中,他說這段稿子是在乘車的時候寫下的。

康輝的與時俱進更展現了一個職業人的專業素養。

「職業精神」很多時候被人們遺忘,而康輝以認真勤奮的職業精神,帶我們從新聞中看世界。「很多時候稿子都來不及看完一遍」,這是康輝工作的常態。

如果說,這是一個主播興起的時代,那麼娛樂遊玩的主播只能是生活中的錦上添花,而和康輝同樣職業的主播才是王牌。

新的時代發展迅猛,但「職業精神」是我們必須學習、貫徹的。

三、歷史的演進:與祖國同行的「見證者」精神

如果說,哪個職業能夠真正讓人感受到與時代同進步的話,那麼康輝的職業就是如此。

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而康輝則是接近歷史、走進歷史深處的「見證者」。康輝的身上具備著這樣一種精神,面對祖國的號召,衝鋒在前,自信且堅定地擁抱歷史,這就是「見證者」精神。

他的「見證者」精神,不是簡簡單單的衝鋒在前。假想一下,在香港回歸祖國的重要時刻,派你去做一個現場重要的工作人員。在這個全世界矚目的時刻,你能夠保證分秒不差地完成工作嗎?

這是極其挑戰人的心理素質和職業素養的,一般人很難做到心如平靜、淡然工作。作為觀眾,都會感受到緊張,更何況工作人員了。

所以說,康輝身上有一種我們要學習的「見證者」精神。面對重大工作、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需要長久的積澱。

從2008年奧運會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康輝在其中都付出了不少心血。這種「見證者」精神,更是作為一項「底層能力」刻進了他的骨子裡。

如果在未來,當你面對一項見證歷史的重任時,你能順利完成嗎?從康輝與祖國同行的道路中,我們應當進行自我反思。

「在未來,我還要見證著祖國更大的進步!」這是康輝的豪邁話語,更是對職業的一份敬意,對自我的一份嚴格,對祖國的一心熱愛。

結語

從康輝的書中,能夠看到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從成長到成才,他成為了銀幕上我們最為「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本書,讓我們看到央視主播背後所背負的歷史重任。

在央視的辦公樓裡,大家的工作繁忙地進行著,而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輕鬆獲取資訊,要感謝他們的付出。

相關焦點

  • 《平均分》:CCTV新聞主播康輝一個平凡但又努力讓自己不平凡的人
    新聞聯播主播:康輝康輝,1972年出生在河北石家莊,本科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1993年進入CCTV新聞中心。曾先後主持過央視多檔重要新聞節目,2014年7月,接替李瑞英主管央視播音部工作,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播音部主任。2019年11月出版個人自傳《平均分》。
  • 康輝出自傳《平均分》:論天分,我是平凡中不能再平凡的一個
    央視著名主播康輝近期在《主持人大賽》中機智、專業又暖心的點評備受觀眾矚目,其有立場、有氣派的「國臉」形象瞬時有了更接地氣的溫度,不少年輕人表白道「早知道《新聞聯播》這麼好看,誰還追劇啊!」近日主持人康輝出版了自傳《平均分》,這個書名看起來確實低調。事實上,康輝自稱平庸之人,一貫老成持重。他的新作《平均分》一書,文如其人,看似「平庸」,也道出了「平庸」這枚硬幣的另一面——成年人的每次突然閃亮,都是磨礪後的正常發揮。
  • 主持人康輝攜新書《平均分》在深圳南頭古城與讀者分享創作體會
    11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主持人康輝《平均分》讀者見面會在深圳南頭古城舉行。活動由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深圳出版集團、共青團深圳市南山區委員會主辦,深圳市書城文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泊寓租賃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活動現場,康輝與讀者分享了《平均分》的創作體會與讀書感悟。
  • 和開封讀者分享新書《平均分》康輝:我不敢自稱是「國臉」
    1月8日,央視著名主播康輝來到開封中心書城,和讀者分享新書《平均分》。在被問及「國臉」這個網友起的暱稱時,這位47歲的央視《新聞聯播》主播直言,大家關注他,其實是關注國家發生的大事件,自己做的是一個橋梁。除了是嚴肅的新聞主播,康輝還是一位「新晉網紅」。短視頻平臺的《主播說聯播》中,他以輕鬆活潑的方式講述大事小情,而「康輝Vlog」更是頻頻登上熱搜榜。
  • 康輝《平均分》分享會在深圳南山南頭古城舉行
    11月7日,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康輝《平均分》讀者見面會在深圳十大文化街區之一——南山區南頭古城舉行。康輝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播,黨的十九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四屆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全國最美志願者。
  • 康輝出版自傳《平均分》 談直播以來最大失誤
    近日,央視著名主持人康輝出版了自傳《平均分》。書中,康輝書寫了生活與事業的考驗和進階,對觀眾賦予的「播神」等稱呼也真誠地回應:「我不是『播神』,也從未見過什麼神。無限趨近完美的工作,只能靠每一次的認真仔細、小心翼翼一點點積累。」
  • 康輝「高考往事」被調檔錄取,父親堅持奔走,才有了康輝的成就
    康輝的「高考往事」康輝在自傳《平均分》中寫道在康輝的《平均分》中,他透露當時的父親也有打聽,問題就出在負責報送成績的人身上,當年這個人的女兒就是三名考生中的一個,為了上北廣康輝的錄取經歷一波三折,而康父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 「央視boys」康輝高考錄取時也差點被「頂替」,對方父親以天衣無縫的方式把康輝甩出競爭的隊伍
    (圖源:康輝自傳《平均分》,下同)在康輝2019年出版的自傳《平均分》一書中,他回憶起了這段高考錄取時的波折:「如果沒有父親的奔走,我的人生必定要被改寫。」多方打聽才知道,問題就出在三名考生中不知其名的那個女孩身上。三個人中,我的專業成績、文化成績都靠前,那個女孩的專業成績不如胡琪(後來河北電視臺的一位優秀的主持人,可惜前些年因病去世了),但文化成績要好一些,很明顯,如果我不存在的話,她和胡琪競爭,還存在被錄取的可能性。
  • 原來,康輝高考錄取時也差點被"頂替"…
    康輝與其父親(圖源:康輝自傳《平均分》,下同)在康輝2019年出版的自傳《平均分》一書中,他回憶起了這段高考錄取時的波折:「如果沒有父親的奔走,我的人生必定要被改寫。」據康輝回憶,他讀書時流傳著這麼一句話:「高考考學生,錄取考家長。」對當時十幾歲的他來說,錄取時的紛繁複雜遠超出他的社會經驗範圍,是他真正的「成人禮」。
  • 《平均分》中最「理智」的一句話,短短18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央視的新聞主持人,康輝火了。《主播說聯播》中,康輝使用了很多接地氣的表達,像是no zuo no die、令人噴飯、怨婦心態這些詞,引起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大家都想不到,平日裡一本正經的康輝,原來這樣幽默。
  • 央視主播康輝走進西北大學 分享心得 解讀成長
    近日,央視主持人康輝來到西北大學,與西大學生共進早餐、分享心得、解讀成長。這是中央電視臺十佳主持人進校園——「我和春天有個約會」2016年首場活動。    康輝寄語西大學生「我特別希望你們能把校訓中的四個字認真放到心裡,潛心體會這四個字當中所的哲理。
  • 康輝自傳披露差點被「頂替」上大學,其他被頂替的人後來怎麼樣?
    近日,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網友關注,但很少有人知道,央視主持人康輝曾經也差點成了「頂替」事件的受害者,要不是其父親堅持不懈追查到底,「央視boys」差點兒就少了一位成員。在康輝2019年出版的自傳《平均分》一書中,他回憶起了這段高考錄取時的波折:「如果沒有父親的奔走,我的人生必定要被改寫。」
  • 央視名嘴康輝現身《你好生活》,在線教學,糾正發音
    在最新一期中,康輝更是在線教學「玫瑰、白茫茫、剝蝦、花蛤、懟人」的正確發音,專業程度堪稱行走的新華字典本典。節目中尼格買提、朱迅、李思思等幾人坐在車上一邊討論做飯的食材,一邊討論詞語的發音。每當對讀音遊移不定的時候,康輝都能迅速確定正確讀音,業務嫻熟令人驚嘆。
  • 康輝:用《新聞聯播》的「金標準」,衡量人生的每項分數
    康輝老師,想必大家都認識,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他:「熟悉的陌生人」、「陌上君子溫如玉」我想可能最合適。讀完《平均分》這本他的自傳,似乎更深入了解了他,他不再是電視裡遙不可及的新聞主持人,他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愛工作,愛生活,愛電影,愛萌寵。
  • 央視主持人康輝:高考錄取時,我也差點被「頂替」
    最近,關於高考的事情不斷發生,先是山西臨汾藝人仝卓高考舞弊事件,後有山東聊城高考錄取被頂替,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央視主持人康輝,也有類似經歷。在他2019年出版的自傳《平均分》一書中,便敘述了這段人生路上的波折。
  • 裝病賴學、曠課看奧運、普通話學到崩潰……你認識這樣的康輝嗎?
    康輝是我們的「國臉」和「國嘴」,在群眾當中的知名度是不用說了。他1993年進入中央電視臺擔任新聞主播後, 屢獲中國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政府獎一等獎、電視主持人最佳電視新聞主播獎、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第3屆「華鼎獎」最佳表現男主持人等榮譽。
  • 央視主播康輝送國泰航空一句話:No zuo no die
    央視主播康輝送國泰航空一句話:No zuo no die 2019-08-12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聯播主播康輝:No zuo no die!
    昨天,新聞聯播主播康輝送給國泰航空一句話:No zuo no die !視頻中,康輝表示:今天(11日)聯播繼續關注了颱風「利奇馬」。災情還在,預警還在,眾志成城戰颱風還在。@西嶺山房:主播送你的話,你要聽進心裡去呀!國泰航空!
  • 央視網紅主播兩次出糗背後,是這一行的...
    穎響圈近日,康輝出版了自傳《平均分》。書中,康輝書寫了生活與事業的考驗和進階,對觀眾賦予的「播神」等稱呼也真誠地回應:「我不是『播神』,也從未見過什麼神。對於自己在《新聞聯播》的表現,成績和失誤,康輝在《平均分》中都進行了自我剖析。01在大家的心目中,新聞聯播是嚴肅的節目。可康輝的主持,總是很接地氣,因為說話不端著,網絡新詞用得恰到好處,口語化點評正撓到癢處,頻頻走紅上熱搜。
  • 康輝談高考差點被「頂替」:本分並不一定能順利收穫期望的結果
    無獨有偶,近日在讀央視主持人康輝2019年出版的自傳《平均分》中,發現康輝也有高考差點被「頂替」,而走上另一條人生之路的故事。2019年,康輝撰寫的自傳《平均分》出版了,本書是康輝的成長心得。書中,康輝自稱是平庸之人,一貫老成持重,欣賞「無招勝有招」的美學境界,上學時曾被同學稱為「舊社會」,但經歷了生活與事業的考驗和鍛鍊,他總結稱「新聞就是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