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追夢人:「藏東犛牛」的巡邏路

2021-01-08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何勇 張秋 周訓東 王翰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戰馬一想到邊塞的肥草,抖動鬃毛就想要馳騁,金雕一看到天上彩雲,就渴望飛上雲霄。西藏昌都軍分區邊防某團四級軍士長陳永國一遇到巡邏執勤,就有使不完的勁,一談起巡邏執勤,就有說不完的話。請看——

「藏東犛牛」的巡邏路

「祖國交給我一條邊防線,我把使命扛在男兒雙肩。爬冰臥雪不懼風寒,槍林彈雨衝鋒向前……」

一曲《我愛邊防線》,迴響在藏東南的高山峽谷間,一群鋼鐵哨兵在複雜氣候條件下穿越攀爬。走在最前面的還是他:有著「藏東犛牛」之稱的四級軍士長——陳永國。

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和橫斷山脈西段地帶的高山峽谷區,處於祖國版圖的西南角,海拔落差大,四周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山高林密、河多谷深,猛獸出沒、蚊蟲肆虐,氣候條件變化無常,巡邏道路兇險無比。

陳永國和他的戰友們常年駐守、巡邏在這裡。「犛牛」這個稱呼太適合他了,黝黑的皮膚、勤懇的作風、倔強的性格,無不透露出犛牛的踏實與豪放。入伍以來,陳永國憑著「犛牛」體壯耐寒的特質,紮根祖國雄關14載;有著「犛牛」般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33次踏上生死徵途;仗著「犛牛」「高原之車」「冰河之舟」的本領,爬坡上坎、跋山涉水,58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守衛邊防14年間,他獲全軍士官人才獎,榮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

一個與眾不同的夢想

甘肅民樂,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漢朝名將霍去病第一次遠徵河西匈奴的必經之地,1986年,陳永國在這裡出生。從小陳永國便有一個英雄夢想,效仿霍去病參軍入伍、保家衛國。

2005年,陳永國如願以償來到西藏。新訓結束後,有人想去輕鬆一點的單位,或去學技術,而他卻堅決要求到條件最艱苦的邊防哨所去。

第一年,陳永國便申請參加巡邏。按慣例,第一次巡邏,只需空手跟著隊伍了解情況,熟悉地形,陳永國卻主動要求和大家穿一樣的裝備、背相同的物資,別人笑他自討苦吃,他卻反問一句:「當兵死都不怕,還怕吃苦?」隨後便整理行囊,和戰友們一起踏上了巡邏路。

巡邏途中

激情和勇氣固然可嘉,但巡邏最終靠的是經驗和實力,異常艱辛的六天五夜巡邏,翻越兩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穿過10多公裡的沼澤地、20多公裡的塌方地段,趟過8條冰河、通過7處泥石流衝溝、攀登11段千層梯……這一系列的「連貫作業」,給了這個初生牛犢一個「下馬威」,崎嶇的山路、險惡的峭壁、刺骨的冰河、危機四伏的密林搞得他暈頭轉向,疲於奔命。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變得稀薄,風雪鋪天蓋地,陳永國漸漸感到體力不支。在一截暗冰路段,沒有任何經驗的陳永國腳下一滑,順著山勢往下滾去。「伸手抓東西!」大家齊聲喊叫提醒他。慌亂中,他抱住了一塊突出的石頭,躲過了一劫。望著深不見谷底的萬丈懸崖,陳永國後背感到陣陣發涼。

巡邏途中過冰河

第一次巡邏就差點丟掉性命並沒有讓他害怕和退卻,卻更加堅定了他要苦練本領在這條邊防線上走下去的決心。回到連隊後,陳永國認真研究地圖,多方查閱資料,主動向老兵求教,每次巡邏都走在排頭,每次危險都衝在最前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慢慢地一張張巡邏3D圖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怎樣估算站立點到最近山口的距離」「如何在風雪瀰漫天氣下判定方位」……一個個數據包清晰地存儲進腦海。

一條矢志精武的信念

翻開陳永國的筆記本,一幅幅防區地形圖映入眼帘,不同的顏色標註密密麻麻。「腦子裡永遠有任務,眼睛裡永遠有敵人,肩膀上永遠有責任,胸膛裡永遠有激情。」正是他執著不悔的信念。

陳永國所在連隊承擔著繁重的邊境巡邏任務,每年大小巡邏 20次以上,一些官兵認為:「在這麼艱苦的地方,完成好巡邏任務就夠了,軍事訓練沒必要那麼較真鬥硬!」「假如戰爭明天來臨,你確保你能不掉鏈子嗎?」陳永國一句話讓他們不再吭聲。

通過簡易木橋

為適應高寒山地作戰特殊環境,陳永國堅持每天仰臥起坐、深蹲起立、伏地挺身「3個100」,每周5公裡越野、400米障礙、衝山頭「3個3次」。巡邏路上別人休息時,他進行匍匐訓練,路上全是亂石,胳膊和胯骨很容易磨破,晚上血跡粘著衣服脫不下來,一使勁兒就會帶下一塊皮肉。為保證據槍的穩定性,他自我加壓,將彈殼放在槍管上,掉一次加練10分鐘;別人往槍上掛一個水壺,他就掛兩個、三個……

14年來,無論春夏秋冬,陳永國一直奮戰在訓練一線,頂風雪、鬥嚴寒,櫛風沐雨、披星戴月,從不退縮。14年來,叫醒陳永國的從不是嘹亮的起床號,而是為國戍邊、矢志精武的夢想。

戰術動作授課

在他的建議下,巡邏途中穿插進行快速機動、隱蔽偽裝、野戰生存、反擊戰鬥等實戰化課目演練,這些針對性訓練大大提高了官兵們的技戰術水平。

組織日常訓練

某新型武器配備連隊時,陳永國便帶領全班扎進了書海裡,鉚在了訓練場,每張系統原理圖一個一個過,每個操作動作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摳,使新武器迅速形成了戰鬥力。同時,他還結合連隊擔負的任務,潛心研究《新軍事訓練和考核大綱》《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

一場用生命凝結的情誼

2010年,陳永國參軍的第5個年頭,6月的一次巡邏中,依舊是他帶隊走在最前面。

巡邏途中,在雪山上

此時,山下已是蒼翠欲滴的夏日景象,而巡邏的必經之路——海拔4500米的知拉山口卻還是大雪瀰漫,茫茫風雪中看不見路在何方,原本標記的巡邏道被厚厚的白雪覆蓋,無跡可尋。失去了地標的巡邏隊伍前後距離越拉越大,首次參加任務的新戰士譚建勇不見蹤跡,陳永國主動請纓帶著兩名戰友頂風冒雪沿途找尋,於天黑之際在亂石崗中找到了滿臉淚痕、瑟瑟發抖的譚建勇。見到陳永國,譚建勇飛撲進他的懷裡,嚎啕大哭:「班長,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譚建勇的遇險,讓陳永國想起了自己的第一次巡邏經歷,同樣是新兵,同樣是經驗不足。

回到宿營點後,陳永國便將大家召集起來,傳授巡邏經驗、叮囑注意事項:「明天我們要經過的地方草高林密,大家一定要注意隊形,保持3到5米間距,這樣既方便活動,又不至於拉得太遠而掉隊。」「新戰友第一次走上巡邏路,一定要克服激動的心情,分配好體能,勻速前行。」

一句句暖心的叮囑、一條條實用的經驗,指引著戰友們順利完成了餘下的巡邏任務。

巡邏第5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將他們攜帶的巡邏保障物資衝得七零八落,面對飢腸轆轆的戰友,陳永國從上衣口袋中拿出最後一塊壓縮乾糧,對大家說:「趕緊分了,補充點體能,馬上出發!」語畢,陳永國便轉身去檢查裝備。「班長,你也吃點吧!」接過乾糧的小張吞下口水問道。「你們幾個把乾糧吃完,我不餓。」陳永國頭也不回。

巡邏途中

入伍14年來,陳永國沒有絲毫懈怠,時刻保持戰鬥姿態,時刻準備出發!

14年來,陳永國的妻子張銀傑早已明白了「七尺之軀,既已許國,再難許卿」的道理,陳永國在西藏守「大家」,她就在家顧「小家」。

雖然長期的邊防巡邏讓陳永國患上了風溼疾病,但他始終堅持訓練,保持著足夠的專注和熱情。「只要祖國召喚,只要部隊需要,我會繼續巡邏下去!」陳永國堅定地說到。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新春走軍營】團長踏雪巡邏走在前
    【新春走軍營】團長踏雪巡邏走在前 戰區動態解放軍報記者 郭豐寬2014-01-24 11:39編輯:成都軍區分社 圖:唐富成(右一)走在巡邏隊伍最前面。蒲 津攝 雪!雪!雪!連續幾天的飛雪,將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連防區變成一片銀色世界。
  • 有一隻來自西藏的高原犛牛,成就了藏犛牛雪域風情火鍋
    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深圳的都愛吃牛肉火鍋除了大街小巷的潮汕風味外有一隻來自西藏的高原犛牛用一鍋好湯吸引了眾多吃貨紛至沓來藏犛牛雪域風情火鍋藏犛牛養生火鍋的創始人居住在西藏多年品嘗到了直擊靈魂的特色美食發現了許多正宗的藏式美食
  • 巴顏喀拉:藏犛牛的「乳房」
    巴顏喀拉:藏犛牛的「乳房」 2020-12-11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多清真食品:真做犛牛,做真犛牛
    它不僅用於農耕,又因為犛牛有識途的本領,善走險路和沼澤地,並主動避開陷阱,擇路而行,對於世代沿襲著遊牧生活的藏民族來說,在高寒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無論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冰雪襲人、滴水成冰的寒冬,犛牛均以其耐寒負重的秉性堅韌不拔地奔波在雪域高原,擔負著「雪域之舟」的重任。
  • 《甘南犛牛藏羊肉》宣傳片強勢來襲
    《甘南犛牛藏羊肉》宣傳片強勢來襲 2020-12-16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走軍營丨大年初二,巡邏艦艇練兵忙
    新春走軍營丨大年初二,巡邏艦艇練兵忙來源:中國軍網作者:王凌碩 李丁責任編輯:焦國慶2018-02-19 15:28
  • 紅鍋莊「犛牛王」進昆明 打響犛牛火鍋中餐雙響炮
    紅鍋莊「犛牛王」進昆明紅鍋莊「犛牛王」進昆明南華松茸配犛牛湯鍋+草原酸菜犛牛火鍋紅鍋莊藏文化餐廳昆明市新亞洲體育城星耀廣場S13-1,昆明市前福路160號兩個連鎖店,特別推出燒烤松茸犛牛肉、秘制老滷犛牛肉、犛牛涼片、
  • 【新春走軍營】在全軍海拔最高營體驗邊防巡邏
    【2017新春走軍營】送你一張春天的賀卡:
  • 球隊躲進軍營 坦克上街巡邏
    安保增強  三支球隊已駐紮軍營  當地時間周日晚,多哥國家隊乘坐總理洪博的專機離開了卡賓達,離開了非洲杯。「祝你們一路平安。」這是多哥國家隊隊長、前鋒阿德巴約在臨走之前對兩位在英超效力的好友埃辛和德羅巴的祝福,前者是加納國家隊主力,後者是象牙海岸隊長,這兩支國家隊的小組賽都被安排在卡賓達地區。
  • 【新春走軍營·記者在戰位】戈壁灘上的巡邏兵
    【新春走軍營·記者在戰位】戈壁灘上的巡邏兵來源:學習軍團作者:李志勇、劉國輝、彌向陽責任編輯:喬楠楠2019-02-10 22:24
  • 今日起,央視15個頻道滾動播出《甘南犛牛藏羊肉》宣傳片
    原標題:今日起,央視15個頻道滾動播出《甘南犛牛藏羊肉》宣傳片
  • 北約繼續空中巡邏 要求卡扎菲所有部隊撤回軍營
    據新華社電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2日說,北約戰機將繼續利比亞空中巡邏,直至支持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的軍隊投降或撤回軍營。  同一天,美國媒體報導,美方空中活動或許打破利比亞力量平衡,幫助反對派攻入首都的黎波裡。
  • 《明日之後》軍營潛行怎麼過 軍營潛行通關技巧分享
    明日之後軍營潛行我們應該怎麼過呢?這對於玩家們來說也是很有趣的玩法哦。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軍營潛行的玩法還有解析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去通關哦。 明日之後軍營潛行怎麼過 一、玩法介紹 兩名人質被分別關押在不同的地方,需要先獲取門禁卡,解救關押在倉庫的人質,再進入另一個帳篷解救另一名人質。
  • 在邊防巡邏的「死亡之路」上,他們鄭重地寫下了「中國」!
    的邊境警示牌邊防戰士的腳印組成了一座「行走的界碑」2009年之前這裡與外界的交通都是封閉的新戰士來這裡時都戲稱這裡是「無人區」那時,老班長楊紅負責開路有的路線往返一百多公裡要在野外宿營六七天有時突發泥石流將巡邏路掩埋
  • 《這是我的戰爭》怎麼打軍營 軍營打法圖文攻略
    導 讀 《這是我的戰爭》中的軍營是很多玩家喜歡玩的地圖,所以軍營的玩法也有很多技巧,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這是我的戰爭新手向軍營打法圖文攻略
  • 丁真發現犛牛被鐵絲困住,一個人的本能反應,教養是「藏」不住的
    接著丁真帶攝影師回到他從小生活的村莊,路上發現有犛牛被鐵絲困住了,這時候丁真的做法,讓人有些觸動。只見被鐵絲纏住腳的犛牛看起來有些痛苦,想要走但是卻被鐵絲纏得腿疼,於是丁真非常耐心地幫犛牛解開纏在腳上的鐵絲,也不擔心會被犛牛踢到,很快就把鐵絲解開,也讓犛牛恢復「自由」。
  • 獨一無二的犛牛博物館
    犛牛,在藏語稱為「亞克」(གཡག),英文稱為「YAK」。亞克是犛牛的統稱,但在犛牛產區各地,對犛牛還有不同的稱謂。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犛牛的稱謂更為具體、細緻。犛牛是牛屬犛牛亞屬的大型哺乳動物,它與黃牛、水牛有著共同的祖先,即原牛。
  • 青海一峽谷出現藏鵐,整天畫個白眉毛,敢在野犛牛的腳印裡築巢
    在尕爾寺大峽谷,棲息著一種神秘的鳥類,叫藏鵐[wú]。它體型小巧,數量稀少,許多鳥類愛好者去尋找它的蹤跡,都難以遇見。藏鵐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分布於青藏高原青海南部扎多、曲麻萊、東南部河南縣,西藏昌都地區北部瀾滄江上遊,此外在甘肅尕海溼地也有發現藏鵐的蹤跡。
  • 奧運場館周邊安保級別調高 崗哨巡邏軍營駐紮
    (原標題:裡約奧運臨近 場館周邊戒備森嚴)據央視網報導 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裡約奧運場館周邊的安保級別也是越來越高,一些場館附近甚至還駐紮了軍營。
  • 新年伊始,邊防軍人踏上巡邏路!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邊防軍人依舊堅守在祖國的邊關遠眺萬家燈火守護萬裡平安新的一年他們再次踏上巡邏路01河尾灘邊防連2021年元旦新疆軍區河尾灘邊防連的官兵們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踏上了巡邏路(作者:陳偉)02西藏軍區邊防某團2021新年第一天西藏軍區邊防某團馬泉河邊防營組織了2021年第一次邊關巡邏巡邏之途艱險異常戰士們需要跨越荒原有時還需翻越海拔超過5000米的高山再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