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時間推遲,會影響免疫效果嗎?疫情期間,接種疫苗需要做好哪些防護?受疫情影響,不少家庭不得不改變接種計劃,疫苗接種相關問題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關注。今年4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主題是「及時接種疫苗 共築健康屏障」,市疾控中心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這五種情況需要暫緩接種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指南之預防接種篇》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接種參考指引(第一版)》,這5種情況接種需暫緩:
1.體溫異常或自覺不適;
2.家庭成員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3.最近一個月去過疫區或者去過發生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
4.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者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有過接觸史;
5.寶寶能接觸到的家庭成員14天內有發熱史。
接種時間推遲會影響免疫效果嗎
據介紹,疫苗接種時間短暫推遲,一般是不會影響疫苗最終的免疫效果,家長朋友們無需緊張焦慮,但在沒有接種疫苗之前,兒童患相應疾病的風險還是存在的,因此推遲的疫苗還是需要儘快補種的。
疫苗到底可以推遲多久
這個問題因苗而異、因接種的劑次而異,總的來說,孩子越小,可容忍的推遲時間越短。
比如B肝疫苗第1劑需要在出生後24小時內完成接種;涉及基礎免疫程序的疫苗,儘量不推遲,如果必須推遲也儘量安排在12月齡以內完成,比如B肝疫苗的3劑、脊灰疫苗前3劑、百白破疫苗的前3劑等均屬此類情況;
還有一些疫苗,需要把疾病的高發季節考慮進去,比如麻腮風減毒活疫苗,最好在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春季高發季節來臨前完成接種,可得到更好的保護效果。
疫情期間或過後
接種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疫情期間,建議家長對寶寶的接種早做規劃。耽誤的疫苗應優先接種免疫規劃疫苗(免費疫苗),然後再安排非免疫規劃疫苗(自費疫苗)。
如有疑問,通過電話等方式諮詢接種門診,接種門診的聯繫電話登記在預防接種證的首頁,或關注「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眾帳號獲取接種門診信息。
對於需要預約接種的門診,家長應確認預約後,再按照預約時間前往門診接種。
疫情期間接種疫苗需要做哪些防護
減少受種兒童的陪同人員,建議「一兒童,一家長」;兒童及家長進入門診後必須佩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接觸,與他人保持至少2米的距離。
周歲內兒童不適宜戴口罩,家長更應做好防護,間接保護好寶寶;留觀期間選擇通風且人少的地方;
接種結束返家後,應第一時間正確處理摘下的口罩,並做好手消毒處理,密切關注受種者的身體狀況。
如有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發熱、局部紅腫等,一般能自行緩解,無需特殊處理;如有其他不能緩解的狀況,及時聯繫預防接種門診或到屬地醫院就診。
家長們不能不知道的三個新變化
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MMR)替代麻疹風疹聯合減毒(MR)疫苗
我市自2019年6月起,實行階段性MMR替代MR。2020年6月1日起,與全國同步,正式將兒童8月齡接種MR調整為接種MMR,實施2劑MMR免疫策略,即8月齡和18月齡分別接種1劑MMR。至此,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由之前的12種調整為11種。
脊髓灰質炎疫苗由「1+3」升級為「2+2」
自2020年1月1日起,全國針對2019年10月1日以後出生的兒童的脊灰疫苗的常規免疫程序從「1+3」改為「2+2」,即原有1劑脊灰滅活疫苗(IPV,包含Ⅰ型、Ⅱ型、Ⅲ型3個型別)加3劑兩價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bOPV,包含Ⅰ型、Ⅲ型2個型別)的免疫程序,改為2劑IPV加2劑bOPV的免疫程序。
遼寧省推出免疫規劃疫苗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保險補償政策
2020年遼寧省將逐步落實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基礎保險政策,我市凡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適齡兒童均可免費(政府出資購買保險服務)獲得免疫規劃疫苗異常反應補償基礎保險。具體實施時間和保險補償流程以接種門診的公示為準。同時,推出補充保險政策,遵循「自願自費」原則組織對於有需求的受種者購買疫苗異常反應補償補充保險。
林茜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黃鳳桐
編輯: 姜雯欣 校對:宋洋
責任編輯:張一蕾 值班副主編: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