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軍事挑釁+政治挑撥 美國政客選前狂打「俄羅斯牌」

2021-01-16 水母網

現在距離美國總統選舉已不到50天時間。隨著選期臨近,美國政客像以往一樣,把狂打「某國威脅牌」當成了拉抬選情的法寶之一。比如,白宮近期就調動「全政府」力量,在軍事和政治兩個層面把矛頭對準了俄羅斯。

美國政客選前狂打「俄羅斯牌」

美國:你們太可怕,我要更強大 專家:全是藉口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在軍事上對俄羅斯保持壓制態勢。近期,美國除了不斷派遣軍機飛臨俄羅斯邊境襲擾和試探外,又有了更具戰略色彩的新動作。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雷近日宣稱,未來與俄羅斯等對手可能發生的戰爭威脅著美國的生存,因為這些對手已經擁有現代化的核武器。為了跟上步伐,美國需要通過開發新技術來使其轟炸機、潛艇和洲際彈道飛彈系統現代化。

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視頻截圖顯示,俄軍戰機近期頻繁在近海上空攔截美軍B-52H戰略轟炸機

環球資訊廣播軍事評論員魏東旭分析認為,美國軍方近期的一系列涉俄言行,只是在為自己升級核武庫尋找藉口。

△環球資訊廣播軍事評論員魏東旭音頻

魏東旭:「美軍三位一體的核威懾力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的,自己擁有龐大的核武庫,甚至在核問題上不斷發出危險言論,現在反過來卻說自己受到了核威脅,這個邏輯講不通。美國就是要給其他國家貼上核標籤,營造出危險氛圍,為自己擴充核武庫或是研製更先進的戰略威懾武器尋找藉口。」

事實上,美國軍方在誇大「俄羅斯威脅」的同時,一直在持續斥資升級本國的核武庫。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近日在社交平臺上高調公開了一組發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的高清視圖。考慮到美國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兩次試射「民兵-3」,外界認為美方「炫圖」之舉明顯是在向俄羅斯等對手「發警告」。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同本國大軍火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籤訂了一份價值133億美元的合同,授權對方研製取代「民兵-3」的下一代洲際彈道飛彈。

更耐人尋味的是,據美國記者伍德沃德剛剛出版的新書爆料,總統川普曾吹噓美國已擁有「別人都沒有」的新型核武器。

當地時間9月16日,伍德沃德新書《憤怒》在紐約市一家書店上架銷售。

魏東旭分析說,美國所謂的獨家核武器要麼是新研發的洲際彈道飛彈,要麼是小當量的核彈頭。無論哪一種,都可能讓世界陷入新的核恐怖。

△環球資訊廣播軍事評論員魏東旭音頻

魏東旭:「第一種可能是研製新式的洲際彈道飛彈,替代『民兵-3』,針對其他軍事強國進行更強的核威懾,而一旦美國在洲際核飛彈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很可能會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另外一種可能是美國計劃研製一種爆炸威力非常小的核彈頭。在美軍某些人看來,這種核武器就像一個大號的常規炸彈,可以在局部戰爭和衝突中使用。我認為這個想法非常危險,可能把世界拖向真正的核大戰邊緣。」

美海軍「俄亥俄級」核潛艇開啟「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發射艙蓋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評論稱,俄美正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問題上僵持不下,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根本立場是削弱對手核力量、維持自己的核優勢。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指出,美國在國際軍控領域一系列不負責任的做法,對地區和全球的安全與穩定造成威脅。

△拉夫羅夫音頻

拉夫羅夫:「美國現在幾乎摧毀了整個國際軍控體系,並將其奉行的所謂原則轉化為實際行動,這在事實上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門檻。」

政治上「汙名」你 挑撥離間欲收漁翁之利

眼看選情吃緊,白宮發現只渲染俄羅斯的軍事威脅顯然不夠,必須配合以政治上的對俄汙名化。而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所謂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事件,正好給了白宮四處挑撥的機會。

在德國稱納瓦利內被「下毒」後,美國一堆政客便爭先恐後地跳出來指責俄羅斯,叫嚷要追究罪責,甚至威脅對俄制裁。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蓬佩奧均公開表態,指稱俄羅斯「可能是幕後黑手」。據俄媒報導,川普還以此事為由,支持德國停止與俄羅斯合作建設「北溪-2」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此回應稱,美國關於俄羅斯官員捲入納瓦利內事件的指責毫無根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指出,美國政府這次在所謂「中毒」事件上火上澆油、挑撥離間,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攪黃自己一直反對的「北溪-2」項目。

△郭憲綱音頻

郭憲綱:「美國關心的是要利用這件事來挑撥德國、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過去美國一直壓德國放棄與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能源管道項目。德國一直頂著美國的壓力沒有屈服。這一次美國正好通過『中毒』事件,通過德國國內一些黨派向默克爾政府施壓。攪黃了『北溪-2』,美國的能源就能更多地進入歐洲市場。這是美國的真實目的。」

郭憲綱進一步指出,美國近期對俄羅斯加緊軍事挑釁和政治挑撥,是想收到「一石二鳥」的政治效果。

△郭憲綱音頻

郭憲綱:「美國通過這一系列舉動,是想達到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目的,孤立俄羅斯;同時在大選這個節骨眼上,也可以向美國國內表明,川普政府對俄羅斯是強硬的,這完全是著眼於國內大選的需要。」

相關焦點

  • 國際輿論:美政客涉華政治挑釁極具破壞性
    本文轉自【新華網】;連日來,美國一些政客對華採取了一系列幹涉和打壓措施,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全面否定40多年來的中美關係,大肆污衊攻擊中國共產黨,鼓吹全面對華圍堵遏制……其所作所為,充斥著政治挑釁和陰謀論,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中美關係與世界和平穩定,引發國際社會持續批評和譴責。
  • 環球深觀察丨蓬佩奧結束「挑撥離間之旅」 到訪的國家「不希望捲入...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結束了對捷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和波蘭四國的訪問。訪問期間,他發表了大量歪曲事實的言論,挑撥上述國家和中國以及俄羅斯的關係,試圖通過打壓中俄充實美國在中東歐的戰略版圖。
  • 「國際銳評」美國政客打「臺灣牌」是在玩火!
    眾所周知,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按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美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僅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臺官方往來。作為美國負責衛生事務的部長級官員,阿扎此次打著「防疫合作」的旗號赴臺,意圖為其真實目的打掩護。
  • 澳方甘當美國打手?連俄羅斯人都看不下去了!俄媒評論用詞極狠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在外交上追隨美國,對華奉行「遏制」政策。在澳大利亞政客大肆鼓吹所謂「中國威脅」的同時,澳大利亞還頻頻與美國進行軍事「互動」,大肆對華進行軍事挑釁。莫裡森政府的所作所為,使得中澳關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緊張。
  • 環球論壇丨美俄軍事對抗升級 會「擦槍走火」嗎?
    這也是繼美軍戰機在俄羅斯周邊空域頻頻進行軍事偵察後,美軍最嚴重挑釁俄羅斯的事件。雙方軍事博弈會製造怎樣的風險?對全球安全與穩定又會構成怎樣的挑戰?本報特請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世界軍事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解答。圖說:俄羅斯Su-27戰機年內在黑海上空攔截美國戰略轟炸機。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2020-05-13 17:34: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壓、英國跟」 拉幫結夥禁用華為打錯了算盤
    來源:央視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壓、英國跟」 拉幫結夥禁用華為打錯了算盤英國政府日前宣布,英方將要求本地運營商在2027年前從5G網絡中徹底移除華為設備,今年12月31日以後還會禁止運營商從華為採購任何新的5G設備。
  • 環球深觀察丨一再破壞正常國際人文交流 美國的「政治算盤」打錯了
    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以各種理由,限制和打壓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侵犯他們的正當權益,妨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美國政府日前頒布的限制留學生籤證新規,又把妨礙學術交流的觸角伸向了世界各國的留學生。然而,中外分析人士都認為,美國的這一系列舉動,將削弱美國自身的國際競爭力,美國的算盤打錯了。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陽光之州」竟伸「黑暗之手」
    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執法人員以涉嫌「黑客活動」為由,持槍突擊搜查了州衛生部前僱員麗貝卡·瓊斯的住所,並沒收其電腦、手機等一應電子設備。全美輿論為之震驚。隨著美政界、學術界人士的紛紛發聲,這個「陽光之州」長期熱衷於「政治抗疫」的黑幕也漸漸清晰起來……
  • 剛被俄羅斯警告驅逐,美軍艦又跑到東海刷存在感
    事實上,「麥凱恩」號闖入俄羅斯領海線是相當罕見的行為,按時間推測,「麥凱恩」號是在遭到了俄羅斯軍艦驅逐之後進入東海海域的。雖然美國海軍公布了其在東海的多張補給圖片,但並沒有對現身東海的目的加以說明。之後,「麥凱恩」號在日本橫須賀的美國第七艦隊總部維修了近兩年的時間,去年十月份剛剛恢復下水。直到今年六月份,「麥凱恩」號才重新回到了美軍艦隊的編制之中。結束了俄羅斯「之旅」後,又闖入了中國領海之中,美軍近期在中國周邊的活動越來越頻繁。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曾在記者會上提到,近期,美方加大對華挑釁施壓力度,對此我們的態度清晰明確:一是反對,二是不怕。
  • 川普任內最後一張「臺灣牌」,民進黨赴「鴻門宴」還沾沾自喜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美7日通過視頻舉辦所謂「政治軍事對話」,美國國務院對此也罕見地高調預告,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川普離任前最後一次打「臺灣牌」。  一般來說,領導人卸任前都不會在重要領域有大動作,但川普是「非典型政客」,不按牌理出牌,即使在去年11月大選中落敗,仍不斷揮舞手中權柄,充分發揮「政治剩餘價值」。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2020財年軍火大賣 「洛馬」們是怎麼賺錢的?
    尹卓:「川普開始執政時就決定從一些非關係到美國核心利益的地區逐步撤出軍事力量,轉而加大對外軍售的力度,通過軍售來加強對地區形勢的控制能力。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經濟考慮,就是通過出售大量的軍工產品來扶持美國國內製造業。此外,美國軍工集團對川普上臺的貢獻率較高,所以他要給這些軍工集團以回報。
  • 拜登時代 臺美關係|堅持對華強硬,再打臺灣牌!
    在對華事務上,拜登也強調在避免激烈衝突、圍繞重大國際事務進行合作的同時,堅持對華強硬,以「民主價值」聯合盟友和高科技企業等,共同對抗中國的外交、軍事和經濟影響力。如果說川普時期美國的對華政策更多體現為霸權國針對所謂「修正主義國家」的全方位圍堵以及對自身實力的重塑,那麼拜登在政策思路上更傾向於不承認美國霸權的衰落,而是採用「軟實力」手段來維持美國霸權框架。
  • 美國政客甩鍋俄羅斯,俄媒感到可笑:對不起,世界不是圍著你轉的
    就是受到了俄羅斯對美國時任總統比爾·柯林頓的高度影響。這顯然都是一脈相承的邏輯,無論發生任何事情,美國政客總是想甩鍋俄羅斯。還有人試圖將美國正在發生的暴力事件與去年莫斯科的抗議活動進行比較,這就像試圖把破壞泰迪熊的野餐等同於真正的熊的野餐一樣。加拿大學者塞瓦·古尼茨基在推特上可能說得最好:「俄羅斯不再是指某一個國家,而是(美國政客的)一種心理應對機制。」
  • 環球深觀察丨他們的命也是命……
    △《華盛頓郵報》以「是留還是走」為題發文說,面對肆虐的疫情,在美國的非法移民正面臨兩難選擇。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凱文17歲那年為逃避國內幫派衝突來到美國,迄今已經在美國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待了三年。不料,美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這些拘留中心成了重災區,當初一心想留在美國的他現在做夢都盼著能被遣返回國。凱文不無絕望地表示,即使他在自己的國家被幫派分子追殺,至少還能逃走;但在美國非法移民拘留中心,他根本無法躲開病毒,「我從來沒這麼害怕過」。
  • 美國政客多麼瘋狂,什麼都能打上政治標籤
    美國能源部周三在一份新聞稿中稱天然氣為「自由氣體」和「美國自由的分子」,這是說服歐洲和亞洲市場,相信其產品優於從俄羅斯進口的更廉價天然氣的最後努力。美國能源署大力宣傳其德克薩斯州自由港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擴建,誇耀其新設施是專門為那些沒有與美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提供所謂「自由天然氣」而建造的——這些國家擁有巨大的市場,比如中國和歐盟。巧合的是,中國和歐洲正準備通過年底前即將開通的接近完工的管道,增加購買價格更便宜的俄羅斯天然氣。
  • 國際銳評丨制裁成癮的美國政客終將遭受反噬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際銳評丨制裁成癮的美國政客終將遭受反噬眼看任期還剩不到一個月,某些美國政客的 「制裁大棒」掄得愈發瘋狂。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對中方官員實施進一步籤證制裁,到美國商務部將58家中國實體列入首份所謂「軍事最終用戶清單」,正如《星島日報》所評價,「本屆美國政府好像要將抽屜裡所有制裁中國的手段都使出來」。
  • 臺灣已出現無牌可打局面
    (記者 戴祺修)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建甫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2017將是雞飛狗跳的一年,美中雙方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才有外交大動作,臺灣則是要等到2018年選後兩岸關係才可能改變。臺灣目前的外交選擇上有些被迫與日本、美國靠攏,確實是表態得太早,但也顯示出臺灣已經出現無牌可打的局面。
  • 打「臺灣牌」挑釁大陸?美又要送臺「催命符」,臺灣民眾:呵呵呵
    據環球網報導,7月29日,美國反華議員遊賀正式向國會提案,要求聯邦政府在北京出兵臺灣時授權美總統採取軍事行動。早在17日的採訪中,遊賀曾透露過這個想法,誰料他這次來真的。
  • 日本休想打「臺灣牌」
    日本休想打「臺灣牌」2017年03月30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任成琦T中    近日,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到臺北出席了「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主辦的活動。45年間,日本最多也就是前首相、某大臣以私人觀光旅遊的名義到過臺灣。如今這種交流上的「突破」,背後有何意涵?  年初以來,日本在臺灣問題上已經多次出手、發聲。先是負責對臺交流的組織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本月初,日本防衛省智庫發表所謂報告書,將臺灣作為「國家政治實體」與中國大陸並列,並再次宣揚後者對前者的軍事威脅。這一系列的動作,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兩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