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於「黃麴黴素」這一種化合物非常熟悉,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它的存在。每次聽到大家談起它的時候,都感覺戰戰兢兢,因為它存在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黃麴黴素又稱黃麴毒素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素等幾種黴菌在黴變的穀物中產生。
從數據來看,黃麴黴素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那可想而知有多可怕,也是目前最強的致癌物之一。然而最令人無奈的就是它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既然我們不能夠避免黃麴黴素的產生,那麼我們可以知道它存在哪些東西裡面有效的去進行避免。
一、黃麴黴毒性是砒霜的68倍,它喜歡藏在這3個地方,你家廚房有嗎?
1、黃麴黴素藏在黴變食物中
在生活中,有很多發了黴的食物,大家不捨得扔掉,多數家庭會把沒變的地方切掉,沒有沒變的地方留著繼續吃,雖然發黴程度沒有蔓延至整個食物上,但是往往沒有壞掉的部分,也不要繼續使用了,因為他們往往都感染了黃麴黴素,是人體肉眼看不到的!
要提醒各位發黴的食物很容易滋生,尤其是澱粉類,穀物類,像花生玉米。澱粉在高溫潮溼的環境之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素,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情況下,一旦黴變就會陷入黃麴黴素的魔爪。
為了安全起見和自身的生命安全問題起見,一旦發黴的食物就不要再繼續留存了,雖然看起來其他部分完好無損,然而黃麴黴素往往是人們的肉眼所看不到的,不要等待趕緊扔掉。
2、黃麴黴素存在,沒洗乾淨的筷子和砧板上
很多家庭經常長時間不換筷子和切菜板,有時候用到筷子的細縫裡都發黑,也不捨得扔掉,然而殊不知黃麴黴素已經找上了門。像菜板筷子細縫中的那些黑色物質,就是黃麴黴素。
其實筷子本身不會長黃麴黴素,但是我們平常用筷子來吃東西的時候,有一些食物殘渣留在筷子上會滋生細菌,有一些澱粉物質流遺留在上面,一來二去造成黴變,那黃麴黴素自然而然就生成了。砧板也是同樣一個道理,容易殘留一些食物殘渣,長此以往,從而產生黃麴黴素。
所以說用完的筷子和砧板一定要及時清洗,可以定時採用洗潔精,小蘇打和鹽去清洗砧板,如果你比較懶的話,選擇定期更換筷子和砧板也是正確的方式,或者是直接購買防黴筷子。
3、黃麴黴素藏在小作坊自榨油中
網上經常傳說小作坊炸的油不健康不衛生,其實這是正確的,有的商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用一些糟芝麻,癟花生榨油,這還是好的;甚至是變質的花生做原料,來壓榨一些花生油,這些變質花生中含有黃麴黴素,經過產品的加工以及壓榨之後,這些黃麴黴素充分融入花生油,難辨識度更加的高,更不易被發現。
小作坊的壓榨技術往往都不到位,甚至是壓榨機和一些砧板上長時間不清洗,也會導致黃麴黴素的存在。
很多的人會選擇用高溫加熱的方式進行殺菌,然而很遺憾的是,黃麴黴素要加熱至高溫280度,才能夠將其徹底殺滅。平常家中很多東西都無法達到這個溫度,定時更換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