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院士作為我國科技人員的最高榮譽,是每位科研人員孜孜以求的目標。我國兩院院士評選制度嚴格,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增選不足百人。正因為如此,院士增選競爭非常激烈。在這其中,有很多非常有實力的科學家,由於各種原因多次參選卻都遺憾落選。其中東北大學著名學者張化光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張化光教授在東北大學工作多年,在控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張化光,1959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77年恢復高考後,張化光考入東北電力大學,就讀於熱工儀表及其自動化專業。1982年,他順利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1988年,他考取東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攻讀電力工程系博士學位。1992年博士畢業之後,張化光留在東南大學任教。
由於科研成績出色,張化光留校當年就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不過張化光並不滿足,選擇北上東北繼續深造。他在東北大學自動控制博士後流動站,與著名專家柴天佑教授合作從事博士後研究。在此期間,張化光還兼任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工程部部長。1993年博士後出站之後,張化光留在東北大學工作,擔任副教授。由於科研能力突出,第二年他就被破格晉升為教授,並在1995年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此後數年間,張化光教授數次出國作學術訪問。他先後到韓國科學院和美國ALASKA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和開展合作研究。1998年開始,他到香港科技大學擔任高級訪問學者兩年,並在之後到美國Illinois大學和牛津大學短暫訪學研究。多年的出國訪學生涯,開拓了張化光的學術視野,也提升了他在國際控制相關領域的知名度。
張化光教授長期從事複雜工業過程自動化等方面科研工作,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研究成果獲得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項。他先後主持了國家863重點課題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多項企業的大型自動化科研課題,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此外,他先後在國內外權威雜誌發表論文近二百篇,編寫出版了多本學術專著。他還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授權,在2013年和2014年有3項專利成果獲得日內瓦發明博覽會金獎。
科研成績出色榮譽紛至沓來,在東北大學成長為控制領域內知名專家。
在做好科研和教學本職工作的同時,張化光教授也逐漸走上了管理崗位。他先後擔任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以及電氣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之後出任東北大學校長助理兼東北大學智能電氣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此外,他還擔任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除此之外,張化光教授還擔任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多個學術組織的領導職務,並且出任多個國內外期刊的編委。
由於科研成績出色,張化光教授獲得諸多個人榮譽。他先後入選首批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獲得了國家自然基金傑青項目資助,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此外,他還入選了國際頂級協會IEEE Fellow,並且連續四年被湯姆森路透評為「高被引科學家」。在東北大學,張化光教授逐漸成長為控制領域內的頗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學者。
院士參選之路坎坷,集齊國家三大獎的張化光教授離院士還有多遠?
張化光教授長期從事智能優化決策與安全運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研究成果,並實現規模工業應用。他科研成果豐碩,牽頭的科研項目分別獲得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7年)和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由於科研成果出眾,張化光教授2013年開始參選兩院院士。不過由於參選信息學部競爭激烈等諸多原因,張化光教授屢次遺憾落選。尤其是2019年,張化光教授通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中國自動化學會三個渠道同時推選,還是最終遺憾落選。
2020年8月,國家科技獎勵初評結果出爐,東北大學獲得三項國獎。其中,張化光教授牽頭申報的項目「分布式動態系統的自學習優化協同控制理論與方法」獲得了自然科學二等獎。至此,張化光教授收穫了科技進步、自然科學和技術發明各一個總計三個國家獎項,成為國獎大滿貫得主。這個獎項對於張化光教授意味著很多,為他的院士增選之路增加了極具分量的砝碼。手握三大獎的張化光教授當選院士,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啦。
結語
張化光教授作為我國控制領域的知名學者,在領域內取得了傑出的科研成果。由於科研成果突出,他獲得了諸多的個人榮譽。此外,手握多項國獎的張化光教授,數次參選院士卻都遺憾落選。如今,張化光教授手握三項國家獎大滿貫,距離他的院士之路越來越近啦!對此,你怎麼看?祝願張化光教授工作生活順利!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