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又出9分獨家片!《天山腳下》帶你遊新疆

2020-12-14 毒舌電影

看完就想放下一切去旅遊的紀錄片,又有了。

洗眼治癒,解放心靈。

還是央視出手。

新疆版《極地》,看一秒,心飛起——

《天山腳下》

Sir年初安利過《極地》——藏地人在險峻高原環境下的生存常態,是質樸和堅韌。

《天山腳下》顧名思義,講的是新疆人民的故事。

一共5集,每集45分鐘,從冰川雪原,山河沙漠講到新疆的人文風情,一共22個故事。

其實Sir覺得,這些故事不僅是故事,而是一個個心靈休息的絕佳地點。

故事裡的人,雖然相隔萬裡,卻同時也是我,也是你。

可能因為它戳中了很多個「我和你」。

所以,它現在還是9分,一分沒掉。

當我們聊起新疆,我們會聊什麼?

第一,景色。

在4K高清鏡頭下,這部紀錄片給了最對得起我們眼球的勝景。

再不懂修辭的人,也會嘴裡蹦出兩個字:

仙境。

這是9月的仙境,最美季節的喀納斯湖,雲捲雲舒,雪頂藍湖。

天蒼蒼野茫茫,無垠的牧場,點綴其中的是氈房。

當然,還有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童話般的仙境,中國西部最北邊的禾木鄉。

有能容納一切傷心和糾結的白。

有能在心頭吹起小風的金秋胡楊林和天池。

這不是風景,是心靈的調色版。

境由心生。

說到心靈,故事裡裝載的,就是天山腳下各種令你神往的人。

第二,畫中人

西域人的顏值不用Sir多說,輪廓深,五官清晰有型。

但美這種東西,總是由內而外,又由外到內的。

你得會看,往裡看。

比如看她們笑,你就能看到她們不笑的時候,對生活的專注。

比如看她們跳舞,你也能看得出她們不跳舞的時候,生活裡的活力。

在這片佔1/6國土面積的土地上,其實不止維吾爾族。

這裡一共住著47個民族。

這裡的人們從廣袤的土地裡,吸收著靈魂的給養——

新疆三大山脈,「三大橫」從北到南,分別是阿爾泰山、天山和崑崙山。

天山居中,最得天獨厚,有山有水有河流。

雖然它身處號稱「死亡沙漠」的歐亞大陸腹地,卻帶著數千條冰川四洩而下,築成南北兩麓數以百計的綠洲。

再加上天山內部縱橫的谷地,由此集中了新疆最多的草原和可耕地。

有了這些,文明就有了獨特的味道。

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在課本上我們見過那一條蜿蜒的路線。

但絲綢之路其實是看不見的。

人聚它就在,人散它就散了。

人,組成了它。

人讓絲綢之路從高原邁向盆地,從雪鄉進入火洲,從綠洲奔向草原。

絲綢之路也聯繫了人,讓他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

長三角、珠三角,我們是生活在「綠色地圖」上的人。

但這部片用戈壁灘、沙漠、山脈,講述了生活在「黃色地圖」上的故事。

1

為何火焰山如此清涼?

吐魯番火焰山,你必須聽過……因為《西遊記》。

《西遊記》裡,熱到寸草不生、土地乾裂的「火洲」,就是火焰山。

春季短暫,水汽稀少,夏天地表最高溫度可達82.3度。

腳往上一踩,感覺會立馬燒起來。

然而,在火焰山的溝谷裡,卻藏了一片綠洲。

8月,吐魯番升到全國最高溫。

但綠洲的葡萄藤下,卻有著人們無法理解的清涼。

這不是自然使然,而是人的故事——

古時維吾爾族人機智,地下挖坎兒井灌溉荒漠,又用明渠把天山上的冰雪融水引入村。

從此,喝水和灌溉都不成問題。

到了夏天,雪水還是消暑神器。

白天,大家坐在樹陰下,吃著又甜又多汁的葡萄,把腳丫伸進透心涼的冰雪融水裡。

晚上,家家戶戶拿著床單枕頭跑上屋頂鋪床,吹著涼風,數著星星睡去。

不需要空調,火焰山下的夜晚,照樣可以涼爽入夢。

在最熱的地方,人家有天然冰庫和自帶天然空調的屋頂。

我們有什麼?空調。

(昨晚Sir吹久了,還吹了個落枕)

火洲吐魯番有清涼夏天。

而新疆最北邊的禾木鄉,在零下40度的冬天,也有我們想像不到的快樂。

2

為何雪原如此熱鬧?

中國西部最北邊的村落,禾木鄉,冬天氣溫低至零下40度。

這裡住著蒙古族的一支,圖瓦人,相傳他們是成吉思汗西徵將士的後代。

既然是戰鬥民族,從小又在極端環境下長大,所以圖瓦人愛玩的「小遊戲」,一般人真玩不來。

幾個孩子哼哧哼哧跨過1米厚的積雪,找一個最高的屋頂,爬上去,然後……

一個個瘋叫著,撲通撲通栽進積雪裡。

除了「跳雪」,還有滑雪。

禾木鄉所屬的阿勒泰地區,是人類滑雪的發源地。

為什麼?

因為人家血液裡就流著這種潛能。

有這一技傍身,他們平時出門穿的都是滑雪板。

是的,4歲孩子都行。

(Sir反正不行,史上最長滑雪時間……25分鐘,然後兩腿就像灌了鉛)

大人玩得更瘋。

完全不剎車地滑下雪坡,又倒栽蔥地栽進雪裡,一點事兒沒有,還咯咯笑。

最講究的,要數圖瓦人的滑雪板。

人工手作,至今已有1萬年歷史。

修整白松木,壓彎成滑雪板的形狀,活扣用馬皮繩做成,可調節綁鞋處的鬆緊。

最後用馬的小腿皮把整個滑雪板裹住,不用釘子和膠水,光靠皮繩就能牢牢把皮毛固定在滑板下。

質量槓槓的。

3

「天為幕、地為臺」是一種什麼感受?

你應該沒見過,人家學生上學怎麼做運動。

反正不是你校園裡的高低槓和沙坑……

西南部,崑崙山脈邊的喀什地區,塔吉克族的學生正在「石頭城」(塔什庫爾幹縣)舉辦六一匯演。

高原,土牆,風夾著雪,露天的木地板。

在已經有1300多年歷史的石頭城上,男孩女孩穿著鮮豔的塔吉克族服裝,唱著《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沒有聚光燈,沒有煙霧機,更沒有鼓風機。

但這舞臺大到無邊無際。

不要覺得這就是民族服裝展示會。

人家穿著轉一圈,就是童話裡的人。

童話裡走出來,她還是一個普通的小姑娘。

她叫夏衣達。

她的爸爸沒能來看匯演,因為他在一百公裡外的邊境派出所執勤。

當夏衣達和媽媽驅車一百公裡找到了爸爸,卻說不出邀請的話。

她們的生活,就是這麼讓你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既童話又現實。

甚至既是日常,也是千百年傳承的歷史——

4

如何和一隻鷹交朋友?

有些畫面,Sir確實只在書上看過。

但這片居然拍到了……

茫茫雪原上,一個穿黑色鷹服的人,學老鷹揮動翅膀,一蹦一蹦追著一隻cosplay狐狸。

這是哈薩克族傳統的鷹舞

在冬天第一場大雪過後,人們這麼跳起來。

遠看,是老鷹追狐狸。

近看,還是。

因為這隻「鷹」做得太逼真。

舞服用7張黑羊皮手工縫製而成,「鷹爪」是用牛角磨製的,一點點削,一點點刻。

這是傳統,也是信仰。

千百年來,哈薩克族人遊牧狩獵,鷹是他們的好夥伴。

穿上鷹服,在蒼茫天地起舞,心中帶著對鷹的敬畏。

當鷹沖天而起,巡迴捕獵,又能帶給他們勇氣和力量。

這,就是他們和城市人最大的不一樣。

除了鷹舞,哈薩克族人還有一項傳統技能——

馴鷹。

一人一騎在半米厚的雪地中前行,鷹飛在一旁,盤旋環繞,伺機捕獵。

獵鷹在千米之上,一眼就能看到雪地上的獵物,是哈薩克人的「千裡眼」。

捕獵歸來,還能準確無誤地在人群中認出主人,穩穩地落在主人的肩膀上。

你是不是特羨慕這種默契?

這種默契,已經有3千多年。

馴鷹人大多是家族傳承。從小馴養,鷹就像家裡的孩子。

但孩子總要長大,獵鷹7歲時,哈薩克族人會把它放歸山林繁衍後代,再找幼鷹馴養。

周而復始,自然輪迴有道。

不僅是鷹,還有馬。

再說說新疆東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馴馬人的故事——

5

每片草原,都有一匹「神馬」

蒙古族老漢鬧日普阿拉希,是天山南麓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第一養馬大戶」。

養的,是有「龍駒」美名的焉耆馬——

它不僅善於奔馳,還有龍一般的靈性,成語「老馬識途」說的,就是這種馬。

蒙古人奉馬為神聖,所以他們會在馬群裡選出一匹「神馬」。

「神馬」不能騎,不能殺。

將死之時要將它放生,讓它回歸自然。

歸於自然,代表吉祥,也代表永別。

鬧日普阿拉希很傷心,因為陪伴了30多年的神馬,已到了生命盡時。

這匹馬確實神——它陪伴了他家四代人,他爸、他、他兒子,還有他年幼的孫子。

孫子很小的時候摔在山谷中,還是老馬叼著他一路送回家的。

「神」,活成了「家人」。

你一定沒有見過這樣的告別——

祖孫三人給它戴上彩色項鍊,在額頭、身上抹上牛奶。

一邊抹,一邊哭。

一邊不舍地抱著它的頭,一邊卻說:

「心疼啊,放它走吧。」

老漢就這樣牽著老馬一直走。

翻過一座山又一座山,直至老馬再也認不出回家的路。

鬧日普阿拉希把小馬留下,陪老馬度過最後的冬天,自己騎馬返回。

他一步三回頭。

說了幾個故事,Sir覺得自己從中看到了「傳奇」。

但仔細想想,又特別平常。

這不就是七情六慾,俗世人生。

脫下了鷹服、脫下了舞蹈的盛裝、放飛了鷹和神馬後,什麼是新疆人的俗世?

是在喀什,人們泡著老茶館,帶著饢,配壺茶,一坐就是半天;

是在伊犁,四歲的哈薩克小孩,跟爸爸學著騎馬。往後一生的大部分時光,他都會在馬背上;

是在塔城,幾個七八十歲的老頭聚在一起,吃著塔塔爾族傳統美食,其他什麼也不做,卻做著一件最適合他們的事:

「口述歷史」。

他們口中的回憶,越來越模糊了。

但你不需太惋惜。

因為這些回憶、這些千百年生活的印記。

又通過這些生動的畫面、感悟的瞬間,傳給了萬裡之外的你。

不再需要到遠方了,因為已經到了心裡。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魯妮馬拉糕

相關焦點

  • 「興隆大奧萊3F·天山來客新疆餐廳」帶你領略天山腳下的美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瀋陽百姓一家親,ID:zwsy024】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新疆菜不僅有清真美食的特點也帶著西北菜濃重鮮香的口味今天推薦的『天山來客』新疆餐廳讓你的味蕾開啟新的旅程~
  • 人在新疆——楊建軍:隻身西行天山腳下,援疆報國不負韶華
    2017年9月,他作為中央第九批援疆幹部來到昌吉學院任中文系副主任。「來援疆就是要為新疆做一些事情的。」他抱著這樣的信念,開始了天山腳下昌吉學院的新工作。「系院要想發展,科研項目立項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項目下來了,你得有人去做,這就要去壯大師資力量。」為了招攬人才,楊建軍費盡心思,想盡辦法,甚至通過蘭州大學新疆校友會發布招聘信息。「沒成想還真招了一個蘭州大學新聞專業的碩士。」
  • 戈壁灘上,天山腳下,解鎖異域風情的別樣玩法!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把信念忘了,把堅持的東西丟了,在別人眼裡「你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所以,笨一點也挺好... 把只有那個地方特有的美味,送到你的面前。 來自「神仙居住的地方」,又醜又脆又甜 11月9日 我們去了阿克蘇蘋果的核心產地。
  • 天山腳下的草原湖泊,就在哈密東天山山脈,遊客卻會時常忽略這兒
    天山山脈是世界上著名的山系之一,因為天山的冰川融雪,造就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的已經成為了旅遊景點,有的則地處深山不為人知,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自駕新疆旅途中路過的一個湖泊,叫巴裡坤湖,一個草原湖泊,和東天山的冰川相伴,美麗而安靜。
  • 【新疆行30】新疆阜康市天山天池風景區
    1/自駕遊的時間與路線 【新疆行30】新疆阜康市天山天池風景區自駕遊的時間與路線D17 2013.07.21行程:烏魯木齊—天山天池—新疆【北疆】富蘊縣裡程:550公裡 2/簡單介紹
  • 新疆天山 | 自然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核心價值概述新疆天山是天山山脈的東部部分,是一個由四塊組成部分構成的系列遺產,總面積達6068.33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達4911.03平方千米新疆天山是全球溫帶乾旱區正在進行的生物生態演化過程的傑出範例。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南北坡景觀差異和植物多樣性體現了帕米爾—天山山地生物生態演進過程,是中亞山地眾多珍稀瀕危物種、特有種的最重要棲息地,突出代表了這一區域由暖溼植物區系逐步被現代旱生地中海植物區系所替代的生物進化過程。
  • 「環遊天山」成為2018年新疆旅遊業務合作交流會首選精品線路
    本次旅交會共計13場大型推介會,喀什古城景區,伊帕爾薰衣草觀光園,解憂公主薰衣草園,天山大峽谷景區,烏魯木齊市廣播電臺,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天山天池風景區,昌吉州旅遊局,伊犁彌玥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神木源景區,西域遊電子商務,雲遊辰海旅遊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 【新疆】天山腳下繪就新絲路
    巍峨的天山和阿爾泰山連綿不絕,兩山之間是一片茫茫戈壁,戈壁中央,一條雙向4車道的高速公路一路向西,穿越荒漠、無人區、草原、冰川,綿延515公裡,最終與奇木高速相接到達烏魯木齊。為此,他們成立黨員突擊隊,首片鋼梁完成精確落梁後,在保障安全的提前下,自製吊籃將突擊隊員升至墩頂,採用外側鋼棒支撐限位、內側端頭鋼板配合葫蘆拉鏈整體固定方法固定梁體,然後以移動門架的方式進行鋼板組合梁主梁橫向連接,攻克了大風區大跨度梁體固定以及高墩上部鋼板組合梁橫向連接施工工藝難題。除了大風,當地特殊的地質也成為架橋的「攔路虎」。
  • 天山腳下教書人:這是我的家鄉 我喜歡這裡的孩子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5日電題:天山腳下教書人:這是我的家鄉 我喜歡這裡的孩子新華社記者高晗、曲延函新學期,開學啦,天山腳下的烏魯木齊永豐中學傳來琅琅讀書聲。50歲的鄉村教師鍾長萍又拿起三角尺來給同學們教授幾何知識。30多年如一日,鍾長萍堅守講臺,為一屆又一屆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點亮鄉村孩子的希望與未來。永豐中學位於烏魯木齊市區以南、天山以北的緩坡地帶。
  • 喀納斯湖、五彩灘、天山天池、南山牧場、自駕遊新疆
    河岸巖層抗風化能力強弱不一,輪廓便會參差不齊,而巖石含有礦物質的不同,又幻化出種種異彩,因此得名「五彩灘」。景區規劃面積548平方公裡,分8大景區,15個景群,38個景點,是我國西北乾旱地區典型的山嶽型自然景觀。天山天池以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觀帶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為主要特徵,以遠古瑤池西王母神話以及宗教和獨特的民族民俗風情為文化內涵,是遊覽觀光、科普考察、探險攬勝、休閒健身和民族風情遊賞的最佳去處。
  • 「愛新疆 遊家鄉」冬春遊65個主題活動等你來
    原標題:綜合:「愛新疆 遊家鄉」冬春遊65個主題活動等你來 冬至喀納斯 天山網訊 新疆一年四季風光迥異,面對夏秋旺季的人潮,冬遊新疆受到不少懂玩人士的青睞。眼下,新疆各地初雪已至,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河流山川被裝扮得一片聖潔。
  • 天山山脈|避暑勝地TianshanMountains
    新疆一直是許多「驢友」熱衷於的旅遊勝地,有最甜的哈密瓜,有最誘惑的葡萄,它是瓜果之鄉,由於這裡日曬充足,所以它的瓜果不僅香甜,而且特別有營養。今天,我們就走進最美新疆,一起領略天山之美,感受它的神聖。地理位置:天山山脈橫貫新疆中部,將新疆分成南北兩地域:南邊是塔裡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
  • 世界自然遺產——新疆天山
    據悉,與會專家高度評價:新疆天山具有極好的自然奇觀,將反差巨大的炎熱與寒冷、乾旱與溼潤、荒涼與秀美、壯觀與精緻奇妙地匯集在一起,展現了獨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南北坡景觀差異和植物多樣性,體現了帕米爾—天山山地生物生態演進過程,也是中亞山地眾多珍稀瀕危物種、特有種的最重要棲息地,突出代表了這一區域由暖溼植物區系逐步被現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區系所替代的生物進化過程。
  • 「天山腳下河南人」能吃苦講信譽的河南人讓當地生活更有盼頭
    前言:天山腳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遠萬裡,告別妻兒,從黃河之畔來到戈壁灘上,從嵩山之麓來到天山腳下,懷著一腔熱情和赤子之心,以戈壁為營,把大山當家,用心血和汗水走上了高效發展之路,用雙手開墾出一片片美麗的綠洲,在天山南北、大漠戈壁書寫了盪氣迴腸的河南援疆篇章!他們就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新疆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廣大職工。
  • 「暢遊天山」烏昌吐石克文化旅遊聯合推介走進杭州
    據了解,「烏昌吐石克」五地市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地域面積16.9萬平方公裡,人口近千萬。五地市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域的重鎮,以世界自然遺產天山為脈相連,擁有著昌吉天山天池、吐魯番火焰山、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克拉瑪依魔鬼城、石河子軍墾博物館等我區眾多「旅遊名片」和全疆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
  • 天山腳下教書人:這是我的家鄉 我喜歡這裡的孩子
    在烏魯木齊永豐中學八年級3班,教師鍾長萍在為學生們講課(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5日電 題:天山腳下教書人:這是我的家鄉 我喜歡這裡的孩子  新華社記者高晗、曲延函  新學期,開學啦,天山腳下的烏魯木齊永豐中學傳來琅琅讀書聲。50歲的鄉村教師鍾長萍又拿起三角尺來給同學們教授幾何知識。
  • 「樂遊」遊天山天池,享五江溫泉
    天山五江溫泉國際度假酒店,坐落於天池腳下, 位於天山天池門票處北側,以國際視野打造綜合大型度假區,呈現新疆度假出發臺,天山天池旅遊首發地,西域旅遊度假中轉站和遊客集散平臺。遊覽天山天池之後,給您一個讓身心休憩的度假區,盡情領略假日時光從容美好。
  • 圖遊新疆 最美的九個瞬間(全文)
    我們試圖用9張圖片、兩張遙感地圖、一篇文章,來勾勒新疆的模樣在新疆時,我被攝影師李翔的照片所吸引:他拍的全是新疆,而且都是從空中航拍的。照片太多——單是反轉片就有20多萬張,數碼片更多,在他的辦公室看不過來,乾脆把他的電腦搬到我們住處,以便有更多時間來挑選。
  •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新疆天山
    新華網金邊6月21日電(記者 張天國)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今年兩項「申遺」項目之一新疆天山21日通過審議,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使中國目前擁有的世界遺產增到44處。
  • 天山腳下 錫伯傳奇
    ▲9月8日航拍的察布查爾大渠「龍口」。 攝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胡虎虎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曉龍、關俏俏、宿傳義、胡虎虎  9月,伊犁河南岸的20萬畝水稻又熟了。一陣潮溼的風拂過,金色稻海翻起層層波浪。這樣的景象在西天山腳下已重複了兩百多年。  我國西部的伊犁河谷,最早的水稻種植者來自東北,他們是攜家帶口、西遷守邊的錫伯族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