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有多種,但要注意一定要用正確而合適的方式,否則,孩子會對父母生出不必要的怨恨。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最是讓人頭疼。
兒子在三年級時,學習成績明顯下滑,老師接二連三找我談話。
每次回來後,我都會狠狠批評兒子,說他什麼都做不好,就連這點小學知識都學不會,將來還能指望他什麼。緊接著,我再結合自己的經驗所得,講些學習方法。比如:怎樣做才能更好的學習和記憶,語文怎麼學,數學怎麼學,英語又怎麼學等等,每次都會跟他說好長時間。
看著兒子,他一句話也不說,好像聽得很認真。在我心目中兒子還算乖巧,不惹事生非。
每次與兒子說話聊天,內容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兒子從來都不說什麼。起初我以為兒子就是一個內向的孩子,沒太在意。
後來有一次,老師再次找到我,說兒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前後左右只要能夠得到的,他都會說上兩句,意思就是上課一直在說話,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
這次我可火大了,等兒子放學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朝兒子小屁股上狠打了一頓,嘴裡還不停的說著,平時不講話,都跑到課堂上去講了,不聽課你怎麼能會,你不僅影響自己,還影響到了班級其他同學。我越說火越大,打得就越狠。
打過之後,看著兒子紅腫的小屁股,再看看兒子那委屈的眼神,我也心疼不已。
這是我第一打兒子,當時我便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我開始後悔了,孩子能否成才不是打出來的,如果方法不得當,便會適得其反。
礙於面子,我當時沒有向兒子道歉,沒有解釋什麼。但我卻發現從那以後,兒子面對我只有害怕,話語變得更少了。
我知道我錯了,我該怎樣向兒子解釋。
一天,我終於找到了一次合適的機會,這次我以朋友的身份與他談心,希望他也能把我也當成朋友。
兒子同意的點點頭。
從那次談話中我了解到,家長不要以過高的姿態面對孩子,要以朋友的方式,與孩子心交心,了解他想做什麼。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那樣做只會給孩子留下童年陰影。打只能讓孩子一時害怕,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要多表揚孩子,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樹立信心,這樣他才能更好的去學習、去做事。
我和兒子聊完之後,對待兒子,我不再像先前那樣橫眉冷對了。我增加了一些耐心,少了一些火氣。總是先找到兒子優點先表揚一番,然後再指出他哪裡還需要改進。
有時,針對背誦內容,我會和兒子比賽,看誰背得快,背得好,這樣大大提高了兒子學習的積極性。
與兒子,我還會聊些兒子喜歡的話題,當他說出我不能理解的問題時,我會虛心向他學習,問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答得好的,我會為他點讚,這可以讓兒子學會不懂就要問,不會就要學的思想。
我和兒子距離縮短了,關係變得更親近了。
愛孩子要講究方法,父母也要學會尊重孩子,與孩子建立平等關係,彼此心交心,這樣孩子才會敞開心扉成為父母的好朋友,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