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為什麼地球能夠保持適宜的溫度?

2020-12-13 略談秩事

為什麼地球能夠保持適宜的溫度?這個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不過這個疑問很快就會被解答,接下裡我們來看看原因。

地球能夠保持適宜的溫度,一方面由於自身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來自太陽的輻射以及地球表層的大氣的保溫作用。接下來一起學習

大氣的受熱過程,如下圖

上圖圖解:

1.能量來源

(1)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A—太陽輻射

(2)近地面大氣熱量的主要、直接來源:B—地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

(1)地面的增溫:大部分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溫。

(2)大氣的增溫:地面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大氣傳遞熱量。

3.大氣的兩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氣層中水汽、雲層、塵埃等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

(2)保溫作用:C—大氣逆輻射對近地面大氣熱量的補償作用。

特別提示:任何物體溫度最高時,其輻射最強。就某一地區而言,地方時12點時,太陽輻射最強;地方時13點時,地面溫度最高,地面輻射最強;地方時14點時,大氣溫度最高,大氣輻射(包括大氣逆輻射)最強。

完整的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

典型的生活實例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如下圖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平流層大氣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長的紅外線。大氣對可見光吸收很少。大氣中的雲層和較大顆粒的塵埃,能反射一部分太陽輻射,空氣分子和細小塵埃能散射一部分太陽輻射。

2.室內製冷空調多布置在高處,而暖氣則安裝在低處的原因,如下圖

熱空氣密度小,易向上運動,促進房間內空氣流通,使房間氣溫升高。冷空氣密度大,易向下流動,促使室內熱空氣相對向上升浮。空氣的自然循環使室內溫度均衡。

3.巴山多夜雨的原因,如下圖

「巴山夜雨」因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名。四川盆地潮溼,雲層厚,晚大氣的逆輻射較強,底層空氣容易升溫,加之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氣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氣流上上升較旺,形成夜雨。

4.風向和風力隨海拔的變化原理,如下圖

隨著海拔 高度升高,空氣運動 風速所受的摩擦力變小,風速增大;風向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風向增大,北半球風向逐漸向右偏轉(如圖),南半球逐漸向左偏轉。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逐漸變小,在高空與等壓線平行。

5.狹管效應原理,如下圖

地形的狹管作用,當氣流由開闊地帶流入地形構成的峽谷時,由於空氣不能大量堆積,於是加速流過峽谷,風速增大,這種地形峽谷對氣流的影響稱為「狹管效應」。

以上就是本章節的主要內容,您掌握了嗎?

相關焦點

  • 另一個地球?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或適宜人類居住
    在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知識,那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到地球為什麼會有生命的存在。是因為地球有合適的大氣層、適宜的溫度、有空氣、有水、有一年四季。曾經的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讓地球母親受傷。近年來,我國有很多科幻題材的電影,假設地球滅亡,人類將何去何從?
  • 地球「孿生兄弟」被發現!科學家:有水,溫度適宜,已有人居住!
    在對宇宙不斷探索之後,科學家們發現了地球的雙胞胎兄弟克卜勒452b。由於地球的壽命是45億年,而克卜勒的壽命是60億年,所以這兩個行星幾乎都屬於老年行星。地球繞著太陽轉,每年旋轉365天。那就是克卜勒452b繞行星旋轉,每星期有385天旋轉,和地球的周期差不多。
  • 太空溫度達零下270攝氏度,為什麼太陽光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跟太陽給地球帶來了適應的溫度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沒有適宜的溫度,地球不可能成為生命星球,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陽是地球所有生命的母親。
  • 地球的平均溫度是多少?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地球是唯一一個據我們所知存在生物的星球。注意這個詞,據我們所知。說明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還處在初期。探索生命的旅途還在繼續。但通過所有可觀測的跡象,地球在我們太陽系中是唯一一個能夠,也的確存在生命的星球。這歸因於幾項因素。其中一項就是地球與太陽的相對距離。
  • 歷經46億年,地球核心溫度仍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這是為什麼?
    科學家綜合各方面的數據,發現地核的溫度大約在4000~6000攝氏度左右。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也才5500攝氏度左右。地球誕生了這麼久,經過長時間的冷卻,為什麼內部溫度還這麼高?這得從地球內部的情況說起。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 小學教室安裝傳感設備,使教室保持適宜溫度
    打開APP 小學教室安裝傳感設備,使教室保持適宜溫度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01 10:11:00 莞城小學擴建示意圖,資料圖 其中,方案顯示,在智慧教室通風換氣系統建設中,可通過感知教室的二氧化碳濃度或氧氣濃度,來自動控制通風設備,使教室保持良好的空氣品質;又如空調監控,可通過設置溫溼度傳感器,來監測室內溫度
  • 宇宙溫度低到零下270度,為什麼到達地球的太陽光反而變熱了?
    太陽系之所次平凡,那是因為它誕生了生命星球地球,而地球又後來又隨著人類的誕生升級為文明星球。那麼地球為什麼能夠誕生生命?能夠誕生智慧生命人類,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個重大功臣,它就是我們白天可見的太陽。雖然我們經常說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的誕生,但是往更深層來看,沒有太陽提供的光和熱,液態水不會形成,各種生命所需要的物質不會形成,自然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
  • 高考中國地理主要知識點總結
    5.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根據≥10℃積溫自北向南劃分五個溫度帶,即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同時另有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區(青藏高原垂直溫度帶)。我國跨溫度帶最多的省(區)——甘肅,跨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原垂直溫度帶四個溫度帶。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4:宇宙、太陽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地理必修第一冊】1.1地球的宇宙環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講 1.3地球的宇宙環境高三地理一輪複習—第9講地球的宇宙環境一高中地理知識學習導航        說明:點擊下面文字可以轉到相應內容學習、因時間關係有一些內容還沒有完成,還在不斷完善,希望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1)射向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被大氣削弱,其餘的太陽輻射到達地面。(2)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產生地面輻射,向外輻射能量。(2)、山谷風:白天山坡的大氣溫度高,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夜間山坡的大氣溫度低,冷空氣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入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若在這些地區布局有廢氣、粉塵排放的工業,常容易造成大氣汙染事件。
  • 2019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複習資料總結_高起點成人高考專升本...
    準備參加2019年的考生,下面是2019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複習資料總結,供大家參考。2019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複習資料總結如下: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 為什麼太陽中心溫度高達2000萬攝氏度,而太空溫度卻那麼低?
    眾所周知,地球之所以擁有生命體,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有太陽的存在。地球與太陽適宜的距離,使得地球擁有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如果地球失去了太陽,那麼地球不僅會陷入黑暗,還會失去暖和的溫度變得冰冷無比。到那時,地球也將變得不適合生命體生存了。太陽不僅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還是太陽系中的中心天體。它表面溫度高達5500℃,而它的中心溫度高達2000萬攝氏度。
  • 太陽把溫度傳到地球,為何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是冰冷的?
    喜歡研究宇宙天體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地球上的熱量幾乎全部都是來自於太陽的,正是因為太陽帶給地球的熱量才孕育了地球上的這麼多生命,對於所有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沒有了太陽的熱量我們就會無法存活,我們是依賴於太陽存在的。
  • 2017高考地理總複習:地球與地圖、地球的宇宙環境、太陽對地球的...
    2017高考地理總複習:地球與地圖、地球的宇宙環境、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與地球的圈層結構 高考微信 一、地球與地圖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雪線
    雪線是冰川年積累量和年消融量的平衡線,雪線處冰川年積累量與年消融量保持動態半衡。或(年積累量與年消融量呈正相關)6~8月氣溫越高,對應年消融量也越大,也就對應年積累量越大;或(6~8月氣溫與年消融量及年積累量正相關。典型例題二: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 高考地理複習:19個地球必考知識點匯總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770k,太空中為什麼還是那麼冷?
    筆者:三體-小遙地球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由於孕育了生命而顯得十分獨特。在長期探索的過程中,人們認為太陽是生命誕生的關鍵,因為太陽為地球提供了適宜的溫度,陽光還為我們照亮了黑暗。而人們也對相關原理感到無比好奇,尤其是陽光明明穿過了太空才到達地球,為什麼我們能夠感覺到溫暖,而太空的溫度卻始終是0℃以下呢?根據相關研究,太陽表面的溫度就高達5770k,足以融化人類利用地球材料製造出來的探測器,這也是我們無法靠近太陽進行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
  • 2021年高一地理寒假作業1
    2021年高一地理寒假作業1一、單項選擇題電影《流浪地球》講述太陽即將毀滅,因此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木星軌道,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鄰星宜居軌道,成為比鄰星的行星。下圖為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