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也只剩這些地方,還在搞「快樂教育」了 | 逃逃說英語

2021-02-19 東西兒童教育

「前陣子學校發了一張參加Spelling Bee(單詞拼寫)比賽的報名通知,我沒給逃逃報,因為覺得他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忙不過來;結果上周又來了一個Academic(學習類的,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等)的比賽,逃逃說負責老師專門找到他說Spelling Bee你都沒報了,這個可一定要報名哦;上周末他和幾位同學組隊參加了一個校際西洋棋比賽;下周日樂高機器人比賽第一場正好和另一場全國西洋棋大賽時間衝突,我還沒想好讓他放棄哪個;學區群裡剛剛蹦出報名數學競賽的通知;家長群裡好友的媽媽正在召集寫作演講培訓班,為將來中學的辯論比賽做準備,問逃逃要不要參加……」

 

以上是我剛發給國內朋友的消息,因為她跟我抱怨了一晚上現在國內學習如何如何緊張,娃怎麼怎麼忙得要死,還是美國這邊的「快樂教育」好,說過幾年一定要送娃過來學習感受下。我說別逗了,過來學習是沒問題的,畢竟將來考大學時美國高校的選擇還是要多一些,但千萬不要抱著「輕鬆快樂」的心態,美國孩子的學習從初中開始就緊張,到高中更艱苦,國際生還有語言銜接的問題,文史哲方面必然也會有些落差,你快把娃自覺自律的學習習慣培養好才是正道。


講真,幾年前讀愛德華·休姆斯的《School of Dreams》(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樣的),讀到惠尼中學的魔鬼數字「睡4小時,灌4杯咖啡,考4.0的平均成績」時,還覺得好像離自己很遙遠,但最近是感覺越來越近了。

其實在美國不少地區,無論是私立學校,還是好學區的公立學校,競爭同樣非常激烈,孩子每天也是非常繁忙。那所謂的「快樂教育」到底還有沒有?在哪兒有呢?

今天聽到逃爸和逃逃講解的這個小怪物故事《GrandMa, GrandPa and Me (爺爺奶奶和我)》,其實它本來是一個隔代帶娃,其樂融融的故事,但讓我突然想到,對了,得和大家聊聊你可能不那麼熟悉的美國一部分——美國的鄉村。

你可能要笑了,整個美國不就是個大農村嗎?其實不是的,那些房前屋後有大片草坪的小別墅,街上完全看不到人影,但只要在後院大吼一聲隔壁還能隱約聽到的地方還遠算不上鄉村。

真正的鄉村是你在家後院練習射擊,對鄰居也完全沒什麼影響;去一趟沃爾瑪要驅車半小時以上;鎮上最大的飯館是Pizza Hut;約人要說清準確時間地點,因為手機幾乎沒什麼信號;大家都住得很分散,小鎮裡的人會約定俗成地每周在教堂或者哪家餐廳出現一次,表示「我還在」;如果外地人偶爾路過,迎面的來車會熱情地跟你揮手打招呼,因為小鎮總共就幾百人,幾乎相互都認識,車牌號也記得很熟,偶爾能見到一輛陌生的車實在太高興 ……

美國有很多這樣的鄉村小鎮,不過這些地方的故事大家可能很少會聽到,因為極少華人會生活在美國鄉村,華人從事金融、高科技行業偏多,在這裡幾乎沒法找到工作。少了外來人口的競爭,鄉村人們的生活都非常平靜和慢節奏,可以說是有點兒悶,但卻保留著美國最原始,最美好的一些東西。

 

因為人少,也相對封閉,家庭觀特別重,每家都有自己的傳統,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繫也非常緊密;也因為人少,整個小鎮相互都很熟悉,出門碰到全是熟人,隨便兩輛車可以停在路上聊半天,如果把後面的車堵到了,司機索性也一起加入話題;這裡的學校沒有減配,必要的教學設施、校車什麼的配套都有,學校裡也有樂隊、社團,但除了學校之外,幾乎沒什麼課外班,孩子放了學之後如果不是和小夥伴滿院子瘋玩,就是幫家裡打理農活兒,或者專心於自己喜歡的東西 。 到了狩獵季節,有些中學生還會專門休假跟家人去打獵。

 

我們曾經在美國中部密蘇裡州一個類似這樣的小鎮住過,真切地感受到當地孩子的無憂無慮。鄉村小鎮裡有些家庭並不是很富裕,有些孩子在領著學校的午餐補貼,有些孩子賣檸檬水和烤餅乾的確是需要為某個活動籌錢,但他們的精神上真是非常充實和快樂。這些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會繼續延續父輩平靜安寧的生活,但也不乏個別精英和天才,因為他們少年時期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專注地「揮霍」在自己的興趣上。

 

不知為什麼,每次讀《小怪物》的故事,我總喜歡把他生活的地方想像成這樣的鄉村小鎮,可能是故事裡總透著一股輕鬆快樂,還有純純的、滿滿的愛。今天讀到小怪物幫爺爺奶奶擠牛奶、到雞窩取雞蛋,採藍莓,更是證實了我的想像。一個和大自然很近的地方,這裡的周末沒有補習班,而是和家人一起享受時光~~

相關焦點

  • 我把美國課堂的「通識教育」搬回來,中英文講解給你聽|逃逃視頻號第5周小結
    逃逃同學的視頻號,本意是每天分享一個小視頻,教小朋友們一點英語。 推送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這不僅是一個英語節目啊,完全就是美國校園學習的搬運,其中不少還很有這邊的教育特色,比如上周講的「從希臘諸神到八大行星」系列,就是小朋友們需要了解的「通識教育」知識的一部分。
  • 「壓箱底」推薦|和逃逃一起學地道英語,自然拼讀、日常口語、分級閱讀一起收!
    你一定還想了解,這套英語課是誰來講,會講什麼,是不是適合自家寶貝呢?我這裡就給你詳細的說一說。咱們課程的主講人有兩個。一個是小導師逃逃,他是一名美國小學的在讀學生,能教給小朋友地道的美式英語。另有一個主講人是逃逃的爸爸,負責課程的策劃和剪輯,還有就是寫這篇課程的發刊詞,並在你點擊播放的時候把它讀出來。對,我就是逃逃爸爸。我們為什麼會想到做這套音頻課程呢?
  • 逃逃開了個視頻號,教你地道校園英語|第2周知識點小結
    坐標美國達拉斯分享原汁原味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實踐資源,著有育兒暢銷書《聰明的媽媽教方法》,《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我家兒子逃逃開了個視頻號,叫「逃逃同學」,在那裡每天分享一個地道美式校園英語的小視頻,你關注了嗎?
  • 逃逃教你讀26個英文字母;每天能和孩子說的口語|逃逃視頻號第18周小結
    還有美國版字母歌,和中國版的有點不同,逃逃唱了慢速一遍,常速一遍,大家可以聽聽練練。孩子要學好英語,語境和語感很重要,這當然不能只靠背單詞刷題上補習班,上周的文章中我也提到了,要重視英語的實用性和口語化,而這兩點就是建立語境和語感的基礎。那怎麼實用和口語?
  • 巧學英語核心詞彙,讓娃也說出地道口語|逃逃視頻號第12周小結
    這周的逃逃創作了秋天小詩,分享了古詩翻譯,深扒了四邊形,探秘了大自然,還為大家帶來了「英語核心詞彙中的多義詞」第四輯!       v. 看見(see的過去式)       v. 鋸       n.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很重要,但適時傾聽,表示贊同也同樣重要,那麼該怎麼用英語說呢?"我贊同」除了點頭說me too,還能咋辦?
  • | 逃逃說英語
    「丟三落四」估計每位孩子都有,男孩子尤為嚴重,逃逃就是個典型。小時候我還經常自己給他找藉口,覺得孩子年齡還小,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從某個物品轉移開後就很難再回來關注它,所以經常會完全記不得還有東西拉下或者放在哪裡,都屬正常現象。但後來漸漸發現長大後也沒怎麼改善,而且這種習慣還帶到了學習上,隔三差五忘帶作業,測驗考試漏做幾道題都是常有的事。
  • 十二瞞逃被捕後,寢食難安的原來是他……
    10月10日清晨,香港警方又傳出喜訊,稱在九龍及新界不同地方共拘捕4男5女,年齡分別為27至72歲,拘捕罪名為協助逃犯潛逃。警方還在通報中指出黎智英向「港獨」組織「我要攬炒」團隊提供資金支持。鏡頭中該巧不巧的出現了亂港分子張崑陽的面孔……說他們沒有關係,沒有勾連,你信嗎?
  • 「不能逃、不敢逃、不想逃」中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如何「出爐」?
    「在破產文化成熟的地方,破產是能體現經濟變化的晴雨表。」深圳破產法庭法官白田甜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深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齊礪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20年廣東省的破產案比上年翻了一倍。「2008-2016年間,全國每年約有2000-4000個破產案,這幾年已超6000個,今年估計突破1萬。」地方法院壓力驟增,紛紛探索出口。
  • 「不能逃、不敢逃、不想逃」 中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如何「出爐」?
    「在破產文化成熟的地方,破產是能體現經濟變化的晴雨表。」深圳破產法庭法官白田甜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深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齊礪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20年廣東省的破產案比上年翻了一倍。「2008-2016年間,全國每年約有2000-4000個破產案,這幾年已超6000個,今年估計突破1萬。」地方法院壓力驟增,紛紛探索出口。
  • 中國人學英語學不好,通常逃不掉的3大障礙
    中國人學英語學不好,通常逃不掉以下3大障礙:★ 障礙1:考試思維 在應試教育下學的英語會有哪些在說英語的時候,會擔心自己講的是不是錯的,有沒有語法錯誤,也就不敢開口說英語了;以為學英語是像考試一樣,是可以突擊的,要用的時候才學一學,背背單詞;平時缺乏練習,聽得少,說得也少。
  • 網逃,哪裡逃!
    讓「網逃」,無處可逃!轄區中隊快速到達現場進行搜尋,及時在超市內將網逃嫌疑人劉某(女,49歲)成功抓獲。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已移交錢集派出所。了解到網逃嫌疑人已駕駛車輛離開,二中隊立即擴大搜索範圍,並在台州路附近將網逃嫌疑人張某某(男,35歲)成功抓獲。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已移交新河派出所。
  • 江青對話陳丹青:從名字說起及「逃」的故事
    這個是我在巴黎香榭裡舍戲院演出,一到那邊以後,藝術節的負責人就跟我說,你要不要請大使館的人來看。我是美國籍,所以我去那邊演出的時候是列在美國之下。可是我又覺得非常不好意思,我問他你是說哪國大使。他就說中國大使館就在香榭裡舍後邊。他們的後門對著中國大使館的前門。跑一趟,就到後頭去。我才明白他指的是中國大使館。我當然也很希望請他們來看演出。我就打電話去,他們說你找哪位啊?
  • 往哪裡逃!
    22條藏匿線索就是22張精準定位的「通緝令」,足以給這些在逃人員造成強大震懾。這些外逃分子哪怕變換身份,也逃不過法網恢恢。首次明確外逃「底數」946人出逃仍未歸案  公告指出,追逃追贓任務依然繁重。據統計,至2017年3月31日,尚有涉嫌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的外逃出境國家工作人員365人,失蹤不知去向的國家工作人員581人,共計946人。
  • 美國女學生兩度「逃」過校園大屠殺(組圖)
    肯尼斯是她在哥倫拜恩中學的同學,兩人中學畢業後,裡吉娜前往德克薩斯州讀大學,而肯尼斯則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2005年到2006年他還在伊拉克服過役,肯尼斯退役後,目前在布萊克斯堡附近的新河社區學院上學。裡吉娜和肯尼斯是在中學畢業後一年開始戀愛的,他們計劃在今年6月份結婚。  據肯尼斯稱,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徹底打碎了他對美國的安全感。
  • 一分鐘學會1-10基數詞&序數詞發音;身體部位的英文小知識|逃逃視頻號第19周小結
    本周除了聊到科學和數學的知識,逃逃還根據大家的提問,整理了第一期答疑解惑,同時繼續更新【雙語讀書會】、【常見多義詞】和【美句分享】系列。小貼士:點擊下方播放條,聽1-10的基數詞和序數詞發音~說完了數詞小知識,下面還有一些很常見的關於身體的單詞,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互動學習時都可以用到哦!
  • 喲,「港獨」頭目從美國「逃」回來了
    《大公報》:「嘴上說不要,身體卻誠實。」據香港《大公報》4月1日報導,去年到美國耶魯大學「深造」的亂港分子、反對派組織「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在美國疫情嚴峻的當下,已返回香港。而就在3月22日,他還在臉書發文指責港府的防疫措施。《大公報》文章諷刺羅冠聰,「嘴上說不要,身體卻誠實。」
  • 編程和樂高機器人啥關係、編程啟蒙怎麼做……| 逃媽說編程(下)
    「一直弄不懂編程,好多積木拼裝也說是編程,感覺好糊塗啊」……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一類問題,但居然是問得最多的。看來不少麻麻被近幾年兒童教育領域冒出來的新概念新名詞給攪得有點兒昏菜了。問題稍稍有點跑題,我下面的回答可能也會有點跑題,BUT,沒關係,只要是對娃有用的,咱們就擼起袖子把它啃透徹搞清楚!
  • 大學生逃課,「逃」掉了什麼?
    記者隨機調查發現,「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已成為「逃客」的逃課潛規則,專業課、小班課逃課比例相對較低,逃課學生通常不會超過總人數的10%,而公共課和選修課,逃課學生比例能達30%,有的甚至會達50%以上。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材料系的兩名大三學生在解釋逃課原因時說:「很多科目的考試很容易通過,只要在期末考試前畫一畫重點,背一背,即使平時不去上課對成績的影響也很小。」
  • 俗語說:竹子結果蛇長毛,哪裡有水哪裡逃,老祖宗說的是啥意思?
    俗語說:竹子結果蛇長毛,哪裡有水哪裡逃,老祖宗說的是啥意思?有時候我們還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老祖宗很有智慧,在各方麵條件都那麼受限的時代,他們卻做到了很多讓我們驚訝的事情,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寶貴的文化財富。我們可以擁有現在這麼美好舒適的生活,和他們的不斷努力、嘗試也是分不開的。
  • 從美國「逃」回的中國人,千萬美元留不住,仍選擇報效祖國
    ,毅然選擇從美國「逃」回中國,美國的千萬美元留不住,仍選擇報效祖國。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知識,施一公決定去美國學習。這樣的條件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了,而且美國也是看重了這樣的人才,想要拉人自己國內,為美國做貢獻,為此向施一公提供了1000萬美元作為科研資金,在當時,這個數字是多麼龐大,但是最後施一公卻拒絕了美國,果然天才都不會看上這些蠅頭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