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誇孩子聰明了,這句話的危害你根本想不到!

2020-12-15 家長必讀

「你真聰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們給孩子灌輸的一種甜蜜的毒藥。

——睿媽

1

周末回老家,還沒進門就聽到嫂子的吼聲:「你是不是皮又癢了,老是動來動去的,就不能老老實實的坐在這裡學會習!」

侄子樂樂迫於媽媽的威力,不情不願地呆在書桌前,眼睛雖然盯著課本,但很明顯心思早就飛出窗外了。

看我進來,樂樂立馬丟開課本飛奔過來,臉上是藏也藏不住的笑意。對他而言,這時候進來任何一個人都是救世主。

嫂子嘆口氣說:「老師都說了,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

樂樂確實是個聰明的孩子,雖然沒有過目不忘這麼誇張,但三歲時就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指出大多數國家的名字和位置,會背的唐詩宋詞也不下百首。

每次家裡來了客人,家人都要叫樂樂表演一番。

親戚朋友無不誇讚「這孩子真聰明」,「樂樂腦袋瓜這麼靈,將來一定有出息!」每次聽到客人的誇讚,一家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樂樂期末考試得了100分,這可把一家人樂壞了,逢人就說:「我家樂樂可聰明了,考試得了第一名。」聽到消息的人自然也要奉承一番。

樂樂聽的誇讚多了,開始慢慢飄起來。二年級的時候,平均成績下降到了80分。

現在,樂樂上小學三年級,每次考試成績都在60分及分格線上來回浮動。

上次開家長會,老師告訴樂樂媽: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

樂樂媽將這句話放在了心裡,每次有人問樂樂的學習情況,樂樂媽感慨一番之後,一定不忘在末尾加上這句話,就怕別人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

其實老師說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告訴樂樂媽孩子上課不認真,學習不努力,該好好管管了。

至於前半句「孩子挺聰明的」,多半是老師對家長的一種安慰,試問現在的孩子有幾個不聰明的?

聰明的孩子放到一塊,也就聰明的沒那麼明顯了。

現在很多家長都信奉「讚美教育」,覺得誇孩子聰明能讓孩子更加自信,實際上毫無意義的誇讚只會讓孩子沉溺在周圍的奉承裡自鳴得意,覺得自己太聰明,根本不需要努力,努力是不聰明的人才做的事情。

2

我有一個同學,上小學時成績非常突出,一直都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誰見了他都要誇上幾句「這孩子真聰明,每次都考第一名」。

後來上了初中,這位同學迷上了打遊戲,每日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家長苦口婆心的勸說也不管用,日積月累的誇讚已經讓他在腦海中形成了這樣一種意識:我是聰明的,我和別人不一樣,即使現在不學也沒有關係,等到升學的時候,隨便看看書也能考上好大學。

可事實上呢?

那年高考,他名落孫山,後來也沒有復讀,早早離家外出打工了。

我們都為他感到惋惜,與其說是網路遊戲害了他,還不如說是周圍的誇讚模糊了他的視線。他曾經的輝煌,那些耀眼的成績是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換來的,而不是單純的靠智商。

就算是天才,如果後天不努力,也會淪為沒有思想的軀殼。

「你真聰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們給孩子灌輸的一種甜蜜的毒藥。

3

既然誇孩子聰明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那我們是不是就不能再誇孩子了?

當然不是。誇獎,也是需要技巧的。

一個人能否成功,通常與他的思維方式有關。思維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成固定型思維,一類是成長型思維。

經常誇孩子聰明,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成功只和那些定量的天賦有關,努不努力關係不大。但人的智商通常是無法控制的,當自認為的「聰明」已經不足以應付某件事時,孩子會對周圍的認知產生懷疑,變得自卑,容易自暴自棄。

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取得成功時,家長不是誇孩子聰明,而是讚美他的努力,讓孩子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事情就有可能變得更好。這樣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滿自信和力量,知道凡事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才會獲得收穫。

4

實際上,誇孩子聰明是家長最敷衍和不走心的一種誇法。

比如,孩子花了半個小時堆成的積木,興高採烈地拉你過來欣賞時,你一句「寶寶好棒!」「寶寶太聰明了」就給打發了,你沒有看到孩子背後的努力,也許他中途放棄過好多次,克服了很多困難才完成的。

那麼,家長要怎樣鼓勵孩子呢?

1.誇讚孩子做事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比如,孩子花了很長時間將拼圖拼好,這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儘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啊,這就是你努力的成果,以後也要繼續加油哦!

2.根據不同的事情具體表揚

例如,當孩子克服心裡的膽怯第一次登臺表演時,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用勇氣戰勝了心裡的恐懼,其實它沒有那麼可怕對不對?

當孩子拿出自己的畫作給你看時,你可以說:你的想法很獨特,如果在這裡再加上一點東西,是不是看起來更好呢?

家教課講堂小古老師說過:不能給孩子客觀的評價和具體意見的讚揚,對孩子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

3.誇讚要真誠

當孩子興奮地要給你看自己的某項成果時,如果你躺在沙發上,拿著手機,連頭都沒抬一下,只是敷衍著說一句「好棒」就完了,孩子一定會特別失望,同時伴隨著一種挫敗感,如果孩子長期得不到家長的肯定,就會缺乏自信,變得自卑。

誇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且真誠,讓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是爸爸媽媽有目共睹的。

為人父母,就是要成為孩子的指路明燈,在他迷茫時給與提醒,在他受到挫折時指引方向。不需要時時刻刻的讚美,有時候一句理解和安慰,對孩子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相關焦點

  • 別再誇孩子聰明了
    停止誇孩子「你真聰明」當孩子興奮地要給你看自己的某項成果時,如果你躺在沙發上,拿著手機,連頭都沒抬一下,只是敷衍著說一句「好棒」,孩子可能會特別失望,甚至產生一種挫敗感。 誇孩子的時候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且真誠,讓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是爸爸媽媽有目共睹的。 4、多誇獎品質,少些功利性。
  • 誇孩子別再用「你真棒」,試試這五句話,更能影響孩子的人生
    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對這個「萬能詞--你真棒」已經產生免疫,不知道到底自己哪裡做得好可以得到表揚。試著用下面這5句話誇孩子,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的!1、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想要達到某種目的,那就必須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比如你想要考試第一,那就得超過班上的其他同學,這就意味著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當孩子取得了進步哪怕沒有達到預期時,我們可以誇孩子,「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來表示對孩子的肯定。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句話坑無數孩子了!
    我相信,有這種感受的不止我一個人,贊同的請默默的舉起你的小手~但因為六六作為老大實打實吃了「真聰明」這句話的虧,所以,我會一再地提醒阿姨不要那麼誇小七,估計很多家長會踩坑,今天也一定要嚴肅認真地再次跟大家提醒一下這件事。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家裡的老人或阿姨,可別因為對孩子的喜歡而害了孩子。
  • 還再誇孩子「你真棒」?換這5句話,效果事半功倍,孩子更易成功
    還再誇孩子「你真棒」?換這5句話,效果事半功倍,孩子更易成功在我們平時的時候,當我們的小寶貝有了一些進步和成績的時候,我們老是會誇小寶貝「你真棒」。事實上,爸媽總是這麼誇小寶貝,是會讓小寶貝依賴別人,但是爸媽其實是想讓小寶貝變得更加的自信。其實,爸媽在誇小寶貝的時候不用去說「你很棒」,是可以換一下的。比如換這下面的5句話,效果事半功倍,孩子更易聽明白,也會更懂得自己的所需,長大後更易成功。1、你努力了,所以值得得到它。
  • 誇孩子別再說「你真棒」,李玫瑾:熟記這幾句話,孩子長大有出息
    >「學霸」和「學渣」的根本原因,孩子智商都相差無幾,為什麼在學習中會有如此大差距? 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要放手孩子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不要凡事按照大人的思維,武斷地阻止孩子自由發揮,如果你能細心觀察,孩子常常會有不可思議的方法和想像,如果您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孩子的想像力就會得以鼓勵支持。
  • 別再用「你真聰明」誇孩子了!這15個表揚孩子的方法更科學
    "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話過於籠統,並沒有真正誇在點子上,下面這15個表揚孩子的方法給大家借鑑,把每一次誇獎也變成教育的機會,值得所有家長參考噢!2.表揚堅毅在孩子遇到困難沒有放棄,仍然堅持完成一件事情後,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告訴孩子你看到了TA的堅持,你為TA堅毅、不輕易言棄的精神感到驕傲。
  • 如果誇孩子還再用「你真棒」就落伍了,誇娃的精髓全在這3句話裡
    女兒的眼淚跟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噼裡啪啦地往下掉,根本就控制不住情緒了。曉曉撲在爸爸的懷裡:「爸爸,我好笨,我寫了好幾次,還是記不住n和m!」爸爸對曉曉說:「這不是你笨,只是你學習方法不對,你可以用形象記憶法,很快就能記住了。來,爸爸教你。」
  • 「我家孩子特聰明,就是不努力」別讓這句話給「毒」了
    家長看到孩子的考卷,本來怒氣按壓不住,可一聽老師這番安慰,仿佛吃了定心丸,覺得孩子大有可為。然而,對孩子來說,經常聽到「很聰明,就是不努力」這句話,真的是一種「保護」嗎?別人誇你「看上去好努力」,潛臺詞是「你怎麼看上去不聰明的樣子」。B.別看我每天渾渾噩噩,上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是因為我在保存實力;更何況,要是努力了卻還是考得不好,那多沒面子啊。在他們的認知裡,仿佛「聰明」比「努力」更值得推崇。
  • 千萬別再誇孩子「你真棒!真聰明」這5種方法,讓你誇出優秀娃!
    就好比孩子今兒乖乖地坐在餐椅上吃了個飯,雖然還是弄了一地,但是好歹自己把飯吃光了。這個時候你光說:「寶寶你真棒!真厲害!」就會讓孩子很茫然。你到底在誇他啥棒?是坐餐椅棒,自己吃飯棒,還是說把飯弄了一地,種地技能max比較棒?(圖片來源於網絡)這一點是絕對不允許的。
  • 不要再誇獎孩子聰明了!
    「這個孩子真聰明!」這幾乎是我們小時候最經常聽到的表揚了。我們都以為這句話是萬能鑰匙,當我們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誇這句準沒錯!家長愛聽,孩子高興。但事實上,這句話是裹著糖衣的藥片,一個不小心超過劑量,就會適得其反,產生副作用。
  • 誇孩子別再用「你真棒」,用這三個方式誇!孩子越誇越聰明
    孩子的成長需要足夠的動力,而家長的誇讚則是最好的能量飲料。很多家長是不吝惜對孩子的誇讚的。但是,他們誇獎孩子的時候卻是太過敷衍了。「你真棒」,「你做的不錯」,這類的話語實在是太過敷衍了,這雖然能讓孩子很開心,但卻沒辦法給孩子更大的動力。
  • 別只會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15句話讓你花式誇孩子
    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誇孩子時,大多只會說「你真聰明」、「你真棒」這兩句單調的話。不得不為家長的詞彙量捉急。並且心理學家不建議我們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建議我們多誇誇孩子的努力,多誇過程,而不是結果。
  •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就用這8句話,不要只誇孩子「你真棒」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就用這8句話,不要只誇孩子"你真棒"!我家兒子得到最多的誇獎就是 "你真棒!" 可是我漸漸發現,他做計算題只用心算,不願動筆,記生字、英語單詞也是看幾眼,不肯動手寫。前段時間的英語考試,他錯很多,為了鼓勵他,我說:"你這麼聰明,多背幾遍就會了。"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很聰明」
    誇獎,的確能增加孩子的自信,這許多家長都知道,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誇的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可能妨礙他將來的發展。換句話說,被誇聰明的孩子會躲避挑戰,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會選擇挑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孩子如果在成功完成了任務之後被人家誇聰明,他就會覺得聰明是更重要的事情,那怎麼才能使自己看上去很聰明呢?當然是選擇一個容易的題目,再次漂亮地完成任務,就能讓自己顯得很聰明了。如果選擇一個難的題目,萬一失敗了,別人不是會覺得他不聰明了嗎?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試試這8個字,娃越誇越聰明
    但斯坦福的一位教授則是指出,別再誇孩子"你真棒",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只是一開始有積極作用,等到孩子長大卻會成為束縛,讓孩子變得不敢輕易地冒險或面對失敗,而誇獎「你剛才一定很努力」的孩子,比「你真棒」的孩子,更能夠堅持下去。別再對孩子說"你真棒"為何不能對孩子說"你真棒"?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試試這8個字,娃越誇越聰明
    但斯坦福的一位教授則是指出,別再誇孩子"你真棒",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只是一開始有積極作用,等到孩子長大卻會成為束縛,讓孩子變得不敢輕易地冒險或面對失敗,而誇獎「你剛才一定很努力」的孩子,比「你真棒」的孩子,更能夠堅持下去。
  • 別總誇孩子「你真棒」了!這6句話,更有用!孩子也愛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也不斷完善,家長經常會發現以前和孩子是無話不說,溝通零障礙,現在卻不知道該怎麼交流了。孩子不僅有了小秘密,而且也變得更加敏感,不知哪句話就戳動了她幼小的心靈,或哭或鬧、撒潑打滾,使小性子。孩子越長大就越不好玩了,還要提心弔膽怕孩子長歪了。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試試這些語境誇獎,鼓勵同時還培養高情商
    很多家長誇孩子的時候總會說「你真棒」或者「我家孩子最棒了」,卻沒有發現這樣的話空洞而且沒有意義,孩子聽了也會覺得父母是在敷衍他,時間久了這樣誇孩子不但不會對孩子有鼓勵的作用,還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孩子變「怪」和誇有關,別再用「你真棒」敷衍孩子放學回家兒子一臉嚴肅的問我:「媽媽,你誇我的時候會說什麼?」我思想有點短路,楞了一下說「你真棒」想敷衍了事,可是兒子一下子哭了,一邊哭一邊說「不要,我不想變成怪孩子」。
  • 請別再盲目誇孩子「你真棒」了,哈佛教授:不被誇的孩子更易成功
    大多數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更信奉孩子是誇出來的,每當孩子做對了一件事情後,家長一定會隨後便會說出「你真棒」,「你真優秀」等諸如此類的話,認為這樣說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才能做得更好。 可是哈佛的一位著名教授佛格森卻並不贊同這種觀點。
  • 別老是「你真棒」,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這樣的誇讚方式雖然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長久看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容易導致孩子過於在乎結果,而不去關注做事的過程以及做這件事的意義。如何正確的誇孩子呢?掌握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勝過萬句「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