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親子旅遊活動非常的火爆,但也有些家長對此不屑一顧,覺得孩子還小,就算帶他出去,他也記不住,還覺得旅遊對孩子成長發育並沒有好處,純粹是浪費錢,因此不帶孩子出遊。
其實這個觀點是片面的,小孩子雖然很多事情記不住,但在
旅遊的過程中耳濡目染,他是能學到很多知識,這些開闊視野的精神財富會在他的腦海中沉澱,都將成為孩子日後學習、工作時候的寶藏
。那麼,帶孩子出遊,去哪些地方比較好呢?
帶孩子出遊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名山,環境優美適宜。讓
孩子既能充分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偉大,又對大自然心生敬畏
,去愛護自然這些地方的同時,家長需要準備舒適的衣服與鞋子,旅遊時山路較多,穿的舒適也會輕鬆很多。
其次,需要告知孩子安全問題,不要讓離開家長的視線範圍。危險的地方不要帶孩子去,注意保護環境,不要隨意丟棄垃圾物品等。
家長們通過語文課本中的某些景點,例如長城、故宮、三峽等地,也了解了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所以有機會,一定要
帶孩子去這些名勝古蹟,實景體會古蹟中包含的古代文化。
當這些地方不再只是停留在課本上,而是在孩子的面前,他的
心靈會真正感受到震撼,他的思維也會得到開拓
,這對他日後的學習大有幫助。
說到名勝古蹟自然少不了名人故居。課本上出現的詩人、詞人、哲學家,英雄人物,
所在的地方都可以帶孩子前往故居遊歷,增長見識。
例如魯迅故居、孫中山紀念館、杜甫故裡等。孩子來到這些名人故居對孩子有一定教育意義。實在是意義非凡。
通常情況下,中國式家長如果沒有讓孩子學習藝術的想法,基本是不會帶他們去美術館,因為他們自己不懂覺得孩子更不會懂,去了也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其實不是的,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而
美術館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而且,還能幫孩子正確的認識到美和醜,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世界還有其他的樣子,
提升他對生活的幸福感。
每一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意義與文化,
這些名人古蹟、名人故居、當地文化風俗、都為孩子攢下學習的基礎
,所以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學習沉澱不同的文化。